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更多大豆

中国需要更多大豆

一、中国需要更多大豆(论文文献综述)

高雅晓玲[1](2021)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对增温的响应》文中指出“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分的重要来源,为进一步了解在不同土壤中大豆产量和品质对增温的响应,本试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实验站进行空间移位试验,采用开放式增温系统(FATI)对大豆全育期进行增温,供试土壤为黑土、棕壤、盐碱土、风沙土、灰钙土、黄土、潮土、黄棕壤、砂礓黑土、红壤、紫色土和砖红壤共12种典型土壤。研究的内容为: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大豆氮磷钾利用效率、大豆产量及其构成、籽粒中的矿质元素和粗蛋白含量。主要结论如下:(1)增温对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具有显着影响。就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言,增温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同时使酸性土壤黄棕壤、砂礓黑土和棕壤中的p H明显下降,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较对照下降了7%和10%。就土壤酶活性而言,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了21%,而蔗糖酶活性提高了42%。磷酸酶活性与p H呈显着负相关,与磷酸酶呈显着正相关;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p H呈显着正相关;碱解氮与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呈显着正相关。增温后黄棕壤综合肥力提高最多,砖红壤综合肥力降低最多。(2)对养分吸收而言,增温提高了大豆氮磷钾的吸收量和籽粒钾含量,分别为35%、32%、33%和6%,但降低了氮磷钾在秸秆中的含量,分别为19%、27%和14%,籽粒中氮磷的含量也有所降低。对养分利用率而言,增温降低了单位氮、磷素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钾素的利用效率。(3)增温平均缩短了大豆的生育期6 d,加快发育进程,株高和单株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45 cm和7.62 g。黄棕壤、砂礓黑土和潮土中的大豆产量、生物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均有显着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数是影响大豆产量最直接的因素。增温使砂礓黑土和黄棕壤中大豆产量提高程度最大,分别为104%和80%,对黄土和红壤的产量提高程度最小,分别17%和8%。(4)增温对大豆的品质有显着影响。增温条件下大豆籽粒粗蛋白下降了2%,而籽粒矿质元素得以提高,Fe、Zn、Mn、Ca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9%、14%、14%和12%。增温条件下,黄棕壤和砂礓黑土中大豆籽粒蛋白质浓度分别下降3%和7%,且Zn、Mn和Ca含量也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稀释效应造成的。增温使灰钙土、黑土和黄土中大豆的综合品质提升较大,使黄棕壤和砂礓黑土中大豆的综合品质下降。综合分析表明增温条件下,黄棕壤、黑土、盐碱土、灰钙土、砂礓黑土和黄土的土壤肥力会得到提高,营养元素得到积累,从而使产量提高,矿质元素含量增加,但对籽粒蛋白含量有一定削弱,同时生长在黄棕壤和砂礓黑土中的大豆产量增幅过大,其矿质元素Zn、Mn和Ca含量有一定下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对增温的响应尚需进一步探讨,以便做出大豆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同时应综合分析增温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确保大豆在连续种植下优质高产,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刘云龙[2](2021)在《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生长及N2O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Glycine max)是全球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与营养安全的主要作物之一。氧化亚氮(N2O)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其全球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CO2)的265倍,而农田尤其是旱地是N2O的主要排放源。作为主要的旱地作物之一,大豆生产所产生的N2O排放不可忽视。因此,在持续稳定提高大豆产量与生产效益的同时,实现N2O减排,意义重大。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种重要土壤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促进寄主植物对氮、磷等养分的吸收,在作物产量提升方面有着巨大潜力。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AMF侵染也会影响寄主植物土壤N2O的排放。大豆等豆科植物是AMF广泛的寄主之一,至今关于AMF侵染对大豆生长和N2O排放的综合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作物类型比较、田间原位磷素控制、以及AMF与根瘤菌互作等试验,研究AMF侵染对大豆地上地下生长、土壤碳氮及磷动态、N2O排放及其相关土壤微生物的综合影响,并探索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MF侵染可以显着促进大豆生长。一方面AMF可以通过促进大豆植株的氮、磷吸收来促进大豆生长,另一方面,AMF通过促进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作用,提高大豆根瘤数,进而增强大豆的生物固氮作用,从而促进大豆生长。与不接种AMF的对照相比,接种AMF显着提高大豆地上部生物量15.1%~36.7%,植株氮、磷积累量分别显着提高21.8%~48.3%和99.4%~196.3%,同时大豆根瘤数显着提高44.5%~189.7%。(2)AMF侵染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取决于是否有根瘤菌共生。在接种根瘤菌的条件下,AMF侵染显着提高土壤N2O排放,比无AMF侵染高33.5%;不接种根瘤菌,AMF侵染后,土壤N2O排放显着下降31.5%。AMF可以显着增加大豆根瘤数并促进大豆生物固氮,增强的生物固氮能力可以通过大豆根系分泌和根瘤分解释放更多的氮到土壤中,为反硝化微生物提供更多的氮底物,提高土壤nir S和nir K的基因丰度,进而产生更多的N2O。(3)对土壤磷的高效吸收是AMF促进大豆生长、提高土壤N2O排放的重要机制之一。田间原位磷肥控制试验结果显示,AMF通过菌丝对磷肥的吸收促进大豆生长。与对照相比,无磷肥限制条件下,AMF侵染使大豆地上部茎叶和根系生物量分别显着提高58.0%~145.6%和65.1%~79.8%,产量显着提高75.1%~97.3%;同时土壤N2O排放也显着提高39.3%~82.7%,大豆根瘤数显着增加79.9%~312.5%。本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加深对AMF调控作物生长及土壤N2O排放机制的认识,为大豆绿色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赵明[3](2021)在《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和解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的酶解产物,具有抗氧化,降血压,促进脂质代谢等功能特性。但在大豆蛋白酶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ISPA),此类酶解副产物最高可达40%,极大的降低了大豆肽产率。本论文以提高大豆肽产率为出发点,比较了不同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SPI)酶解形成ISPA的影响,总结了ISPA的形成规律,并探索了pH-偏移法、超声处理法、乳化剂法对ISPA解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三种方法的协同作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比较了不同蛋白酶对酶解形成ISPA的影响。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SPI产生的ISPA含量分别为24.2%,30.9%,36.3%。利用能够打破不同分子间作用力的还原剂分别溶解三种ISPA,发现三种ISPA在含有能够破坏疏水相互作用力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中超过90%,表明ISPA的分子间作用力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体外消化实验发现ISPA耐胃消化但有较高的肠消化率。同时,氨基酸分析显示,ISPA中富含各类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有待开发。进一步利用凝胶排阻色谱发现,组成ISPA的肽段和可溶大豆肽具有相似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集中于180 Da~3kDa,表明ISPA是酶解过程中形成的大豆肽自发聚集的结果。其次,为进一步明确ISPA的形成过程,研究了4 h的酶解过程中ISPA平均粒径和酶解液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酶解前80 min酶解液的表面疏水值迅速增至3438.4,表明酶解过程中产生的肽段含有大量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且ISPA的平均粒径增至330.2 nm,表明肽段间逐渐形成较大颗粒。但碱性条件下SPI酶解液的浊度随着酶解时间延长从0.9不断降低至0.1,说明ISPA易溶于碱。在酶解液从pH 9回调至pH 7的过程中,ISPA的含量由2.7%增加至24.2%,表明pH是影响ISPA生成率的主要原因。最后,为了提高大豆肽产率,本论文比较了pH-偏移法,超声法,乳化剂法对ISPA解聚的影响。三种方法将大豆肽产率从74.5%分别提高至84.6%,81.9%和78.5%。其中,pH-偏移和超声还可以将大豆肽的平均粒径由242.6 nm分别降至103.0 nm和149.9 nm,使酶解液中大豆肽形成紧密结构。使用解聚方法后,大豆肽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表明解聚方法能够使更多的大豆肽段从ISPA中溶出至上清液。氨基酸分析显示,三种解聚方法使ISPA中疏水氨基酸进一步积累(>40%),表明疏水相互作用是限制ISPA解聚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种解聚方法的协同作用,发现pH-偏移和超声复合作用对ISPA解聚程度最大,能够将大豆肽产率从74.5%提高至86.4%,目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豆肽产率(≤3 kDa)从68.8%提高至77.5%,为优化SPI酶解工艺和合理利用ISPA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郑娜[4](2021)在《大豆卵细胞特异表达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由古四倍体进化的二倍体植物,基因组较大,且高度重复。