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成形论文_俞彦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积成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积,板料,塑性,椎体,各向异性,模型,水泥。

体积成形论文文献综述

俞彦勤[1](2019)在《金属塑性体积成形模拟仿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金属塑性体积成形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基于DEFORM-3D金属塑性体积成形模拟仿真的流程。以金属成形基本工艺镦粗为例,叙述了金属塑性体积成形模拟仿真的具体步骤,包括模拟项目设置、对象操作设置、网格划分、模具设置、对象接触定位、创建数据库、模拟解算以及后处理操作。其分析结果可供金属塑性体积成形工艺制订及模具设计时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6期)

李旭斌,张治民,李国俊,薛勇,王强[2](2019)在《镁合金复杂构件预成形体积分配及量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镁合金薄壁复杂构件的整体挤压成形难点,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不同挤压方案成形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预成形毛坯对成形过程中折迭及充填不满缺陷的影响;基于塑性变形过程中的能量最小原理及阻力最小定律,提出体积分配及材料等距离流动量化补偿法,优化预成形毛坯尺寸及结构。终成形时材料流动速度场分布均匀,成形载荷降低,未出现折迭及充填不满的缺陷,实现了高效、可靠的镁合金异形复杂构件预成形优化设计。成形试验及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挤压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均满足产品服役指标。(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严炜东[3](2019)在《液体润滑条件下微介观体积成形摩擦建模与尺度参数求解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对金属微介观成形工艺产生依赖。微介观成形工艺具有很多诸如生产效率高、零件力学性能优秀等优点,但是微介观成形中的尺寸效应严重制约了其工艺的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摩擦是影响塑性成形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摩擦对微介观成形工艺的影响远大于其在传统塑性成形中的影响,而且由于尺寸效应的存在其影响规律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摩擦模型由于没有考虑尺寸效应不能直接用来分析微介观成形过程中摩擦行为。因此,量化摩擦方面的尺寸效应,建立适合微介观成形的摩擦模型对推动其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就目前的研究如何引入尺度参数量化尺寸效应以及如何根据成形条件确定尺度参数的取值仍是微介观成形的摩擦建模和尺度效应研究的难点。在本文围绕着液体润滑条件下微介观体积成形摩擦建模以及如何求解模型中尺度参数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微型圆柱镦粗实验分析了微介观体积成形过程中试样尺寸、晶粒尺寸、试样表面粗糙度以及润滑条件等因素对摩擦行为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在Wanheim/Bay摩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开闭口润滑包模型”,引入外接触面边缘宽度t作为尺度参数,建立液体润滑下微介观体积成形摩擦模型。理论推导出所建立的摩擦模型的库伦摩擦形式,实现其在现有商业有限元软件中的输入。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模型中摩擦因子和尺度参数的标定曲线,并与微型圆柱墩粗实验数据相对,从而确定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摩擦因子和外接触面边缘宽度。分析了试样尺寸和试样粗糙度对尺度参数的影响,最终拟合出试样表面粗糙度Ra与“开闭口润滑包模型”中外接触面宽度t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微介观体积成形的数值模拟以及微介观体积成形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武雷,栗凯华,陈家旺,李瑞平,刘勇[4](2019)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球囊扩张体积对骨水泥注射剂量及邻椎再骨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球囊扩张体积对骨水泥注射剂量及邻椎再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华北医疗集团峰峰总医院骨科收治的20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存在骨质疏松症)的病例资料,依据术后邻椎再骨折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均发生邻椎再骨折;对照组100例,均未发生邻椎再骨折。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球囊扩张体积、骨水泥注射剂量、X射线评分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球囊扩张体积为(3. 22±0. 30) ml,大于对照组的(2. 66±0. 51)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射剂量为(3. 22±0. 54) ml,高于对照组的(2. 81±0. 25)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9. 27±6. 11 vs. 18. 24±4. 65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3. 14±1. 27分vs. 2. 14±1. 5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X射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射过量会导致骨水泥渗漏,PKP球囊扩张体积越大,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概率越会增加,临床需要给予重视。(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乔云,于沪平,张钧铭,申昱[5](2019)在《基于微凸台特征条件下的板料体积微触变成形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有半固态微成形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尝试将其应用于板料体积成形工艺,针对目前3C产品微细凸台难成形等问题,提出微触变板料体积成形复合工艺。通过实验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成形微凸台高度的影响,并对工艺应用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微凸台成形过程中,影响高度因素的排序为:板厚>下压量>成形温度>变形速度。板厚对成形凸台的高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板厚的减小,凸台成形高度升高明显,这与宏观固态条件下的板料体积成形规律出现了背离,表现出类似尺度效应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用圆环镦粗结合微成形摩擦尺度效应做很好的解释。在成形微凸台的过程中,外围凸包、顶部凸起以及背面缩孔等缺陷有所减少。(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孙友松,程永奇,胡建国,魏良模[6](2018)在《交流伺服机械压力机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应用(Ⅱ)——体积成形》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交流伺服机械压力机在金属体积成形加工中的典型应用实例。其一是通过滑块特殊的运动和加载模式,实现普通机械压力机上不可能完成的新工艺:通过运动和压力的多模式联合控制,实现镁合金盒形件的反挤压;通过脉动加载,改善润滑,实现了无表面处理金属冷成形(平板锻造、深孔挤压、内花键挤压等);通过变速挤压,消除温度影响,提高了齿轮挤压精度。其二为充分利用伺服机械压力机高自动化的优势,进行压力机-辅助设备集成控制,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优化滑块运动和进行系统集成,提高模锻生产率;机器人和伺服机械压力机联动,实现自动化自由锻造。文章认为,实行装备与应用工艺研究开发的结合,是推动技术创新、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死循环的必由之路。(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王文霞[7](2018)在《纯铜超声振动辅助微体积成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振动在宏观金属塑性加工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颇有成果,因其具有降低材料流动应力、减小摩擦、提高表面质量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超声振动辅助微体积成形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复合成形技术,有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微体积成形所面临的填充性能差、表面精度低等问题的工艺方法。进行纯铜超声振动辅助微体积成形过程中的材料变形行为的研究,对于促进超声振动辅助微体积成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纯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振动辅助微柱模压实验和微镦粗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声振动对材料流动应力、微观组织、表面粗糙度等的影响,及对微体积成形中尺度效应的作用情况,揭示了超声振动在微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对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开发了微柱模压模具,进行了超声振动辅助微柱模压实验,实验中采用频率15 kHz、最大振幅15 μm的五种振幅的超声振动,研究了坯料高度、凹模微孔直径、晶粒尺寸等对柱式微特征成形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到了超声振动参量对模压过程中微柱成形高度、试样显微组织、微柱表面质量、粗糙度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超声振动在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效果,揭示了超声振动对微柱模压过程中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微柱模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其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各物理场量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研究了应力应变在超声振动作用下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比研究施加与不施加超声振动对工具/试样之间接触压力、摩擦力、节点速度等的影响规律,阐明了超声振动及其不同振动参量对微柱模压成形过程的作用机理。采用频率为28 kHz、最大振幅为4.3μm的超声振动,进行了纯铜的超声振动辅助微镦粗实验。实验研究了在微镦粗过程中,超声振动对其成形载荷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显微组织、表面粗糙度等的变化分析了超声振动引起的表面效应机理。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动对不同尺寸、不同晶粒度试样镦粗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超声振动参量对微体积成形中尺度效应的影响。建立了纯铜超声振动辅助微镦粗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研究了超声振动辅助微镦粗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及演变规律,定量分析了超声振动各参量对速度矢量、接触压力、摩擦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超声振动辅助微镦粗成形过程中的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3)

