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建朝:浅析列宁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论文

申建朝:浅析列宁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论文

摘 要:列宁研究黑格尔逻辑学是为了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坚持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在研究中,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唯物主义立场,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精髓。他把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转换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将对立统一作为辩证法的核心,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批判并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

关键词:列宁;逻辑学;辩证法

1914到1915年间,列宁在瑞士的伯尔尼深入研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等一系列哲学著作。学习所做的大量摘要和笔记,被编入列宁的《哲学笔记》。在研读黑格尔逻辑学著作的过程中,列宁重点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研究和批判。他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去理解和把握黑格尔辩证法的内核和精髓,最终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现了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转换和超越,从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并将其作为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那么,列宁最初是出于什么动因去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研究中他又是怎样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转换和超越,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列宁研究黑格尔逻辑学的动因

通常认为,列宁研究黑格尔辩证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列宁在伯尔尼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激战正酣,列宁需要借助辩证法这个认识工具来分析帝国主义战争以及俄国国内外的矛盾和发展规律,帮助制定革命的行动方案。第二,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哲学笔记》中列宁曾说过:“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 1 章。 ”[1]151第三,为了研究认识论问题。列宁多次谈到:“必须回过头来研究黑格尔,以便逐步地剖析康德主义者之流任何流行的逻辑和认识论。”[2]他还说研究黑格尔如果不看重“科学认识的运动”就等于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另外,列宁研究黑格尔辩证法还有其他一些具体的原因,如为《格拉纳特百科全书》撰写《卡尔·马克思》词条,并在词条里阐述辩证法。还有人认为,列宁研究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为了批驳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者曲解马克思的话,因为他们声称自己的理论根据是“辩证法”,所以列宁要直接从黑格尔入手研究辩证法[3]。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实际上列宁研究黑格尔逻辑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为了在理论上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唯物辩证法,实现自己认识的飞跃。正像他自己所说,“自己也是一个哲学的探索者”。他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那些“含糊而又反动的言论的人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4]3。第二,更为重要的、迫切的,或者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现实斗争的需要。在当时,列宁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帝国主义战争向国内革命转化。只有借助唯物辩证法才能认清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统一党内思想,并把思想转化成具体的斗争策略。正是经过对黑格尔逻辑学和辩证法的深入研究,列宁迅速成为唯物辩证法的大师,为后来制定俄国革命灵活的斗争策略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嘱其摄入易于消化的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每日1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口服,克拉霉素胶囊0.25 g,2次/d口服。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二、列宁研究黑格尔逻辑学的立场

列宁在对黑格尔逻辑学相关文本的研读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唯物主义立场去理解、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倾向。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批判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系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并且二者统一于一个更高的、更基本的东西即“绝对精神”,以后的对立都是从它发展而来。“绝对精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实体又是主体。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它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外化而来的。正像黑格尔所说:“上帝永远不会僵死,而是僵硬冰冷的石头会呼喊起来,使自己超升为精神。”[5]这一点,很类似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即认为抽象的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6]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不断外化和异化,而外化、异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走出自身又返回自身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绝对精神表现为一系列的正题、反题、合题或者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阶段,这种变化的特点就是辩证法的体现。尽管黑格尔的辩证法贯穿于逻辑学、自然界和人的精神领域,但究其实质,他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源,把精神当作辩证法的主体,而这个主体是可以脱离主观和客观的独立存在物,因而最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经过研究列宁汲取黑格尔辩证法的精华并推动它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列宁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之间既有一致又有区别的地方。

当然,尽管黑格尔是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来论述辩证法,来看待解释这个世界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论述全部错误。尤其是在《逻辑学》这本著作中,列宁认为它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 ‘矛盾’然而是事实! ”[1]203因此在研读的过程中,列宁对黑格尔的唯物部分的论述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导言的摘要中,列宁摘录道:“正象同一句格言,从完全正确地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1]83他在旁边的评语是“很好的比较(唯物主义的)”。在本质论的阅读中,刚开始列宁十分不满意黑格尔“存在的本质是真理”的唯心的神秘主义表述,然而对接下来“存在是直接的东西。因为知识要认识真理的东西……”的表述却高兴地评价说它是“吹来一阵清风”[1]106。

