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突破点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突破点分析

一、调整我国工业结构的难点及突破口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1](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边云涛[2](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顾颖[3](2020)在《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支柱,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基层都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上下已形成共识成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码,成为各级政府公共政策中的重中之重。W市素以工业立市,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门类较全的制造业体系,工业基础良好,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发挥应有效能,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W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有利于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持续、精准、高效发挥效力,从而进一步加快W市工业转型速度,推动工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工业底蕴来看,W市是全国地级市中工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W市逐步建立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中,工业带动力明显。从满意度视角研究W市当前的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对我国地方政府合理选择工业转型路径、制定配套的公共扶持政策有较为普遍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逻辑是首先是找准现实问题,然后用公共管理理论和分析工具对问题深入解析,从而找到原因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对W市工业转型升级各项政策现状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通过构建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调查问卷得到的打分权重进行分析,分配各指标的权重,随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客观、科学对相应群体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通过满意度高低来确定W市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分析背后深层次原因,根据W市情提出适合W市应对挑战的策略建议。第一,明确研究问题,查阅文献,阐述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满意度评估的相关概念,总结工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政策评估的相关理论。第二,对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进行政策文本分类,有针对、抓重点、讲客观来构建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计算得出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结果和各指标满意度结果。第三,分析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结果并进行深入比对,找出各指标满意度高低的原因,提出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的优化对策建议。

刘思瑞[4](2020)在《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结构将迎来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能否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只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推动未来经济的发展质量迈向更高水平。自建国以来,我国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无疑是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发展问题的理论指导,该理论并不是一种显性的理论,而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乃至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后的理论性总结,后来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中包含的原理被社会实践反复验证,尤其是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所证实。这一理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研究产业结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为研究基点,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产业结构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从梳理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内容开始,尝试厘清两大部类划分和当今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拓展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其当代价值,有利于协调社会生产分工关系,有利于指导社会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优化,为社会化大生产活动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思考空间四个层面价值,为整篇文章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运用比较综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从建国伊始至今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在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进展情况。从建国初讨论农、重、轻三者的发展关系到新时代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可以看出我国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四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数据系统的分析梳理出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脉络,总结归纳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布局同构化,结构升级缓慢;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第五部分结合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在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下提出对策建议:在产业结构优化中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有优势;按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对我国三大产业内部进行调整;利用马克思对社会生产过剩实质的认识,化解我国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用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引导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的中国化,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马冰冰[5](2020)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过较长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其工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曾是我国重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为推动我国重工业化发展做出重大历史性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经济增长缓慢,增速下降、效益低下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伴随较严重的人口外流问题。工业结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且伴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各行业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故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分析其工业结构调整过程,并对调整过程中存有的问题以及工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影响特征进行总结,为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提供解释依据,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测算了东北老工业基地2006-2016年工业各细分行业的产值变动情况及工业合理化指标,分析了工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并总结其工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工业调整过程中工业合理化程度与高级化程度较低,高技术行业发展速度缓慢。其次,分析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发生的变化,对地区整体就业、三个省份就业状况以及分行业就业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再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得出区域内部工业行业对就业吸纳能力不高的结果。最后,在工业合理化主要指标基础上,选取工业总产值、行业企业数量、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影响就业的因素,建立面板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工业就业总量在经历放缓的过渡趋势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及工业结构调整不断加深,工业调整与就业关系整体呈现负相关,在区域内表现为挤出就业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新兴行业的支持力度,增强劳动吸纳能力;加大劳动力素质培训,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

