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邓小平法律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思想,法律,马克思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法制,生长点。
邓小平法律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卢丽梅[1](2016)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叁大创新成果:新民主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邓小平法律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开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毛泽东法律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借鉴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经验教训,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进行了第二次创新,主要表现在:第一,邓小平法律思想通过对民主与法制关系的重新阐述,开创了民主与法制相统一的新时期;第二,通过揭示法制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从重法律的政治功能到重法律的经济功能的转变;第叁,明确了法律对于维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的价值,重新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出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主张,最终确立了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至高无上性,邓小平法律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2)
王竣铎[2](2016)在《论邓小平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法律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是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学习邓小平法律思想对当今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法律思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指引的层面,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法律思想被切实地贯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法律思想主要特征包括人民民主与法律至上、服务全局与人人平等以及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6年02期)
万纪耀[3](2015)在《邓小平关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党和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的保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强调,党的好传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要形成制度;各种关系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各种矛盾要通过法律来解决;党要管党内纪律的问题,法律范围的问题要由国家和政府管;要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5年05期)
万纪耀[4](2014)在《试论邓小平关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关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邓小平关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主要思想观点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是邓小平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尤其是"文革"破坏社会(本文来源于《理论与当代》期刊2014年12期)
王文[5](2012)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念中国化研究——以毛泽东、邓小平法律思想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念是法律信仰的基础,是对事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形式,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理念包括人本主义、公平正义、物质制约性和法的发展与开放性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分别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法律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8期)
张咸杰[6](2012)在《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法制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向了新的阶段。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贡献可概括为,邓小平同志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突破点、生长点、出发点、关键点和切入点。(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2年21期)
杨兴[7](2012)在《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需要从分析法律意识的内涵和结构入手,明确法律意识是由法律情感、法律认知和法律理念等部分构成,进而确立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内涵是塑造大学生的理性法律意识。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以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并为实践所证明的先进理论,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科学性质和重要地位,高等院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以及法律意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这些都决定了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融入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客观必要性。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立足于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研究,通过对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和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主要内容的阐述,并对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关系进行梳理,在总结了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历史发展,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找到以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基本途径。(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06-01)
周振[8](2012)在《邓小平法制思想对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法制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同其它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一样,邓小平法制思想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抗日战争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1975年,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共十一届叁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是邓小平法制思想基本观点的形成时期;中共十二大至中共十叁大是邓小平法制思想逐步展开、形成轮廓的时期;中共十叁大至南方讲话是邓小平法制思想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的时期;南方讲话至今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科学体系的成熟及继续发展时期。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想象的,都有其产生的理论和实践渊源。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产生也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制思想、毛泽东法制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世界各国法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总结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实践基础;对我国法制建设成败的具体分析,是邓小平法制思想产生的历史依据。邓小平法制思想包含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一国两制”的创新和法律多元化;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全民法律观念等几方面的内容。笔者要研究的课题是邓小平法制思想对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刚刚介绍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两面性,笔者也将谈到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中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涉及到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审判中的定罪和量刑、刑事政策等几个主要方面。前面提到,邓小平法制思想对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在刑事立法方面,使得我国刑法从无到有,并在正确立法原则的指导下不断修改完善,先后制定了两部刑法——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并多次完善刑法修正案。在刑事执法方面,明确党与法的关系,党必须依法执政。在刑事司法方面,提出“严打”思想;后来又从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提出从重从快思想,最后发展为宽严相济;其次在刑罚的目的和功能上邓小平提出死刑不能废,同时要慎重使用死刑,这一思想影响至今,使得新刑法更加注重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和保护。最后,在死刑的种类和范围以及死刑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上,在打击经济犯罪和严厉惩治腐败犯罪上,邓小平法制思想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在刑事守法方面,邓小平法制思想指导我们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建立法治、服务型政府;加强公民法律意识培养;实施普法教育。(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2-05-28)
任晓娜[9](2012)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法制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也得以实现。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国内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经验,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法治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本文来源于《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期刊2012年08期)
曹培忠,周艳波,刘桂艳[10](2011)在《邓小平与中国复关入世——兼论邓小平的行政法律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复关入世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从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战略出发,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为复关入世奠定基本灵活务实的原则;科学处理了台湾问题,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维护主权原则和建立、健全科学的行政法律体系等行政法律思想,为后WTO时代履行中国入世的政府承诺,严格依法行政,实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最优化模式的改革,实践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邓小平法律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邓小平法律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是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学习邓小平法律思想对当今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法律思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指引的层面,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法律思想被切实地贯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法律思想主要特征包括人民民主与法律至上、服务全局与人人平等以及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邓小平法律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卢丽梅.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创新[D].贵州师范大学.2016
[2].王竣铎.论邓小平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J].世纪桥.2016
[3].万纪耀.邓小平关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J].南方论刊.2015
[4].万纪耀.试论邓小平关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J].理论与当代.2014
[5].王文.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念中国化研究——以毛泽东、邓小平法律思想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6].张咸杰.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贡献[J].法制与社会.2012
[7].杨兴.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D].河南理工大学.2012
[8].周振.邓小平法制思想对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D].湖南工业大学.2012
[9].任晓娜.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法制思想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
[10].曹培忠,周艳波,刘桂艳.邓小平与中国复关入世——兼论邓小平的行政法律思想[J].泰山学院学报.2011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