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论文和设计-陈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执行装置,执行装置包括手持装置和软轴组件,手持装置与软轴组件固定连接,手持装置包括手持套筒、传动轴、夹头组件、轴承一和锁紧装置,软轴组件包括外筒、软轴、轴承二和防护装置,本装置采用手持装置与软轴组件固定连接的方式,避免手持装置由于工作时位置变化的拖拽导致软轴组件脱落,保证了软轴传动的可靠性,并且传动轴与手持套筒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软轴与外筒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保证了传动的同心度,提高打磨装置的加工精度;同时通过防护装置对软轴组件保护,避免外筒弯曲半径过小导致软轴组件的损伤,从而提高了了软轴组件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和执行装置(2),所述执行装置(2)包括手持装置(21)和软轴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21)与软轴组件(22)固定连接,所述软轴组件(22)可以弯曲缠绕;所述手持装置(21)包括手持套筒(211)、传动轴(212)和夹头组件(213)和锁紧装置(215),所述传动轴(212)位于手持套筒(211)的内部,与手持套筒(211)转动连接,所述夹头组件(213)位于传动轴(212)的端部,与传动轴(21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装置(215)沿传动轴(212)轴向布置,位于手持套筒(211)与传动轴(212)之间,所述锁紧装置(215)贯穿手持套筒(211)内外,与手持套筒(211)滑动连接;所述软轴组件(22)包括外筒(221)和软轴(222),所述软轴(222)位于外筒(221)内部,与外筒(221)间隙配合,所述软轴(222)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将驱动装置(1)的动力柔性输入到夹头组件(213)。

设计方案

1.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和执行装置(2),所述执行装置(2)包括手持装置(21)和软轴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21)与软轴组件(22)固定连接,所述软轴组件(22)可以弯曲缠绕;所述手持装置(21)包括手持套筒(211)、传动轴(212)和夹头组件(213)和锁紧装置(215),所述传动轴(212)位于手持套筒(211)的内部,与手持套筒(211)转动连接,所述夹头组件(213)位于传动轴(212)的端部,与传动轴(21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装置(215)沿传动轴(212)轴向布置,位于手持套筒(211)与传动轴(212)之间,所述锁紧装置(215)贯穿手持套筒(211)内外,与手持套筒(211)滑动连接;所述软轴组件(22)包括外筒(221)和软轴(222),所述软轴(222)位于外筒(221)内部,与外筒(221)间隙配合,所述软轴(222)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将驱动装置(1)的动力柔性输入到夹头组件(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215)包括滑动销(2151)和法兰盘(2152),所述滑动销(2151)与法兰盘(215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销(2151)位于手持套筒(211)与传动轴(212)之间,沿传动轴(212)轴向布置,贯穿手持套筒(211)的内外,所述法兰盘(2152)套设在传动轴(212)的外表面,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2152)包括卡槽(21521),所述卡槽(21521)沿法兰盘(2152)的圆周布置,与滑动销(2151)滑动配合实现对传动轴(212)的位置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521)的数量至少为2个,沿法兰盘(2152)的圆周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21)包括轴承一(214),所述轴承一(214)为两个,位于传动轴(212)的两端,套设在传动轴(212)的外表面,所述轴承一(214)的外表面与手持套筒(211)的内表面配合,实现对传动轴(212)径向位置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222)包括传动钢丝绳(2221)和传动轴一(2222),所述传动钢丝绳(2221)与传动轴一(222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钢丝绳(2221)的另一端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一(2222)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1)可拆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组件(22)还包括轴承二(223),所述轴承二(223)套设在传动轴一(2222)上,所述轴承二(223)的外表面与外筒(221)配合,实现对传动轴一(2222)径向位置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组件(22)还包括防护装置(224),所述防护装置(224)套设在外筒(221)的外表面,位于外筒(221)的两端,避免外筒(221)弯曲半径过小导致外筒(221)的内部与软轴(222)接触导致外筒(221)损伤。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打磨设备是驱动电机与打磨工具连接为一体的装置,该装置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对一些小型、微型且形状复杂的工装模具加工时,打磨装置不方便控制,特别是对各种玉石、陶瓷、玻璃等硬脆材料的雕刻、研磨、抛光等精加工方面,操作尤为不方便,该类产品对加工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对设备的便利性和稳定性要求也随之增高,为此,人们做出新的尝试,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采用一根软轴来传递驱动电机的输出动力,带动打磨头转动而进行打磨工作的,但是软轴的同心度不好,经常扭断或磨损,使用寿命短,并且传动效果欠佳,传动不可靠,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设备使用寿命短,传动效果欠佳,传动不可靠,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打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手持装置和软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与软轴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软轴组件可以弯曲缠绕;所述手持装置包括手持套筒、传动轴和夹头组件和锁紧装置,所述传动轴位于手持套筒的内部,与手持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夹头组件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与传动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装置沿传动轴轴向布置,位于手持套筒与传动轴之间,所述锁紧装置贯穿手持套筒内外,与手持套筒滑动连接;所述软轴组件包括外筒和软轴,所述软轴位于外筒内部,与外筒间隙配合,所述软轴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将驱动装置的动力柔性输入到夹头组件。

