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基本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本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子,视频,模式,视频压缩,矩阵,流媒体,伸缩。

基本层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松松,汪少华[1](2016)在《音乐符号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基本层范畴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和语言同为符号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符号性和理据性,从不同维度映射了人类思维。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以及用于音乐的认知加工能力与架构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是一样的,是一般认知能力。基本层范畴化加工能力确保了音乐连贯和主题凸显。(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陈帅[2](2016)在《SHVC基本层的MPEG-2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线数字电视行业,随着支持解码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的超高清机顶盒上市,形成了MPEG-2、H.264/AVC和HEVC叁种标准同时使用的局面,其中为了支持早期部署仅支持MPEG-2的机顶盒,大部分频道仍然采用MPEG-2标清码流播出,部分频道同时采用H.264/AVC播出高清码流,个别超高清频道播出HEVC码流。这种联播技术虽然能够解决机顶盒间的兼容性问题,但带宽有限,不能支持大量的多节目联播,限制了频道高清化发展。HEVC的扩展版本高效可伸缩视频编码SHVC(HEVC Scalability Extension)可以通过External Means的方式向基本层提供非HEVC的视频流,但是标准中没有提及对MPEG-2的支持,无法解决现在有线数字电视的兼容性问题。为了适应视频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带宽占用,本文对SHVC做了扩展,设计了基本层支持MPEG-2,增强层支持HEVC的可伸缩视频编码和解码框架,且在基本层扩展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两种解决方案降低视频编码计算复杂度。第一种方案提出自适应运动估计搜索范围的方法,解决运动估计计算量大的问题;另一种方案通过建立快速模式选择模型,解决增强层预测单元(Prediction Unit,PU)模式选择复杂度高的问题。通过减小运动估计的搜索范围值能有效降低整个运动估计过程的计算复杂度。根据基本层和增强层运动估计采用的关键技术,将基本层的运动矢量映射到增强层,利用映射后的结果,自适应调整增强层运动估计的搜索范围。自适应搜索范围减少了搜索点的个数,降低了运动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快速模式划分模型以基本层的属性值为输入,增强层PU的划分模式为输出,用于提前判断增强层大部分PU的划分模式,避免计算所有划分模式代价。快速模式选择模型的建立使用了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分类算法,机器学习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率。使用提出的模型计算PU的划分模式与采用传统方式相比,能明显减少计算,且划分模式结果有很高的命中率。本文的研究主要应用在标准换代过渡期,为加快视频终端设备的更新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数字电视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6-04-01)

李晓峰,张立军,陈帅,朱新博[3](2015)在《H.264 SVC面向MPEG-2基本层扩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数字电视机顶盒播放标清和高清视频的兼容性及传输带宽浪费问题,结合现有数字电视编码标准和H.264SVC的基础,在考虑实际应用的情况下,本文对H.264 SVC面向MPEG-2基本层扩展进行研究,设计了标准间SVC并给出了标准间SVC详细的编解码器系统架构,同时对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标准间SVC的设计实现了跨标准的视频播放,提高了编码效率,为视频编码技术发展和数字电视高清化普及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5年23期)

张立军[4](2015)在《SVC扩展MPEG-2基本层的层间帧内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高清视频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全面高清化的需求日益突出。对于数字电视而言,大部分家庭已经开始使用支持H.264/AVC解码的高清机顶盒,而有部分家庭仍在使用仅支持MPEG-2解码的标清机顶盒,无法兼容H.264/AVC编码的高清视频的播放,这严重阻碍了全面高清化的推进。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传输MPEG-2标清视频的同时,再传输一路同样内容的H.264/AVC编码的高清视频,这样虽然解决了机顶盒高清和标清的兼容性问题,但是同时传输两路仅分辨率不同而内容相同的视频造成了大量的数据冗余,严重浪费了带宽。为了解决机顶盒兼容性问题和带宽浪费问题,本文借鉴了H.264 SVC标准中空间可伸缩编码思想,提出了标准间SVC,即以MPEG-2和H.264/AVC作为灵活基本层,允许MPEG-2标准作为基本层,H.264/AVC作为增强层,实现标准间层间预测。基本层采用MPEG-2编码标准,可以支持旧版本的机顶盒正常播放标清视频;增强层采用H.264/AVC编码标准,可以支持新机顶盒正常播放高清视频。标准间SVC的提出与设计,较好的解决了机顶盒播放兼容性问题和带宽浪费问题。标准间SVC层间预测包括了层间帧间预测、层间残差预测和层间帧内预测叁个关键问题,由于基本层采用了MPEG-2标准,该编码标准中并没有帧内预测处理,同时对于Ⅰ帧而言,也没有残差数据可供参考,因此无法直接向增强层完成层间帧内预测,本论文针对标准间SVC层间帧内预测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Ⅰ帧图像分析,从数据压缩效率和编码速度两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了提高数据压缩效率,本文使用了Ⅰ帧层间预测增强处理方案。由于采用MPEG-2编码的基本层Ⅰ帧既无法完成层间帧内预测,也无法实现层间残差预测,本论文采用了Ⅰ帧图像预测,即将基本层的重建Ⅰ帧图像上采样预测至增强层,然后,将增强层Ⅰ帧图像与上采样的Ⅰ帧重建图像作差,得到了残差图像,由于残差图像包含了大量的纹理信息,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因此最后将该残差图像进一步进行帧内预测处理实现对数据更高效的压缩。实验表明,通过Ⅰ帧的增强处理,可以较好的提高数据压缩率,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为了提高编码速度,论文采用了基于DCT系数的帧内纹理预测方案。DCT系数能够较好的反映图像的纹理特性,能够反映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可以根据DCT系数来进行帧内的纹理预测,实现根据DCT系数进行帧内预测模式的快速选择。标准间SVC的基本层采用了MPEG-2编码,本论文通过对基本层8x8大小的DCT系数分析,采用了BP神经网络模型,对基本层DCT系数及其对应的增强层帧内预测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训练,最终得到了DCT系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帧内预测模式进行快速选择的结论,提高了编码速度和效率。本论文研究的标准间SVC为全面推进数字电视高清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通过Ⅰ帧预测增强处理和基于DCT系数的快速帧内预测方案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对编码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5-04-01)

