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鉴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病毒,序列,长白山,肿瘤,标记,唾液腺。
分子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叶碧欢,陈友吾,胡传久,宋其岩,廖荣俊[1](2019)在《长梗黄精的SCAR分子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长梗黄精种的分子技术手段。方法基于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多花黄精与长梗黄精的基因组DNA进行种间的多态性分析,获得ISSR和SRAP-PCR差异片段,经测序设计种特异性的特征性片段扩增区域(SCAR)引物,用于二种黄精属植物的准确快速鉴别。结果 3对SCAR引物在各自最适退火温度下,分别只从长梗黄精中扩增出了150、354和518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多花黄精不扩增任何片段,实验操作便捷,结果重复性好。通过对市场上8份黄精块茎材料的鉴定,SCAR分子鉴别技术的可靠性进一步得以验证。结论本实验开发的SCAR分子技术可用于长梗黄精种的辅助鉴别。(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孙思雅,方昀,来梦茹,葛宇清,张光霁[2](2019)在《棘海马的性状鉴别与分子DNA条形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性状鉴别与DNA条形码联用的方法对药用海马棘海马进行系统研究,为棘海马快速准确的鉴定奠定基础。结合文献与样品观察获得的棘海马典型鉴别特征包括棘刺发达、短吻,具有单或双颊刺,育儿袋接壤的棘刺更加尖锐。提取棘海马和其他海马样品的基因组总DNA,对COⅠ和ATP6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通过Blast对序列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利用MEGA 7计算序列的GC量,种内种间距离以及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COⅠ序列和ATP6序列长度分别为649 bp和602~603 bp,GC碱基平均量分别为39. 96%,35. 37%,COⅠ序列和ATP6序列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均大于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隔。基于COⅠ基因序列和ATP6基因序列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棘海马样品单独聚为一个大分支,明显区分于其他海马样品,且与线纹海马亲缘最近。此外棘海马的种内存在3个稳定的亚群结构,提示COⅠ和ATP6序列可用于后续棘海马的地理生态学研究。该研究表明,通过性状鉴别和DNA条形码序列联用的方法确定了棘海马的典型性状和分子鉴别特征,为棘海马的准确鉴定和后续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并为扩大海马药用资源和保证海马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王巧,周艳平,郑惠成,彭金彬,方福钟[3](2019)在《利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鉴别牛樟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福建省种植的牛樟进行有效分类。[方法]利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福建省引种的10个牛樟种质。[结果](1)10对SRAP引物总共扩增出251条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87.6%;遗传相似系数在0.355~0.882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06。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3时,可将10个牛樟种质分成两大类,Ⅰ类包括农大牛樟和漳浦牛樟,Ⅱ类包括其余8个种质。(2)10个ISSR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出237条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88.6%;遗传相似系数在0.371~0.814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06。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1时,可将10个牛樟种质分成两大类,Ⅰ类包括农大牛樟和漳浦牛樟,Ⅱ类包括其余8个种质。[结论]农大牛樟和漳浦牛樟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同一种源,其余8个牛樟种质遗传关系较远。(本文来源于《亚热带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孙仁爽,张立秋,杨洪凯,邓琦,薛长松[4](2019)在《返魂草资源调查及分子鉴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和开发返魂草及易混品,采取野外调查、采集并鉴定标本的方法,对长白山区的返魂草及易混品林荫千里光的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集这叁种植物叶片进行DNA鉴别研究,为该区域药用植物应用及开发提出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人参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睿敏[5](2019)在《猪四种腹泻病毒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轮状病毒(PRoV)是仔猪常见的重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临床上均以呕吐、厌食、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尤其是PEDV变异株,是近年来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由于临床症状极其相似,难以区分,只能借助实验室手段加以鉴别诊断。建立PEDV、TGEV、PDCoV及PRoV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开展PE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仔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1.PEDV、TGEV、PDCoV及PRo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为鉴别检测PEDV、TGEV、PDCoV和PRoV,本研究分别针对PEDV N基因、TGEVM基因、PDCoVN基因和PRoVVP6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并区分4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该方法仅特异性扩增PEDV、TGEV、PDCoV和PRoV,与猪其他主要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PEDV、TGEV、PDCoV和PRoV的最低检出下限分别为1.57×10~2拷贝/μL、1.57×10~3拷贝/μL、1.57×10~2拷贝/μL、1.57×10~2拷贝/μL,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性试验,获得结果一致。