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态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态度,模型,大学生,头胎,核心价值观,品牌,马克思主义。
双重态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孙路遥[1](2019)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小学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生育二孩,成为更多家庭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对选取“最能生省份”——山东省为例,基于双重态度模型,从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个层面研究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真实态度。本研究共分为叁个分研究,研究一:问卷修订。完成《小学生对于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问卷》修订工作,修订后的问卷适用于在山东省就读的小学生使用;研究二:采用质化量化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这一行为的外显态度。使用修订版《小学生对于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问卷》对山东省四地市(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青岛市)城区468名小学生进行施测,研究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外显态度,并辅之访谈法从被试中抽取7名对父母生育二孩持强烈消极态度的受测者进行访谈,以期进一步研究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持消极态度的原因并为家长提出可行性处于建议;研究叁:采用测验法探究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内隐态度。使用自编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程序,抽取参与研究二的被试43名,进行内隐态度测验,以探索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内隐态度。经过以上叁项分研究,本研究得到一下研究结果:(1)得到适用于山东省小学生的《小学生对于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问卷》,问卷信度为0.969,信效度均达到适应山东地区小学生施测水平;(2)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在总体上持积极外显态度;(3)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胎的外显态度不存在性别间的差异;(4)小学生对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在头胎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相较于独生子女而言,非独生子女的头胎子女外显态度更为积极;(5)小学生对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在头胎子女对家庭快乐感知的不同上存在差异,家庭使其感到快乐的受测者对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更倾向于持积极,感受不到家庭快乐的受测者更倾向于持消极态度;(6)地经济水平上的不同使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在行为倾向上存在差异;(7)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持消极态度的原因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组成,内因侧重于从个人角度对自身的担心(包括情感和物质),外因侧重于从监护人角度对父母及家庭的担心;(8)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内隐态度总体略倾向于消极;(9)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内隐态度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家庭快乐的感知及地区经济水平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10)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内隐态度在不同地市间存在显着差异;(11)小学生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显着不相关。(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陈方敏,侯建生[2](2019)在《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的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党员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关键少数",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党员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双重态度及行为预测性,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策略。(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战旗,楼园[3](2017)在《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的微表情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重态度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微表情与双重态度的相关关系,探讨微表情是否可以有效地预测消费者购买决策.通过分析40位有效被试行为实验得到的外显和内隐态度数据、购买决策数据,以及213,530张表情图片,研究发现:ST(眼部注意力停留时间比平均时间长)、AU14(收紧嘴角)、AU18(撅嘴)与内隐态度是显着相关的;ST、AU1&2(抬起眉毛整体)、AU7(眼轮匝肌内圈收紧)、AU14、AU18、AU24(嘴唇相互按压)与外显态度是具有相关性的;ST和AU1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消费者购买决策.(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7年17期)
郭英,李静[4](2017)在《死亡态度研究新视角:源于双重态度模型的启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内隐态度的提出,Wilson等建构了双重态度模型,开创了态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在分析双重态度模型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外显死亡态度与内隐死亡态度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双重态度模型启发下死亡态度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刘颖颖[5](2016)在《品牌承诺对品牌危机信息的抵御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品牌危机的爆发会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近几年品牌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品牌危机管理成为企业营销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以往对品牌危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的危机应对和预防,很少关注消费者对负面信息进行反应的心理机制,本研究则以消费者为中心,意在从双重态度模型视角出发对品牌危机中的负面效应进行验证,探讨品牌承诺对品牌危机信息的抵御作用及机制,验证自我相关性在品牌承诺和品牌危机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据此提出了本研究领域中的不足与未来可能的创新点,第叁部分研究设计中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叁个层层推进的情景实验,运用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第四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并进行了讨论,并结合企业的管理实践指出了对企业品牌危机管理和品牌营销的启示,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正面品牌信息,消费者在负面品牌信息面前会表现出更多的内隐品牌态度和外显品牌态度的改变,即存在负面效应;品牌承诺能够抵御危机信息对消费者外显品牌态度的影响,对于高品牌承诺者,呈现危机信息组和没有呈现危机信息组的外显品牌态度差异不显着,对于低品牌承诺者,呈现危机信息组和没有呈现危机信息组的外显品牌态度差异显着,但品牌承诺不能抵御危机信息对消费者内隐品牌态度的影响,并且证实高品牌承诺者主要通过抗辩来抵御品牌危机信息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高品牌承诺者都能抵御品牌危机信息的影响品牌信息与自我相关的情况下,高承诺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会因为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而显着降低,即品牌承诺没有起到抵御负面信息的作用,相反,当危机信息为自我不相关时,相对于低品牌承诺者,高品牌承诺者不容易受到危机信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06-01)
