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天下第一难事”不再难(论文文献综述)
廖璇[1](2020)在《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
马鸿兴[2](2020)在《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学生表达和创新等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能力越发能反应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也越发重要。但是,当下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学生言之无物,教师无计可施。夏丏尊先生是我着名的语文教育家,他有着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语文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他受内外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同时,在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对作文教学的深入研究下,其作文教学思想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初中作文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在语文教育百花齐放的当下,为了找寻语文教育的本心,改变学生对写作的认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以及树立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自信心,鉴于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对于作文教学改进的迫切性认识,结合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笔者展开了关于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首先,笔者在引言中明了了本次研究的缘由、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次,笔者以文献分析法探寻了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和发展阶段,从而更好地探究了夏丏尊的作文教学思想内容,并得出了一定的启示;接着,笔者根据夏丏尊思想内容的五个部分,针对教师和学生展开了对其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调查,而后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笔者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夏丏尊思想制定了改进策略:主动更新理念,转变作文态度、课内课外结合,增强作文兴趣、提高专业认知,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小品文练习,督促习惯养成、夯实作文评价,敢于突破创新,并在自身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同时,笔者以小品文写作练习为例,开展了更详尽的应用实践案例,确定了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对初中作文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
方芳[3](2020)在《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当代的旅游质性研究中,旅游的本质被定义为“旅游体验”,旅游的基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旅游体验”展开的。然而对“旅游体验”的研究,是否有成功地为旅游确立本质,弥补了旅游的基础研究薄弱的缺陷?文章认为,从纯粹意识层面定义“旅游体验”以把握旅游本质的观点,忽视了“旅游体验”的伴生性,即,“旅游体验”对“旅游实践”的依赖性,造成了旅游质性研究的缺陷。研究通过对旅游本质研究现状的批判性反思,运用现象学的原则和方法,扬弃了以“旅游体验”为旅游本质的相关观点,提出回到意指身体移动的“旅游实践”基点,整体地把握旅游现象,发展出一条“从旅游实践出发”的旅游质性研究路线。研究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围绕着“旅游的本质是旅游体验”的观点,对“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在反思中寻找适用于旅游本质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包括了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绪论从汉语“旅游”一词的词义中,解析旅游实践和旅游体验的含义,指出旅游实践与旅游体验的关系;探讨为什么现当代的旅游质性研究是围绕着“旅游体验”展开的;指出了围绕着从纯粹意识体验角度定义的“旅游体验”所建构的旅游研究整体框架的不足。第一章论述了现当代旅游质性研究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论述旅游研究在几十年间的变化,确立了旅游意义世界的边界和旅游研究的视阈范围。第二章对“旅游体验”进行了反思和再认识,将旅游体验描述为依赖于旅游实践发生和结束的“一段旋律”;链接了“从旅游实践出发”的旅游本质研究与现象学方法,就此进入相关问题的研究。下半部分,围绕着“从旅游实践出发”的基本思路,在现象学视野中构建“旅游实践-旅游目的地-旅游世界”的框架,包括第三章“论旅游实践的本质”,第四章“旅游目的地系统和符号”,和第五章“旅游世界的图景”。这一部分主要观点包括:旅游实践生成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符号构建旅游世界;消解了旅游研究传统意义上的、以“旅游景观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体验”,而将其变为“旅游目的地体验”;阐述了旅游目的地符号的意义,并对唤起同感意识的“旅游目的地体验”进行了具体描述;以“旅游目的地”替代“地点”,展示了旅游世界的图景;形成了以“旅游实践-旅游目的地-旅游世界”为指引的旅游质性研究路径和基本框架。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范辰晨[5](2020)在《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及其优化 ——基于江苏、浙江个案实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进入严峻的社会转型期,乡村治理面临巨大挑战:乡村治理内生权威的流逝、外生权威的弱化导致治理低效与无力;治理对象从没有话语权意识的集体村民,转变为具有话语权意识的分散的家庭村民导致治理复杂化;拥有相当资源资金和知识技术的新乡贤阶层出现导致治理结构变迁;资源配置不公导致治理主体与对象相互间的关系紧张化。