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稀土合金薄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稀土,薄膜,磁控溅射,化学,速率,矫顽力。
稀土合金薄膜论文文献综述
董硕[1](2018)在《重稀土-过渡族叁元合金及Co_2MnSi合金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中主要制备了重稀土-过渡金属(Dy,Tb)FeCo以及Heusler合金Co_2MnSi(CMS)薄膜,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薄膜的磁及结构特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采用FeCo靶与Dy片组合的镶嵌靶,利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式制备出了具有较好垂直磁各向异性的DyFeCo薄膜。实验分析发现,溅射功率和工作气体流速对DyFeCo薄膜的成分影响明显。改变溅射功率,可以制备出富过渡(TM)和富稀土(RE)两种类型的DyFeCo薄膜。适当的溅射功率和工作气体流速,可以提升DyFeCo薄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与此同时,采用FeCo靶与Tb片组合的镶嵌靶,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式成功制备出了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非晶TbFeCo薄膜。通过改变溅射功率、Ta缓冲层厚度和磁性层厚度等参数,实现了对TbFeCo薄膜垂直磁各向异性的调节。其次,在常温下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结构为Si/Ta/Mg O/CMS/Ta的样品,研究了溅射功率对CMS薄膜面内磁特性及结构特性的影响。热磁特性分析发现,当加热温度达到400℃以后,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开始增大,逐渐由弱磁性转变为强磁性。随着加热温度的继续升高,溅射功率越大的薄膜,磁相变发生的越迅速。结构特性分析表明,薄膜经400℃退火后发生了晶化,并且晶粒尺寸与薄膜的溅射功率和退火温度相关。薄膜退火后的磁特性和方块电阻变化表明,适当的溅射功率和退火温度,能够获得软磁性能较好的CMS薄膜。最后,成功制备了Ta为中间层,不同厚度的TbFeCo薄膜分别作为底层和顶层的多层膜结构薄膜,并且成功观察到了两个磁性层在不同外场下的连续翻转。(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06-06)
张鲁山[2](2012)在《铁基超导薄膜的制备及稀土锗基合金成相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论文第一部分工作采用传统固态反应法烧结得到了FeTe合金。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Rietveld全谱拟合分析方法测定了其相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显示主相为Fe1.08Te,空间群为P4/nmm,点阵参数为:a=3.8214(3)A,c=6.2875(3)A,Z=2,Fe原子占据2a和2c晶位,Te原子占据2c晶位。相关电磁测量表明块材FeTe不具有超导转变。以之为靶材使用激光溅射沉积法,在(001)取向的SrTiO3基片上成功得到了单相、外延、超导的FeTe薄膜,薄膜超导转起始变温度为13.2K,零电阻温度为9.8K。我们认为这与薄膜特有的二维特性以及薄膜内应力导致的结构变化有关。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和经验,为进一步研究铁基超导薄膜提出了建议。(二)论文第二部分工作采用Nd、Sm、Gd、Tb四种稀土元素,利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1:2和1:3成分的稀土锗基合金。通过粉末衍射法确定其相组成,研究其相组成随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对未知相进行指标化。GdGe3-xMnx体系中发现的未知相A指标化结果为正交结构,M(22)=10,F(22)=8,a=8.01A,b=5.69A,c=4.02A;TbGe3-xMnx体系中发现的未知相B指标化结果为正交结构,M(23)=17,F(23)=13,a=7.99A,b=4.01A,c=3.26A。最后,为改进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发现的新相的方法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2-03-01)
李晓其,徐晓光,张德林,包瑾,张国庆[3](2010)在《稀土-Heusler合金Tb-Co_2FeAl垂直磁各向异性薄膜的制备和磁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Tb-Co2FeAl磁性薄膜,研究了两种不同溅射功率以及不同的薄膜厚度对样品的磁性的影响。采用交变梯度磁强计(AGM)对样品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当Tb靶和Co2FeAl靶的溅射功率分别为5和15 W时,同时表现出平面内各向异性及弱垂直各向异性;而当功率分别为10和30 W时则表现出强垂直磁各向异性,垂直矫顽力Hc=3.3×104A.m-1,且垂直矫顽力的值随着薄膜厚度降低也逐渐减小,当厚度减小到10 nm时,Hc=1×104A.m-1。(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10年03期)