胡东[6](2016)在《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在各个文化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无论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还是在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无论在21世纪还是在远古时代”(李银河,2003)。2015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美国成为世界上第21个全境承认同性恋合法的国家;2013年6月俄罗斯通过立法,禁止宣传“非传统的两性关系”,2016年俄罗斯再次颁布禁令,禁止同性在公众场合牵手或亲吻,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对同性恋的态度差异巨大。历史上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存在反复,人们对同性恋的看法大致经历了“正常的”“邪恶的”“变态的”“正常的”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或机构对同性恋的认识逐渐进入第四阶段——“正常的”;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会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叁版的修订版(DSM-III-R)中去除,从此同性恋在美国实现了非病理化;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修改后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之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将同性恋从原有的“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的名单上删除,从此同性恋在世界卫生组织实现了非病理化;2001年4月修订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叁版(CCMD--Ⅲ)正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单中删除,从此同性恋在我国实现了非病理化。在校大学生处于Erikson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第六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这一阶段大学生将开始面对恋爱、婚姻和家庭等问题的挑战,大学生对恋爱、婚姻、性问题比较关注。研究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消除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歧视等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人们对态度对象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被人们所意识的、能报告的外显态度;另一种是自动激活的、无需意识参与的内隐态度。本文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研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使用同性恋态度量表测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通过比较外显测量与内隐测量结果,分析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关系;通过访谈法研究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男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差异显着,且女生的外显态度比男生积极。2.男生对男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比男生对女同性恋的外显态度积极;女生对男同性恋的外显态度与女生对女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差异不显着。3.不同性别大学生对男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差异显着,且男生的内隐态度比女生积极。4.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女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差异显着,且女生的内隐态度比男生积极。5.男生对男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比男生对女同性恋的内隐态度积极;女生对女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比女生对男同性恋的内隐态度积极。6.大学生对同性恋、男同性恋、女同性恋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不一致,且外显态度积极、内隐态度消极。7.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多元。整体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男同性恋、女同性恋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不一致,且外显态度积极、内隐态度消极。(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9)
刘丽英[7](2015)在《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关乎一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是其参与国际交往、谋求国家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拥有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相似的巨大威力,不仅可以帮助该国增强其国际影响力、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而且有利于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乃至实现外部公众的心理认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实力日益彰显,国际地位举足轻重,但是中国参与国际交往的形象却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形象的话语权长期为西方世界所掌控。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影响与日俱增,我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国家形象的重要性,积极主动传播、建构中国形象的各种活动日益增加,并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这固然是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的重大突破和转折,但也带来全新的挑战,无论是传播理念还是具体的传播活动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国家形象的形成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也是一个涉及到各种信息来源的复杂的传播过程。目前,国内关于国家形象的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领域,并积累了较为丰富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学者们对国家形象的信息传播往往侧重于理论推演和策略分析,抑或着眼于个别的、典型的信息传播途径,如大众传媒,以一个系统、整合的视角,全面分析目标公众国家形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接触的相关文献还非常少见。在国外,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营销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就受到重视。20世纪60年代,有关原产国效应(country-of-origin effects)研究就证实,国家形象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及企业市场营销绩效。2003年,菲利普·科特勒的《国家营销》问世,提出“国家可以像企业那样来经营,可以运用战略营销管理的理论指导国家创造经济财富。”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在管理和营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营销学视角出发,以韩国为案例国家,尝试将态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应用于国家形象研究,运用实证方法论证国家形象的二重性,其中具有无意识和自动化特点的内隐国家形象和外显国家形象存在分离,并且更加不容易发生改变。在此前提下,以目标公众信息接触来源和接触媒介两个营销传播维度,分别针对外显国家形象和内隐国家形象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索外显国家形象和内隐国家形象的营销传播机理,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中国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的相关启示。