新乡贤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是乡村社会为应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环境挑战而进行的创新实践,研究其参与机制及优化路径,对探索实现乡村基层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为指导,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进行较为深度的尝试性研究,主要内容为:第一,考察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生成背景与内在逻辑。第二,介绍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典型个案,即江苏南通W镇乡贤理事会和浙江温州Y乡乡贤大会。第三,重点阐述和分析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包括机制的构成、功能、作用机理。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主要包括新乡贤个体化服务机制、民主协商议事机制、致富项目建设机制、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公益慈善服务机制五大方面。这些参与机制,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乡村治理品质、促进乡村社会稳定、创新自主监督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功能。而之所以能发挥这些作用,其机理在于它契合国家政策空间,契合传统文化基因,契合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需要,契合多中心治理的时代要求。第四,揭示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来观察,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着组织制度供给创新不足、传统精英治理与现代民主治理的冲突、新乡贤参与的个人功利主义考量和乡村治理多元协同行动困难的一些困境。最后,本文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提供了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包括:完善多层次的制度创新供给,以全村民参与克制精英治理的民主硬伤,强化承诺互信和监督惩罚以抑制乡贤功利主义,扩增合作交流以推进多元互动。
赵丽云[6](2019)在《“蜀道”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走与审美有密切的关系。最初,人通过行走的实践,实现了各种功利的目的、满足了现实的诉求;与此同时,也在行走中进一步让心灵和自然关系更密切,发现与培养了感受自然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蜀道,便是在行走中开发出来的人文美与自然美结合的产物,并且与我国古代诗人群体有很深的渊源。行走在蜀道上,现实之“险”的刺激,导致诗人内心迸发“难”的主观感受,勾起“惊”与“悲”的情感反应;情感又反作用于主观感受,致使“难”被诗人们反复传达、强化。于是,蜀道凭借“难”这一独特符号进入文学作品,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特征性场所”之一;“蜀道难”也成了蜀道的初始文学形象和诗人独特的抒情空间。检索相关作品,并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在“蜀道难”抒情空间之下,有的诗人写人生之难与蜀道之难重合,天险之难成为放大内心痛苦的催化剂;有的则直接吟咏“蜀道难”三字以吐露心灵困境,将“蜀道难”谱成失意者内心的一曲悲歌……随着地理背景和文化精神的多样性呈现,诗人对于蜀道的审美倾向也不断演进,从建构“蜀道难”到消解“蜀道难”,蜀道的审美符号从最初的“难”,丰富到“雄”“美”“易”“明”“奇”。相关诗作中,有的诗人通过纵情挥洒的英雄气概,表现心中有关“活”的审美需求,以精神超越的方式高吟“蜀道雄”。有的着眼于蜀道的异域之美,试图为即将入蜀的友人建构一方适意的心灵空间,而吟出“蜀道美”。有的凭借传统文人对功名的感性需求,以此鼓舞入蜀友人,道出“蜀道易”。有的借德政化解蜀道的军用价值来消解“蜀道难”,在此过程中显现出了“明”的审美符号。还有的借助主动出游的行为与充分的想象力来探索蜀道之“奇”,将自身也放入审美观照范围里。在行走中,有关蜀道的审美体验不断丰富。深究“蜀道难”文学主题的建构及产生美学变奏的过程,可知:“行”与“凿”的重要动作是人类开创蜀文化之道这一壮美勋业的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力与崇高之美,注入了文学作品,带来了雄美壮丽的文风。卸下“蜀道难”后,诗人的思想变得轻松宽广,心灵空间不断拓展;同时,随着物我关系的演变,他们的审美感官也日渐细腻。故而,在诗人们的审美观照下,蜀道,有了更多的审美发现。最重要的是,在蜀道审美中,人与自然异质同构的审美心理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演进方向,还从美学上给我们“建构适意空间”乃至“诗意行走栖息”的重要审美启示。
刘雨花[7](2018)在《《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媒体是“用事实说话”的新闻话语生产者,但通过他们预设、转述、修辞等话语策略,在用语言描绘社会现实的同时,往往又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输出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话语策略“劝服的艺术”。“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国家级顶层战略,媒体在宣传报道时,特定的文本必然会体现着特定的意识形态。本研究将以最具权威性的官方新闻话语——《人民日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以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理论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三维分析框架为研究路径,对《人民日报》抽样报道文本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探究《人民日报》新闻话语建构及其社会意识形态输出。并且,利用EBSCOhost数据库,检索美国《纽约时报》和阿拉伯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了解美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该倡议的认知,反思国内媒体在“一带一路”传播上的缺位,并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新思考。本文认为,《人民日报》以平等的姿态建构起“国内+国外共享式的对话模式”,凸显了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大国形象。同时,又以严肃客观与平易近人并重的话语风格贴近百姓生活,将话语权向普通民众释放,极具亲和力又不失感召力,《人民日报》的话语策略贯彻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经济相融等理念。但在传播策略上,国内媒体应该重视对负面事件进行及时有效舆论疏导。并且,西方媒体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依旧存在。
