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你是否应该有“隐私”

中学生,你是否应该有“隐私”

一、中学生,你该不该有“隐私”(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兰[1](2021)在《大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殷轶平[2](2021)在《基于知识蒸馏的训练数据隐私保护方法研究》文中指出

黄文雯[3](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城市小学生身体隐私安全意识提升研究 ——以成都市S学校一年级为例》文中提出

张迪迪[4](2021)在《西安G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文中提出

李婷婷[5](2021)在《特殊教育学校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预防性侵害是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性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力障碍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他们会表现出与同龄普通学生相同的性欲望、性冲动,但大部分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较低、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加之社会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以及对防性侵害认识不足容易使他们成为性侵害的目标。尽管智力障碍学生的性侵害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但有关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性侵害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与成都市S特殊教育学校的L老师和Y老师合作,以培智七年级的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培智七年级开展了近三个月的研究实践。首先,研究者通过对9名学生进行观察与统计,并对培智七年级学生进行防性侵能力前测以及对班级教师、家长进行访谈,结合防性侵各主题教学目标、智力障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选择教学内容,与合作教师、家长一起制定了本研究的防性侵主题活动方案;然后,在L老师与Y老师共同协助下,研究者在培智七年级开展了防性侵的四个主题教学活动,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新计划”的行动循环中探索出在培智七年级开展防性侵教学活动的可行性方案和具体的教学实施途径、方法与策略;最后,通过对学生、家长及合作教师的访谈与观察、培智七年级学生防性侵能力后测、研究者与合作教师的自我反思等方式探究了本次防性侵主题教学活动对学生、家长以及合作教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而言,本研究在前测基础上,以集体教学为轴线,辅以课后个别化教学,再结合家长的力量,发现在培智七年级开展防性侵教学活动颇有成效。从防性侵教育的实施上来说,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本班学生水平出发,具有适宜性和发展性;教学活动设计既要预设,也要生成;教学中宜采用多种具体形象的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学情境应贴近智障儿童真实生活情境;家长的卷入有助于防性侵教育活动过程的开展。从防性侵教育策略上来说,研究者总结了四个策略来提升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效果。基于研究结论,进行讨论,以此提出以下建议:社会层面可加大防性侵立法,构建起高效联动的弱势群体防性侵教育体系;特殊学校方面可将防性侵教育内容贯穿培智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整体性教育框架当中,建构起培智学生防性侵课程连续体,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培智教师提供充足的防性侵教学资源,在教学之外为教师提供多种防性侵教育的专业培训;培智教师要应当前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并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培智家长需要认识到防性侵教育的价值,支持培智教师防性侵教育工作,把握家庭和社区中的防性侵教育契机,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对智障青少年的防性侵教育。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够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防性侵保护和教育体系。

肖丹[6](2021)在《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云南省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提到,应积极学习应用优秀教学成果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1)。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培养高数字素养水平的教师既是突破口也是重要途径,全日制本科师范生作为未来义务教育主力军,了解他们的数字素养现状,可以掌握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实际需求与困境,有针对性的提出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意见,提升师范生数字素养,更新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论文以探究师范生数字素养为目的,在通过文献分析法,整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将数字素养具体划分为四个板块:数字意识板块、数字知识与技能板块、数字发展板块和数字道德板块,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选择云南省四所高等院校的575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师范生的数字素养现状,分析师范生数字素养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云南省师范生的数字素养现状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提升策略,拟推动师范生的数字素养发展。论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内容,绪论在阐明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得到本研究中核心概念“师范生数字素养”的概念定义以及师范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第二个部分是现状调查及数据分析,以云南省不同类型高校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借助互联网通讯手段和纸质问卷结合的方式实施问卷预测,分析问卷的信度效度,再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包括师范生的数字素养基本信息分析、数字素养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师范生的数字素养的差异性分析。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出师范生数字素养访谈提纲,借助访谈数据深入探究数字素养现状。数据分析结果为师范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良好,有较强的数字意识,能正视数字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具备基础的数字知识和技术应用的能力;但是数字产出缺乏持续性动力,数字信息交流有安全隐患;数字道德最佳,尊重他人数字主权和数字成果。差异性分析得到,性别差异上男生在数字知识与技能素养水平上高于女生;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学生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整体要高于农村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师范生在数字知识与技能素养水平上随之提高;理工类和艺术类专业学生因为专业需求,数字发展水平整体高于其他专业。第三部分为提升策略,以提高师范生对于数字素养培养的思想重视和加强数字素养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为出发点,结合数据分析总结得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贴近师范生专业发展,提出师范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为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提供一定借鉴。

