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特高含水原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高含水率原油,连续投影算法,偏最小二乘法
特高含水原油论文文献综述
韩建,李雨昭,曹志民,刘强,牟海维[1](2019)在《SPA-PLS的高含水原油近红外光谱含水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及时的检测原油含水率对注水策略调整、原油开采能力评估、油井开发寿命预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均已进入高含水的开发中晚期,含水率测量难度大且准确率不高。在此背景下,开展了高含水情况下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原油含水率测量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原油含水率检测的常用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劣。理论上,由于水的近红外光吸收带与原油中C—H键的吸收带有明显区别,根据Lambert-Beer吸收定律和吸光度线性迭加定律可知,不同含水率高含水原油近红外光谱会存在较强响应差异。为此,对高含水原油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建立原油含水率与近红外光谱响应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可实现高含水原油含水率的精确测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实验装置:采用白炽灯作为光源,经过光路调节成平行光后垂直射入样品池,用近红外光谱仪(海洋光学NIR512)采集光谱用于分析。其中,接收光谱仪带宽为900~1 700 nm,平均分成512个波段。光谱数据利用光谱仪配套软件储存在电脑中。样本采用相同厚度不同比例的油水混合物,样本含水率范围为70%~99%,共采集数据60组,每组重复3次取平均值。得到原始数据后,先进行原始数据预处理,以减少数据采集时来自高频随机噪音及温度不稳定、样本不均匀、基线漂移、光散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分别选用了S-G滤波、一阶导数和S-G滤波+一阶导数作为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多元线性回归(MLR)进行建模,模型精度通过计算均方根误差值(RMSE)和相关系数(r)来验证。对比发现,使用S-G滤波+一阶导数建立的模型RMSE值最小(RMSE=0.007 0,r=0.998 3)。使用SPA降维后的模型要优于全波段PLS模型(RMSE=0.083 3,r=0.920 6)与MLR模型(RMSE=0.099 9,r=0.967 1)。利用SPA提取出的31个特征波长建立的模型仅占全波段的6.05%,并获得了较好的精度。证明了利用光谱检测高含水原油含水率可行性,并且得到了满意的精度,为高含水原油的含水率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为进一步利用近红外光进行高含水原油的快速检测与在线监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鲁晓醒,檀为建,胡雄翼,张士英,张雁京[2](2019)在《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输黏壁特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含水期油井可在原油凝点以下进行低温集输,但当集输温度低于其黏壁温度时,会发生原油在壁面黏附积聚的情况,影响油田实际生产运行。基于大量的油田现场实验,利用可视化实验装置,通过停叁管伴热降低油水进站温度的方法,分析华北油田高阳区块油水两相流在不同进站温度下的管输流动特性,得到了进站温度与压降间的关系,并发现黏壁温度下压降突增的现象,从而得到油田现场测定高含水期油井原油黏壁温度的方法,并测得高阳区块3口典型油井的黏壁温度,其实际生产条件下的黏壁温度均低于原油凝点3~4℃,且油井液量越大,含水率越高,黏壁温度越低。提出的黏壁温度测试方法,对华北油田高含水期油井实现低温集输具有指导意义。(图5,表1,参24)(本文来源于《油气储运》期刊2019年11期)
王楠[3](2019)在《高含水率原油扣水方法对交接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高含水率发生时,扣水方式的不合理性所谓高含水率是指输送的原油含水率从低于1%(正常情况)突升至5%甚至更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甚至超过半个小时。若按常规输油工况进行交接,交接扣水量则低于实际含水量。1.输油交接情况2017年6月3日和6月4日,临盘采油厂通过输油泵将存于末站油罐的原油倒入我公司。6月3日一天当中最高含水率达10.8%,高于5%的持(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期刊2019年08期)
李雨昭[4](2019)在《基于近红外的低流速高含水原油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油含水率是石油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油田在处于高含水阶段后,实时检测原油含水率在估算原油产量、评价油井开采价值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有含水率测试方法在高含水情况检测误差较大,有必要采取新型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精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实用性。本文主要是利用近红外光对低流速高含水原油含水率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对静态油水光谱进行了建模分析;设计了能实时测量低流速下油水二相流的实验装置;对流型流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流型流态进行识别以提高检测精度。本文对高含水原油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逐步探讨,首先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设计了静态高含水原油含水率检测装置,通过实验取得相同厚度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900nm-1700nm全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连续投影算法(SPA-PLS)建立了高含水原油静态模型并得到了良好的精度。并根据实验结果和低流速高含水原油传感器的要求,提出了自-互相关联合方法(SCC)对完全吸收波段的数据进行挖掘,利用油和水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选择出适宜的波段作为检测波长的方法选取实验波长。在动态高含水原油实验装置设计阶段,对实验装置利用卤钨灯和滤色片来提取特定波长,设计了光电转换电路,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的功能。在动态含水率检测实验上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对低流速高含水垂直上升管道的油水混合流型特点进行分析,利用BP神经网络对检测信号进行流型识别训练,通过对不同流型采用不同的含水率计算方法,从而提高测量精度。为开发用于井下的基于近红外光的光纤式高含水原油含水率传感器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和实验数据的支持。(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01)
