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脱水法论文_刘艳萍,张岚翠,王起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包埋脱水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低温,冰冻,细胞系,丝状,种质,水稻,裙带菜。

包埋脱水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萍,张岚翠,王起华[1](2017)在《包埋脱水法常温和低温保存裙带菜配子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包埋脱水法在20℃、4℃和-20℃条件下对裙带菜配子体进行保存,研究了保存温度、胶球含水量以及光照等因素对裙带菜配子体存活率的影响。含水量为50%时配子体在20℃/暗和4℃/暗获得了较好的存活率,保存360 d后存活率分别为22.4%和56.3%。保存360 d的裙带菜配子体可以发育成幼孢子体,且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对裙带菜配子体进行中长期保存,该方法操作简单,对裙带菜的保种及育苗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徐海龙,刘华英[2](2017)在《植物种质资源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种质资源是植物育种的基础,理论上植物材料可以无限期的保存在超低温环境中,同时还能保持遗传稳定性。为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的后续研究参考,从材料选择、包埋前预处理、包埋、预培养、脱水、冷冻、化冻与恢复培养等方法面对植物种质资源包埋脱水发超低保存的关键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介绍其优点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徐海龙[3](2017)在《罗汉果茎尖的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及其蛋白质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包埋脱水法技术基于人工种子技术发展而来,采用海藻酸钙对样本进行包裹,使样本免受化学药剂的毒害与脱水的损害。包埋脱水法有着实验操作简单,成本低,存活率高的优点。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果实有着重要药用与食用价值,目前对罗汉果进行超低温种质保存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对4个品种罗汉果(龙脊,冬瓜汉,青冠,柏林3号)的茎尖进行了包埋脱水法的超低温保存研究,并对保存过程中罗汉果茎尖进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及差异分析和质谱鉴定,探讨包埋脱水法保存对其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可为罗汉果种质超低温保存提供分子基础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单因素实验:1.对超低温保存预培养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预培养2d最佳,存活率为55%。2.不同的预培养蔗糖浓度处理表明,0.6mol/L蔗糖处理冬瓜汉茎尖效果最好,存活率为 58%。3.在不同蔗糖浓度的预培养试剂中添加10%的甘油,冬瓜汉茎尖在0.6mol/L蔗糖+10%甘油时保存效果最好,存活率为78%。4.随冬瓜汉茎尖包埋珠脱水时间延长,脱水小于4h的存活率不到10%,然后存活率上升,至脱水6h时达峰值(61%),此时的水分含量为23%。正交实验:5.对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叁个重要因素:预培养蔗糖浓度,预培养时间与脱水时间对罗汉果的冬瓜汉品种进行正交实验,筛选出的最佳保存条件为:0.6mol/L蔗糖预培养ld,常温下脱水6h,最高存活率60%。将其应用于冬瓜汉、青冠、伯林3号、龙脊4个品种,存活率分别为60%,42%,45%和53%,青冠和伯林3号两个品种较为接近。6.对液氮冷冻后、液氮冷冻前和继代(对照)的罗汉果茎尖的蛋白质进行提取,蛋白质组双向电泳,2-DE图谱分析测定,结果表明,3组的蛋白质数量有明显差异,冷冻组蛋白质点数目在1400~1500之间,未冷冻组在1900~2000之间,对照组在2200~2400之间;蛋白质覆盖率最低60%,最高为84%,而实验组组内对比中,最低76%,最高84%,显示实验重复性都较高。7.对3组实验的2-DE图谱进行差异分析显示:超低温保存产生了差异蛋白,冷冻组与对照组差异性大,共有283个蛋白差异位点,其次是未冷冻组与对照组,测得181个蛋白差异位点,冷冻组与未冷冻组差异最小,有72个蛋白差异位点。