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论文和设计-杨亚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该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水箱,且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水箱通过连接管相连接,且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外部安装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出风口、进风口、防护框、导流罩和风扇,风扇会通过进风口向防护框的内部吸入空气,由于导流罩的孔径从右至左逐渐缩小,当空气通过导流罩后,空气的流速会逐渐增加,以便实现循环散热,有效解决了传统装置难以对水泵散热,致使装置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包括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设置有水箱(2),且支撑架(3)的顶部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入水口与水箱(2)通过连接管(1)相连接,且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导水管(14),所述第一导水管(1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水管(13),所述第二导水管(13)的外部安装有电磁阀(12),且第二导水管(13)靠近电磁阀(1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水流量传感器(11),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远离水泵(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PLC控制器(15),所述水泵(4)、电磁阀(12)和水流量传感器(11)均与PLC控制器(15)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靠近水泵(4)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框(9),所述防护框(9)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6),且防护框(9)相对于出风口(6)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8),所述防护框(9)的内部靠近出风口(6)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风扇(5),且防护框(9)的内部靠近进风口(1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流罩(10),所述导流罩(10)位于水泵(4)的外部,所述第一导水管(14)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框(23),所述固定框(23)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架(17),且固定框(23)与限位架(17)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架(17)与支撑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23)的顶部设置有转杆(19),且固定框(23)与转杆(1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9)的一端贯穿延伸至限位架(17)的顶部,且转杆(19)与限位架(17)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风扇(5)与PLC控制器(15)电性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包括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设置有水箱(2),且支撑架(3)的顶部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入水口与水箱(2)通过连接管(1)相连接,且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导水管(14),所述第一导水管(1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水管(13),所述第二导水管(13)的外部安装有电磁阀(12),且第二导水管(13)靠近电磁阀(1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水流量传感器(11),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远离水泵(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PLC控制器(15),所述水泵(4)、电磁阀(12)和水流量传感器(11)均与PLC控制器(15)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靠近水泵(4)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框(9),所述防护框(9)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6),且防护框(9)相对于出风口(6)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8),所述防护框(9)的内部靠近出风口(6)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风扇(5),且防护框(9)的内部靠近进风口(1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流罩(10),所述导流罩(10)位于水泵(4)的外部,所述第一导水管(14)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框(23),所述固定框(23)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架(17),且固定框(23)与限位架(17)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架(17)与支撑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23)的顶部设置有转杆(19),且固定框(23)与转杆(1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9)的一端贯穿延伸至限位架(17)的顶部,且转杆(19)与限位架(17)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风扇(5)与PLC控制器(1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9)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设置有隔音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9)的外部靠近进风口(1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3)的内部位于第一导水管(14)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转管(20),所述转管(20)与固定框(23)通过转动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管(20)的外部套设有套管(21),所述套管(21)的外部开设有与第一导水管(14)相匹配的卡槽(2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例如,传统供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大功率水泵会长时间进行工作,由于装置难以对水泵进行散热,进而易影响水泵的工作效率,从而导致供水装置的效率降低,此外,水泵的出水口与外部水管连接时,因水管的长度较长,进而在水管的安装过程中水管容易出现折弯现象,从而使水管易产生裂缝导致漏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装置难以对水泵进行散热,以及水管过长易出现折弯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水箱,且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水箱通过连接管相连接,且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外部安装有电磁阀,且第二导水管靠近电磁阀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水流量传感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远离水泵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水泵、电磁阀和水流量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靠近水泵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且防护框相对于出风口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防护框的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风扇,且防护框的内部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位于水泵的外部,所述第一导水管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架,且固定框与限位架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架与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置有转杆,且固定框与转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延伸至限位架的顶部,且转杆与限位架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风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隔音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外部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位于第一导水管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转管,所述转管与固定框通过转动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管的外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部开设有与第一导水管相匹配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出风口、进风口、防护框、导流罩和风扇,在水泵的使用过程中,可通过PLC控制器打开风扇,接着风扇会通过进风口向防护框的内部吸入空气,由于导流罩的孔径从右至左逐渐缩小,当空气通过导流罩后,空气的流速会逐渐增加,进而可使空气快速带走水泵表面产生的热量,以便延长水泵的使用时间,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工作效率,之后含有热量的空气会从出风口流入至环境中,以便实现循环散热,有效解决了传统装置难以对水泵散热,致使装置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转杆、限位架和固定框,当第一导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完毕后,可将固定框套在第一导水管的外部,接着再将限位架与地面进行固定,之后通过转动转杆调节固定框的高度,以便使第一导水管能够保持在水平,进而可便于第一导水管后续的安装和延长,从而避免了因水管的长度过长,致使水管的安装过程中水管容易出现折弯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框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1-连接管、2-水箱、3-支撑架、4-水泵、5-风扇、6-出风口、7-固定板、8-隔音层、9-防护框、10-导流罩、11-水流量传感器、12-电磁阀、13-第二导水管、14-第一导水管、15-PLC控制器、16-挡板、17-限位架、18-进风口、19-转杆、20-转管、21-套管、22-卡槽、23-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3的底部设置有水箱2,且支撑架3的顶部安装有水泵4,水泵4采用的型号为50CQ-25,额定电压为380V,转速为2900r\/min,水泵4的入水口与水箱2通过连接管1相连接,且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导水管14,第一导水管1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水管13,第二导水管13的外部安装有电磁阀12,电磁阀12采用的型号为UW-10,额定电压为AC24V,压力范围为0-0.8MPaM,且第二导水管13靠近电磁阀1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水流量传感器11,水流量传感器11采用的型号为SEN-HZ21FH,额定电压DC4.5-18V,最大压力为1.75mpa,支撑架3的顶部远离水泵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PLC控制器15,PLC控制器15采用的型号为PLCCPU226,输出频率为50KHZ,工作电压为220V,水泵4、电磁阀12和水流量传感器11均与PLC控制器15电性连接,支撑架3的顶部靠近水泵4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防护框9,防护框9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6,且防护框9相对于出风口6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8,防护框9的内部靠近出风口6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风扇5,且防护框9的内部靠近进风口1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流罩10,导流罩10位于水泵4的外部,风扇5打开后,其会通过进风口18向防护框9的内部吸入空气,而导流罩10的孔径从右至左逐渐缩小,进而当空气通过导流罩10后,空气的流速会逐渐增加,从而可使空气快速带走水泵4表面产生的热量,第一导水管14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框23,固定框23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架17,且固定框23与限位架17通过滑槽滑动连接,限位架17与支撑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框23的顶部设置有转杆19,且固定框23与转杆1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杆19的一端贯穿延伸至限位架17的顶部,且转杆19与限位架17通过螺纹旋合连接,转动转杆19可调节固定框23的高度,进而能够将第一导水管14调节至水平,从而可便于第一导水管14后续的安装和延长,风扇5与PLC控制器15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防护框9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底部设置有隔音层8。