潘婷[6](2020)在《新能源投资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离不开能源产业的支持,我国能源生产量、消费量及进口量均排在世界前列,能源产业为社会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一次性能源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对绿色经济的追求,同时在工信部制定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一报告中,直接将工业绿色发展定为工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引导我国能源产业向更合理的结构模式优化成为了我国能源产业稳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近年来,在资本逐利的热潮下,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向了新能源产业,在为新能源产业提供资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问题,这些资金投入是否能够带来工业绿色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本文梳理并归纳了国内外学术界如何计量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了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下文的控制变量。并以工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新能源投资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传导机制,以及企业规模、政府补贴的不同对新能源投资规模与工业绿色发展间的作用机理。其次,构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根据对梳理文献的总结,本文分别从投入指标—工业能源消费量、劳动投入、工业资本投入和产出指标—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量选取相对应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法对2008-2017年我国29个省、直辖市(西藏、青海除外)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同时运用专家打分法进行对比。关于新能源投资规模,为了使数据具备可比性,用新能源上市公司每年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长期资产的费用/企业总资产来表示新能源投资规模。根据测算的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和新能源投资规模数据分析它们的区域现状。再次,展开新能源投资规模对工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并将上文梳理的以往学者发现的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选取2008年-2017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法分别对全国样本、区域样本进行了回归估计并加以分析。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企业规模、政府补贴与新能源投资规模、工业绿色发展水平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因此本文选取了面板门限模型分别探讨企业规模、政府补贴的门槛效应。通过广义矩估计法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全国样本中,新能源投资规模和工业绿色发展存在较显着的正向关系;而在区域样本数据中,西部的新能源投资规模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负向关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方向在全国样本及区域样本中均一致,但作用程度显着不一致;环境规制在全国样本及中部样本中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方向为负,在东、西部样本中的作用方向为正。在不同企业规模的区制内,新能源投资规模作用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程度有所不同,呈“U”型关系,即企业规模的大小影响到了新能源投资规模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而在本文的样本数据中,政府补贴并不存在门槛值。最后,基于上文的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再一次进行了总结,全面分析了新能源投资规模及控制变量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新能源投资规模与工业绿色发展的实证结果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如鼓励对新能源企业的投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支持发展集团企业等,以期更好地发挥新能源投资对工业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该论文有图5幅,表20个,参考文献122篇。

陈璐[7](2019)在《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在内外部环境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全国经济发展。近年来,扬州市的经济实力虽然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全面依旧是主要矛盾,长期留存的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扬州市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扬州市实现转型升级,自我超越的关键时刻。工业结构和工业主导产业作为当今扬州市经济建设的主题,其在新常态下的调整更是迫在眉睫。研究两者之间的发展特征和现状,推动扬州市工业结构演进和工业主导产业发展,改善两者互动关系,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首先,本文通过回顾已有文献,界定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两者的互动机制理论分析。其次对扬州市的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现状进行阐述,判断扬州现有工业主导产业,并确定两者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构建,采用熵值法和加权求和法对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各工业主导产业指标独立运算,分别计算两者的综合指数,利用耦合度模型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等对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本文发现:(1)2006-2017年间扬州市工业结构和各工业主导产业的综合指数均处于下降状态,发展受到限制。(2)两者间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逐年下降,且协调度由初级协调转为中度失调状态。两者间互动关系逐渐变弱。说明供给侧改革初有成效,传统产业发展受限,新兴产业兴起,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开始转型,进入工业结构调整的过渡期。两者间耦合协调度不断下跌,互动协调性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工业结构和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均受限制,传统的工业结构和工业主导产业严重抑制扬州市经济发展。根据进一步检验发现:(1)扬州市采矿业、电力热力制造业产值、就业结构占比与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均存在正向显着相关关系,制造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对工业主导产业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2)就业结构指数和产值结构指数是工业主导产业综合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但反向不具有这种关系。表明扬州市工业结构演进推动了工业主导产业发展,但是未能说明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对工业结构演进有推动作用。主要原因是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处于转型初期,各工业主导产业缺乏竞争力,所以未产生推动作用。因此扬州市应从鼓励技术创新,完善要素市场方面,推动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整两者间的互动关系,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扬州市经济发展。

吴雅[8](2019)在《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不仅承受着来自国际社会的碳减排压力,还面临着国内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多重挑战。为此,中国提出2030年左右尽早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以及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减排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发源地和聚集地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城市的低碳建设成效便成为我国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与探索,通过产业转型、能源优化、技术革新等手段取得了一定的低碳建设成效,但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普遍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换言之,忽视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而只关注低碳城市建设的结果,从而导致城市无法准确定位自身所处的低碳建设演变过程,以至于在低碳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盲区或薄弱环节。此外,我国城市数量众多,城市的差异性决定了其低碳建设模式及路径不能千篇一律,而要结合自身城市特征及发展现状来设计因城而异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一般参考意义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例如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支撑和完善政策机制等,缺乏基于城市特征来设计提升路径的理论方法。