8.根据蛋白质组差异分析,从中选定21个蛋白质(A23、A08、C10、B01、C19、D60、D111、D119、D134、D124、D136、D163、E84、C21、C49、C58、D61、D128、E57、B18、D44)进行质谱鉴定鉴定结果:A23为苹果酸脱氢酶;A08为谷氨酰胺合成酶;C10为热休克蛋白70;B01为Patellin 1;C19为Ⅱ型伴侣蛋白CPN60-2,D60为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片段);D111为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D119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D134为S-腺苷基甲硫氨酸(片段);D124为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2;D136为Ran结合蛋白1;D163叶绿体内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E84热休克蛋白17.4;C21,C49,C58,D61,D128,E57,B18和B44,这8个蛋白质功能不明。(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尹明华,洪森荣[4](2015)在《药用植物黄芪离体培养茎尖的包埋脱水法和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找出一条黄芪种质长期包埋脱水法保存和包埋玻璃化法保存的程序,以来源于黄芪离体生长腋芽的黄芪茎尖并包埋成海藻酸钙珠。随后,在MS+0.75 mol·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25℃下预培养5 d后,放于干硅胶上无菌干燥5 h,直至含水量达23.1%(以鲜重为基础)时将材料投入液氮保存。保存1 d后,茎尖在40℃水浴中化冻2~3 min并转入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再生培养,2周后大约50%的茎尖可再生出芽。黄芪茎尖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也被优化,同样包埋成海藻酸钙凝胶珠的茎尖在MS+1 mg·L~(-1)6-BA+0.05 mg·L~(-1)NAA+0.75 mol·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25℃预培养3 d,用2 mol·L~(-1)甘油+0.4 mol·L~(-1)蔗糖装载液25℃装载90 min并再用PVS2在0℃下处理120 min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1 d后,取出材料在37℃水浴中化冻2~3 min,并用MS+1 mg·L~(-1)6-BA+0.05 mg·L~(-1)NAA+1.2 mol·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进行10 min的洗涤后转入MS+1 mg·L~(-1)6-BA+0.05 mg·L~(-1)NAA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再生培养。茎尖的再生率接近80%。以上两种超低温保存方式均未造成再生植株形态学上的变化。因此,包埋脱水法和包埋玻璃化法两种常规方法对于黄芪茎尖超低温保存来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庄琰,宫相忠,高伟,张文健[5](2014)在《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丝状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本实验室保存的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丝状体为材料,用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萱藻丝状体,研究了蔗糖预培养浓度和时间、胶球含水量、化冻温度以及胶球恢复时间对萱藻丝状体存活率和冻存后生长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萱藻丝状体胶球在0.4mol/L的蔗糖溶液中预培养6h能获得最高的存活率;(2)萱藻丝状体胶球的最佳含水量较低,为15%左右,当含水量高于27%时,冻存后的存活率为0;(3)40°C为最适的化冻温度;(4)化冻后,将萱藻丝状体胶球在黑暗条件下恢复18h能显着提高存活率;(5)在最佳条件下,萱藻丝状体经冻存后的存活率最高可达54.79%,恢复后的丝状体与冻存前丝状体并无区别,且经诱导后能够产生正常的孢子囊,放散的孢子可以发育成叶状体。(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4年05期)