刘进[4](2009)在《化学沉积稀土Fe-B合金薄膜工艺与组织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化学沉积稀土Fe-B合金薄膜的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和磁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并确定了化学沉积Fe-B-RE合金的前处理工艺和最佳配方,制备出试样,考察了合金薄膜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测定了镀液的电化学特性、薄膜的磁学性能。在化学沉积Fe-B合金薄膜中添加稀土镧和铈,探讨它们对合金薄膜的沉积工艺、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磁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以期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化学沉积Fe-B-RE半硬磁性合金薄膜。结果表明:与基体的前处理中无敏化活化相比,对基体沉积前采用敏化活化前处理得到的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强,薄膜起皮现象少;稀土镧大幅度提高了薄膜的沉积速度,稀土铈增加了薄膜的光亮性,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薄膜表面质量;不管基体是否敏化活化,镧和铈均提高了镀液的稳定性。镀液中添加稀土后,改善了阴极极化能力,降低了薄膜沉积生长的形核功,增大了形核率,使薄膜组织均匀致密。Fe-B合金薄膜以晶态生长方式沉积。合金薄膜的矫顽力大,饱和磁化强度、磁导率适中,剩余磁化强度较大,具有优良的半硬磁性能;对基体进行敏化活化前处理,能大幅度提高薄膜的初始磁导率;稀土介入后,薄膜组织均匀致密,薄膜的矫顽力增大,半硬磁性能更优异。(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9-04-01)
林静[5](2008)在《稀土过渡族合金薄膜的磁光性质和输运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dFeB作为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它的出现使永磁材料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为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而对NdFeB磁性薄膜的研究既推动了NdFeB作为永磁材料在性能上的不断完善,又有利于探究其微观构造,促进在磁光存储方面的深入发展,对于微磁器件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中,用磁控溅射方法和一定的热处理工艺制备了W/NdFeB双层膜和W/NdFeB/W多层膜。在室温下,测量了不同厚度W/NdFeB/W多层膜的磁滞回线,以及不同厚度W/NdFeB双层膜在一定入射光波长范围内的磁光克尔角θ_k。对W/NdFeB/W多层膜来说,矫顽力随铁磁层厚度的增加呈非线性波动,而垂直膜面矫顽力与面内矫顽力的比值则随铁磁层厚度增大指数衰减;垂直各向异性随缓冲层厚度增加而增大。对W/NdFeB双层膜,垂直膜面矫顽力在铁磁层厚度为50nm左右表现为极大,通过极向磁光克尔效应测量,磁光克尔角θ_k-入射光波长λ的变化曲线随铁磁层厚度增加先上移后下降,在铁磁层厚度为60nm时表现出最高值。另外,TbFeCo合金薄膜因其作为稀土.过渡族磁性薄膜的许多特殊性质,也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一方面,在输运性质研究工作中,关于薄膜磁性质的焦耳热效应研究开展较少;另一方面,TbFeCo合金膜中稀土磁矩与过渡族磁矩反平行排列的结构导致其存在磁矩为零的补偿温度T_(comp),为研究温度对于磁性能的影响提供良好实验平台。本文在TbFeCo薄膜研究上,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了解特定成分磁性薄膜的温度特性和输运性质。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不同成分比的非晶TbFeCo合金膜。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其不同温度下的饱和磁化强度,并通过反常霍尔效应测量了不同成分样品在改变电流值时的矫顽力变化曲线,证实其电流效应即为焦耳热效应的反应。另外,对于富Tb与富FeCo的不同样品,测量其霍尔电阻和电阻随外加磁场的变化曲线,并通过反常霍尔效应中电子偏转的唯象分析,做出了较好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5-27)
贾韦[6](2007)在《稀土铈介入化学沉积钴—镍—磷合金薄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稀土Ce的介入对化学沉积Co-Ni-P薄膜的成分、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最佳配方的基础上,在镀液中加入不同量的稀土Ce制备出试样,通过电子能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显微硬度计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仪器,考察了合金镀层的成分、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测定了合金镀层的电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磁学性能,并探讨稀土Ce对合金薄膜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稀土元素后,沉积速度得到明显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镀液中RE添加量的增加,沉积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含有稀土元素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结合力和表面质量有所改善;在水溶液中稀土元素Ce可以与Co、Ni、P实现共沉积,且随着镀液中稀土Ce浓度的增大,合金镀层中Co、Ni和P的含量在小范围内波动,稀土Ce含量升高;合金薄膜由非晶态转变成微晶态,最终呈现晶体形态;添加稀土Ce后影响了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提高了析出电位,减小了极化度;还原剂改变了化学镀Co-Ni-P-Ce溶液的电化学行为,析出电位负移程度减弱,沉积电流增大,提高了沉积速度;稀土元素Ce使合金镀层显微硬度得到改善,在一定范围内,显微硬度随稀土元素Ce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稀土元素Ce明显改善了Co-Ni-P合金的磁学性能,提高了镀层的矫顽力,矫顽力随镀液中稀土Ce含量的增大而升高;提高了饱和磁化强度,降低了剩余磁化强度;提高镀层的磁导率,磁导率随稀土Ce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7-11-01)
