一种静电净化装置论文和设计-王嘉华

全文摘要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内芯,所述内芯底部具有电极线框,在电极线框上安装有电极丝,所述内芯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筒体上,所述电极线框与所述底座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静电净化装置通过将装置内芯的顶部固定在筒体上,电极线框与底座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在各零件的尺寸和组装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内芯也不会与底座接触,从而可以保证电极线框不会受力变形,提高了电极丝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上的筒体(2),所述筒体(2)内安装有内芯(3),所述内芯(3)底部具有电极线框(31),在电极线框(31)上安装有电极丝(3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3)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筒体(2)上,所述电极线框(31)与所述底座(1)之间留有间隙。

设计方案

1.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上的筒体(2),所述筒体(2)内安装有内芯(3),所述内芯(3)底部具有电极线框(31),在电极线框(31)上安装有电极丝(3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3)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筒体(2)上,所述电极线框(31)与所述底座(1)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具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内芯(3)具有荷电区和集尘区,所述荷电区邻近进风口(21),所述集尘区邻近出风口(22),所述荷电区内设有所述电极丝(311)和第一负极板(32),所述电极丝(311)与第一负极板(32)相互间隔分布,所述集尘区内设有第二负极板(33)和正极板(34),所述第二负极板(33)和正极板(34)相互间隔并平行分布,所述电极丝(311)与正极板(34)相互导通,所述第一负极板(32)与第二负极板(33)相互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芯(3)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框(35),所述第一支撑框(35)围在所述第二负极板(33)和正极板(34)的外周,所述第一支撑框(35)的顶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筒体(2)顶部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顶部的内壁上具有径向外凸的安装部(23),所述安装部(23)上开有纵向安装孔(24),在所述第一支撑框(35)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纵向安装孔上下对齐的纵向螺孔(351),所述紧固件为纵向穿过纵向安装孔(24)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纵向螺孔(351)内的螺丝(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向安装孔(24)与纵向螺孔(351)之间安装有缓冲圈(37),所述螺丝(36)自上而下依次穿孔纵向安装孔(24)、缓冲圈(37)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纵向螺孔(3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芯(3)中部设有第二支撑框(38),所述第二支撑框(38)围在所述第二负极板(33)的外周,所述第一支撑框(35)、第二支撑框(38)和电极线框(31)通过连接柱(30)依次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区内设有第一导电框(391),所述集尘区内设有第二导电框(392)和第三导电框(393),所述第二导电框(392)设于第一导电框(391)与第三导电框(393)之间,所述第一负极板(32)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电框(391)与第二导电框(392)上,所述第二负极板(33)安装在所述第二导电框(392)和第一支撑框(35)上,所述正极板(34)安装在所述第三导电框(393)和第二支撑框(38)上,所述电极丝(311)与第三导电框(393)相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具有圆形安装部(11),所述筒体(2)安装在所述圆形安装部(11)上并通过密封圈(10)密封连接,在圆形安装部(11)的内周壁上成型有间隔分布的卡口(111),在所述筒体(2)的底部成型有能旋转卡入对应卡口内的卡脚(2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避免油烟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们通常采用在烟道上安装专门的油烟净化装置如静电净化装置来消除油烟污染物。现有的静电净化装置均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筒体,筒体内安装有内芯,内芯底部具有钨丝固定框,在钨丝固定框上安装有钨丝。装配时,装置内芯与筒体之间通过侧面接线簧片和紧固螺丝预先固定,底座上的凸筋与装置内芯上的钨丝固定框顶住,筒体与底座之间通过滑轨固定,钨丝固定框作为承重部件使用。若装置内芯高度尺寸偏大时,内芯会同时受到底座的支撑力和筒体的下压力,导致钨丝固定框变形,钨丝受到拉扯而影响寿命。由此可知,现有的这种静电净化装置对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及组装质量要求较高,进而也相应提高了制作成本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避免电极线框受力变形的静电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内芯,所述内芯底部具有电极线框,在电极线框上安装有电极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筒体上,所述电极线框与所述底座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筒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内芯具有荷电区和集尘区,所述荷电区邻近进风口,所述集尘区邻近出风口,所述荷电区内设有所述电极丝和第一负极板,所述电极丝与第一负极板相互间隔分布,所述集尘区内设有第二负极板和正极板,所述第二负极板和正极板相互间隔并平行分布,所述电极丝与正极板相互导通,所述第一负极板与第二负极板相互导通。

