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苏轼的一生漫游中,镇江金山与其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轼“玉带镇山”“妙高赏月”等传说轶事,使金山的佛教文化与世俗相关联,金山佛教文化带上了世俗化的意味。与此同时,金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深深浸润了苏轼的思想,苏轼镇江金山诗常含禅意,这恰好给金山带来“蓬莱”仙山的文学美誉。
关键词:苏轼 镇江金山 佛教文化
苏轼一生十余次途经润州,除熙宁七年冬因路程限制、元丰二年八月因“乌台诗案”、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因重病这三次未能前往金山,其余每一次苏轼至润州都曾前往金山并留下诗篇。苏轼对于金山有着特别的情感,金山寺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建中靖国元年是苏轼生命的最后一年,该年五月,他游金山寺并写下《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金山志》记载:“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2]这首诗是苏轼对自己的一生及文学创作所做的总结,既是自题又是自挽。
一、苏子轶事与金山景观的世俗化
苏轼对镇江金山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他将一生的叹息最终留在了金山寺,还要注意的是金山景观充满传说色彩的事实是与苏轼不可分割的。苏子轶事丰富多彩,最著名的便是“玉带镇山”和“妙高赏月”。
(一)玉带镇山
苏轼曾在金山寺作诗题为《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其中一首写道:“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1]这首诗为我们展开了一段过往。
节水“三同时”制度在国内很多城市已经实施,但调研发现落实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与没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及配套的实施细则等有关。
正如《曲海总目提要(卷二)》提及:“施氏瞻注云:佛印禅师,法名了元,饶州人。公久与之游。时住持润州金山寺。公赴杭过润,为留数月。一日值师挂牌,与弟子入室。公便服入方丈见之。师云:‘内翰何来?此间无坐处。’公戏云:‘暂借和尚四大,用作禅床。’师云:‘山僧有一转语,内翰言下即答,当从所请。如稍涉拟议。愿留玉带以镇山门。’公许之。便解玉带置几上。师云:‘山僧四大本无,五藴非有,内翰欲于何处坐?’公拟议未即答,师急呼侍者云:‘收此玉带,永镇山门!’公笑而与之,师取衲裙相报云云。”[3]玉带是贴身之物,而非神圣的器物,苏轼留下的玉带能够作为金山四宝之一,一方面体现了金山景观的世俗化,逐渐去除作为宗教寺庙的神圣性和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增添了一些神秘的传说色彩,增加金山景观的人文内涵。
妙高台本是晒经之地,《金山志》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佑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2]然而苏轼在元丰七年中秋那天,与客“共登金山山顶妙高台”,命歌者袁綯“歌《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 ’”[4]因为苏轼的赏月起舞之事,妙高台逐渐成为赏月的绝妙之处,“妙高台上月轮转,海门日照扶桑红”“月明初满妙高台,江上潮头夜半来”等诗句都是历代文人赏妙高月色的佐证。
(二)妙高赏月
如今金山寺游客众多,除了信佛之人,也有很多是慕苏子之名前往游览。苏子的玉带镇山一事令游人回味无穷,不仅是金山寺的一个魅力点,而且是寻觅苏子踪迹、感受前人妙事的好方法。
妙高台从晒经之地渐渐转变为赏月之地,这是金山佛教景观世俗化的体现,表现出佛教与世俗相融的特点,甚至是世俗性居于上方的展现。金山景观的世俗化不能说是由苏轼带来的,但至少,苏轼对于金山景观的世俗化有着不得不提的极大影响,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的。金山寺的僧人很无奈,想要“送尽名利船”,想要潜心修佛,却不得不叹息一声。
上海市陆续建设了一些水资源应用管理系统,其中最早的水资源普查信息系统于1998—2001年完成。通过对上海市河道、水工程设施、水资源量及其利用现状、河道水质和底质状况、污染源及其主要污染物等信息进行调查后建设而成。系统采用GIS平台实现了信息查询、统计、制图等功能。
二、金山佛教文化与苏轼的金山诗
宋代的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七·镇江府·物上》中记载:“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旧名浮玉。唐李锜镇润州,表名金山。因裴头陀开山得金,故名。”[5]金山原在江中,正所谓“前临沧海,却倚大江”,自然风光高妙迷人,然而令金山一带闻名遐迩的却应是金山寺。
