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交会穴论文-甘艳艳,樊小闯,邢奥静,刘群霞

八脉交会穴论文-甘艳艳,樊小闯,邢奥静,刘群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八脉交会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寐,八脉交会穴,验案

八脉交会穴论文文献综述

甘艳艳,樊小闯,邢奥静,刘群霞[1](2019)在《八脉交会穴为主治疗不寐验案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认为不寐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思虑过度等有关,基本病机为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或阳跷脉、阴跷脉功能失调,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常见证型有心肾不交、肝火扰心、脾胃不和、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基本治疗思路为引阳入阴。本文通过列举1例典型医案,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3期)

杨艳君,马志辉,刘兢,刘俞册,郑贺英[2](2019)在《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Schuell语言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辨证取穴;治疗组给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1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语言功能总积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失语程度分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ACAP)、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P)、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PCAP)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及脑动脉的血流速度。(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婉瑜,代金豹,靳勇,丁影[3](2019)在《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八脉交会穴配穴组(35例)和常规针刺组(35例)。常规针刺组取病变段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外俞进行针刺治疗;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常规针刺组的基础上增加双侧后溪穴、双侧申脉穴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3个月。应用SF-36量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及12周由第叁方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治疗结束时、4周及12周随访中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其中治疗结束时全部维度均具有高度差异(均P<0.01),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等4个维度具有高度差异(均P<0.01)。常规针刺组治疗结束时各维度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除一般健康状况(GH)和精神健康(MH)外其余6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时生理职能(PH)、躯体角色(RP)和社会功能(SF)等3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及12周随访时的各个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能较好的提高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上有显着优势。(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孟民,张筠,汪雪阳,郭宇,郭振芳[4](2019)在《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对颈源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颈源性失眠患者93例,按患者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单纯口服舒乐安定治疗,每晚口服1mg。治疗组予以针刺治疗,选穴申脉、照海、后溪、临泣、外关、内关、公孙、列缺,运用平补平泻手法治疗,留针20min。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32/45)显着优于对照组的33.3%(16/4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对照组效果不明显。结论: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颈源性失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和生活质量,操作方便,适宜在社区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03期)

马莉,王诗陶,顾兰馨[5](2018)在《头穴丛刺法配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配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门诊就诊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法配合针刺双侧八脉交会穴,对照组采用头穴丛刺法配合病侧常规体针,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统计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4%,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配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相对于头穴丛刺法配合病侧体针疗效更好。(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郭凯云[6](2018)在《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针刺八脉交会穴与常规针刺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为应用八脉交会穴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的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为临床中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脑外伤后抑郁提供新方法。方法在解放军第一一叁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中,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脑外伤后抑郁患者按照纳入标准的要求进行观察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八脉交会穴组(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选用八脉交会穴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抑郁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两方面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其中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脑外伤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改善程度。临床总疗效标准参照《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有关脑外伤后抑郁的疗效评定标准。所有研究数据都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针刺八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的病例两组间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HAMD、BI评分量表评分)经统计学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前针刺八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的病例两组间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2.2个疗程治疗后,针刺八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的HAMD、BI评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结果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量表积分比较,针刺八脉交会穴组明显低于常规针刺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I评分量表积分比较,针刺八脉交会穴明显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个疗程治疗后,针刺八脉交会穴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其中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4例;常规针刺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其中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针刺八脉交会穴组与常规针刺组的临床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脉交会穴和常规针刺治疗脑外伤后抑郁均有一定临床疗效,但针刺八脉交会穴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在改善抑郁状态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优于常规针刺。因此针刺八脉交会穴是临床治疗脑外伤后抑郁有效的疗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11-01)

张婉瑜,丁影,靳勇,蔡少忍[7](2018)在《八脉交会穴治疗颈型颈椎病即刻疗效观察: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即刻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八脉交会穴组(35例)和常规针刺组(35例)。常规针刺组取病变节段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外俞进行针刺治疗,八脉交会穴组在常规针刺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八脉交会穴配穴(双侧后溪穴配申脉穴)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的颈痛量表评分(NPQ)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定治疗后即刻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即刻,两组NPQ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八脉交会穴组治疗后即刻NPQ评分和VAS评分较常规针刺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即刻,八脉交会穴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优于常规针刺组的71.4%(25/35,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均可快速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主观疼痛程度,但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的即刻疗效更显着。(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赵然,乔林静[8](2018)在《针刺八脉交会穴加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加穴位贴敷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补液组,分别采用针刺加穴位贴敷和常规补液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治疗次数。结果针刺组治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其疗效与补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针刺组在起效时间、治疗次数方面也优于补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脉交会穴加穴位贴敷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较静脉补液治疗效果显着,起效快,治疗次数少,无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杨圣洁,卢岩[9](2018)在《八脉交会穴临床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八脉交会穴常用配穴规律为纲,对近10年来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八脉交会穴应用广泛、疗效突出、不良反应较小,但涉及作用机制、起效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还需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8年08期)

缪茜,白慧梅[10](2018)在《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颈椎病验案3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后溪、申脉及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早已得到临床实践的验证,而各类型颈椎病又有其特有的表现,笔者根据其临床症状,熟练运用八脉交会穴中的后溪与申脉,加颈部夹脊穴及辨证选穴,治疗各类型颈椎病效果显着。特列举验案3则与同道共享。(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期刊2018年07期)

八脉交会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Schuell语言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辨证取穴;治疗组给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1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语言功能总积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失语程度分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ACAP)、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P)、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PCAP)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及脑动脉的血流速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脉交会穴论文参考文献

[1].甘艳艳,樊小闯,邢奥静,刘群霞.八脉交会穴为主治疗不寐验案浅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9

[2].杨艳君,马志辉,刘兢,刘俞册,郑贺英.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9

[3].张婉瑜,代金豹,靳勇,丁影.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

[4].孟民,张筠,汪雪阳,郭宇,郭振芳.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5].马莉,王诗陶,顾兰馨.头穴丛刺法配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

[6].郭凯云.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

[7].张婉瑜,丁影,靳勇,蔡少忍.八脉交会穴治疗颈型颈椎病即刻疗效观察: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8

[8].赵然,乔林静.针刺八脉交会穴加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

[9].杨圣洁,卢岩.八脉交会穴临床研究现状[J].西部中医药.2018

[10].缪茜,白慧梅.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颈椎病验案3则[J].江西中医药.2018

标签:;  ;  ;  

八脉交会穴论文-甘艳艳,樊小闯,邢奥静,刘群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