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的魅力
□段晓娟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如同影视语言一样,是一种专业语言。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语言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没有语言,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
【关键词】语言;艺术
Themagicpoweroflanguage-teaching
DuanXiao-juan
【Abstract】TheHuoMuLin2SiJiofSupointout:"Heightoflanguagetheaccomplishmentistoreasonablymakeuseoftimeofimportancecondition".Theteachinglanguageof"educationoftheartincludetheartfortalkfirst,togethertheartofpublicexchanges,theteacher'slanguageaccomplishmentatbiggestdegreetopdecisionstudentatclassroomtopmentalworkofefficiency"isakindofliketheshowbizlanguageprofessionlanguage.Theproperty,characteristicsofteachingworkcometoadecisionittohaveoneselfofstyleandcharacteristics.Thelanguageistheimportancemeansofteaching,thereisnolanguageandtheteachingactivitycan'tcarryon.
【Keywords】Language;Art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如同影视语言一样,是一种专业语言。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语言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没有语言,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不夸张地说,即便在现代教育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今天,也不例外。
历史是一门文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还具有故事性,因此教学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历史教师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内容,学生记得不是很牢,没多久就忘了。可他们对于电视电影中的情节却是记得很深刻。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个反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过我想语言的生动、引人入胜应该是电视电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课程的要求之下,应该说中学历史教学的难度加大了,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实我觉得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了。
1.深浅适度,富有针对性
历史教学语言的对象是学生,它的效果要通过学生受到的影响体现出来。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应当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学生能听懂;二是学生喜欢听。要想让学生听得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史料的叙述要通俗易懂,史观的阐述要深入浅出。要想让学生喜欢听,教师就应在讲述时,用具体的史料来充实教学,事件的叙述要有情节乃至细节,通过生动的形象,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就是照本宣科,重复教科书上的内容,长时间的这样做,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渐渐也就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历史教师的语言就必须生动、直观,有形象性和感染作用,这是由历史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储备更多的词汇,以便恰当地加以运用,力求讲得有声有色,把历史的本来面目表现出来。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中著名的黄海战役时,教师先依据教材对海战过程做出相应的语言描述。随后,展示邓世昌遗像及“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的图像,并做如下描述。“海面上,硝烟滚滚,炮弹横飞,清军将士为反抗外来侵略英勇奋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海也为之颤抖。奋战中致远舰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弹药殆尽。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吉野号’,以求同归于尽。同学们请看,那高昂的舰首,多像一把刺向侵略者胸膛的锋利的宝剑!这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大无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坚强意志的象征!邓世昌、林永升等人虽然英勇牺牲了,但他们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形象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去战斗!”又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中讲到秦朝灭亡时,教科书上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在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后,土崩瓦解。这样讲虽然很简练,但不吸引人。我们完全可以适当地加以补充描写:“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起义军进入咸阳。继位仅仅46天的秦王子婴不得不用绳子系住脖子,乘着素车白马,双手捧着玉玺,向刘邦投降。这样,由陈胜、吴广首先点起的农民起义的革命烽火,终于烧毁了秦始皇所建立的秦王朝。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样讲,语言生动、形象,很有感染作用,既不脱离教科书,又吸引了学生。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历史人物之间的某些对话。例如,在讲到戊戌变法的失败时,就可以引用谭嗣同和袁世凯两人的一段对话:一天深夜,谭嗣同悄悄来到法华寺,密访袁世凯。谭嗣同略加试探后就直截了当地问:“天津阅兵的事你知道吗?”袁世凯说:“有些风闻。”接着谭嗣同拿出了光绪皇帝的手诏给他看,并说明了来意。谭嗣同说:“现在只有你可以救皇上,你如果不愿意,可以向太后告密,你肯定会升官。”狡猾的袁世凯一拍胸脯,正色道:“你把我袁某看成什么人了啊?你我同受皇上厚恩,大家都有救护的责任。”还说:“阅兵时只要皇上到我营里,传号令杀奸贼,杀个荣禄就像杀一条狗一样。”但是,当天晚上袁世凯就从北京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了维新派。这样一讲,就把口蜜腹剑的野心家袁世凯大耍两面派的卑鄙伎俩揭露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可以看出走投无路的改良派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致命弱点。此外,在讲到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也可以引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之间的对话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他们的理解。