任娜[8](2018)在《“过程写作”范式下的写前指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过程理论”的分析,提出“过程写作”范式下,作文教学的策略。“过程写作”这一概念起源于认知心理学的写作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过程写作”范式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将写作看作动态过程,二是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根据“过程写作”范式的特点,写前指导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顺序,将写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教师应通过建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尽可能地还原真实交际语境;教师应促成多向互动,使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的碰撞交流中不断升华提升,将已有经验转化为高级经验,形成新的感受和思想;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支持。在素材转化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布置观察日记、观察任务清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有意注意;通过学案卷和自由写作,激发学生调动长期记忆中存储的写作资源。同时,教师也应协助学生生成新的经验。新经验不仅可以来源于课堂体验活动,也可以来源于学习共同体的思维碰撞和教师的启发。在提升写作能力上,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基于序列化写作形成的学情档案教学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无指导片段写作能展露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搭建“台阶”,读写结合是有效的教学支架,但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模仿。口语表达对书面语表达有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采取先说后写的策略。教师为学生提供程序性知识并加强训练,能够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写作能力。“过程写作”范式下的写前指导能够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促成学生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有效提升写作能力。但其耗时较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也可能限制学生个性化写作,因此存在一些争议。基于“过程理论”的写前“过程写作”指导是世界范围内的潮流,国内学者应加快其本土化研究,使其走进更多的语文作文教学课堂。
张彤[9](2016)在《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文中认为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而语文自身应有的具象性、系统性和人文性匮乏,程序性知识缺位,陈述性知识以割裂化、碎片化、程式化的方式呈现,教学效果“少慢差费”。教师自身也很困惑,成就感低;学生想学而又难学,逐渐不想学不愿学,于是习惯性把时间分配在容易挣分、成就感高的其它科目。汉字的书写失范,口语表达乏味,应用文格式混乱,深度阅读缺少耐性等等现象层出不穷,汉语的育人树人的文化陶冶空有其名,情况堪忧。近年来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在语文学科科学性方面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避开过去一味在课程上删减增补,在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面的来回摆动,寻求实质性的进展势在必然。减负而负担愈重,改革却汤药不变,这说明需要系统化、专业化的理论体系的引导,以修正固化的评价方式,寻求教学策略的改进和突破,这才是治本之法。本论文尝试进行科际整合,有选择地引进已成型的西方语言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充分尊重汉语特色,结合和借鉴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依托汉字固有的特征和规律,把汉字的形式美、音韵美、意蕴美三美作为“一以贯之”的穿针之线,挖掘和强化汉文化自身的美感和魅力,最终构建有效的输血方式,力图让汉字的美重回课堂:在课堂实践上以情动人,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字词层面掌握识音、明义、辨形的规律,举一反三;在阅读层面诵读与鉴赏相结合,真性品悟;在写作层面我手写我心,个性表达,以期渗透融合中华文明的精神信念,让文化教育的灵魂触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让汉语这一古老的语言锦上添花,与时俱进。
孙红霞[10](2016)在《马克思文化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的构成单元,再现了马克思木人对文明、观念、思想、思潮、道德、宗教、意识形态及精神文明等文化构成子单元的基本认识和判断。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国家软实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建设。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研究,侧重于在马克思主义的宏大范畴内展开,集中阐述了文化批判、文化本质等内容,缺少对马克思木人的针对性研究,也未能提炼出马克思对文化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及文化终极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基本认识,鲜有将马克思散落的文化观点以严谨的逻辑加以建构。