本文从双重态度视角展开的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国家形象、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和整合营销传播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国家形象营销传播领域研究现状、趋势和不足的把握为后续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接下来,进入国家形象二重性的实证研究。这一部分依据双重态度模型理论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对外显国家形象和内隐国家形象的测量以及二者的分离实证研究进行设计,进而对外显自陈量表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国家形象具有二重性的研究结论。第叁,在国家形象二重性框架下,从整合营销传播消费者导向的核心理念出发,构建目标公众国家形象感知的概念模型,探索目标公众如何基于不同国家形象接触点的经验和知识感知形成他国形象的过程,接下来针对目标公众国家形象感知过程中的具体信息接触来源和信息接触媒介进行分析,并提出国家形象二重性下整合营销传播机理研究的相关假设。第四,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信息接触来源和信息接触媒介对外显国家形象和内隐国家形象的影响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各种信息接触来源或信息接触媒介对外显国家形象(即目标公众对特定国家有足够时间或意识所报告的最近的态度)的影响更加显着和明晰,能够检验分离出的内隐形象显着影响因素相对较少,或者说更多的信息接触来源或媒介对内隐态度的影响,在其累积、覆盖的过程中已经很难直接测量和把握。最后,对前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进行简要总结,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的几点启示,然后分析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本文选取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韩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问卷调查、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销学视角的国家形象传播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的国家形象也构成国际博弈的战略领域,国家形象在国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当前我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研究主要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展开,国内外营销学视角的国家形象研究则较多关注原产国形象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从营销学视角进行的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还非常有限。本文以态度理论为基础,围绕目标公众接触,从信息来源和信息媒介两个维度进行国家形象传播机理的实证研究,既拓展了国家形象传播的营销学视角,同时实证研究结论和IMC系统整合、强调互动等观点也为国家形象传播实践确立扎实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二,基于双重态度模型论证国家形象具有二重性。以往国内外基于态度理论的国家形象研究倾向于从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和测量,关注信息加工的外显结果。本文运用外显自陈量表与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相结合的实证方法论证目标公众的国家形象感知同样存在内隐国家形象和外显国家形象相分离,具有无意识和自动化特点的内隐国家形象更加不容易发生改变。该结论为理解国家形象传播的误区、构建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指明了理论方向,同时也是二重态度模型在国家形象研究领域的有价值尝试。第叁,探索二重性框架下的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机理。在国家形象二重性的论证前提下,本文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着重从目标公众的信息接触来源和信息接触媒介两个维度,建立国家形象形成的概念模型,并以此作为国家形象二重性下整合营销传播机理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分别针对外显国家形象和内隐国家形象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外显和内隐国家形象的具体的信息接触来源和媒介因素存在差异,有其各自的独特性,进一步揭示国家形象二重性的内在机理。(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5-12-01)
徐雪平[8](2015)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精神追求,以致外化为自觉的行为,是摆在高校教育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视野下,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认同程度不高、知行不统一的问题,须从强化认同机制、知行统一机制及重视环境熏陶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培育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教育》期刊2015年05期)
葛国宏[9](2015)在《高职生对“党建进公寓”内隐态度的研究——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高职生对"党建进公寓"的真实态度。课题组成员采用E-Prime2.0编制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对120名高职生对"党建进公寓"的内隐态度进行了测量,被试相关信息的结果表明:总体上,高职生对"党建进公寓"的内隐态度显着积极,但不同类型学生的内隐态度存在差异。女性,大叁学生、理工科学生、农村学生、学生干部与党员(含预备党员)类型高职生内隐态度显着积极;男性,大一和大二学生、文史科及其他学生、城市学生、非学生干部类型内隐态度中立;非党员(含预备党员)内隐态度显着消极。前者是高职院校开展"党建进公寓"工作的重要力量,后者是需要转化的对象,可以通过前者带动后者的方式开展工作。(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邹国振,雷艳芝[10](2014)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双重认同机制——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揭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同时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机制。双重认同机制反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难度。深入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认同机制,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06期)
双重态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关键少数",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党员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双重态度及行为预测性,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态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孙路遥.全面二孩政策下小学头胎子女对父母生育二孩的态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陈方敏,侯建生.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的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策略[J].高教学刊.2019
[3].战旗,楼园.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的微表情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系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
[4].郭英,李静.死亡态度研究新视角:源于双重态度模型的启发[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
[5].刘颖颖.品牌承诺对品牌危机信息的抵御作用[D].暨南大学.2016
[6].胡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7].刘丽英.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国家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8].徐雪平.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中国冶金教育.2015
[9].葛国宏.高职生对“党建进公寓”内隐态度的研究——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理论[J].现代教育科学.2015
[10].邹国振,雷艳芝.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双重认同机制——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