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姜鸿宇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姜鸿宇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人民医院843800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O例。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较理想,可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冠心病的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心脏冠脉血管病变或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的症状。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劳累、情绪激动等。患者在发病的时候甚至会有濒死感,症状较轻的患者休息后症状自然缓解,而症状偏重的患者需要借助药物来缓解症状,一般采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方法。治疗心绞痛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临床心理护理治疗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以下为具体报道。

一.资料。

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O0例,男69例,女31例,年龄4O~92岁,平均6O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疗效判定和统计方法。

1.疗效判定。无效:心电、胆固醇和血压等均未缓解,心绞痛未好转;有效:心绞痛发病减少,各项指标有所好转;显效:心绞痛完全缓解,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2.统计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该两组患者都有进行药物治疗。可是在临床治疗结果方面,却是不同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疾病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与改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观察组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可知其组间数据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

1.心血管疾病的产生原因有多种,多数都与心理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当前的临床治疗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干预治疗。紧张的情绪和心理会促使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茶酚胺在体内含量增加,加大心率、升高血压、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导致心肌缺血,加重病情。

2.就临床来看,该病具有发作快、频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就常规治疗而言,治疗的效果较差,整体治疗有效率在50%~60%左右,最高也不超过70%。如此低的治疗有效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预后,而且制约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方法是临床不断探索的一个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药物的出现,使用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心绞痛逐步在临床中得到了重视。

3.心绞痛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相关研究指出,冠心病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且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机率高于正常者。心绞痛患者应尽量保持心境平和,避免劳累,且及时服用药物,以控制病情的发。

4.患者发生心绞痛时,其前胸会出现阵法性压榨性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绞痛是一种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疾病,而临床发现一些精神障碍如焦虑、愤怒、惊恐等负面情绪会加重和诱发心绞痛的发生,有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5.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年龄大于40中老年人,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患者。而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常见的表现为心绞痛,心绞痛患者应该避免情绪激动、过度运动、规范作息时间、禁烟禁酒、严格控制饮食等方面可以影响心绞痛的发作的因素。心绞痛的患者还应该贴身准备药物,避免突然发作引起的症状加重。

6.目前,该疾病在临床上,多使用药物来进行控制治疗。其中氯吡格雷,发挥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该种药物,属于一种受体阻滞剂。患者在服用常规治疗药物后,服用该药物,可以促进药物中含有的ADP受体阻滞剂,快速的与血小板中含有的同类型受体,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阻止了纤维蛋白原,以及糖蛋白受体的相互融合,有效的抑制了患处血小板的活性,并且阻止了集聚,避免了血栓情况发生,改善了血液不通情况,因此治疗心绞痛效果较好。但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性,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五.结语。

心绞痛属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冠心病病发后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由于患者心脏冠状血管出现病变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情绪过于激动或劳累过度易诱发该病。患者发病后具有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严重者有濒死感,症状较轻时大多休息后自然缓解,重症者需采取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总之,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急性心绞痛患者心内科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有关药物治疗,能够提升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结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不断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严华,罗倩.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1):4676-4676.

[2]闫弘睿.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33):49-50.

[3]比力克孜·阿布力米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3(6X):55-56.

[4]郭云洁,李燕军.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6):7585-7586.

标签:;  ;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姜鸿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