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厌氧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甲烷,反应器,乙酸,群落,土壤,活性。
厌氧微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董先勤,周婷,郭雨浓,马小龙[1](2019)在《厌氧土壤灭菌不同添加物对日光温室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土壤灭菌(ASD)作为替代化学农药熏蒸灭菌技术在各地逐渐推广,但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添加物厌氧土壤灭菌效果具有较大差异,田间条件下明确当地不同添加物厌氧灭菌对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效应,为日光温室绿色环保的土壤灭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除添加碳酸氢铵(AB)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可以显着降低0—20 cm土层电导率(EC),但仅灌水不添加物料(CK)处理20—40 cm土层NO_3~--N和EC显着增加,且AB处理显着增加0—20 cm土层NH_4~+-N及20—40 cm土层NO_3~--N;添加鸡粪(CM)处理0—20 cm土层NH_4~+-N极显着增加,NO_3~--N极显着降低,EC显着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养分亦显着增加。(2)添加鸡粪(CM)显着降低细菌丰富度和均匀度,但土壤中植物促生菌(PGP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极显着增加。对真菌群落,不同处理真菌丰富度和均匀度与处理前差异均不显着,但添加碳酸氢铵(AB)、木醋液(PS)和鸡粪(CM)处理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均显着降低;同时,鸡粪(CM)处理有益属曲霉属(Aspergillus)丰度显着增加。(3)综合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鸡粪作为有机碳源添加厌氧土壤灭菌效果较好,既可以厌氧灭菌同时也腐熟鸡粪,且各地原料来源方便,可同时实现化肥农药双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2](2019)在《从水溶液中萃取乙酸的溶剂及厌氧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酸的工艺(续)》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接第9期第40页)将含有改性溶剂/助溶剂和乙酸的溶剂流股送至含有第一"溶剂"塔,收集器和第二"酸"塔的蒸馏系统。在低沸点助溶剂和0.3atm的温和真空压力的条件下操作第一蒸馏塔,使塔温最小化并允许从改性溶剂A和一些助溶剂分离出乙酸、水和助溶剂的塔顶产物,所述助溶剂保留在塔的底部。通过真空操作将底部温度保持在130℃的最高温度。将塔底的(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3](2019)在《从水溶液中萃取乙酸的溶剂及厌氧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酸的工艺(续)》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接第8期第39页)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本发明的改性溶剂与选择的助溶剂的混合物,该混合物还具有用于萃取和蒸馏过程以回收乙酸方法的优选特性。可以选择多种非醇助溶剂作为上述改性溶剂的外加剂,也可以选择市售的Adogen283溶剂。由于使用Adogen283溶剂及其改性形式可能具有较高的分布系数,因此在这些混合物中可以使用多种助溶剂。助溶剂仅与混合物中使用的助溶剂的比例,成比例地降低Kd。例如,50%Adogen283溶剂或其改性形式和50%任何类型助溶剂的混合物具有纯Adogen283溶剂的(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胡绍伟,刘芳,王勇,徐晓晨[4](2019)在《厌氧折流板与膜曝气生物膜耦合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EM和FISH技术分别对厌氧折流板与膜曝气生物膜耦合反应器中的厌氧颗粒污泥和生物膜进行了微生物群落分析,并进行了生物膜内部反应机制预测。结果表明,耦合反应器实验结束时叁个隔室内厌氧颗粒污泥的密实度和微生物形态各不相同,实现了生物相的分离;耦合反应器稳定运行时生物膜内层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作为优势菌种存在,而在实验末期生物膜内层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急剧减少,与耦合反应器对总氮的去除规律相符。(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30)
李友臣,王进,钟成,周岳陵,岳正波[5](2019)在《添加铁氧化物对厌氧污泥产甲烷微生物EPS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铁氧化物对于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具有促进作用,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针铁矿、赤铁矿和水铁矿为代表,研究了铁氧化物强化甲烷过程中胞外聚合物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针铁矿、赤铁矿和水铁矿的加入提升了产甲烷速率和底物消耗速率;叁维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EPS中存在类色氨酸、腐殖酸和富里酸等具有电子传递能力的物质;针铁矿、赤铁矿和水铁矿促进了腐殖酸的产生,提升产甲烷体系微生物的电子接受能力,从而提升了产甲烷速率和底物消耗速率;铁氧化物可能促进了蛋白质向腐殖酸的转化。(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30)
贾传钊,李香真,肖洪文,章淼[6](2019)在《高氨氮浓度对产甲烷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性及转录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氨氮浓度会对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产生显着的影响,文章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考察高氨氮浓度条件下厌氧发酵系统中微生物的活性菌群及代谢途径的差异。结果显示,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氨氮浓度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在高氨氮浓度条件下,主导微生物由Ruminofilibacter和Lactobacillus向Clostidium和Peptostreptococcus转变;代谢过程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与孢子形成和细胞结构相关的代谢过程基因,如休眠与孢子形成(Dormancy and Sporulation)和细胞壁与荚膜(Cell Wall and Capsule)等相对丰度增加;与细胞分裂相关的代谢基因相对丰度降低;产甲烷过程中相应酶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减少。这些结果表明,高氨氮浓度会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形成新的生态位,同时会改变各功能基因的表达活性,降低细胞生长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休眠和孢子形成,基因表达提高,有助于微生物抵抗高氨氮胁迫。(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2019年04期)