因此,鉴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秘钥"和"源泉"的考虑,鉴于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普遍适用性和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展开对马克思本人的文化思想的研究,既是理论发展创新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求。对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研究,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进行详细的梳理,摘录出马克思本人有关文化、文明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论述。同时,参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以及国内外有关马克思文化研究等相关资料,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马克思的文化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对马克思关于文化的理论进行了逻辑性的归纳和架构。马克思文化思想作为文化理论"大厦"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表现出与人类历史上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密切相关性,而且对其之后的文化思想、文化发展及文化研究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历史与现实"合力"的产物,基于历史的视角,马克思的文化思想超越了唯心主义哲学、经院哲学、宗教伦理和文化哲学的历史迷雾,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第一次阐述了文化的相关问题,使得马克思文化思想在世界观的层面上有了全新的突破,为其之后的思想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哲学基点。另外,马克思文化思想中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学说,又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不同学术思想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基于现实视角的考察,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与19世纪欧洲社会状况、欧洲的社会文化生态以及马克思个人和学术成长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之,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他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批判与创新和他对现实社会反思的双重结果。马克思的文化思想虽然散见于大量的文献之中,但是以系统论和解构的方法,通过对马克思经典着作的梳理和分析,能够厘清马克思文化思想内在的历史脉络和逻辑结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哲学前提,实践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价值追求。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辩证思维方法的双重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哲学史的发展方向,而且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全新的、科学的方法论。正是基于这一哲学前提,通过考察文化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提出了 "实践"的文化功能,论证了文化产生的源泉、存在的特征、发展的动力及发展的规律等基本问题,并经过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探索,提出文化的价值追求——人的解放。因此,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理论框架。马克思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紧紧围绕实践、劳动和生产力等理论,阐述了实践在文化发生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追求人类解放的文化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文化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产物的本质、文化的阶级性和传承性等特征,并历史性地考察了文化一国发展和全球发展以及不同社会阶段的文化发展形态,揭示出生产力发展等现实社会层面的驱动是文化发展动力所在以及文化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凸显出较强的经济特征、阶级特征和世界特征,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起到分水岭的作用,超越了之前的文化发展成就,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时代。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启示,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应该秉承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哲学立论,坚持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弘扬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不断推进我国的文化事业。总之,本文通过剖析马克思关于"文化"概念的认识,梳理出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逻辑进路及理论框架等基本文化理论,基本理清了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发展脉络、研究范式和理论范畴。然而,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一个宏大的体系,研究马克思文化思想更是一项艰巨的学术任务,为此,关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研究,还有待不断深入、逐步深化,以期完整而准确地再现马克思的文化思想。
二、让“天下第一难事”不再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天下第一难事”不再难(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
一、人类学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
