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爱才体现的是一种执政理念,那么如何聚才、留才、用才更考验治理能力。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抛出的引才“政策红包”取得了显著成效。有的城市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上升,有的城市新增大学生比率攀高,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各地“扩招”式引进人才,反映出对新型人才的求贤若渴。
虽说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但回头看,一些城市脱离实际、偏离需求的引进实践,还是值得反思。有的人才引入结构与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并不合拍;有的人才政策顾此失彼,“优惠”外来人才,“冷落”本土人才;有的满足于人才流入数字增长,重引不重用……实践证明,这样的引才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尽如人意。如果人才资源厚了,优势却得不到发挥,那么引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看历史,没有良好的事业平台、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适宜的环境土壤,人才流入后依然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看今天,能否涵养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营造“亲”“清”的营商环境、宽容优越的创业氛围等方面,也会对人才去留产生重要影响。换句话说,专注引才优惠政策,简单许诺物质条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将人才流入转化为人才红利。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当下,只有搭建干事创业的支撑系统,加速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高效便捷的投融资支持体系,才能形成对人才的感召力与吸引力。近年来,江苏丰县在强化人才引进政策保障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省级科技产业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三站三中心”40余家,创建省级大学生创业园,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用武之地,这才是聚才用才的“强引擎”和“栖凤巢”。
在新媒体背景下,报纸行业工作人员应对编辑工作重新思考和定位,注重创新思维的提升,不断提高提升工作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报纸编辑应改变幕后工作的方式,充分把握受众的基本特点,提高对新闻的洞察力和敏感性,适时调整工作重心,挖掘新闻采编环节,从而提升新闻生产的积极主动性;其次,报纸编辑应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深度挖掘,丰富新闻信息的内容和可读性,从新闻的采编、数据收集和技术整理出发,以新闻的可靠性为基础,做好新闻策划和编辑工作,提升受众的忠诚度。
当然,没有良好的服务环境,人才引来也留不住,留住也用不好。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要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免除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善于团结人才、使用人才,营造天朗气清的创新创业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由此而言,提升公共政策的开放度、社会环境的包容度、优质服务的贴心度,才能实现高质量引进人才、高效率用好人才、高水平留住人才,形成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2019年的市场可能是“潜龙在渊”的一年,上证指数处于底部震荡期,难以出现趋势性或系统性机会;尽管从长期来看,估值回归是大概率,但在经济转型及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股市在低估值的状态下持续的时间往往比我们预想的更长。比如2012年至2014年,A股就曾经在低估值环境下震荡了较长时间。期待2020年出现“见龙在田”。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如果说爱才体现的是一种执政理念,那么如何聚才、留才、用才更考验治理能力。只有为人才搭建施展抱负、大显身手的舞台,让各类人才的智慧活力充分涌流,让识才、爱才、用才、容才的氛围充盈社会,才能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动人才流入转化为人才红利。
(摘自201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标签:人才论文; 环境论文; 新闻论文; 城市论文; 红利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人才资源开发》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