内芯与筒体之间可以有多种连接结构,优选地,在所述内芯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围在所述第二负极板和正极板的外周,所述第一支撑框的顶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筒体顶部相固定。这样,内芯相当于吊装在筒体内,有效避免内芯底部的电极线框与底座相碰。

第一支撑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在筒体上,优选地,所述筒体顶部的内壁上具有径向外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有纵向安装孔,在所述第一支撑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纵向安装孔上下对齐的纵向螺孔,所述紧固件为纵向穿过纵向安装孔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纵向螺孔内的螺丝。

为了给内芯提供缓冲,在所述纵向安装孔与纵向螺孔之间安装有缓冲圈,所述螺丝自上而下依次穿孔纵向安装孔、缓冲圈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纵向螺孔内。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内芯中部设有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围在所述第二负极板的外周,所述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和电极线框通过连接柱依次连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所述荷电区内设有第一导电框,所述集尘区内设有第二导电框和第三导电框,所述第二导电框设于第一导电框与第三导电框之间,所述第一负极板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电框与第二导电框上,所述第二负极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导电框和第一支撑框上,所述正极板安装在所述第三导电框和第二支撑框上,所述电极丝与第三导电框相导通。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具有圆形安装部,所述筒体安装在所述圆形安装部上并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在圆形安装部的内周壁上成型有间隔分布的卡口,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成型有能旋转卡入对应卡口内的卡脚。这样,筒体安装非常方便,且避免安装完毕后与底座之间产生渗油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静电净化装置通过将装置内芯的顶部固定在筒体上,电极线框与底座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在各零件的尺寸和组装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内芯也不会与底座接触,从而可以保证电极线框不会受力变形,提高了电极丝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装置内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筒体2和内芯3等组件。其中,筒体2安装在底座1上,内芯3安装在筒体2内,内芯3底部具有电极线框31,在电极线框31上安装有电极丝311,电极丝311通常采用钨丝,内芯3顶部固定在筒体2上,且电极线框31与底座1之间留有间隙。

具体地,筒体2具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内芯3具有荷电区和集尘区,荷电区邻近进风口21,集尘区邻近出风口22,筒体2的外壁上设有接线头26,荷电区内设有电极丝311和第一负极板32,电极丝311与第一负极板32相互间隔分布,集尘区内设有第二负极板33和正极板34,第二负极板33和正极板34相互间隔并平行分布,电极丝311与正极板34相互导通,第一负极板32与第二负极板33相互导通。

内芯3与筒体2之间的具体安装结构如下:

内芯3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框35,第一支撑框35围在第二负极板33和正极板34的外周,筒体2顶部的内壁上具有径向外凸的安装部23,安装部23上开有纵向安装孔24,在第一支撑框35的顶部设有与纵向安装孔上下对齐的纵向螺孔351,在纵向安装孔24与纵向螺孔351之间安装有缓冲圈37,螺丝36自上而下依次穿孔纵向安装孔24、缓冲圈37后螺纹连接在纵向螺孔351内,从而使内芯3固定在筒体2上,且螺丝36压紧缓冲圈37。采用缓冲圈37后,可以对内芯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装置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通过将内芯3的顶部固定在筒体2上,电极线框31与底座1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在各零件的尺寸和组装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内芯3也不会与底座1接触,从而可以保证电极线框31不会受力变形,提高了电极丝311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内芯3中部设有第二支撑框38,第二支撑框38围在第二负极板33的外周,第一支撑框35、第二支撑框38和电极线框31通过连接柱30依次连接固定。荷电区内设有第一导电框391,集尘区内设有第二导电框392和第三导电框393,第二导电框392设于第一导电框391与第三导电框393之间,第一负极板32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安装在第一导电框391与第二导电框392上,第二负极板33安装在第二导电框392和第一支撑框35上,正极板34安装在第三导电框393和第二支撑框38上,电极丝311与第三导电框393相导通

筒体2与底座1的安装结构如下:

底座1具有圆形安装部11,筒体2安装在圆形安装部11上并通过密封圈10密封连接,在圆形安装部11的内周壁上成型有间隔分布的卡口111,在筒体2的底部成型有卡脚25,卡脚25旋转卡入对应卡口内后,筒体2便安装在底座1上。

设计图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013.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697168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B03C3/08

专利分类号:B03C3/08;B03C3/86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218号

发明人:王嘉华;金旗;曹亚裙

第一发明人:王嘉华

当前权利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雪波;史冠静

代理机构:33102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论文和设计-王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