一、百越后裔说 |
二、殷人后裔说 |
三、龙番后裔说 |
四、东谢蛮后裔说 |
五、土着民族说 |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
七、江南迁来说 |
八、两广迁来说 |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
一、马尾绣制作 |
二、铜片的打造 |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2)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缘由 |
1.个人经历 |
2.背景介绍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相关概念界定 |
2.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概述 |
(一)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
2.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发展阶段 |
(二)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1.写作应有的态度 |
2.写作的基本法则 |
3.创办校刊杂志,鼓励学生创作 |
4.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
5.重视作文评价 |
(三)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
1.写作与生活相结合 |
2.创建写作平台,鼓励写作 |
3.重视写作意义,转变教学态度 |
4.读写结合,训练与技巧相结合 |
5.作文评价多样化 |
三、基于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一)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
1.调查范围 |
2.调查内容 |
3.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构分析 |
4.教师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结构分析 |
(二)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及问题 |
1.应用现状 |
2.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四、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进 |
(一)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
1.主动更新理念,转变作文态度 |
2.课内课外结合,增强作文兴趣 |
3.提高专业认知,重视作文教学 |
4.重视小品文练习,督促习惯养成 |
5.夯实作文评价,敢于突破创新 |
(二)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小品文写作练习为例 |
1.练习形式及要求 |
2.练习效果 |
3.问题与反思 |
反思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初中语文作文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三 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
(3)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三个问题 |
一、“旅游体验”是如何变成旅游的本质的? |
(一)“游”史 |
(二)“旅”+“游” |
(三)从“旅游实践”到“旅游体验” |
二、旅游体验与审美体验的区分 |
三、旅游者去哪里了? |
(一)主体之“死” |
(二)旅游者之主权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旅游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困境 |
三、“面向实事本身”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观点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不足 |
第二章 从旅游研究到旅游世界 |
第一节 显现:从特殊到日常 |
一、第一阶段:经济现象 |
二、第二阶段:反日常现象 |
(一)多种社会科学的介入:以人类学为例 |
(二)旅游发生的背景:现代社会的“反常” |
(三)旅游内在动机:逃离和对反向生活的好奇 |
(四)旅游活动:人格的反常和活动的精神性 |
(五)反日常旅游的定义 |
三、第三阶段:日常现象 |
(一)“反日常”的例外 |
(二)“日常”的源头:旅游发生学 |
(三)“日常”理论之一: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
(四)“日常”理论之二:生活美学时代中的旅游 |
(五)“日常”理论之三:原真性+存在主义 |
第二节 矛盾:旅游世界与研究方法 |
一、社会学实践理论消解旅游实践 |
二、意识审美体验替代旅游体验 |
三、存在主义瓦解旅游的意义 |
(一)不稳定的意义和混乱 |
(二)滥用存在主义原真性 |
(三)“本真”的幻想 |
第三节 突围:游戏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旅游体验”的反思与再认识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作为“本质”的旅游体验 |
一、争执:异地体验还是非惯常体验? |
二、异地空间体验 |
(一)空间问题的特殊性 |
(二)异-空间感知体验 |
(三)“异-空间感知体验”在旅游研究中的独特性 |
三、非惯常环境中的主体间性 |
(一)复数的人 |
(二)他者与常人 |
四、“旅游体验”的双重特征 |
第三节 旅游体验的“结构” |
一、研究回顾 |
二、旅游想象、旅游体验、旅游回忆 |
(一)旅游想象(I) |
(二)旅游回忆(M) |
(三)旅游体验 |
(四)“想象-体验-回忆”与“期望-心理感知-评价” |
三、“旅游体验”再认识 |
(一)作为一段“旋律”的旅游体验 |
(二)旅游体验与旅游回忆 |
(三)旅游体验与审美体验 |
第四节 旅游的本质与现象学方法 |
一、现象学方法与某种“体验”的本质 |
二、现象学方法与对活动经验的认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论旅游实践的本质 |
第一节 从身体移动到旅游实践 |
一、背景:“Tourism”的起源 |
二、客观主义、心理主义中的移动性 |
三、作为一种源始的文化符号的身体移动 |
第二节 “旅游”作为移动性符号 |
一、“旅游”的“语言-言语”分析 |
二、“旅游”作为移动性的符号:语义辨析与悬置 |
(一)权力关系背景:自由移动/流放 |
(二)生存背景 |
(三)目的性假设 |
(四)源始样式:观光旅游 |
三、旅游实践的含义 |
第三节 观光旅游:“观”与“旅”的交织 |
一、何谓“观光旅游” |
(一)旅游研究中的“观光旅游” |
(二)旅游史中的“观光旅游”:最初的设定 |
