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上混合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洋,时空,链式,对流层,深度,西洋,模式。
海洋上混合层论文文献综述
张康,郭双喜,黄鹏起,屈玲,鲁远征[1](2019)在《一种海洋混合层深度的智能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识别混合层深度的人工智能方法。该方法在温度(密度)与压强(或深度)间建立线性模型,并且将其系数和方差做成一组表征廓线特征的统计量。初始时为模型设定一个主观的先验分布,在一个自海表向下移动的窗口内通过贝叶斯链式法则和最小描述长度原理学习新数据,得到系数均值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用F-检验识别系数发生突变的位置,以此确定混合层的存在性及其深度。通过2017年2月太平洋海域的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rayfor Real-timeGeostrophicOceanography,ARGO)数据进行测试,并且以质量因子(QualityIndex,QI)值作为判断识别混合层深度结果准确性的依据,发现该方法相比于梯度法、阈值法、混合法、相对变化法、最大角度法和最优线性插值法在识别结果上具备更大的QI值。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混合层深度。(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扬,李宏,丁扬,余为,许建平[2](2019)在《海洋混合层深度时空分布及其与风、浪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一个经验证的全球尺度FVCOM海浪模型,模拟了2012年全球海洋海浪场的分布和演变,分析了海表面风场、海浪场与混合层深度的全球尺度分布及相关性。综合观测资料和模型结果显示,海表面10 m风速、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的全球尺度分布随季节发生显着的变化,并且其分布态势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从相关系数的全球分布来看,海表面10 m风速在印度洋低纬度海区(纬度0°~20°)与混合层深度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5;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间相关系数大于0.5的网格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和印度洋北部。谱峰周期与混合层深度间在部分海区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些网格主要分布在低纬度海区(纬度0°~30°)。统计结果显示,有效波高、海表面10 m风速和谱峰周期与混合层深度间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25和0.12。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有效波高较谱峰周期能更有效地表征波浪能对海洋上层混合的影响;相比于海表面风速,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间存在更强的相关关系,其变化对海洋上层混合有更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宁,徐海,黄鹏起[3](2019)在《首次发现全球海洋底混合层厚度中值为47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赵 宁 通讯员 徐 海 黄鹏起)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生启团队提出一种计算海洋底混合层厚度的集合法,首次评估全球混合层厚度空间分布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相关科研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大气与海洋技术杂志(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3-21)
[4](2018)在《一种更为客观的海洋混合层厚度测量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南海海洋研究所周生启研究小组提出一种识别海洋上混合层厚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特定的温度或密度阈值,能更客观地确定海洋混合层的深度,有助于更精细地研究上层海洋参与的动力、热力和生化过程。该方法利用温度(密度)廓线的信号涨落与变化幅值的比值作为分析变量,通过最小值处的深度判断混合层厚度,稳定性较强,即使数据的噪声(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18年04期)
张宇彤[5](2017)在《基于FIO-ESM的海洋混合层深度时空变化特征及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FIO-ESM耦合模式的输出结果来计算全球大洋混合层深度,通过与Argo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了全球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模式模拟结果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模拟最佳海域—南大西洋混合层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重点分析,揭示了影响南大西洋混合层深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及混合层深度对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混合层深度在季节上呈“冬深夏浅”的变化特征,春、秋季节是混合层减弱和加强的过渡期。北印度洋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混合层深度在冬夏都偏深,为半年周期变化特征。FIO-ESM在夏、秋季的模拟结果好于春、冬季,对夏季混合层深度的模拟效果最好。在六大海区中,模式在南大西洋海区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最接近,模拟效果最好。由于该模式加入了表面波动,对受风浪作用明显的南半球大洋混合层深度的模拟结果要好于北半球。2)南大西洋混合层深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通过EOF分析,发现混合层深度年际信号最强的海域位于南大西洋中西部—拉普拉塔河以东,西南部—德雷克海峡以北和非洲好望角南部。前两个模态反映出风应力,海表面热通量和表面非破碎波都对混合层深度年际变化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第叁模态的空间分布型大致反映了海流引起混合层的变化。3)南大西洋混合层深度与大气边界层存在相互作用。风应力和海表面热通量为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重要的影响因子。风应力对较暖、较浅时的混合层深度作用更大,对于赤道无风区和副高控制的30°S纬度带混合层形成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海洋上层热通量的变化。FIO-ESM模拟的混合层深度与bulk model结果的差别体现了表面非破碎波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各季节风应力和表面非破碎波与混合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春夏季正相关关系较强,秋冬季较弱。海表面热通量与混合层深度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对于西风带和个别海域出现的正相关区域,是因为海水主要受到表面波动影响使上层混合加深。混合层深度对风应力、海表热通量和表面非破碎波的强迫响应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较深的混合层深度惯性更强,滞后更明显。4)大气边界层高度对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存在响应。混合层深度与大气边界层高度各季节大致以正相关分布为主,春夏季二者的正相关关系最显着。混合层深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年际变化和更长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朱冬琳,高劲松,管长龙[6](2017)在《波生运动和波湍相互作用对海洋上混合层影响的数值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波生运动和波湍相互作作用的参数化方案嵌入一维垂向混合模式GOTM中,并与不考虑波浪效应以及仅考虑波浪破碎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不考虑波浪效应时,海表温度模拟结果偏高,混合层深度模拟结果偏浅,偏差在夏季尤其明显。波浪破碎对湍流的增强作用仅限于上层几米甚至仅限于表层,对整个混合层的温度分布和混合层深度影响不大。波生运动和波湍相互作用则有效增强海洋上层的湍流强度,改善模式高估海表温度而低估混合层深度的问题,温度分布模拟结果降低了上层温度同时增大了次表层温度,与观测更加相符。波生运动和波湍相互作用增大了海洋上层的湍流剪切生成项、湍动能、耗散率和湍流输运系数,两者对上混合层的温度分布、湍流强度和湍流输运作用的改善结果十分相似。波生运动和波湍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冬季并不明显,此时可能有其他混合机制占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7年01期)