朱云丽[7](2006)在《化学沉积稀土Co-Fe-B合金薄膜工艺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化学沉积稀土Co-Fe-B合金薄膜工艺和电化学性能。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并验证了化学沉积Co-Fe-B合金工艺的基础配方和最佳配方,考察了镀液电化学性能,镀液各组分对合金沉积速度的影响及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在化学沉积Co-Fe-B工艺最佳配方基础上添加不同种类稀土元素,考察稀土在镀液中对电化学性能及沉积速度的影响,探讨含稀土Co-Fe-B合金的共沉积机制及稀土对合会镀层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以期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化学沉积钴基合金软磁薄膜。结果表明:钴铁离子是以共沉积形式进入镀层的,钴铁离子共沉积的极化度比离子单独沉积小:酒石酸钠浓度增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促进作用,乙二胺浓度的增加,对硼氢化钠氧化的促进作用,对络离子还原反应有阻碍作用,亚硒酸浓度较低时,对还原反应有促进作用,较高时,有阻碍作用,对阳极氧化反应正好作用相反;稀土元素在络合剂和基体材料作用下,析出电位正移;稀土加入镀液中,减小了阴极极化曲线的极化度,提高了沉积速度;成分分析显示稀土元素RE能够进入Co-Fe-B合金镀层,与钴、铁原子发生共沉积,且随RE的溶入量增加,Co含量增加,Fe,B含量减少;稀土的加入使非晶镀层有微晶化趋势,且使镀层组织细小,均匀:稀土元素也使合金镀层显微硬度及耐蚀性得到明显改善;Co-Fe-B合金镀层具有很好的软磁性能,添加适量稀土Ce镀层的软磁性能大大提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6-04-01)
冯书争[8](2006)在《化学沉积稀土钴基合金薄膜组织和软磁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化学沉积稀土钴基合金薄膜组织和软磁性能。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并实验了化学沉积Co-Ni-B-RE合金工艺的基础配方和最佳配方,制备出试样,考察了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测定了合金镀层的电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磁学性能。在化学沉积Co-Ni-B合金镀层中添加不同种类稀土元素,探讨其对合金镀层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以期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化学沉积钴基合金软磁薄膜。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稀土元素后,沉积速度得到明显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镀液中RE添加量的增加,沉积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含有稀土元素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结合力和表面质量有所改善;在水溶液中稀土元素RE可以与钴基合金实现共沉积,且随着镀液中RE浓度的增大,合金镀层中Co、Ni和RE的含量升高,B含量降低;稀土RE的溶入,使合金镀层由非晶态转变成微晶态,晶粒细小,组织致密;添加稀土RE后影响了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提高了析出电位,减小了极化度;络合剂和稳定剂改变了化学镀Co-Ni-B-RE溶液的电化学行为,含量适量时使极化度减小,析出电位负移程度减弱,沉积电流增大,提高了沉积速度;稀土元素La、Ce、Dy使合金镀层显微硬度得到改善,在一定范围内,显微硬度随RE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不同稀土的改善效果:Dy最明显,Ce次之,La最弱。稀土元素明显改善了Co-Ni(Fe)-B合金的磁学性能,使得饱和磁化强度Ms、初始磁导率μ_0和最大磁导率μ_(max)升高,矫顽力Hc降低。与Co-Fe-B-RE合金相比较,虽Co-Ni-B-RE合金的Ms略小,但其μ_0、μ_(max)较大,Mr、Hc较小,综合软磁性能更加优异,且含4f电子的稀土元素比不含4f电子的稀土元素、轻稀土元素比重稀土元素对镀层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得到了软磁性能优异的化学沉积Co-Ni-B-RE合金。(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6-02-01)
彭军[9](2004)在《脉冲电镀Ni-Nd-P稀土合金薄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薄膜已广泛地应用在磁学、光学、电催化和超导器件等领域。这类稀土薄膜功能材料已引起了材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综述了稀土的性质和应用,阐述了采用脉冲电流在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理论原理,并分析了其相对于直流电镀的优势。 其次,本文对采用脉冲电流在水溶液中电沉积Ni-Nd-P稀土合金薄膜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在Cu基体上电沉积出厚度达5μm以上的灰白色的稀土合金薄膜。研究了脉冲电流、脉冲频率和脉冲占空比等电参数对镀层沉积速率、形貌、力学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能实现Ni-Nd-P叁种元素共沉积且镀层质量好的脉冲电参数。利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发现采用脉冲电流得到的镀态样品质量明显好于直流,表面更平整光滑,结晶更致密。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合金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测试镀层的显微硬度发现:稀土合金镀层的硬度比基体铜的硬度大,脉冲镀层比直流镀层的硬度大;在300℃到600℃热处理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镀层硬度值降低。 针对水溶液电沉积稀土合金的困难,本文还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镀液组成中的混合配体柠檬酸和氯化铵对稀土元素和镍还原电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配体使稀土元素的还原电位正移,使稀土元素电沉积成为可能;使镍的还原电位负移,从而实现这两种还原电位相差较大的金属的共沉积。(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4-10-08)