金山寺初名泽心寺,唐朝时开始兴盛,寺庙宏伟、古迹众多,与普陀、文殊、大明三寺齐名,并称四大名寺。金山寺是佛教重地,佛教文化浓厚。其一,金山寺位于江心,寂静幽僻,有利于僧人修身养性、潜心修炼,再加上四面环江,颇有“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禅心如止水,四面自波澜”的意境;其二,传闻梁武帝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用以诵经设斋、礼佛拜忏,金山寺或是最早举办水陆法会的寺庙,至今也仍有水陆法会的存在;其三,金山寺名僧辈出,如灵坦禅师、裴头陀、佛印等高僧,这些僧人不仅对佛教文化有很高的修养,推动金山佛教的发展,营造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而且力求以己之力促进京口佛教建筑的兴建。
如《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载:“……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1]颇有借老僧之口表达自己因尘世坎坷而想要归隐山林之意,若说没有受到佛教影响,则似乎不太可能。更明显的是名篇《过金山寺一首》,该诗极具物我同境的浑圆之感:“明月妙高台,盘涡月照开。琳宫龙久住,珠树鹤能来。云雾空中绕,帆樯槛外回。无言卷石小,江左拟蓬莱。”[1]如梦如幻、虚实难分之中透露出隽永的禅意。《金山妙高台》“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1]等句更是直接表达出苏轼对于高僧的崇敬、对于佛教文化的推崇。
金山寺拥有底蕴如此深厚的佛教文化,自然对多次前往游览的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何况,苏轼本就对佛教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据释志磐撰《佛祖统纪》卷四十六载:“轼曰。八九岁时时梦身是僧,往来陕右。”[6]苏轼亲佛,既有家学渊源之故,又有因政治失意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意味,还有于禅林交游的缘故。苏轼在金山留下了众多诗篇,这其中能够感受到他的佛学禅思,显然与金山寺佛教文化的影响不可分割。
金山寺的佛教文化的确对苏轼有着极深刻的影响,苏轼的镇江金山诗中常常能够体现这种佛教文化的浸润及他本人对于佛学禅思的喜爱与推崇,这些都毫无疑问地展现在苏轼的金山诗中。值得注意的是,苏轼与金山佛教文化是交互影响的,在金山佛教文化影响苏轼的同时,苏轼也用诗篇影响着金山。如苏轼的《金山妙高台》里写道:“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1]以“蓬莱”比作金山,将金山与传说中的海外仙山相媲美,这点自苏轼始,后来的文人逐渐效仿,如“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雾气欲吞吞不得,绀宫浮出小蓬莱”等。金山从蓬莱的幻影到蓬莱的本体,一方面表明是因为金山的迷人风光,另一方面有苏轼留下的充满禅思浸润的诗篇的影响。
贵州红:观赏石界称马场石,主要产于黔中安顺市马场一带;质优者近于玉化,为观赏石中的珍藏品;石质为硅化杂岩,以红色为主色调。储量极小,已近枯竭,是收藏家猎取的重要对象。还有一种贵州红为近年发现的朱砂石(观赏石界称鸡血石),与贵州汞矿有关,开发前景大。
三、结语
苏轼与镇江金山文化是相互影响的。苏轼对金山有深厚的感情,他一生多次游览金山,留下了“玉带镇山”“妙高赏月”等诸多轶事,这些传说使镇江金山的佛教文化增添神秘色彩的同时也增厚了人文内涵,更重要的是使得佛教与世俗相连,客观上造成佛教文化的世俗化。金山是佛山,浓厚的佛教文化让苏轼的佛学思想更加深刻圆融,他的诗篇中常常可见佛学禅思,这种思想浸润后的苏诗又恰好给金山带来了“蓬莱”的文学美誉。
(3)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为风机基础安全性能评估提供依据,同时对于基础锚杆预应力设计值及维护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卢见曾,撰.沈云龙,主编.金山志(十卷)[M].北京:北京联大藏书图书馆,1901.
[3]董康,编著.曲海总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王象之.舆地纪胜(全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释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六[M].济南:齐鲁书社,1995.
[7]姚梅.京口名胜的文化研究[D].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8]姚梅.咏金山诗研究[J].文教资料,2013(9).
[9]赵丹琦.论苏轼金山诗的禅宗因缘[J].前沿,2011(12):142-14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苏轼镇江金山诗探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10 299528W。
标签:金山论文; 金山寺论文; 苏轼论文; 高台论文; 佛教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文教资料》2019年第12期论文; 2018年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苏轼镇江金山诗探源" 阶段性成果; 项目(201810299528W)论文; 江苏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