事实上,只有紧密结合城市特征的路径,才能有效地用于指导城市的低碳建设。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包括:(1)归纳总结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选取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的城市如纽约、东京和伦敦等及我国低碳试点城市为研究对象,梳理这些城市在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产业和低碳能源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并总结这些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经验,识别出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实践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设计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奠定理论基础。(2)识别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过程,构建反映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特征变量,探索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演变规律。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识别是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通过建立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城市从高碳演变为低碳需要依次跨越碳强度、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3个拐点。基于此,得出低碳城市建设需要经历四个过程,即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过程P-Ⅰ)、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过程P-Ⅱ)、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过程P-Ⅲ)以及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过程P-Ⅳ)。然后,运用Kaya恒等式识别反映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主要特征变量,并探析这些特征在低碳城市建设各过程中的演变规律。通过选取北京、纽约和新加坡为样本城市,对所得出的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演变规律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验证,结果显示北京市处于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过程P-Ⅲ),而纽约和新加坡都处于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过程P-Ⅳ)(3)识别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的内部传导结构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针对我国低碳试点城市颁布的相关文件,基于LDA主题模型识别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碳汇和低碳管理制度等7大类别。在此基础上,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了影响因素间的层级结构,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深度挖掘,得到低碳技术水平(T1)和能源结构(EN1)是决定城市低碳建设水平高低的最关键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为设计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路径提供了理论方向。(4)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结合低碳城市特征变量和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提出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包含三部分。首先,将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作为认识低碳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突破口,梳理国内外城市为解决各类问题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结合城市特征相关数据,以构建包含“问题-经验-特征”三个维度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库。其次,基于相似度匹配算法,构建目标城市所面临的目标问题与案例经验的匹配机制,得到解决目标问题的最佳实践经验。最后,借鉴挖掘的经验,并进一步结合目标城市自身情况,设计出提升目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该部分的研究内容选取了沈阳市的能源结构优化为目标问题进行范例分析,模拟了沈阳市能源结构提升路径的设计流程。论文通过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案例分析,深度剖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轻过程重结果”的不足,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现有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帮助地方政府认识自身所处的低碳建设过程和低碳建设潜力。影响因素的识别为管理决策者制定有针对性地低碳建设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提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制定符合自身城市特征的提升路径,进而为提高低碳建设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朱东波[9](2018)在《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为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某种程度上,以要素投入增加为特点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供需结构性不匹配等。学术界、舆论界等开始出现工业“劣质产业论”、“地位下降论”等观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审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是一个亟待探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将“绿色经济”选定为研究视角,以“结构转型”为关键词,在透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进行阶段性判断,并探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金融发展路径、环境规制路径等。随后,在总结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再分析,提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根源于结构失衡;从绿色经济的视角证实当前中国工业仍处于较低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金融发展、环境规制等是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对产业空心化的关键在于促进工业朝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转型。总结来说,本研究是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国际借鉴——对策建议”的总体思路行文,注意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回答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判断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张培[10](2018)在《两化融合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1978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66%,但是,飞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是高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且我国的“两基一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之一,产业结构水平必须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当下,两化融合作为中国版本的“工业4.0”,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因此,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态下,如何凭借两化融合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梳理总结已有研究及文献的基础上,将两化融合水平定义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信息化系统与工业化系统的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的偏离程度,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我国各省域的两化融合水平;其次,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高效化以及可持续化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得到省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最后,构建面板数据回归的实证模型,以此分析两化融合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化融合对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着的促进影响,但对东部和中西部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针对于前文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不同于以往将研究视角集中于信息化与工业化本身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而是从两化融合的角度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创新性的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四个方面来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