进一步的,防护框9的外部靠近进风口1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具体地,固定框23的内部位于第一导水管14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转管20,转管20与固定框23通过转动座相连接。

具体地,转管20的外部套设有套管21,套管21的外部开设有与第一导水管14相匹配的卡槽22,以便固定框23能够在第一导水管14的外部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导水管14与水泵4的出水口相连接,接着将固定框23套在第一导水管14的外部,然后再将限位架17与地面进行固定,之后通过转动转杆19调节固定框23的高度,以便使第一导水管14能够保持在水平,进而可便于第一导水管14后续的安装和延长,第一导水管14安装完毕后,可通过PLC控制器15启动水泵4、风扇5、电磁阀12和水流量传感器11,在水泵4的作用下,水箱2内部的水流会通过连接管1进入至第一导水管14中,之后第一导水管14内部的水流会流入第二导水管13的内部,进而供外部使用,当第二导水管13受到外部撞击破裂时,水流量传感器11可监测第二导水管13内部的水流量异常,接着会将异常的数据发送给PLC控制器15,之后PLC控制器15会通过电磁阀12关闭第一导水管14对第二导水管13的供水,进而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在水泵4的使用过程中,风扇5会通过进风口18向防护框9的内部吸入空气,由于导流罩10的孔径从右至左逐渐缩小,当空气通过导流罩10后,空气的流速会逐渐增加,进而可使空气快速带走水泵4表面产生的热量,以便延长水泵4的使用时间,从而可增加装置的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253.2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816988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E03B11/16

专利分类号:E03B11/16

范畴分类:36B;

申请人:杨亚莉

第一申请人:杨亚莉

申请人地址: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电力城盘电楼一栋二单元701

发明人:杨亚莉

第一发明人:杨亚莉

当前权利人:杨亚莉

代理人:赵东阳

代理机构:32365

代理机构编号: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高效率的机电一体化供水装置论文和设计-杨亚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