陈露蕊,杜诗云,谢丽[7](2019)在《pH对高温厌氧耗氢产甲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以厌氧耗氢产甲烷菌为功能优势菌群的异位(或离位)加氢沼气生物提纯工艺备受关注。本文考察了高温条件下不同初始pH对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连续流反应器中不同初始pH变化对产甲烷量影响不大,在以H2/CO2为基质的厌氧体系中,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是甲烷产生的主要途径。比产甲烷活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碱性条件(初始pH=8.5~9.0)耗氢产甲烷污泥对氢气消耗率提高,产甲烷迟滞期缩短至6.9h,且甲烷产率高达19.8mL CH4/(gVS?h)。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初始pH条件下的产甲烷古菌群落进行分析,3个样本均以厌氧耗氢产甲烷菌为主导,酸性和中性条件古菌群落属水平上相似,以Methanothermobacter为主,其相对丰度分别为90.6%、91.6%;而碱性条件下以Methanobacterium为主,其相对丰度可达83.6%,还发现了Methanomassiliicoccus,其相对丰度可达7.7%。碱性条件下Methanobacterium相对丰度的提高和Methanomassiliicoccus的富集,可能是碱性条件下比产甲烷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8](2019)在《从水溶液中萃取乙酸的溶剂及厌氧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酸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从水不溶性溶剂/助溶剂混合物中提取乙酸的方法,包括(a)水不溶性溶剂,其包含大于50%(体积)的高支链二烷基胺异构体混合物和小于约1%(体积)的单烷基胺,所述溶剂的分布系数大于10;(b)沸点低于所述溶剂(a)沸点的非醇助溶剂的至少10%(按体积计)。用于从水物流中提取乙酸,优选水不溶性溶剂包括高支链二烷基胺的异构体混合物的体积约91%、单烷基胺的体积约0.2%和叁烷基胺的体积约9%,所述溶剂的分配系数大于10。用于生产乙酸的厌氧微生物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生物反应器中发酵包含选自(1)一氧化碳,(2)(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刘伟,苏小红,王欣,范超[9](2019)在《黄贮秸秆两相厌氧发酵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贮秸秆为发酵原料的两相厌氧发酵体系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发酵不同时间取样分析了产酸相、产甲烷相系统内细菌、古菌、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两相厌氧发酵产酸相系统中芽孢八迭球菌属(Sporosarcina)、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 III)、根霉菌属(Rhizopus)、酵母目(unclassified_Saccharomycetales)、甲烷八迭球菌属(Methanosarcina)、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荧光甲烷球菌(Methanomassiliicoccus)等是优势菌群,这些菌群协同作用,可加速水解阶段的反应速率,加快有机物从固相向液相的溶出,为后续反应提供更多的可降解底物。甲烷相中细菌菌群以Ornatilinea、第叁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 III)等为主要优势菌群,真菌为非优势菌,不具有指导性意义。古菌菌群以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荧光甲烷球菌属(Methanomassiliicoccus)、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甲烷八迭球菌属(Methanosarcina)等为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宋壮壮,吕爽,刘哲,时兴东,潘傲[10](2019)在《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工艺的启动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启动过程中脱氮除碳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浓度研究了SAD启动过程中脱氮除碳性能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进水COD浓度增加,出水NH_4~+-N和NO_2--N的浓度保持稳定,平均去除率均在98%以上; TN去除率逐渐升高,第3阶段TN平均去除率为95. 6%,比厌氧氨氧化理论TN去除率高6. 8%;ΔNO_3~--N/ΔNH_4~+-N明显下降,从0. 15~0. 17逐步降至0. 03~0. 07;厌氧氨氧化脱氮贡献率逐渐下降,反硝化脱氮贡献率逐渐上升,COD去除率逐步增加.污泥活性分析表明SAD启动后污泥反硝化活性明显增加,厌氧氨氧化活性略微降低.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反应器内微生物的优势菌门为绿弯菌门、浮霉菌门、厚壁菌门、装甲菌门和变形菌门,微生物群落特征与SAD脱氮除碳性能密切相关,与脱氮除碳有关的功能微生物主要有厌氧氨氧化菌、厌氧消化菌和反硝化菌,SAD启动后反应器内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减少,厌氧消化菌和反硝化菌丰度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厌氧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接第9期第40页)将含有改性溶剂/助溶剂和乙酸的溶剂流股送至含有第一"溶剂"塔,收集器和第二"酸"塔的蒸馏系统。在低沸点助溶剂和0.3atm的温和真空压力的条件下操作第一蒸馏塔,使塔温最小化并允许从改性溶剂A和一些助溶剂分离出乙酸、水和助溶剂的塔顶产物,所述助溶剂保留在塔的底部。通过真空操作将底部温度保持在130℃的最高温度。将塔底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厌氧微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宁,董先勤,周婷,郭雨浓,马小龙.厌氧土壤灭菌不同添加物对日光温室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从水溶液中萃取乙酸的溶剂及厌氧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酸的工艺(续)[J].乙醛醋酸化工.2019
[3]..从水溶液中萃取乙酸的溶剂及厌氧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酸的工艺(续)[J].乙醛醋酸化工.2019
[4].胡绍伟,刘芳,王勇,徐晓晨.厌氧折流板与膜曝气生物膜耦合的微生物群落结构[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9
[5].李友臣,王进,钟成,周岳陵,岳正波.添加铁氧化物对厌氧污泥产甲烷微生物EPS性能的影响[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9
[6].贾传钊,李香真,肖洪文,章淼.高氨氮浓度对产甲烷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性及转录组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9
[7].陈露蕊,杜诗云,谢丽.pH对高温厌氧耗氢产甲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9
[8]..从水溶液中萃取乙酸的溶剂及厌氧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酸的工艺[J].乙醛醋酸化工.2019
[9].刘伟,苏小红,王欣,范超.黄贮秸秆两相厌氧发酵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
[10].宋壮壮,吕爽,刘哲,时兴东,潘傲.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工艺的启动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