二、调整我国工业结构的难点及突破口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我国工业结构的难点及突破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2.3.6 文献评述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3.2.2 第一产业
        3.2.3 第二产业
        3.2.4 第三产业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4.1 总体思路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4.2 数据检验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5.4.5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3.2 数据检验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6.3.5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结论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2.1 产业演进研究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3.2.1 基本假定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3)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分析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基础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现状
    第一节 2018年W市工业转型升级基本情况
        一、工业实力稳健增长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四、绿色制造成效显着
        五、集聚集约取得突破
    第二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W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效益大数据分析工具
        二、低效产出企业占比高
        三、地区和行业产出水平不平衡
        四、各地区产业结构短板多
    第三节 W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
        一、W 市工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设立背景
        二、W 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组织与管理
        三、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文本内容分类
第三章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工具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
        二、层次分析法
    第二节 构建政策满意度指标体系
        一、选取适合的指标
        二、分配评价指标权重
    第三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统计分析
        一、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分析
        二、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实证分析
第四章 W市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结果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结果分析
    第二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意见建议汇总
    第三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原因分析
        一、政策执行方面的原因
        二、产业投资项目方面的原因
        三、绿色集约发展方面的原因
        四、改善发展环境方面的原因
        五、科技创新方面的原因
        六、企业做优做强方面的原因
第五章 完善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政策执行方面的建议
        一、导入政府权威数据
        二、提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服务功能
    第二节 支持产业投资项目方面的建议
        一、布局新兴产业
        二、做强产业集群
    第三节 支持绿色集约发展方面的建议
        一、强化工业用地高效开发
        二、降低拓展工业空间的成本
        三、应用资源评价结果拓宽发展空间
    第四节 支持发展环境改善方面的建议
        一、创新政务服务
        二、金融精准服务产业
        三、深化诚信制度建设
    第五节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建议
        一、集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
        二、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智能制造
    第六节 支持企业做优做强方面的建议
        一、焕发存量企业活力
        二、强化人才要素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4)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4.2 不足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
        1.5.1 产业及产业结构
        1.5.2 产业结构优化
2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
    2.1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2.1.1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理论
        2.1.2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理论
        2.1.3 两大部类适当比例理论
        2.1.4 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理论
    2.2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范围的拓展
    2.3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2.3.1 有利于协调当代社会生产分工关系
        2.3.2 有利于指导当代社会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优化
        2.3.3 为社会化大生产活动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2.3.4 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思考空间
3 建国后我国对产业结构优化在理论上的深化过程
    3.1 建国初期的研究情况
        3.1.1 支持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3.1.2 充分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3.1.3 集中讨论农、轻、重三者的关系问题
    3.2 改革开放初期的研究情况
        3.2.1 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3.2.2 关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3.3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研究情况
        3.3.1 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划分理论基础上对第三产业进行研究
        3.3.2 探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强调产业协调的重要性
    3.4 2008年至今的研究情况
        3.4.1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3.4.2 坚持实体经济在产业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4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1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脉络
        4.1.1 从绝对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发展
        4.1.2 从相对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发展
        4.1.3 从相对劳动生产率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发展
    4.2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4.2.2 产业布局同构化,结构升级缓慢
        4.2.3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5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5.1 产业结构优化要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5.1.1 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性作用
        5.1.2 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5.2 社会总产品的有效实现要求我国各产业按比例升级
        5.2.1 协调农业内部基础部门与林、渔、牧业部门的关系
        5.2.2 以技术升级为突破口推进第二产业优化升级
        5.2.3 处理好传统服务业部门与新兴服务业部门的关系
    5.3 从产能过剩本质出发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5.3.1 马克思对生产过剩现象的认识
        5.3.2 多管齐下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5.4 用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引导创新型经济发展
        5.4.1 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经济结构