强月新,肖迪[7](2021)在《“隐私悖论”源于过度自信? 隐私素养的主客观差距对自我表露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隐私素养对于用户应对网络隐私风险格外重要,然而,主观自评的隐私素养并不等于客观真实的隐私素养,这种认知偏差被认为是"隐私悖论"现象可能的解释之一。本研究以单选测试评估客观的隐私素养,探索主客观隐私素养的差距对自我表露的影响。404位参与在线问卷调查的大陆用户反馈结果显示,越是高估自身隐私素养,就会越少进行自我表露;相反,越是低估自身隐私素养,就越可能表露个人信息。上述关系中,隐私保护态度和隐私关注构成链式中介路径,承担部分间接作用,但隐私素养的高估或低估仍对自我表露具有外生影响。本研究认为,"过度自信"的确是"隐私悖论"的解释之一,但其作用与经验假设和直觉相反。

白洁[8](2021)在《面向信息社会责任的高中信息技术案例教学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催生了一些信息社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与信息社会责任密切相关。在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社会责任”被明确规定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是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要求。案例教学法在大多数学科中都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仅仅用传统的讲授法来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是远远不够的,而案例教学具有在特定的情境中解决类似问题的特点,它具有促进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一定优势。因此,本研究认为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辅以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基于文献研究法,研究“信息社会责任”以及“案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基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研究对信息社会责任进行了内涵阐释与解读,通过搜集相关教学案例与分析,发现案例教学法在面向信息社会责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优势。二是初步设计了面向信息社会责任的案例教学方案。首先,由现状调查分析得出,高中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有待提升,存在信息安全与法律知识缺乏、信息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欠缺、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思维方法与价值观等问题。其次,案例教学的特点与价值恰恰适合培育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工作,研究初步设计了面向信息社会责任的案例教学方案,并根据该案例教学方案设计了教学实例。三是实践并验证了案例教学对信息社会责任培养的有效性。研究历经三轮案例教学实践,并及时进行反思与修正,进而优化并完善了案例教学方案。最后又对学生的访谈记录进行分析,证明了案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提升。