高学宝[10](2004)在《水溶液电沉积Fe-Nd-P、Fe-Ce-P稀土合金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薄膜已广泛地应用在磁学、光学、电催化和超导器件等领域。这类稀土薄膜功能材料已引起了材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综述了稀土的性质和应用,阐述了水溶液电沉积稀土合金的理论原理,并分析了从水溶液中电沉积出稀土合金的可行性。 其次,本文对水溶液电沉积Fe-Nd-P和Fe-Ce-P稀土合金薄膜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在Cu基体上电沉积出厚度达5μm以上的黑色的稀土合金薄膜。镀液主要组分为:氯化钕(或氯化铈),氯化亚铁,亚磷酸,柠檬酸,氯化铵。研究发现:柠檬酸络合剂和Cu基体能使稀土元素的还原电位正移,使稀土元素电沉积成为可能。研究了金属盐浓度比、络合剂浓度、镀液pH值、温度和施镀时间对镀层沉积速率及成分的影响,得出了能实现Fe、Nd、P叁种元素共沉积且镀层稀土元素Nd含量高、镀层质最好的工艺因素。利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发现镀态样品表面平整、光滑。 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合金成分及热处理温度对合金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测试镀层的显微硬度发现:稀土合金镀层的硬度比基体Cu的硬度大,Fe-Nd-P镀层硬度比不含稀土的镀层硬度大,稀土元素Ce含量高的Fe-Ce-P镀层硬度比不含稀土的镀层硬度大。在300℃到600℃热处理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镀层硬度值降低。 研究了Fe-Nd-P和Fe-Ce-P合金镀层的磁性能,经测量发现Fe-Nd-P、Fe-Ce-P合金镀态样品与没有加稀土的Fe-P合金镀态样品相比,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都要高。(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4-03-15)
稀土合金薄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论文第一部分工作采用传统固态反应法烧结得到了FeTe合金。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Rietveld全谱拟合分析方法测定了其相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显示主相为Fe1.08Te,空间群为P4/nmm,点阵参数为:a=3.8214(3)A,c=6.2875(3)A,Z=2,Fe原子占据2a和2c晶位,Te原子占据2c晶位。相关电磁测量表明块材FeTe不具有超导转变。以之为靶材使用激光溅射沉积法,在(001)取向的SrTiO3基片上成功得到了单相、外延、超导的FeTe薄膜,薄膜超导转起始变温度为13.2K,零电阻温度为9.8K。我们认为这与薄膜特有的二维特性以及薄膜内应力导致的结构变化有关。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和经验,为进一步研究铁基超导薄膜提出了建议。(二)论文第二部分工作采用Nd、Sm、Gd、Tb四种稀土元素,利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1:2和1:3成分的稀土锗基合金。通过粉末衍射法确定其相组成,研究其相组成随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对未知相进行指标化。GdGe3-xMnx体系中发现的未知相A指标化结果为正交结构,M(22)=10,F(22)=8,a=8.01A,b=5.69A,c=4.02A;TbGe3-xMnx体系中发现的未知相B指标化结果为正交结构,M(23)=17,F(23)=13,a=7.99A,b=4.01A,c=3.26A。最后,为改进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发现的新相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稀土合金薄膜论文参考文献
[1].董硕.重稀土-过渡族叁元合金及Co_2MnSi合金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8
[2].张鲁山.铁基超导薄膜的制备及稀土锗基合金成相规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李晓其,徐晓光,张德林,包瑾,张国庆.稀土-Heusler合金Tb-Co_2FeAl垂直磁各向异性薄膜的制备和磁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2010
[4].刘进.化学沉积稀土Fe-B合金薄膜工艺与组织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5].林静.稀土过渡族合金薄膜的磁光性质和输运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8
[6].贾韦.稀土铈介入化学沉积钴—镍—磷合金薄膜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7].朱云丽.化学沉积稀土Co-Fe-B合金薄膜工艺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8].冯书争.化学沉积稀土钴基合金薄膜组织和软磁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9].彭军.脉冲电镀Ni-Nd-P稀土合金薄膜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
[10].高学宝.水溶液电沉积Fe-Nd-P、Fe-Ce-P稀土合金薄膜[D].湖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