已对一些品种和资源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获得序列信息,为大豆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大豆稳定遗传转化困难,效率低,且受品种差异的影响,导致大豆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CRIPS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因经济高效,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的研究中,特别是作物性状改良、基因功能研究及育种等方面。目前CRISPR/Cas9已成功诱导大豆靶标基因发生突变,但由于转化中嵌合体的存在,导致利用组成型启动子诱导的突变不能稳定遗传给后代。本论文围绕特异的大豆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新体系的构建,编辑效率及多靶标位点同时编辑等核心问题及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构建不同的用于大豆转基因发根的CRISPR/Cas9体系,成功诱导大豆内源基因单靶标位点和双靶标位点的突变,其中2X35Sp驱动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可高效诱导双靶标位点的突变,且突变效率与guide RNA的活性相关;2.基于组成型表达的CRISPR/Cas9成功编辑大豆转基因发根内源基因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一套简单方便的多靶标位点编辑的CRISPR/Cas9系统,可视化GFP标签及植物除草剂Bar标签共同用于筛选转基因阳性植株或非转基因的突变体;用于同时靶向编辑大豆发根或转基因植株中2或4或6个靶标位点;3.针对特异性表达的CRISPR/Cas9体系,四个不同的卵细胞启动子(两个源自拟南芥:At P5p、At EC1.2e1.1p;两个来自大豆:Gm EC1.1p、Gm EC1.2p)用于在卵细胞及胚胎早期发育阶段表达Cas9,并利用农杆菌介导大豆的稳定转化。其中At EC1.2e1.1p:Cas9成功诱导T1代Gm AGO7a发生可遗传突变,编辑效率为26.8%;在T2代转基因植株中检测到靶标位点Gm AGO7a和Gm AGO7b都发生编辑,说明At EC1.2e1.1p:Cas9在T2代卵细胞及胚胎发育早期继续诱导靶标位点发生编辑。Gm AGO7b的突变效率很低,同转基因发根中结果一致,表明利用发根体系检测guide RNA的活性是保证高效率突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4.利用拟南芥辅助研究四个不同卵细胞特异表达CRISPR/Cas9系统的编辑效率。结果显示,T1代,At EC1.2e1.1p:Cas9诱导At RPS4发生双等位基因突变,且突变可遗传;T2代,At P5p、At EC1.2e1.1p及Gm EC1.1p都介导At RPS4位点编辑的效率为8.3%到42.9%,但仅At EC1.2e1.1p:Cas9的At RPS4B位点成功编辑,Gm EC1.2p并未检测到靶标位点发生编辑;通过植物自身的遗传分离,在T3代获得了非转基因的单靶位点纯合突变体和双靶位点纯合突变体,再次证明靶标位点的编辑效率与guide RNA的活性密切相关;表型鉴定也显示基于Ws背景的突变体是有效的。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特异性表达的CRISPR基因编辑平台,可以在不发生体细胞突变的情况下产生可遗传的大豆和拟南芥突变体,为更有效地研究大豆和拟南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申婧[5](2021)在《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食用油年消费量大约为3100万吨,其中豆油的消费量约为1600万吨,占整个国内食用油消费的一半以上。而近年来,大豆的生产一直受到了土地资源的限制,导致大豆产量增长有所缓慢,无法满足食用需求。供需缺口的巨大差距迫使中国选择进口大量国外转基因大豆,但是由于转基因大豆生产的大豆油并不为国内多数消费者接受,导致市场份额逐步下降。XF公司是B市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之一,曾获得“B市农产品加工100强企业”,主要是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生产出豆粕和转基因大豆油。在食用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现实背景下,如何通过营销策略优化管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寻找到转基因大豆油的市场生存之道,是公司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XF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营销组合策略,针对该企业在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再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对该企业营销的外部、内部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7Ps策略和服务营销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服务过程和有形展示七个方面对XF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进行了系统设计与优化。最后提出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这对于该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与XF公司类似的包装食用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孙彤彤[6](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王力[7](2021)在《大豆不同生长时期根际特征菌群构建及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农用微生物制剂的使用能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有助于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明确大豆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微生物的种类组成、构建机制和生态功能,可以为筛选和利用大豆根系有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尽管已有研究表明根际微生物群落会随大豆生长发生时序演替,但其演替模式和驱动机制仍不清楚,也没有关于演替中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生长影响差异的报道。本研究以大豆中黄13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代谢组学以及培养组学等方法,探究了大豆生长不同时期根际细菌群落的演替模式,解析了根系分泌物组分变化对于群落演替的影响;构建了原土以及大豆各生长时期的根际细菌人工群落,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原土和大豆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存在显着差异,根际菌群随大豆生长时期表现出明显的演替现象。其中第1-5周菌群的时序变异较大,第5-7周菌群逐渐稳定。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Acid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等类群在演替过程中变化显着,并且在根际菌群的组成和网络结构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大豆根系分泌物存在显着的生长时期特征性差异,这种差异调节着菌群结构的演替过程。随大豆生长过程显着上调的分泌物相比下调分泌物和根际细菌菌群有更高的相关性,其中的类黄酮、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是关键的分泌物类型。2.采用培养组学策略构建原土和各生长时期特征性根际细菌菌株群,其中共包括菌株10056株,在属水平上能覆盖高通量测序结果中相对丰度大于0.1%的ASV(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的41.12%,菌株群从整体上能较好地重现根际群落的时期演替模式。以菌株群为研究对象,通过Biolog实验发现有机酸和糖类等物质在根际菌群构建和演替中起到重要作用。植物实验表明,不同时期的根际菌株群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不同,根际菌株群早期以促进结瘤为主,后逐渐转向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促进。综上所述大豆在生长过程中能通过根系分泌物组分对其根际细菌群落进行定向调控,以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本实验为探究特定根系分泌物调节根际菌群提供了思路,为未来定向筛选特定功能细菌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未来构建简化人工合成菌群提供了资源基础。

林志灯[8](2021)在《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磷脂是一类含磷酸基团的极性脂,例如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胆碱(PC)。大量研究表明,饲料磷脂是各种水生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对它们的存活、生长、抗逆性、脂代谢以及卵巢的发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磷脂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甲壳动物中还未被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经济物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学、营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较为系统地探究了饲料磷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对成蟹(雌蟹)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首先,本研究使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磷脂源(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探究了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雌蟹)的影响,为幼蟹和成蟹(雌蟹)筛选合适的磷脂源的同时,探讨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不同生长阶段影响的差异性。基于3种磷脂源在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降脂的共性,进一步设计试验探究饲料磷脂是否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同时使用大豆源磷脂酰胆碱(PC)纯品作为磷脂的代表对磷脂降脂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另外,本研究也对磷脂重塑反应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不仅为磷脂在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而且也丰富了甲壳动物磷脂营养学的研究内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组成、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试验共设计了7组等氮(35%)等脂(8%)的饲料,包括1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磷脂)和6组试验组饲料(分别添加1%或3%水平的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磷虾油),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26±0.01 g)8周。