二、观光旅游=“观”+“旅” |
三、观光的“看” |
(一)空间构造的“看” |
(二)实存论的“看” |
(三)知觉的“看” |
四、观光旅游的特征:“观”与“旅”的交织 |
(一)观光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 |
(二)观光旅游作为一种表达 |
(三)观光旅游创造一种主观旅游空间 |
第四节 旅游实践的“作品”:旅游目的地 |
一、实践的表达与创作 |
二、作品:旅游目的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系统与符号 |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的一般性定义 |
一、旅游目的地定义:集合式和整体式 |
(一)集合式:想象与体验 |
(二)整体式:形象与实践 |
二、旅游目的地系统 |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的符号化 |
一、旅游吸引物符号化与旅游目的地符号化 |
二、“舞台”,还是“作品”? |
(一)作为“舞台”的旅游目的地 |
(二)作为“作品”的旅游目的地 |
三、旅游目的地符号 |
(一)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想象 |
(二)旅游目的地欲望 |
(三)旅游目的地-旅游实践-异乡世界 |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的现代性 |
一、条件背景:交通与信息 |
(一)三个阶段 |
(二)信息技术引起质变 |
二、旅游目的地想象 |
(一)对“异乡世界”的想象 |
(二)旅游想象与旅游实践 |
(三)旅游想象与“家园意识” |
三、旅游目的地体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世界的图景 |
第一节 “休闲”的旅游世界 |
一、“我们”的暴力:同化与掠夺 |
(一)贬低性的想象 |
(二)贸易与战争:游牧者、航海者 |
二、“我们”与“他们”的休闲 |
(一)旅游经济:休闲经济 |
(二)旅游活动:新殖民? |
(三)旅游活动:低俗? |
(四)旅游者:“我们-他们”中的“我” |
三、“我们”中生成的“他们” |
第二节 “与异乡人共在”的旅游世界 |
一、旅游世界的内部结构:以遗产旅游为例 |
二、“原住民-旅游目的地-旅游者”结构 |
(一)遗产旅游:供给还是需求? |
(二)谁的家园?旅游者还是原住民? |
三、旅游世界的框架 |
第三节 “家园”的旅游世界 |
一、“家园感”的失落和重拾 |
(一)何谓“家园感”:返乡之路 |
(二)“家园感”的失落:回忆性与都市生活 |
(三)“家园感”的重拾:空间想象 |
二、旅游回忆:“回忆”与“想象材料” |
(一)回忆-旅游回忆 |
(二)旅游实践-旅游回忆 |
(三)旅游回忆中的“想象材料” |
(四)返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及其优化 ——基于江苏、浙江个案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 |
2.1.1 新乡贤组织 |
2.1.2 乡村治理 |
2.2 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 |
2.2.2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 |
3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生成背景及逻辑 |
3.1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逻辑起点:社会环境挑战临界点 |
3.2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逻辑:多方理性选择 |
3.2.1 克服乡村基层政权失灵的理性选择 |
3.2.2 新乡贤个人价值实现的制度安排 |
3.2.3 村民利益有效实现的制度设计 |
4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个案实践 |
4.1 个案调查情况介绍 |
4.2 个案一:江苏省南通市W镇乡贤理事会 |
4.2.1 W镇概况和乡贤理事会成立背景 |
4.2.2 乡贤理事会的组织运行模式 |
4.2.3 乡贤理事会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作用 |
4.3 个案二:浙江省温州市Y乡“乡贤大会” |
4.3.1 Y乡概况和“乡贤大会”成立背景 |
4.3.2 “乡贤大会”的组织运行模式 |
4.3.3 “乡贤大会”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作用 |
5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分析 |
5.1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构成 |
5.1.1 新乡贤个体化服务机制 |
5.1.2 民主协商议事机制 |
5.1.3 致富项目建设机制 |
5.1.4 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
5.1.5 公益慈善服务机制 |
5.2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的主要功能 |
5.2.1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
5.2.2 提高乡村治理品质 |
5.2.3 促进乡村社会稳定 |
5.2.4 创新自主监督能力 |
5.3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 |
5.3.1 契合国家政策空间 |
5.3.2 契合传统文化基因 |
5.3.3 契合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需求 |
5.3.4 契合乡村多中心治理的时代偏好 |
6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面临的困境 |
6.1 新乡贤组织制度供给创新不足 |
6.2 传统精英治理与现代民主治理的冲突 |
6.3 新乡贤参与的个人功利主义考量 |
6.4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协同行动的困难 |
7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 |
7.1 完善多层次的制度创新供给 |
7.2 以全村民参与克制精英治理的民主硬伤 |
7.3 强化承诺互信和监督惩罚以抑制乡贤功利主义 |
7.4 扩增合作交流以推进多元互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蜀道”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行走与审美 |
二、何谓“蜀道”审美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蜀道审美基础——行 |
第一节 蜀道行的历史演进 |
一、古蜀国的行走史 |
二、蜀道的历史形象及影响 |
第二节 古代文人与蜀道的不解之缘 |
一、“自古诗人皆入蜀” |
二、“灞桥风雪走出去” |