姜海洋[9](2021)在《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5G提供了高速度、低时延、高带宽的网络环境,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互联互通”。网络性能的提升促进了位置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给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以下简称LBS)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5G和大数据环境下,LBS产业结构及平台服务模式发生新变化。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LBS商业模式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自身营销模式的优化设计,而是与产业链相关的参与者共同合作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应用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位置服务相关的技术、管理及立法等层面的优化设计方案,建立所有参与者互相影响、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学术界对于LBS相关理论的研究也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如何优化位置服务商业模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学者们还没有对5G商用带来的新变化形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研究结论比较分散,对LBS商业模式及其生态系统优化问题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思路,已有研究成果滞后于当前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如何开展5G环境下的LBS商业模式优化设计,建立各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以5G商用为背景,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 LBS商业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论文着重关注了 LBS商业模式理论要素及产业优化问题,从LBS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及技术原理入手,将LBS位置服务属性特征与5G技术特点相结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国内市场实际的商业模式优化设计方案。围绕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将LBS商业模式与5G应用紧密结合,对LBS商业模式相关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LBS商业模式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推动科学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融合。(2)对LBS商业模式进行优化研究,建立LBS商业模式优化模型。从技术、管理、立法等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政、产、学、研、用生态系统,提出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建议。(3)为提升精准定位能力,采集真实消费信息进行建模分析和技术仿真验证,提出LBS精准定位的具体建议,建立与5G环境相适应的LBS精准定位与营销管理体系。(4)开展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研究。分析5G环境下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点,提出新的适应5G环境的隐私保护方法,并结合国内目前LBS市场特征及相关领域法律保护特点提出管理和立法建议。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优化模型。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构建了 LBS商业模式优化模型,从技术、管理、立法角度提出基于政产学研用生态系统理念的LBS商业模式优化设计方案。对基于LBS的精准营销商业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为5G时代LBS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提出具体建议。(2)优化了 LBS用户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和研究模型。引入网络效应、技术感知及用户动机变量研究网络效应动机理论。优化了网络效应、动机理论对于LBS用户行为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机制。将网络效应作为外部变量、技术感知和用户动机作为自变量,对位置服务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研究分析消费者的使用意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3)优化室内位置预测算法,解决大型建筑物内定位不准难题。为提高LBS精准定位能力,解决大型建筑物室内的定位能力不足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精确的用户和店铺位置预测和分析方法,采用两层XGBoost算法来预测用户当前所在的店铺和位置信息,并通过商场中的真实顾客数据来检验算法的有效性,为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设计提供技术支撑。(4)提出5G环境下位置隐私信息保护方案。针对5G环境下位置服务隐私保护难点,提出了新的位置隐私信息保护技术方法和立法建议。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5G环境的融合定位隐私保护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初步降维、定位耦合保护、对称加密传输有效提升了位置隐私信息保护能力。同时,论文对国内外位置隐私信息保护管理和立法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个人位置隐私信息管理模型和立法建议。

许良梅[10](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 构建出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方案,并评价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和初步效果,为下一步开展临床正式干预试验奠定基础。方法 第一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1.文献研究: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性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分析和总结,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初稿》。2.方案意见征询会议:采用在线会议形式,邀请4名风湿免疫科临床医护人员和6名SLE患者共同参与到干预方案的制定中。根据会议结果对干预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函询版》。3.德尔菲专家咨询:邀请健康信息学、健康教育学、护理学、风湿免疫学等领域15位专家对方案中的在线课程教育内容进行2轮函询。课题组在每轮专家咨询结束后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最终构建《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方案》。采用专家权威系数、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判断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二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的预试验研究预试验:采用非同期对照设计,方便选取2020年6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0例SLE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8月入住的23例SLE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干预结束后,通过计算招募率、完成率和满意度三个指标评价方案可行性,通过评估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电子健康素养两个指标评价方案有效性,并邀请研究对象与干预人员对干预过程进行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最终修订和完善干预方案。结果 第一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1.文献研究:(1)共9篇文献纳入研究,干预对象多为艾滋病患者、学生群体、老年群体以及普通网民。干预提供者主要为计算机专业老师、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图书馆员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网络健康教育相关专业人员以及信息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干预内容上,大多数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培训。干预形式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干预剂量上,干预时长为10分钟到120分钟不等;干预频率为1次到8次不等。评价工具上,主要包括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测试题、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干预效果上,研究均表明通过课程培训,参与者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均有所提高,说明通过教育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体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2)构建的《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能力干预方案—初稿》框架为:采用在线课程培训,干预人员为4名研究小组成员,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健康信息鉴别重要性、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检索高质量健康信息的策略以及微信健康类谣言的鉴别方法4个方面;干预频次为每周2次,每次20~25分钟,共6次;可行性评价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2个方面,其中,定量评价指标包括招募率、完成率和满意度,效果评价指标为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与电子健康素养。2.方案意见征询会议: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函询版》。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鉴别的重要性、网站健康信息鉴别的方法、检索高质量健康信息的策略以及微信健康信息的鉴别方法5个方面,干预形式为钉钉在线课程培训,干预人员为4名研究小组成员;干预次数为6次,干预时间为双休日晚8点,每次20~25分钟。3.德尔菲专家咨询: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0,Kendall’s W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轮专家咨询后,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13~4.93分,变异系数为0.05~0.18。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的特征与质量、获取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以及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4个方面,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32个三级指标。第二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的预试验研究预实验:共纳入43名SLE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干预前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与电子健康素养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实验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评分为(12.85±2.18)分(t=8.175,P<0.001)、电子健康素养评分为(33.67±3.26)分(t=5.526,P<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结束后,共有15名SLE患者和3名干预人员针对干预过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招募率、完成率、满意度分别为100%,95.34%,100%。结论 本研究结合SLE患者自身特点与需求,采用理论介绍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运用在线直播平台对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进行干预。采用5次在线培训,培训内容包括SLE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的特征与质量、获取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以及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4个方面。干预方案构建过程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构建出的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行性。下一步研究将开展临床正式干预试验以评价干预方案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提供依据。