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采集的270份腹泻病料,结果PEDV、TGEV、PDCo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15.56%、11.48%、10.74%1.85%,并且存在混合感染现象。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为临床样品中PEDV、TGEV、PDCoV、PRoV的鉴别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特异、敏感、高效的技术手段2.PEDV、TGEV、PDCoV及PRoV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为鉴别检测PEDV、TGEV、PDCoV和PRoV,分别针对PEDVN基因、TGEV M基因、PDCoV M基因和PRoV VP6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经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并区分4种病毒的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该方法仅特异性扩增PEDV、TGEV、PDCoV和PRoV,与猪其他主要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PEDV、TGEV、PDCoV和PRo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2.06×10~2拷贝/μL、2.06×10~2拷贝/μL、2.06×10~1拷贝/μL、2.06×10~3拷贝/μL,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组内与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1%,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采集的243份腹泻病料,结果PEDV、TGEV、PDCo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11.93%、15.64%、9.05%、9.47%,并且存在混合感染现象。应用上述建立的PEDV、TGEV、PDCoV、PRoV多重RT-PCR方法对相同病料进行检测,结果PEDV、TGEV、PDCo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10.29%、13.17%、7.82%、7.40%,两者的符合率为96.7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临床样品中PEDV、TGEV、PDCoV、PRoV的鉴别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特异、敏感、高效的技术手段。3.2017-2019年广西PE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掌握广西PED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7-2019年从广西各地采集的腹泻病料,应用所建立的PEDV、TGEV、PDCoV及PRoV多重RT-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PEDV阳性样品随机抽取部分样品进行S、M、N基因的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共检测2017-2019年采集的病料1454份,PEDV阳性157份,阳性率10.80%。经扩增、克隆、测序,获得PEDV S基因23株、M基因和N基因各25株。同源性分析表明,广西流行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S基因分别为90.7%-100%和85.0%-100%,在M基因分别为97.5%-100%和97.4%-100%,在N基因分别为96.3%-100%和97.1%-100%。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广西流行毒株S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存在缺失、变异和插入现象,且广西各毒株之间存在差异。进化速率分析表明,PEDV S基因进化速度最快。基于S、M、N基因绘制遗传进化树,获得相似的拓扑结构图,广西流行毒株在GⅠa、GⅠb、GⅡa、GⅡb亚群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GⅠb、GⅡa亚群。表明,PEDV广西流行毒株均有遗传多样性,应加强病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有效防控PED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陈绍通,刘枫,赵群,韩邦兴[6](2019)在《药材天葵子的分子生物学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该研究基于ITS序列对天葵及其混伪品进行准确鉴别。方法通过PCR扩增ITS序列,联合Genebank下载的天葵混伪品及近缘种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Neghbor-Joining,NJ);并基于ITS序列上的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和HRM引物、对天葵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结果在构建的NJ树中、天葵及其混伪品和近缘种各自形成单系分支。且都获得较高的支持;在特异性PCR鉴别中,天葵有条带扩增成功,而混伪品则没有扩出条带;而利用HRM技术鉴别,结果显示,天葵及其混伪品和Tm值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ITS序列能够作为天葵及其混伪品和近缘种的DNA鉴别条形码、此外,基于ITS序列所设计的特异性PCR引物和HRM引物,都能够对天葵及其混伪品进行准确的鉴别。(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4期)
许东,张文军,张学喜[7](2019)在《MRI纹理参数对乳腺癌分子分型鉴别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癌MRI增强扫描的纹理参数鉴别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可能性。方法:收集79例乳腺癌患者的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其中42例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37例为HER-2阳性非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共采集43个影像学纹理参数,通过Mann-Whitney检验评判MRI纹理参数在两类乳腺癌中的差异性,并通过ROC曲线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对两类乳腺癌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5个纹理参数在两类乳腺癌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4个纹理参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回归模型对两类乳腺癌患者的整体判别准确率为88.6%,预测概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88。