谢满德,张国萍,张玉军[5](2014)在《视频流媒体中源端基本层最佳速率确定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细可扩展(fine grained scalable,FGS)编码是网络视频中最流行的编码技术之一.采用FGS编码时,基本层的速率选择需要在受益客户数量和视频编码效率之间进行折中.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源端基本层最佳速率确定算法,以最大化所有客户的观感体验.论文首先提出了一个通过实验和曲线拟合建立R-Q(Rate-Quality)函数曲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缩小最佳基本层速率搜索空间的定理,并针对单序列和多序列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问题复杂度,提出了不同的算法.针对单视频序列优化问题,提出了改进的FGSOPT_N法,算法只用到了序列的R-Q函数曲线;针对多视频序列问题是NP困难问题的实际,提出了改进的分枝定界MFGSOPT_N算法和改进的贪婪算法MFGS_N以确保找到最优基本层速率,减少算法运行时间.针对每种算法,给出了实例进行算法效果的演示和对比.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能可靠找到最优基本层速率.(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12期)

郭俊霞,邵峙瑊[6](2011)在《基本层厚度对一维掺杂光子晶体带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输矩阵法,数值研究了基本层厚度对掺杂一维光子晶体带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一维光子晶体掺入杂质的时候禁带中心出现导带,当结构一定时,存在一个掺杂位置使得导带深度最大;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基本层厚度,发现反射率呈周期性变化,且一个周期内出现叁个禁带,其中一个禁带中心有导带,导带深度非常大,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基本层厚度.(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汪大勇,孙世新,杨浩淼,李杰[7](2009)在《适用于基本层的帧内快速编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最新编码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基本层的帧内快速编码方法。首先对每个宏块中的8×8的子块进行DCT变换,根据纹理复杂度进行块模式的选择,针对各个块模式采用不同的快速方向模式选择算法。根据各个块模式和纹理复杂度,采用不同的零块预先判决算法和及时终止策略。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在保持恢复图像质量几乎不降的同时,速度能提高到2倍多。(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09年11期)

文振焜,袁春,张基宏[8](2008)在《精细粒度可扩展编码中基于VOP的基本层加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的细粒度可扩展编码中基于VOP(video object plane)的基本层加密算法,是利用FGS(fine granu-larity scalable)压缩视频流的分层特点和MPEG4视频对象VO(video object)编码原则,结合改进的C&S(chain and sum)加密算法,通过提取并加密基本层VOP的关键数据,包括形状、纹理、运动和全局背景等,实现FGS整体流的加密.本加密算法使加密数据流无需解密和加密操作就可支持网络节点的变换编码以适应带宽变化.以VOP为单位的加密策略和改进的C&S加密算法的采用,使媒体流丢包、位错等传输错误受到限制,加密后的媒体流没有任何比特增加,加密密钥的相应变化,抵御了已知明文攻击.通过对MPEG提供的叁个序列forman、akyio和carphone以采样率为3、处理帧数为300帧的测试,测得C&S,RC4和RC5的处理速度分别约为23.5,64.5和42.7M字节/每秒,加密安全特性和混乱视觉效果十分理想.(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宋春霞[9](2006)在《可分级视频编码中基本层码率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编码目标是在码率受限的情况下取得最优的压缩效率,确保编码数据在信道成功传输,并且在接收端获得最佳的视频质量。因此,码率控制在视频编解码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其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码流的带宽和图像的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是视频编码中达到最新技术发展水平的编码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可分级视频编码系统,包括框架,可分级性维度。随后介绍了码率控制的背景、原理和率失真理论,研究和分析视频编解码国际标准中采用的经典码率控制算法。在ρ域的码率控制中,编码比特R和一帧图像的变换量化系数中零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研究了ρ域的码率控制方法在可分级视频编码系统中的可适用性,通过大量的实验统计,验证了其基本层的等级B帧符合R-ρ线性规律。由于可分级编码的框架结构,线性模型有了新的特征。本文分别对线性模型参数进行统计,统计曲线显示了在同一个时间子带上的图像帧有着相近的线性模型参数。本文深入研究和分析了零系数百分比的码率控制算法的应用。根据对可分级编码系统基本层的等级B帧的分析,结合时间子带的特征,提(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6-12-01)