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磷脂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其中添加3%的磷虾油具有最好的促生长效果。磷脂添加组幼蟹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着增加,而丙二醛(MDA)的含量显着减少。与磷脂缺乏组相比,全蟹总脂的含量以及肝胰腺中总脂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在磷脂添加组显着降低。另外,在所有处理中,3%磷虾油添加组肝胰腺中总脂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最低。肝胰腺脂肪酸的组成与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密切相关,尤其是C18:2n-6、C20:5n-3和C22:6n-3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饲料磷脂显着下调了脂肪合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去饱和酶9(Δ9 fad)和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和氧化(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和肉碱乙酰转移酶(caat))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上调了脂肪转运(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相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表明,磷虾油是一种较为优质的磷脂源,饲料中添加3%水平的磷虾油可更好地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脂肪的利用。2.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本试验共制备了4组等蛋(40%)等脂(11.5%)的试验饲料,包括1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磷脂)和3组试验组饲料(添加2.5%磷虾油、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试验周期为10周,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的初始重为:95.23±4.43g。饲料磷脂均提高了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也降低了肝胰腺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在这3种磷脂源中,磷虾油的抗氧化作用更为强大,这可能与磷虾油含有一定量的虾青素和较多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有关。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能促进总脂、极性脂以及中性脂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积累。但相比之下,磷虾油促进脂类积累的效果更优于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这与磷虾油更易上调肝胰腺中脂肪吸收和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卵巢中脂肪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从而促进了更多的脂类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积累。因磷虾油含有较高比例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因此磷虾油显着地促进了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在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肝胰腺、卵巢和肌肉中的沉积,这不仅可为卵巢的发育提供更多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可食用部位(卵巢、肝胰腺和肌肉)的营养价值。另外,相比于磷脂缺乏组,磷脂添加组具有更高的性腺指数(GSI),其中磷虾油组的性腺指数(GSI)显着高于大豆磷脂组,蛋黄磷脂组介于两者之间。结合血清中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含量、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Vg)基因的表达水平、卵巢中卵黄蛋白原受体(Vgr)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我们推测饲料磷脂通过促进胆固醇向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转化,进而加速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Vg)的合成。肝胰腺中合成的卵黄蛋白原(Vg)与类固醇激素发生结合后经由血淋巴系统转运,随后被卵母细胞上的卵黄蛋白原受体(Vgr)识别被卵母细胞吸收并入卵黄,最终促进卵黄的发生。另外,与磷脂缺乏组相比,饲料磷脂添加组具有更高的性腺指数(GSI)。但由于磷虾油更易促进胆固醇向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转化,进而加速卵黄蛋白原(Vg)的合成,从而导致磷虾油组的性腺指数(GSI)高于大豆磷脂组和蛋黄磷脂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磷虾油是一种较好的磷脂源,建议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饲料中添加2.5%水平的磷虾油。3.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当饲料脂肪水平为8%时,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可显着降低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和全蟹总脂的含量,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脂肪的利用,提高其生长性能。然而,关于饲料磷脂是否能够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以生产中常用的大豆磷脂为代表,研究大豆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两个脂肪水平(13%和8%)和两个磷脂水平(5%和1%)一共制备了4组等蛋(40%)的试验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53±0.01 g)8周,分别为:LL-LP组(8%脂肪和1%磷脂)、LL-HP组(8%脂肪和5%磷脂)、HL-LP组(13%脂肪和1%磷脂)和HL-HP组(13%脂肪和5%磷脂)。与HL-LP组相比,幼蟹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和终末体重(FBW)在HL-HP组显着增加。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磷脂有效地逆转了HL-LP饲料诱导的幼蟹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表明饲料磷脂可以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另外,饲料中5%水平的大豆磷脂显着抑制了高脂饲料诱导的全蟹和肝胰腺总脂含量的增加。结合肝胰腺中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胰腺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的结果,我们推测饲料磷脂抑制过多的脂肪在肝胰腺中的积累是通过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输出以及抑制脂肪的吸收和合成实现的。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大豆磷脂可通过优化脂肪的代谢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此外,5%水平的大豆磷脂还可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健康状态。4.饲料不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可抑制脂类在中华绒螯蟹幼蟹中的积累,但其降脂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磷脂的各种组分中,磷脂酰胆碱(PC)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且是最重要的促生长成分。因此,本试验以大豆源的磷脂酰胆碱(PC)纯品作为磷脂的代表探究其不同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影响。试验具体的目的是使用高纯度磷脂酰胆碱(PC)确定中华绒螯蟹幼蟹磷脂精确的需求量,同时探究磷脂降脂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共制备了6组等氮(35%)等脂(9%)的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52±0.01 g)8周。饲料中共添加了6个不同的磷脂酰胆碱(PC)水平分别为:0%、1.5%、3%、4.5%、6%和7.5%。测得饲料中实际添加的磷脂酰胆碱(PC)水平分别为:0%、1.36%、2.76%、4.34%、5.74%和7.10%。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相比,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的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而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增加。饲料磷脂酰胆碱(PC)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全蟹的总脂含量显着低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磷脂酰胆碱(PC)显着促进了粗蛋白质在全蟹中的积累。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总脂的含量也显着降低,而肌肉总脂的含量与肝胰腺总脂的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另外,饲料中适量的磷脂酰胆碱(PC)有利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特别是C20:5n-3和C22:6n-3)在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积累。