结论:乳腺癌MRI纹理参数可满足对乳腺癌HER-2阳性Luminal B型与HER-2阳性非Luminal B型的鉴别诊断,有望成为乳腺癌的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基于乳腺癌MRI纹理参数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实现了对两类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吴波,朱小芬,李风琴,葛菲[8](2019)在《基于ITS2序列的“藏茵陈”分子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测定和GenBank数据库检索印度獐牙菜、川西獐牙菜、大籽獐牙菜、獐牙菜、抱茎獐牙菜、湿生萹蕾、椭圆叶花锚、喉毛花、宿根胁助花、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山地虎耳草、优越虎耳草等ITS2序列,使用CodonCode Aligner V 5.1和MEGA5.5软件处理ITS2序列,对"藏茵陈"各基原物种变异进行了分析并以Neighbor-Join法构建了"藏茵陈"类各基原物种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ITS2序列可以作为"藏茵陈"基原植物的分子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可靠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郑司浩,尚兴朴,曾燕,王继永[9](2019)在《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基原中药黄芪样本DNA序列,研究特异性鉴别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方法。方法:通过筛选5条常用DNA条形码序列(ITS,ITS2,psbA-trnH,rbcL,matK),运用MEGA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可特异性鉴别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序列及SNP位点,并设计特异性引物。结果:ITS及ITS2序列可准确区分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发现稳定的SNP位点,蒙古黄芪在ITS序列第476位点(位于ITS2序列上游)为碱基C,而膜荚黄芪为碱基T,并设计叁对特异性鉴别蒙古黄芪的引物对。结论:ITS/ITS2序列以及特异性引物可准确鉴别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为黄芪药材的基原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中药》期刊2019年03期)
张曲霞,许春伟,Skálová,A,Stenman,G,Simpson,R,H,W[10](2019)在《分子检测在涎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唾液腺肿瘤是形态上异质的一组病变,通常在诊断上具有挑战性。该综述描述一组唾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重点关注其独特的基因组特征。类似乳腺的分泌性癌是最近描述的实体瘤,其特征为t (12; 15)(p13; q25)易位,导致ETV6-NTRK3融合。透明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不常见,其具有EWSR1-ATF1融合基因。(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分子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性状鉴别与DNA条形码联用的方法对药用海马棘海马进行系统研究,为棘海马快速准确的鉴定奠定基础。结合文献与样品观察获得的棘海马典型鉴别特征包括棘刺发达、短吻,具有单或双颊刺,育儿袋接壤的棘刺更加尖锐。提取棘海马和其他海马样品的基因组总DNA,对COⅠ和ATP6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通过Blast对序列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利用MEGA 7计算序列的GC量,种内种间距离以及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COⅠ序列和ATP6序列长度分别为649 bp和602~603 bp,GC碱基平均量分别为39. 96%,35. 37%,COⅠ序列和ATP6序列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均大于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隔。基于COⅠ基因序列和ATP6基因序列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棘海马样品单独聚为一个大分支,明显区分于其他海马样品,且与线纹海马亲缘最近。此外棘海马的种内存在3个稳定的亚群结构,提示COⅠ和ATP6序列可用于后续棘海马的地理生态学研究。该研究表明,通过性状鉴别和DNA条形码序列联用的方法确定了棘海马的典型性状和分子鉴别特征,为棘海马的准确鉴定和后续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并为扩大海马药用资源和保证海马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1].叶碧欢,陈友吾,胡传久,宋其岩,廖荣俊.长梗黄精的SCAR分子鉴别[J].中国药学杂志.2019
[2].孙思雅,方昀,来梦茹,葛宇清,张光霁.棘海马的性状鉴别与分子DNA条形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3].王巧,周艳平,郑惠成,彭金彬,方福钟.利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鉴别牛樟种质[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9
[4].孙仁爽,张立秋,杨洪凯,邓琦,薛长松.返魂草资源调查及分子鉴别研究[J].人参研究.2019
[5].王睿敏.猪四种腹泻病毒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9
[6].陈绍通,刘枫,赵群,韩邦兴.药材天葵子的分子生物学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19
[7].许东,张文军,张学喜.MRI纹理参数对乳腺癌分子分型鉴别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
[8].吴波,朱小芬,李风琴,葛菲.基于ITS2序列的“藏茵陈”分子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9].郑司浩,尚兴朴,曾燕,王继永.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别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9
[10].张曲霞,许春伟,Skálová,A,Stenman,G,Simpson,R,H,W.分子检测在涎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