董鹏敏,吕沛志,江接波,李晓辉,肖艳鹏[5](2019)在《双组份矿化度对高含水原油含水率检测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含水原油中大量存在的无机化合物(CaCl_2,MgCl2)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比例和浓度的双组份矿化度(CaCl_2,MgCl2)对微波法含水率传感器检测高含水原油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微波法含水率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误差校正,误差由校正前的±15. 2%减小到了±3. 47%,有效地减小了双组份矿化度对微波法含水率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为校正多组份矿化度造成的高含水原油含水率检测误差提供了方法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04期)
韩建,马跃,曹志民,全星慧,牟海维[6](2019)在《基于电容法的原油高含水测试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油高含水率难于测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层筒式结构电容传感器。通过对被测介质的介电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的各结构参数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和测量原理,推导出高含水率与电容的计算模型,并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模型进行静电场仿真。从二维角度,对电容传感器的几何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了泡径对传感器响应以及油泡接触方式的影响,证明了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对高含水率有较好的响应特性。当油泡内径小于0. 5 mm时,传感器响应特性较低。当油泡同时与两极板接触时,相比其他叁种接触方式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该研究验证了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在90%~100%高含水率测量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仪表》期刊2019年02期)
吴停,庞永莉,白剑锋,王智,李昂[7](2019)在《高含水原油物性及流动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油田现场中高含水后期原油水两相流动规律,选取长庆某典型高含水原油,测量其基本物性及反相点,改进了适合易乳化原油的反相预测模型,对比了不同温度下表观黏度反相前后的差异。结合油水两相管流环道实验,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下压降与流量的关系,分析了压降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误差。结果表明,该原油在低于凝点(26.0℃)且水为连续相时表现出较强的剪切稀释性,高于凝点时,反相前温度对体系黏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而在反相后温度对体系黏度的影响不大。改进反相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高含水原油的反相点。反相前,压降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反相后压降出现骤降。高含水原油的基本物性与流动规律的研究为油田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吕朝旭,邢晓凯,柯鲁峰,庞帅,赵亚南[8](2018)在《高含水原油流动沉积实验装置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搭建高含水原油实验装置,装置主要包括试验管路、油水分离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设计出有机玻璃管水浴实验段,以便观测流动形貌和初始沉积过程,基于射流喷射混合器原理完成油水混合装置的设计,使管内流动状态与现场实际相符合。为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游离水和原油的有效分离,以游离水分离器为基础,设计出适用于高含水原油分离的油水分离器。同时设计出配套数据采集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实验数据采集和参数调控的问题。经过实验验证,该实验装置能够较好地适应高含水原油流动沉积研究。(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吴倩,戴泽青,葛圣才[9](2018)在《用于高含水高含盐原油的破乳剂的实验室筛选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考察高含盐、高含水原油的电脱盐现状及存在问题,影响电脱盐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原油性质、电脱盐的注水量、破乳剂型号、油水混合强度、脱盐温度、电场强度等。本文通过调整破乳剂及电脱盐温度等措施提高脱盐率,改善脱盐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9期)
陈湘[10](2018)在《提高原油高含水时分析的准确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气田的开采和管理过程中,原油水含量的精确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涉及到原油的开采、储运、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目前,实验室内测定原油水含量方法的是依据GB/T 8929-1988《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8年17期)
特高含水原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含水期油井可在原油凝点以下进行低温集输,但当集输温度低于其黏壁温度时,会发生原油在壁面黏附积聚的情况,影响油田实际生产运行。基于大量的油田现场实验,利用可视化实验装置,通过停叁管伴热降低油水进站温度的方法,分析华北油田高阳区块油水两相流在不同进站温度下的管输流动特性,得到了进站温度与压降间的关系,并发现黏壁温度下压降突增的现象,从而得到油田现场测定高含水期油井原油黏壁温度的方法,并测得高阳区块3口典型油井的黏壁温度,其实际生产条件下的黏壁温度均低于原油凝点3~4℃,且油井液量越大,含水率越高,黏壁温度越低。提出的黏壁温度测试方法,对华北油田高含水期油井实现低温集输具有指导意义。(图5,表1,参2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高含水原油论文参考文献
[1].韩建,李雨昭,曹志民,刘强,牟海维.SPA-PLS的高含水原油近红外光谱含水率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2].鲁晓醒,檀为建,胡雄翼,张士英,张雁京.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输黏壁特性实验[J].油气储运.2019
[3].王楠.高含水率原油扣水方法对交接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计量.2019
[4].李雨昭.基于近红外的低流速高含水原油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5].董鹏敏,吕沛志,江接波,李晓辉,肖艳鹏.双组份矿化度对高含水原油含水率检测影响的试验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6].韩建,马跃,曹志民,全星慧,牟海维.基于电容法的原油高含水测试仿真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9
[7].吴停,庞永莉,白剑锋,王智,李昂.高含水原油物性及流动规律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
[8].吕朝旭,邢晓凯,柯鲁峰,庞帅,赵亚南.高含水原油流动沉积实验装置研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8
[9].吴倩,戴泽青,葛圣才.用于高含水高含盐原油的破乳剂的实验室筛选与评价[J].山东化工.2018
[10].陈湘.提高原油高含水时分析的准确度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