饲料磷脂酰胆碱(PC)显着抑制了肝胰腺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同时上调了肝胰腺中脂肪吸收(甘油三酯水解酶(tgl)、脂蛋白脂酶(lpl)、脂肪酸转运蛋白6(fatp6)和脂肪酸转运蛋白9(fabp9))、氧化(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肉碱棕榈酰转移酶-2(cpt-2)、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和肉碱乙酰转移酶(caat))和转运(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饲料磷脂酰胆碱(PC)降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以及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转运实现的。另外,根据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折线回归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最适的磷脂酰胆碱(PC)需求量在2.89%~2.95%之间。5.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饲料磷脂可促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在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积累,暗示着不同脂肪源(不同脂肪酸)与磷脂间可能存在联系。因此,本试验以磷脂酰胆碱(PC)作为磷脂的代表,研究在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研究的具体目的:(1)为中华绒螯蟹幼蟹筛选合适的脂肪源;(2)研究脂肪源与磷脂酰胆碱(PC)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与磷脂重塑反应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2个磷脂酰胆碱(PC)水平和4种不同脂肪源共制备了8组等蛋(35%)等脂(9%)的试验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4.19±0.01 g)8周。在相同的脂肪源条件下,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在3%磷脂酰胆碱(PC)水平条件下,与其它的脂肪源添加组相比,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在鱼油添加组显着增加。饲料脂肪源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全蟹总脂含量的影响显着。饲料脂肪源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肝胰腺总抗氧化酶(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也有显着性影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反映了饲料的脂肪酸组成。肝胰腺和肌肉中C18:1n-9、C18:2n-6、C18:3n-3、C20:5n-3、C22:6n-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水平以及n-6/n-3脂肪酸的比值受饲料脂肪源的影响显着。另外,饲料脂肪源以及饲料脂肪源与磷脂酰胆碱(PC)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C18:3n-3、C20:4n-6、C20:5n-3和C22:6n-3的水平有显着性的影响。在相同的脂肪源条件下,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中磷脂酶A2(PLA2)的含量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P<0.05)。当饲料脂肪源为鱼油或紫苏籽油时,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AT)的含量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P<0.05)。综上所述,在各种脂肪源中,富含C18:3n-3的紫苏籽油和富含C20:5n-3、C22:6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可能更容易激活磷脂酶A2(PLA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加速磷脂重塑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C22:6n-3,C20:5n-3和C18:3n-3等脂肪酸在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的积累。另外,在3%磷脂酰胆碱(PC)水平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可能通过发挥其抗氧化的作用避免鱼油和紫苏籽油中的脂肪酸发生氧化,同时与鱼油和紫苏籽油中的脂肪酸通过磷脂重塑反应形成重要生理功能的磷脂,从而使得鱼油和紫苏籽油发挥更好的促生长作用。综上所述,在各种磷脂源中,磷虾油是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雌蟹)较为优质的磷脂源。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磷脂可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根据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最适的磷脂酰胆碱(PC)需求量在2.89%~2.95%之间。饲料磷脂酰胆碱(PC)降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和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转运实现的。另外,在各种脂肪源中,富含C18:3n-3的紫苏籽油和富含C20:5n-3、C22:6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可能更容易激活磷脂酶A2(PLA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加速磷脂重塑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C22:6n-3,C20:5n-3和C18:3n-3等脂肪酸在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的积累。

高玥鑫[9](2020)在《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辽宁省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194户大豆种植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豆在我国第一批实行价格市场化农产品名单中,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油料作物兼粮食作物,是中美贸易战中农业领域关键变量,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饮食及消费结构改善,养殖行业饲料发展步伐拉快,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大豆需求量,国内大豆无法满足需求,大豆进口快速增加。在当前情况下,国外进口大豆冲击国内市场,种植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国内大豆种植规模萎缩,产量持续下降,大豆产业整体形势发展迟缓。2019年国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截止2020年,大豆种植规模全国力争扩大到933万公顷。政策的加持下,了解农户种植意愿、保护种豆农民利益和发展国产大豆产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辽宁省昌图、普兰店作为主要调查地点,在调研期间共发出207份问卷,回收有效答案194份。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的基础上,对农户基本特征、大豆种植经营特征、大豆销售市场外部特征及农户政策感知情况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了解目前辽宁地区农户大豆种植情况及其种植意愿。构建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对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影响辽宁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大豆振兴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种植意愿不高,仅31.96%农户持有积极意愿(2)目前制约大豆种植的难题: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种植不成规模,多为小散户,缺少技术培训,大豆产量低。销售渠道单一,大豆种植户对于大豆振兴及相关政策的了解度不足,且对当前补贴满意度不高。(3)农户大豆种植意愿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决定的,其中农户年龄、教育程度、上期售价、比较作物收益高低、大豆产量、农户对大豆振兴计划了解程度,在1%水平上对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具有显着影响;大豆政策补贴满意度、大豆种植技术掌握情况,在10%水平上对农户大豆种植意愿有显着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国产大豆发展,提高农户大豆种植积极性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加强大豆种植技术培训。第二,多角度齐发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第三,平衡比较作物收益,提高大豆补贴综合标准。第四,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加大政策宣传。

李明霞[10](2020)在《盐和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适应性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盐碱化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生产中经常出现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农业成本,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栽培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栽培大豆是典型甜土植物,容易受到盐胁迫,并且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肥。因此培育耐盐能力强、在低氮水平下能高效获取并利用氮的栽培大豆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有效策略。野大豆长期生存在自然环境下,是栽培大豆的近源野生种,有很强的耐盐碱胁迫和耐低氮胁迫能力,是改良栽培大豆抗逆性的优质野生资源。利用优质野大豆种质资源培育抗逆性强的栽培大豆品种是应对土壤盐碱化和氮肥施用量过多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模拟两种类型的盐和低氮条件对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进行中性盐、碱性盐和低氮胁迫处理,分析了三种类型胁迫处理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在生理、代谢和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比较了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响应三种类型胁迫的生理、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差异,揭示了野大豆抵御三种类型胁迫的机制以及三种类型胁迫对栽培大豆的伤害过程。