三、审美符号初显现 |
第二章 蜀道美学形象的初步建构 |
第一节 从蜀道“难”到“蜀道难” |
一、蜀道“难”的审美发现 |
二、“蜀道难”的初始文学载体 |
第二节 沿用“蜀道难”的文学旨归 |
一、直接引用,意指心灵困境 |
二、母题书写,绝境悲心共鸣 |
第三章 蜀道审美体验的多元呈现 |
第一节 蜀道文学创造多元化 |
一、以雄化险,自我肯定 |
二、景胜意适,励友宽心 |
三、自然人化,精神胜利 |
四、修德弭凶,光华澄明 |
五、主动出游,诗意行走 |
第二节 多元审美创造之背景 |
一、地理因子的“可能性”转变 |
二、文化意蕴丰富审美思维 |
第四章 蜀道美学之变探微与启示 |
第一节 情感变奏与心灵拓展 |
一、蜀道作品中的情感变奏 |
二、行走征服下的心灵拓展 |
第二节 崇高之美与诗意行走 |
一、绝壁险滩的崇高之像 |
二、蜀道之智的人文崇高 |
三、异质同构的审美心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一带一路”的研究综述 |
二、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一带一路”的媒介话语呈现 |
第一节 “一带一路”报道概况 |
一、官方媒体打造报道矩阵 |
二、“两微一端”搭建互动体系 |
三、创意产品输出特色解读 |
第二节 分析模式与研究设计 |
一、《人民日报》的“一带一路”报道 |
二、研究路径及取样说明 |
第三节 《人民日报》的媒介话语 |
一、体裁:消息与通讯并重 |
二、主题:多角度正面引导 |
第二章 指引与监控:《人民日报》的新闻话语描述 |
第一节 “一带一路”的宏观新闻结构 |
一、“过度性”词语表达 |
二、多元话语主体描述 |
三、新闻聚像穿插运用 |
四、双重评论叙述引导 |
第二节 “一带一路”的媒介话语修辞 |
一、巧用比喻、对比、借代 |
二、新闻语态与及物性分析 |
第三节 “一带一路”的微观语义建构 |
一、意识形态输出的隐晦话语策略 |
二、专访报道中的议程预设 |
第三章 赋权与“代言”:《人民日报》的媒介话语实践 |
第一节 公共外交报道:搭建共享对话模式 |
一、释放“一带一路”话语权利 |
二、打造“一带一路”外交明星 |
第二节 经济建设报道:勾勒合作发展具象 |
一、“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具象的勾勒 |
二、“一带一路”经济融合理念的表征 |
第三节 文化民生报道:凸显亲和力形象 |
一、话语主体对象亲民化 |
二、话语表达风格口头化 |
第四章 劝服与建构:《人民日报》话语的意义生产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话语群的形成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媒介话语的劝服艺术 |
一、历史文化先行,夯实“一带一路”情感基础 |
二、过度语词表达,引导公众形成记忆图式 |
三、共享式对话,凸显平等开放大国形象 |
四、“人本”话语策略,贯彻民心相通理念 |
第三节 话语与现实互构下的“一带一路”意义生产 |
一、社会现实决定新闻话语生产 |
二、新闻话语建构社会意识形态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媒介话语传播的缺位与思考 |
第一节 国外媒体的报道镜像 |
一、质疑与竞争:《纽约时报》媒介话语的情感态度 |
二、希望与挑战: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媒介叙事 |
第二节 国内媒体的传播缺位 |
一、“中国威胁论”的国际误解依存 |
二、缺乏对负面事件的有效舆论疏导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媒介话语传播策略新思考 |
一、重视国际合作传播,抢占舆论疏导契机 |
二、开展多样议题设置,增强彼此合作互信 |
三、关注外媒新闻动态,促进战略国际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过程写作”范式下的写前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理论背景 |
2. 实践背景 |
(二)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 概念界定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目的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意义 |
1. 实践意义 |
2. 理论价值 |
第一章 “过程写作”范式下写前指导的要素 |
(一) “过程写作”范式溯源 |
1. 信息加工理论 |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 “过程写作”范式的特点 |
1. 将写作看作动态过程 |
2. 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 |
(三) “过程写作”范式下写前指导的要素 |
1. 分解写作过程 |
2. 建构问题情境 |
3. 促成多向互动 |
4. 培养写作策略 |
第二章 “过程写作”范式下的素材转化指导策略 |
(一) 挖掘已有经验的策略 |
1. 激发有意注意 |
2. 唤醒长时记忆 |
(二) 新经验的生成策略 |
1. 在活动体验中生成新经验 |
2. 在相互激发中生成新经验 |
3. 教给学生转化经验的策略 |
第三章 “过程写作”范式下的能力升级指导策略 |
(一) 了解实际表达能力的策略 |
1. 序列化作文训练 |
2. 无指导片段写作 |
(二) 提升表达能力的策略 |
1.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
2. 先言后文,以言促文 |
3. 推动程序性知识自动化 |
第四章 “过程写作”范式下写前指导的效果及展望 |
(一) “过程写作”范式下写前指导的优势 |
1. 诱发写作动机 |
2. 促进真实表达 |
3. 提升写作能力 |
(二) “过程写作”范式下写前指导的不足 |
1. 耗时较长 |
2. 对教师要求较高 |
3. 机械化倾向 |
(三) “过程写作”范式下写前指导的展望 |
1. “过程写作”范式是世界潮流 |
2. 本土化研究是当务之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技术垄断”时代,图像化、娱乐化的侵蚀 |
2、对汉字美缺乏认识,采用西方教法处理语文 |
3、近代以来的文化唱衰论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
第一章 汉字美的概念和内涵 |
一、汉字美的概念 |
二、汉字美的内涵 |
1、汉字的形式美——形美感目 |
2、汉字的音韵美——音美感耳 |
3、汉字的意蕴美——意美感心 |
第二章 汉字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
一、汉字的起源 |
二、汉字的独特性 |
三、汉字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
第三章 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
一、汉字美的特点 |
1、具象性 |
2、系统性 |
3、人文性 |
二、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呈现 |
1、趣味语文的诗性回归 |
2、主体阅读的实证保障 |