二、中学生,你该不该有“隐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你该不该有“隐私”(论文提纲范文)

(5)特殊教育学校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性侵害”热点话题引发思考
        1.1.2 智力障碍儿童防性侵的紧迫性
        1.1.3 智力障碍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研究较为缺乏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智力障碍学生性教育的研究
        1.3.2 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研究
        1.3.3 防性侵的相关法律政策研究
        1.3.4 对已有文献的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性侵害
        1.4.2 防性侵教育
        1.4.3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行动研究法
        2.3.2 行动研究中的具体研究方法
    2.4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参与者
        2.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4.2 研究参与者
    2.5 研究工具
        2.5.1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
        2.5.2 培智七年级学生防性侵能力评量表
        2.5.3 培智七年级教师访谈提纲
        2.5.4 培智七年级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2.6 资料收集与编码
        2.6.1 资料收集
        2.6.2 资料编码
    2.7 研究思路
    2.8 研究伦理
3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开展防性侵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
    3.1 前期准备
        3.1.1 培智教师及学生家长访谈结果分析
        3.1.2 培智七年级班级基本情况及学生现有水平分析
        3.1.3 防性侵教学内容的选择
        3.1.4 合作教师相关理论知识准备
        3.1.5 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3.2 培智七年级学生的防性侵教育活动实施过程
        3.2.1 第一个行动——“性别认识”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3.2.2 第二个行动——“隐私部位”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3.2.3 第三个行动——“拒绝诱惑”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3.2.4 第四个行动——“防性侵应对技能”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3.3 对培智七年级学生实施防性侵教育活动的效果分析
        3.3.1 活动实施对培智七年级学生的影响
        3.3.2 活动实施对合作教师的影响
        3.3.3 活动实施对培智学生家长的影响
        3.3.4 研究者的成长与收获
4 研究结果
    4.1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的防性侵教育现状
    4.2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实施
        4.2.1 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适宜性、发展性、实用性
        4.2.2 教学活动设计既要预设,也要生成
        4.2.3 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应多主体参与、多教学形式结合
        4.2.4 教学活动的形式可采取集教为主,个训为辅
        4.2.5 防性侵教育活动中家长的卷入
    4.3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策略
        4.3.1 策略一:在实施防性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积极的性教育态度
        4.3.2 策略二:利用多样化导入的策略,激发智力障碍儿童兴趣
        4.3.3 策略三:利用绘本故事、情景教学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展开教学活动
        4.3.4 策略四:充分利用活动延伸部分,发挥教师与家长双方教育合力
5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1.1 防性侵主题教学活动:单一学科教学与主题下的多学科渗透
        5.1.2 防性侵主题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内与课外
        5.1.3 防性侵主题教学路径的确定:班级集体教学与个训
        5.1.4 对班级防性侵教学效果的再反思:孩子,我应该怎么教你?
        5.1.5 智力障碍学生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防性侵教育: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冲突
    5.2 教育建议
        5.2.1 社会层面
        5.2.2 特殊学校层面
        5.2.3 培智家长层面
6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局限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6)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云南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劳动力市场的改变
        (二)使用数字差异的扩大
        (三)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及问题
        (二)研究意义
    四、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数字素养
        二、师范生数字素养
        三、数字素养评价指标
    第二节 理论基础:数字素养的ICCSP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调查的研究设计
    第一节 调查对象
        一、预调查样本选择
        二、正式调查样本特征分析
    第二节 调查的问题
        一、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
        二、师范生数字素养影响因素
    第三节 研究工具的开发
        一、问卷题项的编制
        二、预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
        三、正式问卷的形成与发放
        四、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分析
    第一节 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描述性统计
        一、数字素养整体分析
        二、数字意识素养的分析
        三、数字知识与技能素养的分析
        四、数字发展素养的分析
        五、数字道德素养的分析
        六、数字教育模块分析
    第二节 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差异性分析
        一、性别差异
        二、民族差异
        三、家庭所在地差异
        四、年级差异
        五、专业差异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师范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第一节 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的思想建设
        一、加强数字素养培养的观念引导
        二、树立个体正确数字素养学习观
    第二节 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实践落实
        一、政府与高校携手推进数字素养教育
        二、高校内部创建数字素养培养环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隐私悖论”源于过度自信? 隐私素养的主客观差距对自我表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一)隐私素养的衡量
    (二)隐私素养对自我表露的影响
    (三)隐私关注与隐私保护态度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二)参与者招募
    (三)操作过程
四、统计分析
    (一)描述统计
    (二)高估隐私素养的衡量
    (三)相关性和交互效应
    (四)中介效应与结构模型
    (五)内生性问题
五、讨论
    (一)隐私素养的认知偏差
    (二)“过度自信”对自我表露的作用
    (三)理论贡献:理解“隐私悖论”的新视角
    (四)实践意义:隐私素养教育的再呼吁
六、结论与局限