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两种类型盐胁迫下,野大豆幼苗比栽培大豆显示出更强的耐盐能力。(2)两种类型盐胁迫下,野大豆能够保持稳定的光合同化功能。同时维持较低的Na+/K+值、积累Fe2+和Ca2+等有益离子以及稳定的矿质营养平衡,减少盐胁迫的伤害。而栽培大豆在两种类型盐胁迫下光合作用受到显着抑制,离子平衡被破坏。(3)野大豆幼苗根系通过增强氨基酸、脂肪酸、糖和糖醇以及有机酸代谢,在细胞中积累大量渗透调节物质,同时,增强次生抗氧化物质酚类物质代谢提高其耐中性盐胁迫的能力。野大豆幼苗根系增强自身的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以及提高次生物质类黄酮类物质代谢抵御碱性盐胁迫。中性盐胁迫下,栽培大豆幼苗根系中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糖和糖醇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均受到抑制。碱性盐胁迫下,栽培大豆中尽管氨基酸代谢增强,但是脂肪酸、有机酸、糖和糖醇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和次生代谢都受到抑制。转录组学分析发现,野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根系在中性盐胁迫下分别有139个和58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碱性盐胁迫下分别有1627个和5482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性盐胁迫下Trihelix、WRKY和HB-HD-ZIP家族转录因子;碱性盐胁迫下MYB、NAC、TIFY和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野大豆抵御盐胁迫时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中性盐胁迫下野大豆中的同源异型域-亮氨酸拉链蛋白(HD-Zip)基因和碱性盐胁迫下膜联蛋白、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H+-ATPase、β-葡萄糖苷酶、几丁质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的相关基因表达量的上调在抵御盐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关联分析表明野大豆抵御中性盐胁迫的关键是增强氰基氨酸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抵御碱性盐胁迫的关键是增强酪氨酸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4)野大豆比栽培大豆有更强的耐低氮能力。野大豆能够通过促进根系生长,维持较高的根冠比,增大根系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吸收更多的氮抵御低氮胁迫。(5)低氮胁迫下,野大豆光合作用受到的伤害显着小于栽培大豆。野大豆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光合色素含量,积累重要的抗氧化物质类胡萝卜素抵御低氮胁迫。低氮胁迫下,野大豆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离子含量,尤其是NO3-。野大豆叶片和根系中的Fe2+和Mn2+;叶片中Zn2+、B3+和Mg2+等微量元素的积累能够有效保护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其耐低氮胁迫的能力。而低氮胁迫显着破坏了栽培大豆对必需矿质元素的吸收,造成了严重的矿质营养元素失衡。(6)野大豆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谷氨酸族、天冬氨酸族、丙氨酸族和丝氨酸族氨基酸代谢增强抵御低氮胁迫。此外,野大豆幼苗中的三羧酸循环在叶片中维持稳定,在根系中增强,保证能量供应的同时为植物提供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野大豆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糖和糖醇、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以及类黄酮代谢都增强,有助于提高其耐低氮能力。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幼苗整体代谢水平变得紊乱。转录组学研究表明,低氮胁迫下野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叶片中分别有182个和733个差异表达基因;根系中分别有807个和621个差异表达基因。野大豆通过调控NRT1、NRT2和AMT蛋白家族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抵御低氮胁迫。叶片中的AP2/ERF-ERF、C2H2、C3H、GRAS、MYB、NAC、TIFY和WRKY转录因子;根系中的C2H2、GRAS、MYB、NAC、TIFY和WRKY转录因子在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过程中起调控作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发现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关键是增强叶片中的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增强根系中的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氰基氨酸代谢、N-聚糖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糖酵解。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发现野大豆幼苗根系中的苯丙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相互转化、半乳糖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是抵御三种类型胁迫的关键代谢通路。本研究还发现了野大豆抵御三种类型胁迫的4个关键基因。(7)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碱性盐胁迫对栽培大豆的伤害最大。中性盐胁迫和碱性盐胁迫对栽培大豆幼苗根系的伤害机理不同,中性盐胁迫主要是Na+和Cl-共同胁迫,碱性盐胁迫主要是Na+胁迫和高p H胁迫。代谢组学分析显示栽培大豆幼苗根系中的糖和糖醇代谢最敏感,在三种类型胁迫下均受到抑制。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发现三种类型胁迫下的是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糖酵解受伤害最严重,显示出,经过长期的人工选育,栽培大豆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糖酵解对不良环境最为敏感。本研究为开发和利用野大豆以及利用野大豆培育耐盐碱和耐低氮的栽培大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盐碱地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提高其他作物的抗逆性和优质野生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国需要更多大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需要更多大豆(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对增温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增温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1.2.2 增温对作物生育进程的影响
        1.2.3 增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增温对作物籽粒品质的影响
        1.2.5 土壤类型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不足之处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材料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供试土壤所属地区气候特征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设计
        2.2.2 增温装置及效果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取样时期及方法
        2.3.2 植物测定指标与方法
        2.3.3 土壤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增温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3.1 增温对土壤pH的影响
    3.2 增温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3 增温对土壤速效元素的影响
        3.3.1 增温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3.3.2 增温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3.3.3 增温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4 增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1 增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4.2 增温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3.4.3 增温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3.4.4 增温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
    3.5 土壤肥力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
        3.5.1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3.5.2 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
    3.6 讨论与小结
        3.6.1 讨论
        3.6.2 小结
第四章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N吸收的影响
        4.1.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秸秆N的影响
        4.1.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籽粒N影响
        4.1.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N生物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P吸收的影响
        4.2.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秸秆P的影响
        4.2.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籽粒P的影响
        4.2.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P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K吸收的影响
