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扰类型论文_吴思思,鲁小珍,王馨悦,葛之葳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为干扰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扰,多样性,类型,贵阳市,香格里拉,林地,物种。

人为干扰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吴思思,鲁小珍,王馨悦,葛之葳[1](2019)在《两种类型人为干扰对城市风景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城市化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探讨城市化背景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成为城市生态学研究热点。笔者探究了游客活动干扰和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徐州泉山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8年6月,对泉山保护区的泉山、泰山和云龙山进行野外调查,整理统计54个样方物种数据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人为干扰加剧了物种数的减少;两种类型人为干扰对不同层物种数影响不同;游客活动干扰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显着(P<0.05),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则无显着影响(P>0.05);两种类型人为干扰对物种丰富度无显着影响(P>0.05),对均匀度影响显着(P<0.05)。两种类型人为干扰对不同层物种数影响不同,游客活动干扰增强会降低乔木层的物种数,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增强则降低灌木层的物种数;游客活动干扰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显着,中度干扰下物种多样性最小,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对物种多样性无显着影响;游客活动干扰和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均未影响物种丰富度,但均影响物种均匀度,并且影响结果不同。均匀度随着游客活动干扰增强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随着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增强呈增加的趋势。【结论】游客活动干扰较城市园林管理干扰对植物多样性格局产生更直接显着的影响,在保护中更应警惕游客的行为对植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严格规范游客行为。(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美娜,卢训令,崔洋,王梦茹,丁圣彦[2](2018)在《不同人为干扰下林地类型对传粉昆虫的影响——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类型的林地为人类提供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维持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其对传粉昆虫的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效应。在巩义市选取24个采样点,3种林地类型(栓皮栎林、泡桐林、杨树林)进行取样,结合当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不同人为干扰梯度下生态系统对传粉昆虫的影响;共捕获传粉昆虫8386头,分属6个目,83个科,分属于膜翅目类、双翅目类、鞘翅目类、鳞翅目类、半翅目类与缨翅目类共六个传粉功能群。选取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4类主要传粉昆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中传粉昆虫的个体数量和优势度要大于泡桐林和杨树林,但泡桐林中传粉昆虫多样性大于栓皮栎林和杨树林;就传粉昆虫的多度而言,栓皮栎林与泡桐林(P<0.05)和杨树林(P<0.01)间有显着差异,而泡桐林和杨树林间的差异不明显;(2)非度量多维度法(NMDS)和非参数二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显示,泡桐林中传粉昆虫群落组成分别与栓皮栎林和杨树林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栓皮栎林与杨树林间无显着差异;(3)在所研究的7个环境因子中,根据冗余分析(RDA)显示,海拔高度和乔木盖度2个环境因素对传粉昆虫群落组成有显着影响(P<0.05)。不同林地类型中传粉昆虫群落的组成差异明显,生境和植被的多样为物种带来更多的食源及栖息环境,因此,加强不同林地类型的保护、保障传粉昆虫生境的多样性对本区传粉昆虫的发展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吴庭,龙翠玲[3](2017)在《不同人为干扰类型对城市近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附近植物群落在火烧、道路、弃耕和砂石堆放等4种人为干扰类型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以弃耕地最高,其次为火烧迹地和道路干扰样地,砂石堆放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低;均匀度指数以砂石堆放地最低,其余3种干扰类型样地差别不大。弃耕地与火烧迹地的相似性指数最高,而弃耕地与砂石堆放地的相似性指数最低;经过与土壤水分含量进行相关分析,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与土壤水分呈显着正相关,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7年03期)

许慧敏,张劲峰,向红梅,郭华[4](2008)在《香格里拉森林人为干扰因子类型分析及管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香格里拉县森林人为干扰因子调查,并结合对森林周边典型社区进行农户访谈、跟踪调查、社会经济文化调查,表明人为干扰因子类型主要有放牧、房屋建材砍伐、木材砍伐、薪材采集、积肥、非木材林产品采集及旅游开发等。在对人为干扰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08年02期)

人为干扰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类型的林地为人类提供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维持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其对传粉昆虫的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效应。在巩义市选取24个采样点,3种林地类型(栓皮栎林、泡桐林、杨树林)进行取样,结合当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不同人为干扰梯度下生态系统对传粉昆虫的影响;共捕获传粉昆虫8386头,分属6个目,83个科,分属于膜翅目类、双翅目类、鞘翅目类、鳞翅目类、半翅目类与缨翅目类共六个传粉功能群。选取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4类主要传粉昆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中传粉昆虫的个体数量和优势度要大于泡桐林和杨树林,但泡桐林中传粉昆虫多样性大于栓皮栎林和杨树林;就传粉昆虫的多度而言,栓皮栎林与泡桐林(P<0.05)和杨树林(P<0.01)间有显着差异,而泡桐林和杨树林间的差异不明显;(2)非度量多维度法(NMDS)和非参数二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显示,泡桐林中传粉昆虫群落组成分别与栓皮栎林和杨树林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栓皮栎林与杨树林间无显着差异;(3)在所研究的7个环境因子中,根据冗余分析(RDA)显示,海拔高度和乔木盖度2个环境因素对传粉昆虫群落组成有显着影响(P<0.05)。不同林地类型中传粉昆虫群落的组成差异明显,生境和植被的多样为物种带来更多的食源及栖息环境,因此,加强不同林地类型的保护、保障传粉昆虫生境的多样性对本区传粉昆虫的发展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为干扰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吴思思,鲁小珍,王馨悦,葛之葳.两种类型人为干扰对城市风景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美娜,卢训令,崔洋,王梦茹,丁圣彦.不同人为干扰下林地类型对传粉昆虫的影响——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8

[3].吴庭,龙翠玲.不同人为干扰类型对城市近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7

[4].许慧敏,张劲峰,向红梅,郭华.香格里拉森林人为干扰因子类型分析及管理对策[J].山东林业科技.2008

论文知识图

不同演替序列不同土层厚度土壤pH值清河校区、西湖校区绿地景观分维度指数...南京市土壤速效磷养分像元图-21986-2000各斑块类型面积加权平均分...珠江河道形态演变过程样点分布图

标签:;  ;  ;  ;  ;  ;  ;  

人为干扰类型论文_吴思思,鲁小珍,王馨悦,葛之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