(8)面向信息社会责任的高中信息技术案例教学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
        1.2.2 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信息社会责任
        2.1.1 信息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2.1.2 信息社会责任的水平层次
    2.2 案例教学法
        2.2.1 案例教学的概念界定
        2.2.2 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
        2.2.3 案例教学的教学特征
3 面向信息社会责任的高中信息技术案例教学设计
    3.1 前期分析
        3.1.1 教材分析
        3.1.2 学情分析
    3.2 教学目标确定
    3.3 教学内容组织
    3.4 教学策略分析
        3.4.1 讲授策略
        3.4.2 学习指导策略
        3.4.3 对话教学策略
    3.5 教学过程制定
    3.6 教学评价设计
        3.6.1 诊断性评价
        3.6.2 过程性评价
        3.6.3 总结性评价
    3.7 教学设计实例
        3.7.1 《保护知识产权》实例
        3.7.2 《遵守网络礼仪》实例
        3.7.3 《保护个人隐私》实例
4 面向信息社会责任的高中信息技术案例教学实施
    4.1 实践概述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
        4.2.1 计划与行动
        4.2.2 观察与反思
        4.2.3 本轮行动小结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
        4.3.1 计划与行动
        4.3.2 观察与反思
        4.3.3 本轮行动小结
    4.4 第三轮行动研究
        4.4.1 计划与行动
        4.4.2 观察与反思
        4.4.3 本轮行动小结
    4.5 教学效果分析
        4.5.1 学生前后测结果分析
        4.5.2 访谈记录分析
        4.5.3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发现与建议
        5.1.1 研究发现
        5.1.2 建议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教版必修二中与信息社会责任相关的任务
附录二: 高中生信息社会责任调查问卷
附录三: 《知识产权保护》课前调查
附录四: 《知识产权保护》选择图片练习
附录五: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六: 系列案例教学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架构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LBS技术及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2.1.1 LBS技术架构及理论
        2.1.2 LBS数据结构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2.1.3 LBS技术发展研究
    2.2 LBS商业模式及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2.2.1 LBS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2.2.2 LBS商业模式发展历程
    2.3 LBS用户隐私保护方法相关研究
        2.3.1 LBS隐私保护技术相关研究
        2.3.2 LBS隐私保护管理与立法相关研究
第三章 LBS商业模式特征及存在问题
    3.1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特征分析
        3.1.1 LBS商业模式分类
        3.1.2 5G时代LBS商业模式特征
    3.2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发展路径及趋势
        3.2.1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发展路径分析
        3.2.2 5G时代LBS商业模式前沿趋势研究
    3.3 LBS商业模式风险评估及存在的问题
        3.3.1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风险评估
        3.3.2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LBS用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LBS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综述
    4.2 LBS用户行为研究设计
        4.2.1 研究假设
        4.2.2 变量测量
        4.2.3 研究方法
    4.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3.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3.2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3.3 实证检验分析
第五章 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5.1 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优化设计
        5.1.1 基于协同创新的LBS商业模式优化设计
        5.1.2 LBS+O2O商业模式优化设计
        5.1.3 基于LBS的反向团购商业模式
    5.2 基于机器学习的LBS用户位置预测研究
        5.2.1 位置预测服务研究背景
        5.2.2 位置应用数据处理
        5.2.3 位置预测研究方法
        5.2.4 服务项目提升建议
    5.3 基于平台化运营的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
        5.3.1 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特征
        5.3.2 5G环境下LBS精准营销平台原理
        5.3.3 LBS精准营销平台优化设计
第六章 LBS用户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6.1 5G环境下移动用户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6.1.1 位置隐私保护研究现状
        6.1.2 融合定位的隐私保护算法及性能分析