        4.3.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秸秆K的影响
        4.3.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籽粒K的影响
        4.3.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K利用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5.1 增温对大豆生育进程的影响
    5.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株高的影响
    5.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荚数构成的影响
        5.3.1 总荚数
        5.3.2 每荚粒数
    5.4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4.1 地上生物量
        5.4.2 产量
        5.4.3 单株粒数
        5.4.4 百粒重
        5.4.5 籽粒与茎秆比
        5.4.6 秕粒率
    5.5 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5.6 讨论与小结
        5.6.1 讨论
        5.6.2 小结
第六章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
    6.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粗蛋白的影响
    6.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籽粒矿质元素的影响
        6.2.1 增温对大豆籽粒Fe含量的影响
        6.2.2 增温对大豆籽粒Zn含量的影响
        6.2.3 增温对大豆籽粒Mn含量的影响
        6.2.4 增温对大豆籽粒Ca含量的影响
    6.3 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增温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7.1.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7.1.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7.1.4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
    7.2 本文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7.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生长及N2O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AMF对植物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1.2.2 AMF对豆科作物生物固氮的影响
        1.2.3 AMF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1.3 理论假设与科学问题
        1.3.1 理论假设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作物类型比较试验
        2.1.2 AMF与根瘤菌互作试验
        2.1.3 磷肥控制试验
    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2.2.1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2.2.2 N_2O气体样品采集与测定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2.4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AMF对大豆生长和N_2O排放的影响
        3.1.1 作物生长
        3.1.2 土壤N_2O排放
        3.1.3 土壤速效氮与有效磷
        3.1.4 土壤微生物
        3.1.5 小结
    3.2 AMF与根瘤菌互作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3.2.1 作物生长
        3.2.2 土壤N_2O排放
        3.2.3 土壤速效氮与有效磷
        3.2.4 土壤微生物
        3.2.5 小结
    3.3 AMF和磷互作对大豆生长和N_2O排放的影响
        3.3.1 作物生长
        3.3.2 土壤N_2O排放
        3.3.3 土壤速效氮与有效磷
        3.3.4 土壤微生物
        3.3.5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AMF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4.2 AMF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3 AMF在大豆生长及N_2O排放中的磷调控机制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和解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大豆肽的制备
    1.2 不溶性肽聚集体的形成
        1.2.1 动物蛋白酶解过程中的不溶性肽聚集体
        1.2.2 植物蛋白酶解过程中的不溶性肽聚集体
    1.3 不溶性肽聚集体的分子间作用力
        1.3.1 非共价作用力
        1.3.2 共价作用力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的制备
        2.2.2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2.2.3 ISPA和大豆肽的制备
        2.2.4 ISPA分子间作用力的测定
        2.2.5 ISPA的解聚
        2.2.6 ISPA的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2.2.7 ISPA的体外消化
        2.2.8 ISPA的形貌表征
        2.2.9 ISPA的盐离子稳定性
        2.2.10 ISPA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2.11 ISPA圆二色谱的测定
        2.2.12 酶解液浊度的测定
        2.2.13 酶解液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2.14 酶解液中ISPA的超滤分离
        2.2.15 大豆肽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2.2.16 大豆肽上清液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2.17 ISPA和大豆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2.2.18 数据处理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酶对ISPA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水解度
        3.1.2 ISPA的生成率
        3.1.3 底物浓度对ISPA生成率的影响
        3.1.4 ISPA的分子间作用力
        3.1.5 ISP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3.1.6 ISPA的盐离子稳定性
        3.1.7 ISPA的氨基酸组成
        3.1.8 ISPA的模拟体外消化
        3.1.9 ISPA的表观形貌
    3.2 酶解过程中ISPA的形成机制
        3.2.1 酶解液浊度的变化
        3.2.2 pH回调过程中ISPA生成率的变化
        3.2.3 酶解过程中表面疏水性的变化
        3.2.4 酶解过程中ISPA粒径和电位的变化
        3.2.5 酶解过程中ISPA盐离子稳定性的变化
        3.2.6 酶解过程中ISPA二级结构的变化
    3.3 PH-偏移对ISPA解聚的影响
        3.3.1 pH-偏移对大豆肽得率的影响
        3.3.2 pH-偏移对大豆肽粒径和电位的影响
        3.3.3 pH-偏移对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3.4 pH-偏移对ISP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3.3.5 pH-偏移对ISPA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4 超声对ISPA解聚的影响
        3.4.1 超声对大豆肽得率的影响
        3.4.2 超声对大豆肽粒径和电位的影响
        3.4.3 超声对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4 超声对ISP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3.4.5 超声对ISPA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5 乳化剂对ISPA的解聚的影响
        3.5.1 乳化剂对大豆肽得率的影响
        3.5.2 乳化剂对大豆肽粒径和电位的影响
        3.5.3 乳化剂对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5.4 乳化剂对ISP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3.5.5 乳化剂对ISPA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6 复合解聚法在大豆肽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3.6.1 复合解聚法对大豆肽产率的影响
        3.6.2 复合解聚法对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6.3 复合解聚法对大豆肽粒径的影响
        3.6.4 复合解聚法对大豆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3.6.5 复合解聚法对ISPA二级结构的影响
        3.6.6 复合解聚方法在大豆肽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结论和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大豆卵细胞特异表达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基因组
    1.2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背景和发展
        1.2.1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原理
        1.2.2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
    1.3 CRSIPR/Cas基因组编辑体系在作物中的应用
    1.4 CRSIPR/Cas基因组编辑体系在大豆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和载体
        2.1.3 酶和生化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常规试剂的配制