曾博雅,王智,张云峰,杨清,陆巍[6](2009)在《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的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包埋脱水法冷冻保存水稻胚性悬浮细胞。整个过程包括:胚性悬浮细胞预培养、细胞包埋、二次预培养、包埋细胞脱水、液氮冰冻、细胞解冻和冷冻细胞恢复培养。结果表明,在细胞水分含量为25.17%和蔗糖浓度依次递增以及第2次预培养3~4d的存活率最好。在培养基中加2.5g·L-1活性炭有利于细胞的恢复生长。细胞恢复培养后,能再产生愈伤组织,但生长变慢,有约5d的滞后期。(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2009年06期)

曾博雅[7](2009)在《水稻悬浮细胞的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以及多酚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胚性悬浮细胞系不仅是全能性原生质体的重要来源,而且它本身也可作为植物基因转移的受体。在植物组织培养方面也有较大的应用。因此,研究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的保存和长期培养过程中的衰老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包埋脱水法中主要参数的优化,建立了一个能用于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保存的方法:胚性悬浮细胞依次在递增浓度为0.25,0.5,0.75和1mol·L-1蔗糖的A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预培养2d,在含8%(w/v)海藻酸钙,1mol·L-1蔗糖,2 mol·L-1甘油的混合液中包埋,1 mol·L-1蔗糖的AA液体培养基中二次预培养3d,包埋细胞脱水120min,液氮冷冻,细胞解冻和冷冻细胞在含2.5 g·L-1活性炭的AA固体培养基(0.8%琼脂)恢复培养。细胞恢复培养后,能再产生愈伤组织,但生长变慢,有约5 d的滞后期。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的保存,而且可以用于对胚性悬浮细胞系中优质胚细胞的筛选。首次使用了包埋脱水法成功地保存了水稻悬浮细胞,延长了细胞保存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内外源总酚含量与细胞衰老死亡的关系。在植物体中当细胞受到伤害时,胞内本来分隔不会接触的酚和多酚氧化酶,有机会接触并在氧气的作用下,生成醌,导致细胞褐变衰老死亡。我们首次使用酚作为诱导剂,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邻苯二酚处理,模拟生物体内酚类物质的积累。经过不同浓度、时间的处理,我们发现细胞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内源总酚含量增加,H2O2、MDA、含量上升,抗氧化酶被激活。DAPI、AO/EB染色显示出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核凝聚,细胞皱缩。分析H2O2、O2·-、MDA可能是导致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推测细胞在2mmol-5mmol的邻苯二酚浓度下,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而在10mmol邻苯二酚处理48h后,细胞死亡较高。而2mmol以下对细胞的伤害较小,耐受力强。细胞之所以没有立刻褐变死亡,可能是由于细胞有一定的耐受力,这些酶在发挥作用。酚对其的伤害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随着时间增加的。这对于了解在组织培养中褐变的发生机理以及细胞培养衰老的机理提供了有力证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王起华,曹光辉,梁宏,张恩栋,谷月[8](2008)在《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2个品种的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Porphyra yezoensis Ueda 03B和03C)分别包埋在含3%褐藻酸钙的胶球中,探讨了脱水速率、胶球含水量及恢复方法对冷冻保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条斑紫菜03B丝状体的胶球以15%含水量/h的脱水速率脱水至15%含水量,经过冷冻保存并在培养基中暗恢复24h后,丝状体的存活率可达82.4%.而含条斑紫菜03C丝状体的胶球在以7.5%含水量/h的脱水速率脱水至25%含水量后直接培养时,丝状体的冷冻保存存活率最高,为80.9%.与常规的两步法相比,包埋脱水法可大大简化操作程序,并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是冷冻保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一种有潜力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李莹[9](2006)在《藻类种质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包埋脱水技术的要点、脱水的方法及优点,与常规的两步法冰冻保存相比,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藻类种质可大大简化操作程序,是一种有潜力的冰冻保存方法.(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王起华,李莹,刘艳萍,李大鹏[10](2006)在《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小新月菱形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包埋脱水法研究了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minutissima)的超低温保存,探讨了影响存活率的内、外因素:藻细胞年龄、脱水速率、胶球含水量和化冻后的恢复方法等。结果表明,将处于静止初期的藻细胞包埋在含有0.5 mol/L蔗糖的3%褐藻酸钙胶球中,以含水量每小时减少0.9%的平均速率脱水至胶球含水量为40%,化冻后在冻存管中室温下暗恢复12 h的条件下冰冻存活率较高,可达到18.3%左右。与常规的两步法冰冻保存相比,包埋脱水法可大大简化操作程序,是保存小新月菱形藻的一种有潜力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06年04期)

包埋脱水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种质资源是植物育种的基础,理论上植物材料可以无限期的保存在超低温环境中,同时还能保持遗传稳定性。为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的后续研究参考,从材料选择、包埋前预处理、包埋、预培养、脱水、冷冻、化冻与恢复培养等方法面对植物种质资源包埋脱水发超低保存的关键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介绍其优点和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埋脱水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艳萍,张岚翠,王起华.包埋脱水法常温和低温保存裙带菜配子体的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7

[2].徐海龙,刘华英.植物种质资源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7

[3].徐海龙.罗汉果茎尖的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及其蛋白质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4].尹明华,洪森荣.药用植物黄芪离体培养茎尖的包埋脱水法和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英文)[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5

[5].庄琰,宫相忠,高伟,张文健.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萱藻(Scytosiphonlomentaria)丝状体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4

[6].曾博雅,王智,张云峰,杨清,陆巍.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的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

[7].曾博雅.水稻悬浮细胞的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以及多酚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现象[D].南京农业大学.2009

[8].王起华,曹光辉,梁宏,张恩栋,谷月.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李莹.藻类种质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的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0].王起华,李莹,刘艳萍,李大鹏.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小新月菱形藻[J].海洋科学.2006

论文知识图

化冻后恢复方法对牟氏角刺藻存活率的...恢复方法对条斑紫菜03B(A)和03C(B)自...芥菜型油菜授粉后20d的种子切片CD34定位肿瘤组织浸润性生长胶球含水量和化冻方法对裙带菜配子体存...脱水速率对裙带菜配子体克隆存活率的影...

标签:;  ;  ;  ;  ;  ;  ;  

包埋脱水法论文_刘艳萍,张岚翠,王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