        5.4.2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5)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相关文献综述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二、工业结构调整及其就业影响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工业结构调整及其就业影响的理论概述
    (三)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机制分析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特征分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分析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演变特征分析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问题分析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数据说明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6)新能源投资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2.2 工业绿色发展的驱动力
    2.3 新能源投资与工业绿色发展的研究
    2.4 文献评析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基础理论
    3.2 理论基础
    3.3 门槛效应理论分析
4 新能源投资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
    4.1 我国新能源投资水平的测度
    4.2 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
5 新能源投资规模对工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变量与数据
    5.2 新能源投资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全国样本实证分析
    5.3 新能源投资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区域样本实证分析
    5.4 新能源投资规模与工业绿色发展的门槛效应分析
    5.5 小结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工业绿色发展指标原始数据
附录2 新能源企业原始数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工业结构
        2.1.2 工业结构演进
        2.1.3 工业主导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产业升级理论
        2.2.3 协同发展理论
3. 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机理分析
    3.1 工业结构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影响机制分析
        3.1.1 工业结构的要素禀赋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影响
        3.1.2 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影响
        3.1.3 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对工业主导产业的影响
    3.2 工业主导产业对工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3.2.1 工业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3.2.2 工业主导产业的要素流动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3.2.3 工业主导产业的产品供给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3.3 小结
4. 扬州市工业结构和工业主导产业描述性分析
    4.1 扬州市工业结构的变迁及现状
        4.1.1 扬州市工业结构变迁
        4.1.2 扬州市工业结构现状
    4.2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变迁及现状
        4.2.1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变迁
        4.2.2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现状
    4.3 小结
5. 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度与分析
    5.1 扬州市工业结构的测度与分析
        5.1.1 扬州市工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
        5.1.2 扬州市工业结构的测度与分析
    5.2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测度与分析
        5.2.1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5.2.2 扬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测度与分析
    5.3 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度与分析
        5.3.1 耦合协调度模型
        5.3.2 耦合协调度测度与分析
    5.4 小结
6. 基于VAR模型的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6.1 VAR模型设定
        6.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1.2 模型设定
    6.2 实证分析
        6.2.1 相关性分析
        6.2.2 平稳性检验
        6.2.3 VAR模型
        6.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完善要素市场,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7.2.2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培育新型主导产业
        7.2.3 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主导产业辐射作用
        7.2.4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
        2.1.1 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概念
        2.1.2 低碳城市建设的特征
        2.1.3 低碳城市与其他典型形态城市的对比辨析
    2.2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3 低碳经济理论
        2.2.4 创新驱动理论
        2.2.5 相关理论的综合运用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
        2.3.2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
        2.3.3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2.3.4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路径
        2.3.5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3 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研究
    3.1 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
        3.1.1 国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
        3.1.2 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
        3.1.3 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启发
    3.2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SWOT分析
        3.2.1 SWOT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3.2.2 内部优势(Strengths)
        3.2.3 内部劣势(Weaknesses)
        3.2.4 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3.2.5 外部挑战(Threats)
    3.3 本章小结
4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分析
    4.1 问题描述
    4.2 研究方法
        4.2.1 城市碳排放计算方法
        4.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4.2.3 Kaya恒等式
    4.3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过程分析
    4.4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特征分析
        4.4.1 城市特征和城市碳排放的相互作用机理
        4.4.2 城市特征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分析
    4.5 低碳城市建设演变规律的实证分析
        4.5.1 样本城市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4.5.2 样本城市的低碳演变过程分析
        4.5.3 样本城市的低碳特征演变规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研究方法
        5.2.1 文本主题模型LDA
        5.2.2 解释结构模型ISM
        5.2.3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5.2.4 研究步骤
    5.3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低碳城市相关政策文本收集
        5.3.2 政策文本预处理
        5.3.3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5.4 基于ISM方法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分析
        5.4.1 组建ISM专家组
        5.4.2 构建邻接矩阵
        5.4.3 计算可达矩阵
        5.4.4 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构建
    5.5 基于ANP方法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5.5.1 构建ANP网络结构
        5.5.2 构造判断矩阵