        2.2.2 常用的分子克隆方法
        2.2.3 载体构建
        2.2.4 大豆发根转化
        2.2.5 拟南芥转化
        2.2.6 大豆植株转化
        2.2.7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2.2.8 突变体的鉴定
第三章 大豆发根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
    3.1 单靶标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
        3.1.1 单靶标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载体构建
        3.1.2 单靶标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在大豆发根中的验证
    3.2 双靶标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
        3.2.1 双靶标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载体构建
        3.2.2 双靶标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在大豆发根中的验证
    3.3 不同发根转化方法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四章 大豆ECp: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
    4.1 ECp:Cas9/gRNA基因编辑体系构建
        4.1.1 多靶标Cas9/gRNA基因编辑体系
        4.1.2 不同ECp:Cas9/gRNA基因编辑体系
        4.1.3 ECp:Cas9/gRNA基因编辑体系使用策略
    4.2 Egg-cell特异表达的CRISPR/Cas9体系在大豆中的验证
        4.2.1 Egg-cell特异表达的CRISPR/Cas9体系诱导T1代突变
        4.2.2 Egg-cell特异表达的CRISPR/Cas9体系诱导T2代突变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拟南芥ECp: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
    5.1 Egg-cell特异表达的CRISPR/Cas9体系诱导T1代突变
    5.2 Egg-cell特异表达的CRISPR/Cas9体系诱导T2代突变
    5.3 T3代非转基因突变体的获得
    5.4 突变体表型验证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历

(5)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市场营销理论
        2.2.2 4P营销理论
        2.2.3 7Ps理论
        2.2.4 市场细分与定位理论
    2.3 相关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
        2.3.2 SWOT分析
第3章 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
    3.1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现状
        3.1.1 XF公司概况
        3.1.2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3.2 调查问卷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目标市场调查分析
    3.3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问题
        3.3.1 品牌单一,定位不清晰
        3.3.2 单一低价策略,不利于消费者认知
        3.3.3 渠道结构单一,网络营销发展相对滞后
        3.3.4 宣传力度小,营销人员能力欠缺
        3.3.5 服务标准不明确,服务水平低
        3.3.6 有形展示问题
    3.4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问题的成因
第4章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社会环境
        4.1.3 经济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行业环境分析
        4.2.1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4.2.2 市场竞争分析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会
        4.3.4 威胁
第5章 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5.1 产品策略优化
        5.1.1 “双品牌”策略
        5.1.2 产品组合策略
        5.1.3 差异化策略
        5.1.4 产品品牌策略
    5.2 价格策略优化
        5.2.1 价格差异化营销
        5.2.2 折扣与折让策略
    5.3 渠道策略优化
        5.3.1 建立多经销商制分销渠道
        5.3.2 建立多渠道分销策略
        5.3.3 网络新媒体的销售渠道
        5.3.4 电商销售模式策略
    5.4 促销策略优化
        5.4.1 人员推销策略
        5.4.2 广告推销策略
        5.4.3 公共关系策略
        5.4.4 销售促进策略
    5.5 人员策略优化
        5.5.1 促销人员策略
        5.5.2 业务人员策略
    5.6 服务过程策略优化
        5.6.1 促销人员服务
        5.6.2 业务人员服务
    5.7 有形展示策略优化
第6章 XF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6.2 财力保障
    6.3 制度保障
    6.4 质量安全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问卷
致谢

(6)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大豆不同生长时期根际特征菌群构建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根际微生物
        1.1.1 基于测序手段的根际微生物研究
        1.1.2 基于纯培养技术的根际微生物研究
        1.1.3 培养组学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1.1.4 培养组学在人工合成菌群中的应用
    1.2 植物根系分泌物
        1.2.1 根系分泌物的检测方法
        1.2.2 根系分泌物的主要种类和作用
        1.2.3 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
    1.3 立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大豆生长过程中根际细菌群落的演替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大豆的种植、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2.2.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4 土壤总DNA提取和16S rDNA扩增子测序
        2.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理化性质和测序基本信息
        2.3.2 大豆的生长影响了根际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2.3.3 差异物种分析
        2.3.4 指示物种分析
        2.3.5 随机森林筛选根际标记菌株
        2.3.6 土壤细菌共发生网络的构建
    2.4 讨论和总结
第三章 大豆根系分泌物驱动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建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大豆的种植、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3.2.2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分泌物的基本信息
        3.3.2 大豆的生长影响了根际分泌物的组成和结构
        3.3.3 大豆各生长时期根系分泌物的差异分析
        3.3.4 大豆相邻生长时期根系分泌物的随机森林分析
        3.3.5 大豆根系分泌物的改变影响了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3.3.6 显着差异根系分泌物与根际细菌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7 随机森林筛选的标记根系分泌物与标记菌株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和总结
第四章 大豆不同生长时期特征细菌菌株群的构建和功能初探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原土和不同生长时期根际特征细菌菌株群的构建和菌群的制备
        4.2.3 原土及各时期根际特征细菌菌株群的碳源利用状况测定
        4.2.4 植物回接实验及植物指标的测定
        4.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4.3 结果及分析
        4.3.1 原土和大豆生长各时期根际特征细菌菌株群的构建
        4.3.2 原土和大豆生长各时期特征细菌菌株群碳源利用差异
        4.3.3 不同生长时期特征细菌菌株群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4.4 讨论和总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磷脂的概述
        1 磷脂的定义和分类
        2 磷脂的来源
        3 磷脂在水生动物中的代谢
        4 磷脂在水生动物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第二节 磷脂对动物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1 磷脂对哺乳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2 磷脂对水生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第三节 磷脂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饲料不同磷脂酰胆碱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教育简历及博士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辽宁省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194户大豆种植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大豆生产发展与大豆振兴相关研究
        2.1.2 大豆补贴政策演变研究
        2.1.3 关于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1.4 文献述评
    2.2 概念界定
        2.2.1 农户
        2.2.2 种植意愿
