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生活用海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水,大生,生物,滤池,填料,国家海洋局,即墨。
大生活用海水论文文献综述
姜乾,杨瑜[1](2017)在《海水淡化省下叁成生活用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年底前,龙口市首个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将投产运营。昨天,在位于龙口市徐福街道的南山铝业海水淡化项目现场,钢结构厂房主体工程拔地而起。该项目从年初开工以来,进展迅速,目前土建主体施工接近尾声,供水管网移位改造全部完成。年底前投产之后,将有力缓解龙口工业供水压(本文来源于《烟台日报》期刊2017-07-18)
朱彧[2](2015)在《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朱彧)近日,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发布了《201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沿海各地及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海水利用工作,新增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为日产2.61万吨。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截(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5-08-06)
杨波,姜天翔,郝建安,张晓青,张爱君[3](2015)在《功能生物填料处理大生活用污海水的净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筛选到的耐盐净污复合菌群培养后,采用循环流动法固定于陶粒和活性炭组成的混合填料上,形成功能生物填料,并将其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大生活用污海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水力负荷、反冲洗方式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0min、气水比为(3~5)∶1、水力负荷为1.5~3.5m3·m-2·h-1的最佳运行条件下,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7%、86.8%、74.1%;处理污水的出水水质基本稳定在COD 35~60mg·L-1、氨氮<8mg·L-1、总磷值在0.35~0.70mg·L-1范围内。采用气洗-气水联合冲洗-水洗的反冲洗方式,处理能力可在4h内恢复。(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5年07期)
成玉,王树勋,姜天翔,王静,张雨山[4](2013)在《大生活用海水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主要是利用海水直接替代淡水作为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是海水冲厕)。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对大生活用海水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其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13年S1期)
陈东景,于婧,江世浩,张小英,余幸幸[5](2013)在《大生活用海水使用状况调查与思考——以青岛市海之韵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生活用海水工程能够有效缓解沿海地区的淡水缺乏危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家庭愿意接受使用海水,海水可接受价格是影响居民家庭使用的最重要因素,居民赞成与政府共同承担住房管线改造费用,海水使用是否加速设备腐蚀以及水质是否达到使用标准是居民比较担忧的问题。加强海水使用知识宣传,制定科学的大生活用海水工程推广规划,扶持大生活用海水使用产业化发展是大生活用海水工程建设中需要关注的叁个问题。(本文来源于《海洋经济》期刊2013年05期)
杨波,郝建安,姜天翔,张晓青,张爱君[6](2013)在《曝气生物滤池中不同填料处理大生活用海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沸石、球型陶粒、无烟煤和活性炭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载体填料处理大生活用海水,对COD cr,NH3-N,总磷及浊度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单级生物滤池系统连续运行下,球型陶粒和活性炭的挂膜速度较快。4种生物活性填料柱在填料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下,对大生活用海水中COD cr,NH3-N,总磷和浊度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活性炭生物填料的处理效果最佳,沸石填料的处理效果最差。(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张相忠,于连莉[7](2012)在《沿海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淡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危机,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沿海城市面对日益紧缺的水资源,正采取各种方式探讨开发新的水源。本文以青岛为例,介绍了海水利用技术及目前开展现状,通过海水、自来水、再生水的经济技术比较得出:大生活用海水(冲厕)具有明显的优势,并通过介绍我国第一个大生活用海水(冲厕)示范工程的经济、运行情况得出结论: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在我国沿海缺水地区将会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是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另一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期刊2012-10-17)
[8](2011)在《青岛市15%以上的生活用水将来自海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我国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正在加紧筹建中。该项目建成后,每天将有10万吨淡化海水通过市政管网直接进入市民家庭,占到青岛市区供水量的15%到20%,成为青岛市海洋科技产业化的成功范例。 强大的海洋科技实力,一直是青岛的(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1-05-05)
钱卓,王刚,宁友鹏[9](2009)在《海水污水“变脸”生活用热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海水、污水、太阳能变成新能源,为即墨东部“港中旅”附近5平方公里区域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即将建设成为众人瞩目的“低碳”生活圈……日前,总投资12亿元的港中旅片区新能源项目落户鳌山卫镇。这个“蓝色项目”主要利用海水、污水等自然资源产生新能源,向鳌(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09-09-08)
单科[10](2009)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大生活用海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生活用海水技术是重要的海水直接利用技术之一,是解决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缺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沿海城市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含盐污水,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除大规模应用外,小区、岛屿、船舶和舰艇等中小规模或分散性排放的冲厕海水和其他含盐污水同样会影响环境质量。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具有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低等优点,非常适合岛屿、小区、船舶以及其他特殊场合海水冲厕所产生的含盐污水的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解决海水利用后含盐污水的处理问题,因此对其处理冲厕海水的性能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的盐度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的生活污水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对两种填料的挂膜性能和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组合填料在处理含盐污水时更为适宜。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的生活污水是可行的,当污水中含盐度较低时(含海水比例小于36%),采用组合填料的接触氧化反应器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出水CODCr在50mg/L以下;在较高盐度环境下(海水比例72%~100%),出水CODCr也在50mg/L左右,其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实验采用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复合工艺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工艺对总氮、氨氮的去除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有改善,但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改善。另外,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复合工艺对盐度冲击、负荷冲击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并且复合系统的膜污染状况较轻,在实验的一个多月中,滤膜的通量衰减仅为18%。(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9-08-01)
大生活用海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记者 朱彧)近日,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发布了《201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沿海各地及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海水利用工作,新增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为日产2.61万吨。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生活用海水论文参考文献
[1].姜乾,杨瑜.海水淡化省下叁成生活用水[N].烟台日报.2017
[2].朱彧.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N].中国海洋报.2015
[3].杨波,姜天翔,郝建安,张晓青,张爱君.功能生物填料处理大生活用污海水的净化技术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5
[4].成玉,王树勋,姜天翔,王静,张雨山.大生活用海水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
[5].陈东景,于婧,江世浩,张小英,余幸幸.大生活用海水使用状况调查与思考——以青岛市海之韵小区为例[J].海洋经济.2013
[6].杨波,郝建安,姜天翔,张晓青,张爱君.曝气生物滤池中不同填料处理大生活用海水的研究[J].海洋技术.2013
[7].张相忠,于连莉.沿海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应用初探[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2012
[8]..青岛市15%以上的生活用水将来自海水[N].青岛日报.2011
[9].钱卓,王刚,宁友鹏.海水污水“变脸”生活用热能[N].青岛日报.2009
[10].单科.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大生活用海水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