宋春霞,熊红凯,余松煜,宋利[10](2006)在《基于可分级编码基本层的码率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ρ域的码率控制中,由于编码比特R和一帧图像的变换量化系数中的零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码率控制,首先研究了线性率失真函数在可分级视频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SVC)中基本层上的可适用性,然后分别对模型参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统计曲线显示了在同一个时间子带上的帧有着相近的线性模型参数。结合以上特征,通过最小二乘法实现了线性模型在SVC基本层上的码率控制应用,并且在JSVM1.0上实现了该算法。实验表明,该码率控制算法很有效,与TM5算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noise ratio,PSNR)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06年11期)

基本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有线数字电视行业,随着支持解码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的超高清机顶盒上市,形成了MPEG-2、H.264/AVC和HEVC叁种标准同时使用的局面,其中为了支持早期部署仅支持MPEG-2的机顶盒,大部分频道仍然采用MPEG-2标清码流播出,部分频道同时采用H.264/AVC播出高清码流,个别超高清频道播出HEVC码流。这种联播技术虽然能够解决机顶盒间的兼容性问题,但带宽有限,不能支持大量的多节目联播,限制了频道高清化发展。HEVC的扩展版本高效可伸缩视频编码SHVC(HEVC Scalability Extension)可以通过External Means的方式向基本层提供非HEVC的视频流,但是标准中没有提及对MPEG-2的支持,无法解决现在有线数字电视的兼容性问题。为了适应视频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带宽占用,本文对SHVC做了扩展,设计了基本层支持MPEG-2,增强层支持HEVC的可伸缩视频编码和解码框架,且在基本层扩展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两种解决方案降低视频编码计算复杂度。第一种方案提出自适应运动估计搜索范围的方法,解决运动估计计算量大的问题;另一种方案通过建立快速模式选择模型,解决增强层预测单元(Prediction Unit,PU)模式选择复杂度高的问题。通过减小运动估计的搜索范围值能有效降低整个运动估计过程的计算复杂度。根据基本层和增强层运动估计采用的关键技术,将基本层的运动矢量映射到增强层,利用映射后的结果,自适应调整增强层运动估计的搜索范围。自适应搜索范围减少了搜索点的个数,降低了运动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快速模式划分模型以基本层的属性值为输入,增强层PU的划分模式为输出,用于提前判断增强层大部分PU的划分模式,避免计算所有划分模式代价。快速模式选择模型的建立使用了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分类算法,机器学习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率。使用提出的模型计算PU的划分模式与采用传统方式相比,能明显减少计算,且划分模式结果有很高的命中率。本文的研究主要应用在标准换代过渡期,为加快视频终端设备的更新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数字电视的进一步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本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松松,汪少华.音乐符号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基本层范畴化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

[2].陈帅.SHVC基本层的MPEG-2扩展[D].山东建筑大学.2016

[3].李晓峰,张立军,陈帅,朱新博.H.264SVC面向MPEG-2基本层扩展研究[J].电视技术.2015

[4].张立军.SVC扩展MPEG-2基本层的层间帧内预测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5].谢满德,张国萍,张玉军.视频流媒体中源端基本层最佳速率确定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

[6].郭俊霞,邵峙瑊.基本层厚度对一维掺杂光子晶体带隙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11

[7].汪大勇,孙世新,杨浩淼,李杰.适用于基本层的帧内快速编码算法[J].光电子.激光.2009

[8].文振焜,袁春,张基宏.精细粒度可扩展编码中基于VOP的基本层加密算法[J].电子学报.2008

[9].宋春霞.可分级视频编码中基本层码率控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

[10].宋春霞,熊红凯,余松煜,宋利.基于可分级编码基本层的码率控制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6

标签:;  ;  ;  ;  ;  ;  ;  

基本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