    2.3 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计划行为理论
第三章 大豆振兴计划及辽宁省大豆种植发展概况
    3.1 大豆振兴计划改革情况
        3.1.1 大豆振兴计划提出的背景
        3.1.2 大豆振兴计划的内容
    3.2 大豆种植概况
        3.2.1 大豆种植面积情况
        3.2.2 大豆种植产量情况
        3.2.3 大豆种植成本收益情况
        3.2.4 大豆种植区域分布
第四章 调查方案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1 调查区域概况
    4.2 问卷设计
    4.3 数据来源
    4.4 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4.4.1 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描述
        4.4.2 农户大豆生产经营特征描述
        4.4.3 大豆销售及市场情况分析
        4.4.4 农户对大豆振兴认知情况分析
    4.5 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统计分析
        4.5.1 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特征描述
        4.5.2 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与大豆种植意愿交叉分析
        4.5.3 农户生产经营特征与大豆种植意愿交叉分析
        4.5.4 市场销售特征与大豆种植意愿交叉分析
        4.5.5 农户政策感知特征与大豆种植意愿交叉分析
第五章 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择与预期相关性
    5.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3.1 模型检验
        5.3.2 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大豆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6.1.2 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10)盐和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适应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栽培大豆和野大豆生物学概述
        1.1.1 栽培大豆
        1.1.2 野大豆
    1.2 盐胁迫和低氮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1.2.1 土壤盐碱化现状
        1.2.2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1.2.3 植物中氮的生理作用及其来源
        1.2.4 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现状
        1.2.5 低氮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1.3 植物对盐胁迫和低氮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1.3.1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
        1.3.2 植物对低氮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
    1.4 代谢组学
        1.4.1 代谢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流程
        1.4.2 代谢组学在植物盐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1.4.3 代谢组学在植物低氮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1.5 转录组学
        1.5.1 转录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流程
        1.5.2 转录组学在植物盐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1.5.3 转录组学在植物低氮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1.5.4 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植物材料培养
    2.3 两种类型盐胁迫处理
    2.4 低氮胁迫处理
    2.5 生长参数测定
    2.6 光合特性参数的测定
        2.6.1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2.6.2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6.3 数据分析
    2.7 离子含量的测定
        2.7.1 阴离子含量的测定
        2.7.2 阳离子含量的测定
        2.7.3 数据分析
    2.8 代谢组学研究
        2.8.1 代谢物萃取
        2.8.2 代谢物衍生化
        2.8.3 代谢物的上机检测
        2.8.4 数据分析与统计
    2.9 转录组学研究
        2.9.1 RNA提取、文库制备和Illumina测序
        2.9.2 数据分析
        2.9.3 q RT-PCR验证
3 野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根系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3.1 根系生长变化
    3.2 幼苗光合特性变化
    3.3 根系离子平衡变化
    3.4 根系代谢组学变化
        3.4.1 代谢组学变化概况
        3.4.2 中性盐胁迫下代谢物的种类、数量和代谢通路的变化
        3.4.3 碱性盐胁迫下代谢物的种类、数量和代谢通路的变化
    3.5 两种类型盐胁迫下根系转录组学变化
        3.5.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3.5.2 基因表达量概况
        3.5.3 重复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3.5.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5.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5.6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3.5.7 转录因子分析
        3.5.8 盐胁迫响应基因分析
        3.5.9 转录组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3.5.10 q RT-PCR技术对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3.6 讨论
4 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对低氮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4.1 生长特性变化
    4.2 幼苗光合特性变化
    4.3 离子平衡变化
    4.4 叶片代谢组学变化
        4.4.1 代谢组学变化概况
        4.4.2 代谢物的种类、数量和代谢通路的变化
    4.5 根系代谢组学变化
        4.5.1 代谢组学变化概况
        4.5.2 代谢物的种类、数量、代谢通路的变化
    4.6 转录组学变化
        4.6.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4.6.2 基因表达量概况
        4.6.3 重复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4.6.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6.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6.6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4.6.7 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分析
        4.6.8 转录因子分析
        4.6.9 转录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4.6.10 野大豆根系抵御三种类型胁迫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4.6.11 q RT-PCR技术对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4.7 中性盐、碱性盐和低氮胁迫对栽培大豆幼苗伤害的比较研究
        4.7.1 对根系生长的伤害
        4.7.2 对光合同化功能的伤害
        4.7.3 对根系离子平衡的伤害
        4.7.4 对根系代谢物种类、数量和代谢通路的伤害
        4.7.5 栽培大豆根系对三种类型胁迫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4.8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的情况
在学期间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

四、中国需要更多大豆(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对增温的响应[D]. 高雅晓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生长及N2O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D]. 刘云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和解聚研究[D]. 赵明. 江南大学, 2021(01)
  • [4]大豆卵细胞特异表达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开发与应用[D]. 郑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申婧.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6]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7]大豆不同生长时期根际特征菌群构建及功能研究[D]. 王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 林志灯.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9]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辽宁省农户大豆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194户大豆种植户为例[D]. 高玥鑫.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10]盐和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适应性比较研究[D]. 李明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中国需要更多大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