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消食药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冯伟

中药消食药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冯伟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消食药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吗丁啉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药消食药健脾行气消痞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消食药治疗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故值得在消化性不良的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消食药;消化不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75-02

消化不良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病症类型,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且病情较易反复发作,不仅为患者带来一定痛苦,而且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多采用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蠕动的药物治疗消化不良,但该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经多方学者研究认证具有显著疗效[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中药消食药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两组各20例;其中一组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则设置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7~65岁,平均年龄为(34.3±2.1)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为8~67岁,平均年龄为(34.5±2.2)岁;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胃胀、食欲不振、过度嗳气等临床症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均使用西药吗丁啉进行临床治疗。用法用量:3次/d,1次服用10mg,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则应遵循0.3mg/kg的服药原则,药物服用时间在餐前15min左右。

观察组:本组患者均采用健脾行气消痞汤进行临床治疗(药方组成:百合20g,白芍、蒲公英各15g,炒枳壳12g,党参、半夏、白术、黄芩、佛手、焦三仙、干姜各10g,白蔻仁、炙甘草各6g,黄连4g,吴茱萸3g)。以水煎服,每剂400ml,1剂分成早晚2次口服,服用200ml/次,均在饭前30min左右服用。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不得服用其他药物,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两组患者均以4w为1个治疗周期,若在服药期间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明显,1w以上未复发则可停止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2]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作为本次研究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评价标准。患者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中医症候均基本恢复正常或改善程度在90%以上则可判定为痊愈;患者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极大好转,中医症候改善程度在50%以上则可判定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并未有明显好转,甚至病情有加重迹象则可判定为无效。本次研究将以痊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法对比组间数据差异。计数资料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法对比组间数据差异,上述两种检验方法所得对比结果若显示P<0.05,则表示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消化不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不具有器质性病变的疾病类型,其多被认为与生活习惯、工作压力过大、不良情绪影响等因素存在较大关系,另有学者的研究显示该病症与胃酸分泌过多、内脏敏感性增高等因素也存在一定关系[3]。目前临床医学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蠕动为主。临床常用解痉止痛类药剂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上述药物虽具有较为明显的短期疗效,但并不适合长期服用。中药消食药近年来在该病症的临床中得以应用,其临床治疗效果经大量学者的研究证实疗效显著[4-5]。

消化不良在中医看来可归为“胃痛”、“痞满”的诊疗范畴,肝郁、脾虚、脾胃失和是导致该病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故临床治疗多以疏肝健脾为主。与西药单一对症治疗的理念不同,中药消食药治疗该病症在补脾益气的同时兼顾疏肝理气,从而达到标本兼顾的治疗目的,故临床治疗效果往往要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健脾行气消痞汤进行临床治疗,其中所含党参、白术据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半夏、干姜、黄芩等药物则具有消痞清热的功效,而佛手、炒枳壳、白芍、白蔻仁、焦三仙等药物则具有疏肝健胃、理气化湿的功效,诸药合用则可达和胃消痞、虚实同调的临床治疗功效。该药方经临床研究观察显示对于多数消化不良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西药治疗而言,中药消食药治疗消化不良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车庆余等人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中医消食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显著[6],值得临床推广。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中药消食药治疗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故值得在临床消化性不良的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欧之洋,银赞.健脾和胃解郁汤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3(4):342-343.

[2]张芬.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7):454-456.

[3]徐革新.中医消食药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效果探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5(20):531-532.

[4]白凤玲,刘晓芸.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功能紊乱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7(35):5440-5441.

[5]李云蛟,任爱菊.消食消胀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脾虚夹积证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23(5):237-238.

[6]车庆余.中医消食药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4,7(8):231-232.

标签:;  ;  ;  

中药消食药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冯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