在此基础上,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滑动销和法兰盘,所述滑动销与法兰盘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销位于手持套筒与传动轴之间,沿传动轴轴向布置,贯穿手持套筒的内外,所述法兰盘套设在传动轴的外表面,与传动轴固定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法兰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沿法兰盘的圆周布置,与滑动销滑动配合实现对传动轴的位置锁定。

在此基础上,所述卡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沿法兰盘的圆周均匀布置。

在此基础上,所述手持装置包括轴承一,所述轴承一为两个,位于传动轴的两端,套设在传动轴的外表面,所述轴承一的外表面与手持套筒的内表面配合,实现对传动轴径向位置的定位。

在此基础上,所述软轴包括传动钢丝绳和传动轴一,所述传动钢丝绳与传动轴一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一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软轴组件还包括轴承二,所述轴承二套设在传动轴一上,所述轴承二的外表面与外筒配合,实现对传动轴一径向位置进行定位。

在此基础上,所述软轴组件还包括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套设在外筒的外表面,位于外筒的两端,避免外筒弯曲半径过小导致外筒的内部与软轴接触导致外筒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采用手持装置与软轴组件一体式固定连接的方式,避免手持装置由于工作时位置变化和拖拽导致软轴组件的脱落,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装置的锁紧装置采用卡槽与滑动销配合的方式,卡槽数量至少为2个,沿法兰盘的圆周均匀布置,锁紧定位方便,安全可靠。

3、本装置的传动轴与手持套筒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传动轴一与外筒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保证了传动的同心度,提高了打磨装置的加工精度。