2.清晰准确,富有逻辑性
历史教学语言是历史教师用以同学生沟通思想的媒介。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应力求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化和精确化,要积累丰富的词汇,掌握遣词造句的语法规则,还要懂得一些修辞的语言技巧,使自己的语言达到明确、流畅和生动的要求。在讲到历史人物时,利用一些简短的具有评价性质的形容语句,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老师在讲课时,只要提到一个历史人物,就尽量在这个人物的名字前面加上能够反映其特点和本质的形容词句。如讲《西安事变》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叙述:“张学良带周恩来同志去见蒋介石,张学良说周恩来先生来了,蒋介石一听脸色变了,非常害怕,连说:‘不见,不见’。张学良笑了,说周先生已经来了,你们是老交情,我们是近年新交。宋子文、宋美龄亦在场。周恩来同志进去了,同蒋介石握了手说,我的头是从你的刀底下滚过来的,现在都不说了,一致抗日吧!蒋介石很狼狈地说,我后悔了,杀人太多了。这时,宋美龄圆场说,算了吧,以后不剿共了。蒋介石当时难过得哭了。”这一段生动的叙述,把蒋介石的狼狈心虚和周恩来的磊落豁达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勾画了出来。例如讲到秦始皇,就说“千古一帝”秦始皇;讲到王安石,就说著名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讲到林则徐,就说禁烟运动的领袖林则徐。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都可以这样提,如抗金名将岳飞、民族英雄郑成功、革命先驱李大钊、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同样世界史上也可以这样,如铁血宰相俾斯麦、无产阶级叛徒考茨基、战争狂人希特勒、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等。这种讲法不仅能突出这些历史人物的本质和主流方面,还能够激起学生爱憎的感情,较好地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历史课堂语言应当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在历史课堂里,我们应该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看得见万里之外法国马赛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触摸得着祖国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文物遗产,感受得到无数民族精英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品德……我们常说要把历史讲“活”,从语言上的要求来讲,就是要把历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外貌,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就是要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味,听起来如同嚼蜡,学生并不情愿地听教师讲课,那么,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还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痛苦。有人形容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听起来是艺术享受,而枯燥平淡的教学语言犹如给学生上“听刑”。因此,对历史课而言,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不是多种方法之一,而是历史教师的一条“基本要求”。
3.循循诱导,富有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恰当地使用一些成语、俗语也是必要的。成语、俗语都是长时期形成的比较简洁的语言,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增进语言的生动程度。比如,在讲秦国统一天下的时候,就可以运用“纵横驰骋”、“势如破竹”、“秋风扫落叶”等成语,而讲到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时,也可以使用“敲骨吸髓”、“倒行逆施”、“巧取豪夺”等词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可以把成语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成语。除成语外,在教学中,如果使用能够抓住要害的精练语言,学生也是很欢迎的。因为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一些简练的语言就可以体现课文的重点,他们是很乐意接受的。例如,我们讲到鸦片的输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在具体分析了它的三方面危害后,可以归纳为“国困、民穷、兵弱”六个字,这样既形象又全面地说明了问题的本质。再如,讲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时,也可以用“割地、赔款、通商”来概括,显得简明扼要,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语言,话不在多,却往往可以“点石成金”,我们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以及比较复杂的历史过程时,都应该尝试用精练的语言去加以概括,效果肯定是很不错的。
一个历史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语言生动直观,具有形象性和感染作用,除了从内容上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形式。历史本身是具体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正如李大钊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所说:“历史是整个的、有生命的、进步的东西。”如何让活生生的历史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这对历史老师是一次很大挑战。当然一节既受学生欢迎又效果突出的历史课,绝不仅限于语言方面,我只是主张历史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多下功夫,实质上也就是提倡生动形象地进行历史教学,克服抽象化、公式化的偏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收稿日期:2009-03-22
作者地址: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三中学8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