        5.5.3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设计研究
    6.1 问题描述
    6.2 研究方法
        6.2.1 经验挖掘理论
        6.2.2 相似度匹配算法
    6.3 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原则
    6.4 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
        6.4.1 建立低碳城市实践经验库
        6.4.2 匹配目标问题的最佳实践经验
        6.4.3 设计目标城市的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
    6.5 提升路径设计方法的应用范例分析
        6.5.1 目标问题的界定
        6.5.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6.5.3 针对目标问题的提升路径设计结果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目录
    C 附表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关系分析
        二、工业绿色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内容概要、主要创新及其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概要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与理论机制
    第一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涵分析
        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工业绿色转型
    第二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规律分析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绿色经济视角下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分析: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视角
        一、金融发展与工业绿色转型
        二、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马克思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一、马克思两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二、马克思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第三节 基于四部门模型的中国工业结构问题分析
        一、对“总供求均衡”的分析
        二、基于“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的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经济视角下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估计方法介绍
        三、核心指标设计
        四、空间相关性分析
        五、控制变量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二、工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三、工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进一步的考察
        一、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二、经济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路径的实证探究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一、金融发展作用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效应
        二、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研发效应与外资效应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
        二、变量指标设计与指标核算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基本结果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纵横向拉开档次”计算过程说明如下
第六章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变量指标设计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及交互项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进一步检验—区域异质性的考察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业空心化”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工业空心化”的典型特征
        一、“工业空心化”的内涵与界定
        二、“工业空心化”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工业空心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中国“工业空心化”问题与工业转型升级分析
        一、中国“工业空心化”的阶段性判断与分析
        二、中国“工业空心化”对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
        一、发达国家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践分析
        二、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
        二、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附录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10)两化融合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
        1.2.2 关于两化融合的研究
        1.2.3 关于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和难点
    1.5 本章小结
2 两化融合及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两化融合的内涵界定
        2.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界定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后发优势理论
        2.2.2 工业反梯度推移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2.3 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机理
        2.3.1 推动生产模式的变革
        2.3.2 推动销售模式的创新
        2.3.3 推动研发方式的革新
        2.3.4 推动产业组织创新
        2.3.5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两化融合水平及产业结构水平的现状与特点
    3.1 我国两化融合水平
        3.1.1 我国工业化水平现状
        3.1.2 我国信息化水平现状
        3.1.3 我国两化融合水平现状
    3.2 我国产业结构水平
        3.2.1 产业结构的现状
        3.2.2 产业结构的特点
    3.3 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3.3.1 行业层面
        3.3.2 企业层面
    3.4 本章小结
4 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两化融合水平的模型构建与测度
        4.1.1 两化融合水平测度的模型构建
        4.1.2 两化融合的指标体选取
        4.1.3 两化融合水平测度
    4.2 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构建
        4.2.1 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4.2.2 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选取
        4.2.3 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测度
    4.3 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差异
        4.3.1 模型构建和数据选择
        4.3.2 实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5.1 两化融合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影响的原因
    5.2 两化融合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影响的原因
    5.3 制约两化融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加大两化融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6.3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调整我国工业结构的难点及突破口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分析和对策研究[D]. 顾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刘思瑞.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5)
  • [5]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研究[D]. 马冰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能源投资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D]. 潘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扬州市工业结构与工业主导产业互动关系研究[D]. 陈璐. 扬州大学, 2019(01)
  • [8]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D]. 吴雅. 重庆大学, 2019(10)
  • [9]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D]. 朱东波. 厦门大学, 2018(12)
  • [10]两化融合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D]. 张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突破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