4、本装置采用防护装置对软轴组件进行保护,使软轴组件保持一定弯曲半径,避免外筒弯曲半径过小导致外筒的内部与传动钢丝绳接触导致外筒损伤,从而保证了软轴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装置,2、执行装置,11、型孔,21、手持装置,211、手持套筒,212、传动轴,2121、安装孔,2122、外螺纹,213、夹头组件,214、轴承一,215、锁紧装置,2151、滑动销,2152、法兰盘,21521、卡槽,22、软轴组件,221、外筒,222、软轴,2221、传动钢丝绳,2222、传动轴一,223、轴承二,224、防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驱动装置1和执行装置2,驱动装置1与执行装置2可拆卸固定连接,驱动装置1为动力输出源,内部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以保证稳定的速度输出,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为型孔,执行装置2与型孔配合将动力输入到执行装置2上,型孔可以为四边形或者六边形,本实施例优选为型孔为六边形的孔;执行装置2的输入端插入型孔内将动力由驱动装置1输入到执行装置2内,执行装置2包括手持装置21和软轴组件22,手持装置21和软轴组件22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保证动力传递的可靠性,避免分体式连接不同心导致动力传递不稳定;如图3所示,手持装置21包括手持套筒211、传动轴212、夹头组件213、轴承一214和锁紧装置215,传动轴212位于手持套筒211的内部,与手持套筒211通过轴承一214转动连接,夹头组件213位于传动轴212的端部,与传动轴212可拆卸固定连接,锁紧装置215位于手持套筒211与传动轴212之间,用于对传动轴212相对手持套筒211的位置进行锁定,便于夹头组件213的更换;手持套筒211为筒套类零件,其外部沿长度方向为鼓形,满足人手把握的人体工程学需求,手持套筒211有塑料制成,其内部设置有加强筋以保证整体的强度,在靠近传动轴212的位置设置有轴向定位件,以保证传动轴212相对手持套筒211的轴向位置;传动轴212为阶梯轴类零件,整体位于手持套筒211的内部,通过轴承一214与手持套筒211转动连接,传动轴212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软轴组件22固定连接为一体,保证了动力输入的可靠性,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2121,安装孔2121沿传动轴212的轴线布置,与传动轴212同轴,安装孔2121与夹头组件213配合夹持打磨工具,从而实现对打磨工具的旋转驱动进行打磨工作,打磨工具包括钻头、打磨头、抛光头等需要输出旋转动作的工具;在传动轴212具有安装孔2121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2122,外螺纹2122与夹头组件213配合实现对夹头组件213的安装,保证夹头组件213安装稳定性,从而保证打磨工具动力输出的可靠性;在传动轴212的外表面中部套设有轴承一214,轴承一214为两个,位于传动轴212中部的两端,轴承一214的外表面与手持套筒211的内表面配合,实现对传动轴212的径向定位,轴承一214的端面与手持套筒211内的轴向定位件配合,实现对轴承一214的轴向位置的定位,保证传动轴212轴向位置的稳定,从而便于打磨工作的顺利完成;在传动轴212具有安装孔2121的一端设置有夹头组件213,夹头组件213为轴套类零件,其内部具有贯穿左右端面的通孔,通孔的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与传动轴212的外螺纹2122配合,实现打磨工具的装夹和固定,打磨工具穿过夹头组件213伸出到夹头组件213的外部,打磨工具跟随传动轴212转动实现打磨工作;在两个轴承一214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215,锁紧装置215位于手持套筒211与传动轴212之间,贯穿手持套筒211内外,锁紧装置215相对手持套筒211、传动轴212沿轴向左右滑动,从而实现对传动轴212相对手持套筒211位置的锁定和松开,便于夹头组件213的更换;锁紧装置215包括滑动销2151和法兰盘2152,滑动销2151位于手持套筒211与传动轴212之间,沿传动轴212轴向方向布置,法兰盘2152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滑动销2151相对法兰盘2152左右移动实现对法兰盘2152的固定,滑动销2151为L型结构,位于手持套筒211与传动轴212之间,L型一边与传动轴212轴向平行,L型的另一边延伸至手持套筒211的外表面并突出外表面,便于驱动滑动销2151左右移动;如图5所示,法兰盘2152为圆盘类零件,套设在传动轴212的外表面,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跟随传动轴212转动,法兰盘2152外表面的四周设置有卡槽21521,卡槽21521至少为2个,沿法兰盘2152的圆周均匀布置,滑动销2151左右移动,靠近法兰盘2152的一端插入到卡槽21521内,实现对法兰盘2152圆周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对传动轴212的转动进限制,避免传动轴212跟随夹头组件213组件转动,便于夹头组件213的更换;手持装置21远离夹头组件213的一端与软轴组件22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软轴组件22包括外筒221、软轴222和轴承二223,软轴222位于外筒221内部,与外筒221间隙配合,软轴222的一端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为一体,另一端通过轴承二223与外筒221转动连接,外筒221为软管,一端与手持套筒211固定连接,可以进行弯曲缠绕,套设在软轴222的外部用于对软轴222进行防护,外筒221的内孔略大于软轴222的外径,外筒221与软轴222间隙配合,便于软轴222在外筒221内自转,减少软轴222的旋转阻力;软轴222包括传动钢丝绳2221和传动轴一2222,传动钢丝绳2221的一端与传动轴一2222固定连接,传动钢丝绳2221的另一端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传动轴一2222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1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了传动的可靠性,传动钢丝绳2221可以进行弯曲缠绕,与外筒221配合实现对动力的柔性传动,便于手持装置21移动到任意位置,提高了手持装置21的便利性;传动轴一2222为轴类零件,其一端为多边形,插入到驱动装置1的型孔内,与型孔配合实现动力的传递,传动轴一2222的中部外表面套设轴承二223,轴承二223外表面与外筒221配合实现对传动轴一2222的径向定位,避免软轴222弯曲传动对外筒221造成损伤,传动钢丝绳2221和传动轴一2222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了传动的可靠性,并且通过轴承一214与手持套筒211配合,轴承二223与外筒221配合,保证了传动的同心度和稳定性,为传动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证。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软轴组件22还包括防护装置224,防护装置224套设在外筒221的外表面,位于外筒221的两端,保证外筒221保持一定弯曲半径,避免外筒221弯曲半径过小导致外筒221的内表面与传动钢丝绳2221接触导致外筒221损伤,从而提高了软轴组件22的使用寿命,防护装置224为具有一定柔性的套筒类零件,本实施例优选为钢丝缠绕而成,外形类似于弹簧,套设在外筒221的两端,与外筒221固定连接。

本装置采用手持装置21与软轴组件22固定连接的方式,避免手持装置21由于工作时位置变化的拖拽导致软轴组件22脱落,保证了软轴传动的可靠性,并且传动轴212与手持套筒211通过轴承一214转动连接,传动轴一2222与外筒221通过轴承二223转动连接,保证了传动的同心度,提高打磨装置的加工精度;同时锁紧装置215采用卡槽21521与滑动销2151配合的方式,锁定方便可靠,再次通过防护装置224对软轴组件22进行保护,使软轴组件22保持一定弯曲半径,避免外筒弯曲半径过小导致软轴组件22的损伤,从而提高了了软轴组件22的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5724.9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51408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24B 23/02

专利分类号:B24B23/02;B24B55/00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常州市太宇橡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常州市太宇橡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劳动东路307号

发明人:陈宇

第一发明人:陈宇

当前权利人:常州市太宇橡塑有限公司

代理人:蒋路帆

代理机构:1136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手持式软轴打磨装置论文和设计-陈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