        6.1.3 算法总结与未来研究重点
    6.2 位置隐私信息管理与立法研究
        6.2.1 个人位置信息概念及隐私信息泄露风险
        6.2.2 国内外个人位置隐私信息法律保护现状
        6.2.3 个人位置隐私信息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6.2.4 个人位置隐私信息保护立法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1 获取网络健康信息已成为慢性病患者实现自我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2 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慢性病患者信息鉴别能力不足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网络健康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弱
        4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研究现状
        4.1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内涵
        4.2 用户网络健康信息的鉴别现况
        4.3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
    一、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
        1.4 文献质量评鉴
        1.5 资料分析
        1.6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文献分析结果
        2.5 干预方案初稿形成
    二、方案意见征询会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参会人员
        1.2 会议前准备
        1.3 会议流程
        1.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参会人员的一般资料
        2.2 会议讨论结果
        2.3 干预方案的修订内容
        3 讨论
    三、德尔菲专家咨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专家遴选
        1.2 专家人数确定
        1.3 专家咨询问卷编制
        1.4 问卷咨询与反馈
        1.5 统计分析
        1.6 指标删除标准
        1.7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专家的一般资料
        2.2 专家积极性
        2.3 专家权威程度
        2.4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2.5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2.6 两轮专家咨询结束后的最终结果
        3 讨论
        3.1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科学性
        3.2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在线课程教学内容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预试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案
        1.3 可行性评价
        1.4 效果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原则
    2 结果
        2.1 干预方案可行性评价结果
        2.2 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3 讨论
        3.1 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2 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3.3 局限与改进
第四部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之处
    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质量评价工具
    附录2 《SLE 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德尔菲函询专家征求意愿信
    附录3 德尔菲专家意见咨询表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附录5 调查工具
    附录6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中学生,你该不该有“隐私”(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策略研究[D]. 王海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基于知识蒸馏的训练数据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 殷轶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城市小学生身体隐私安全意识提升研究 ——以成都市S学校一年级为例[D]. 黄文雯. 西华大学, 2021
  • [4]西安G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D]. 张迪迪.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5]特殊教育学校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行动研究[D]. 李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云南省的调查[D]. 肖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隐私悖论”源于过度自信? 隐私素养的主客观差距对自我表露的影响研究[J]. 强月新,肖迪. 新闻界, 2021(06)
  • [8]面向信息社会责任的高中信息技术案例教学实践探索[D]. 白洁. 扬州大学, 2021(09)
  • [9]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优化研究[D]. 姜海洋.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D]. 许良梅.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中学生,你是否应该有“隐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