彭婕,凌铁军,王斌[7](2014)在《一个海洋混合层模式对中国近海浮标SST日变化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国近海18个浮标2011年全年的高时频实时观测资料,对中国近海SST日变化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一个改进了的一维海洋混合层模式对中国近海浮标资料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中国近海SST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按照各季节SST日变化的明显程度,可以把近海海域分为两季型与四季型。两季型海域的SST日变化在春夏季非常明显,且变化幅度一致,而秋冬季日变化明显减小,如渤海、黄海北部和东海北部。而东海南部和南海北部等四季型海域的SST日变化幅度在各个季节均不相同,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各个海域的短波辐射等热力通量、海面风应力等动量通量,以及上层海流等因素是造成上述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本文使用的海洋混合层模式在对不同浮标观测SST的逐日演变过程中表现良好,对平均日变化的模拟比较合理,可以模拟出连续的、完整的SST日变化周期,并且与观测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式在中国近海区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4-11-03)
彭婕,凌铁军,王斌[8](2014)在《基于一个海洋混合层模式对中国近海浮标SST日变化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整理了中国近海18个浮标2011年全年的高时频实时观测资料,对中国近海SST日变化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一个改进了的一维海洋混合层模式对中国近海浮标资料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中国近海SST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按照各季节SST日变化的明显程度,可以把近海海域分为两季型与四季型。两季型海域的SST日变化在春夏季非常明显,且变化幅度一致,而秋冬季日变化明显减小,如渤海、黄海北部和东海北部。而东海南部和南海北部等四季型海域的SST日变化幅度在各个季节均不相同,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各个海域的短波辐射等热力通量、海面风应力等动量通量,以及上层海流等因素是造成上述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文中使用的海洋混合层模式在对不同浮标观测SST的逐日演变过程中表现良好,对平均日变化的模拟比较合理,可以模拟出连续的、完整的SST日变化周期,并且与观测基本一致,该模式在中国近海区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4年03期)
吴巧燕[9](2013)在《“海洋混合层日变化的分布和成因研究”研究成果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联系大气和海洋的纽带,海表混合层对地球气候系统及其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垂直混合的日变化是混合层动量和热量平衡中的关键过程。由于混合过程的非线性和不可逆,海表混合层的日变化必然对海洋与气候系统的平衡态和长期变化有不可忽略的影响。研究表明,10W/m~2的热通量误差可以造成模拟结果很大的不同,然而,目前各种热通量产品之间的差异达到40w/m~2,这给海洋和气候模式的结果带来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海表通量的(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3年10期)
王智峰,吴克俭[10](2013)在《Stokes漂流对海洋上层混合层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N-S方程进行波浪平均,得到新的包括Stokes漂流影响的叁维数值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叁维环流模式POM中。对方程无因次化,选定了3个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分别为Rossby数,Langmuir数和Hoe-nikker数。利用新的POM模型,设计理想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方案等外部条件不变时,大、中尺度对应的混合系数和湍动能变化较小。Langmuir数越小,Stokes漂流的贡献越大,对平均流的影响越大,垂向不稳定性越强,混合系数越大。Hoenikker数为负值时,温度降低,混合系数值变大,混合深度变深。Hoenikker数为正值时,上层海水温度升高,混合系数值变小,混合深度变浅。(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海洋上混合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应用一个经验证的全球尺度FVCOM海浪模型,模拟了2012年全球海洋海浪场的分布和演变,分析了海表面风场、海浪场与混合层深度的全球尺度分布及相关性。综合观测资料和模型结果显示,海表面10 m风速、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的全球尺度分布随季节发生显着的变化,并且其分布态势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从相关系数的全球分布来看,海表面10 m风速在印度洋低纬度海区(纬度0°~20°)与混合层深度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5;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间相关系数大于0.5的网格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和印度洋北部。谱峰周期与混合层深度间在部分海区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些网格主要分布在低纬度海区(纬度0°~30°)。统计结果显示,有效波高、海表面10 m风速和谱峰周期与混合层深度间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25和0.12。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有效波高较谱峰周期能更有效地表征波浪能对海洋上层混合的影响;相比于海表面风速,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间存在更强的相关关系,其变化对海洋上层混合有更显着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上混合层论文参考文献
[1].张康,郭双喜,黄鹏起,屈玲,鲁远征.一种海洋混合层深度的智能识别方法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9
[2].张扬,李宏,丁扬,余为,许建平.海洋混合层深度时空分布及其与风、浪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海洋学报.2019
[3].赵宁,徐海,黄鹏起.首次发现全球海洋底混合层厚度中值为47米[N].中国海洋报.2019
[4]..一种更为客观的海洋混合层厚度测量新方法[J].传感器世界.2018
[5].张宇彤.基于FIO-ESM的海洋混合层深度时空变化特征及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互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6].朱冬琳,高劲松,管长龙.波生运动和波湍相互作用对海洋上混合层影响的数值探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7
[7].彭婕,凌铁军,王斌.一个海洋混合层模式对中国近海浮标SST日变化的模拟[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4
[8].彭婕,凌铁军,王斌.基于一个海洋混合层模式对中国近海浮标SST日变化的模拟[J].海洋预报.2014
[9].吴巧燕.“海洋混合层日变化的分布和成因研究”研究成果介绍[J].地球科学进展.2013
[10].王智峰,吴克俭.Stokes漂流对海洋上层混合层的影响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