朱滕薛[8](2018)在《板料的局部体积塑性成形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料体积成形(或冲锻成形)技术,是一种对板坯进行塑性变形以获得某些局部非等厚几何特征的成形方法。近年来,因该技术在满足结构轻量化、减小工序环节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而备受关注。但板料体积成形在力与变形等方面,与传统的板成形或体积成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实践中广泛应用的金属板材一般都经过了轧制以及后续的处理,会因为晶粒择优取向和纤维组织而形成明显的各向异性。此外,金属在冷塑性变形过程中还会出现加工硬化等现象,因此,深入研究轧制板坯体积塑性变形的相关规律、掌握板料体积成形对板坯微观组织以及宏观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了板料的体积塑性成形工艺及其对轧制板坯材料性能的影响。以某型板式同步器齿环为例,探讨了冲锻成形工艺以及摩擦等工艺因素对成形的影响;以16MnCr5钢板与6061铝板为对象,分析了轧制板局部体积成形的微观组织以及宏观力学特性演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模具与板坯不同接触部位的摩擦状态,对成形过程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模具齿腔以内的摩擦会阻碍金属流动,不利于填充;而增大模具齿腔以外与板料接触部位的摩擦力,可以增大金属向外流动的阻力,从而有利于齿部填充。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局部摩擦力的大小,在不增加成形载荷的情况下,提高齿腔的填充能力。(2)局部变形区形状对试样的拉伸性能具有显着的影响:圆形压槽试样拉断所需的最大拉力值最大,V形压槽试样最大拉力值次之,而矩形压槽试样最易拉断。该现象与试样拉伸时局部变形区域的应力分布特点、特别是应力集中状态有关;物理实验表明,就轧制板材的拉伸力学性能而言,沿0°和90°方向取样的试样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优于45°方向试样。其主要原因,与影响材料变形的最大剪切力方向在45°方向取样时与纤维方向平行有关。此外,经过局部体积塑性成形后,上述各向异性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并进一步影响着变形后板料的力学性能。(3)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冷轧板原有沿着轧制方向拉长的近似椭球形晶粒将出现破碎现象;由于位错密度增大,材料的硬度会显着提高。测量不同取向试样的变形区侧面显微硬度,发现90°取向试样变形区表面的平均硬度最高,而45°取向试样表面的平均硬度最低。(4)对同步器齿环成品的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在板料体积成形后的制件中同样存在;渗碳处理会提高零件整体的表面硬度,但基本不会改变原有的硬度分布差异。(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白洪涛[9](2018)在《中空分流对金属体积成形填充性的影响及其在同步环锻造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空分流锻造是在传统闭塞模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将锻件内孔作为分流降压腔的精密模锻新工艺。研究表明,中空分流锻造能有效降低成形载荷,而目前对其如何影响尖角型腔的填充性能及其内在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在工业生产中,提高齿尖型腔充填性能是精密模锻的重要目标,因此有必要研究中空分流锻造对尖齿型腔填充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本文结合实验和有限元模拟,从静水压力、等效应力、表面摩擦及金属流动特性等多个方面,研究了中空分流锻造对尖齿型腔填充性的影响,并结合塑性成形理论,分析其内在机理。同时,将分流效应应用到20CrMnTi同步环锻造成形,并对模具进行了结构设计和优化,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其对成形过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表明,中空分流锻造对尖齿型腔填充性的影响与型腔填充率ε、分流孔初始内径d0有关。当ε较小时,中空分流锻造有利于型腔的填充,且d0越大型腔填充效果越好;当ε较大时,分流锻造不利于齿腔的充填,且d0越大填充效果越差。(2)中空分流锻造时,分流孔会影响齿部静水压力σm以及等效应力σ。当ε较小时,齿部σm、厅随着d0的增大而增大;而当ε较大时,齿部σm、σ反而随着d0的增大而减小。(3)物理实验结果与DEFORM-3D在常剪切摩擦模型下的模拟结果有更好的一致性,而与在库伦摩擦模型下的模拟结果误差相对较大。这说明中空分流锻造时,摩擦边界条件更接近常剪切摩擦模型。(4)在同步环齿顶圆与阻力墙之间增加一个1mm高凸台,有助于改变金属流动方向、提高齿形充填,并降低整体载荷。而在锻件非重要部位的模膛设置分流槽,当槽宽△d较大时,分流槽先于齿腔被填充满;△d较小时,可以适当降低成形载荷,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梁柱德,肖善文,李国栋,宁金沛,韦武[10](2017)在《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水泥体积分数对术中骨水泥的注射量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为新鲜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弥散情况。利用Mimics软件计算责任节段的椎体体积,计算骨水泥的注入量和椎体体积的比值,根据该比值的大小将患者分为叁组,小剂量组(≤0.1,11例),中剂量组(0.1~0.2,48例)和大剂量组(≥0.2,26例)。结果: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的骨水泥体积分数在0.08~0.27之间,平均0.14±0.07。术前VAS评分:小剂量组为(7.82±0.88)分,中剂量组为(7.65±1.02)分,大剂量组为(7.35±1.13)分;术后VAS改善评分:小剂量组为(5.36±0.81)分,中剂量组为(5.75±0.94)分,大剂量组为(5.42±1.14)分。叁组患者的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和术后叁组之间的VA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2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10例患者发生在大剂量组,所有的患者均无骨水泥渗漏的相关临床症状出现。结论:术中使用中小剂量的骨水泥(小于20%的骨水泥体积分数)即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追求更多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体积分数≥20%)并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可能会增加骨水泥渗漏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7年12期)