3、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
第四章 汉字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
一、字词掌握:识音、明义、辨形知规律 |
1、单字辨音明义 |
2、字、词辨形 |
二、联想阅读:诵读与理解相结合 |
1、立足全篇——抓关键词 |
2、读懂词句——揣摩意象、典故 |
3、把握诗境——知人论诗 |
三、个性创作:书以怡情,文以言志 |
1、规范书写,以书怡情 |
2、真性创作,以文言志 |
四、精神指归:与时俱进,传承创新 |
1、汉字的传承 |
2、文化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马克思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文化内涵厘定 |
一、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内涵表述 |
(一) 文化内涵的指向 |
(二) 文化内涵结构的"三分论" |
二、马克思早中晚期文化梳理及其内涵的多元界定 |
(一) 马克思早中晚期文化梳理 |
(二) 马克思文化内涵的多元界定 |
第二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与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 19世纪欧洲社会状况的影响 |
(二) 19世纪欧洲文化生态的熏陶 |
(三) 特定家庭生活环境的培育 |
二、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文化哲学溯源 |
(二)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文化人类学溯源 |
第三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逻辑进路 |
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哲学前提 |
(一)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文化哲学观的批判与超越 |
(二) 马克思文化思想本体论的哲学定位 |
(三)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方法论应用 |
二、实践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 |
(一) 马克思实践概念溯源及意蕴 |
(二) 实践概念在马克思语境中的演变 |
(三) 实践场域之别决定了文化的类型分化 |
三、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价值追求 |
(一) 通过"现实的人"将人从观念中解放出来 |
(二) 通过劳动将人从动物的类群体中解放出来 |
(三) 通过生产力的进步将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 |
(四) 通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人从国家中解放出来 |
第四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图谱 |
一、文化的产生、本质及其特征 |
(一) 文化的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二) 文化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三) 文化的特征:阶级性与独立性 |
二、文化的价值 |
(一) 文化对个体的塑造、同化等功能 |
(二) 文化对社会的整合和聚合等功能 |
(三) 文化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超历史性 |
三、文化的发展 |
(一) 文化的一国发展与全球变革 |
(二) 不同社会阶段的文化发展形态 |
四、文化发展动力及其发展规律 |
(一) 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于现实社会层面的驱动 |
(二) 文化发展的规律表现为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 |
第五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特征与价值 |
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特征 |
(一) 强调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
(二) 重视文化的阶级属性 |
(三) 关注世界无产阶级文化的形成 |
二、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超越 |
(二)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三、马克思文化思想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
(一) 秉承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哲学立论,坚持多重视角、多元思维的文化方法论 |
(二) 根据马克思文化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建设 |
(三) 弘扬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让“天下第一难事”不再难(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D]. 廖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2]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鸿兴.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D]. 方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及其优化 ——基于江苏、浙江个案实践的研究[D]. 范辰晨.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6]“蜀道”审美研究[D]. 赵丽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7]《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的媒介话语建构研究[D]. 刘雨花.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8]“过程写作”范式下的写前指导研究[D]. 任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D]. 张彤.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10]马克思文化思想研究[D]. 孙红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