体积成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镁合金薄壁复杂构件的整体挤压成形难点,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不同挤压方案成形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预成形毛坯对成形过程中折迭及充填不满缺陷的影响;基于塑性变形过程中的能量最小原理及阻力最小定律,提出体积分配及材料等距离流动量化补偿法,优化预成形毛坯尺寸及结构。终成形时材料流动速度场分布均匀,成形载荷降低,未出现折迭及充填不满的缺陷,实现了高效、可靠的镁合金异形复杂构件预成形优化设计。成形试验及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挤压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均满足产品服役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积成形论文参考文献

[1].俞彦勤.金属塑性体积成形模拟仿真实验[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李旭斌,张治民,李国俊,薛勇,王强.镁合金复杂构件预成形体积分配及量化设计[J].塑性工程学报.2019

[3].严炜东.液体润滑条件下微介观体积成形摩擦建模与尺度参数求解方法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4].武雷,栗凯华,陈家旺,李瑞平,刘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球囊扩张体积对骨水泥注射剂量及邻椎再骨折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5].乔云,于沪平,张钧铭,申昱.基于微凸台特征条件下的板料体积微触变成形实验研究[J].锻压技术.2019

[6].孙友松,程永奇,胡建国,魏良模.交流伺服机械压力机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应用(Ⅱ)——体积成形[J].锻压技术.2018

[7].王文霞.纯铜超声振动辅助微体积成形研究[D].山东大学.2018

[8].朱滕薛.板料的局部体积塑性成形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8

[9].白洪涛.中空分流对金属体积成形填充性的影响及其在同步环锻造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8

[10].梁柱德,肖善文,李国栋,宁金沛,韦武.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研究[J].吉林医学.2017

论文知识图

精密微体积成形装置结构示意图常见的金属板料体积成形工艺特...链轮的体积成形模具金属体积成形虚拟试验协作模型金属体积成形虚拟试验体系功能...微型零件(a)体积成形零件;(b)...

标签:;  ;  ;  ;  ;  ;  ;  

体积成形论文_俞彦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