三、列宁研究黑格尔逻辑学的重点

列宁和黑格尔的辩证法都认为辩证法是人的思维把握存在的正确的方法,都反对僵化的形而上学和康德的“理性无能”的哲学观,他们都认为宇宙是永恒运动和普遍联系的,并且是在自身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个体系是基于批判“思维对客观性之三种态度”基础上形成的。第一种态度是形而上学主要指唯理论。在黑格尔的《小逻辑》里主要针对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这种态度不知道思想、认识中有矛盾,而是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把握存在,执着于抽象的统一性。第二种态度是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他们力求从经验中,从外在和当前的经验中去把握真理,以代替和弥补形而上学中从纯思想本身去寻求真理的思维方式。第三种态度是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这种态度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耶柯比,他把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与思想绝对对立起来,认为思想不能把握真理和无限,只有直接知识即直觉才有这种能力[7]。黑格尔在论述这个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时,紧紧地将思维方法问题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二者结合在一起。因此,他在论述时十分重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问题。比如黑格尔说:“‘有’与‘无’的真理,就是两者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变易。”[8]黑格尔的目的是为自己的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学说扫清障碍,实现辩证法同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结合起来。

列宁在阅读黑格尔《逻辑学》时对涉及辩证法的内容作了大量的摘录和评语,目的是把辩证法的精髓提炼出来。比如在对黑格尔矛盾律论述作了长篇的摘录之后,列宁欣喜地说道:“运动和‘自己的运动’(这一点要注意!自生的(独立的)、天然的、内在必然的运动),‘变化’、‘运动和生命力’,‘一切自己运动的原则’,‘运动’和‘活动’的‘动机’——‘僵死存在’的对立面,——谁会相信这就是‘黑格尔主义’的实质……必须理解、揭示和拯救……”[9]这实际上是列宁发现黑格尔天才地猜测到事物内部运动的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而表现出来的兴奋。在观念论部分,列宁给予黑格尔极高的评价,说是“几乎是关于辩证法的最好的阐述”。在观念论部分,列宁对辩证法的要素做了总结,提出了辩证法的16条要素,并对辩证法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如他认为辩证法的本质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 “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它保持着肯定的东西,即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折中”[1]195。这实际上是对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阐述。

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这些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指引着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教师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必须采取新的方法。目前,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所突出的新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四、列宁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异同

列宁在研读黑格尔《逻辑学》的时候,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其进行评判、批驳。在《逻辑学》第一版序言的读书摘要中,列宁摘录道,“意识的运动犹如全部自然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是以“构成逻辑内容的纯本质的本性为基础的”,接着列宁给出自己明确的评价:“倒过来:逻辑和认识论应当从‘全部自然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引申出来。 ”[1]73这一评价,显示出列宁与黑格尔哲学立场的不同。黑格尔把逻辑学的纯概念也即绝对精神作为根本性的东西,而列宁敏锐地指出自然生活和物质生活才是第一性的东西,人的意识运动则是第二性的东西,从而鲜明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在存在论的摘要中,列宁摘录黑格尔的话:“不论在天上,在自然界,在精神中,不论在哪个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同时包含着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在下边的方框内列宁旗帜鲜明地作了评论:“打倒天:唯物主义。”[1]85在对哲学的开端做了摘录后,列宁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关于绝对的呓语(第68-69页)。我总是竭力用唯物主义立场来阅读黑格尔:黑格尔是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 (恩格斯的说法)——就是说,我大抵抛弃上帝、绝对、纯观念等等。”[1]86在对本质论的研读中,列宁对黑格尔批评道:“你们把世界的全部丰富性都包含在外观里面,而你们又否认外观的客观性!!”[1]108再一次明确表示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立场的不满。

虽然列宁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并不认同,但这不是他研究黑格尔《逻辑学》的重点。他的重点是汲取黑格尔哲学中的精华——辩证法这个“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改造和发展。

但是,他们二人对辩证法的理解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对辩证法的表述方式上,列宁通过梳理总结采用集中论述的方式,如他总结出辩证法的要素,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论述、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论述都非常鲜明和集中。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体现于他的整个论述中,是隐藏的、不明显的。在辩证法的主体上,黑格尔认为“概念”、“观念”或者“绝对精神”等抽象的理性的东西是辩证法的主体,包括自然界都是这种精神的异化与外化,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而列宁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认为辩证法首先是自然界自身的法则,然后才反映到人的意识中,成为主观认识的辩证法,世界归根结底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才是辩证法的主体。如列宁说道:“(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2]311在辩证法的开放性上,黑格尔虽然承认辩证法的永恒运动,但是为了构建自己圆满的哲学体系,让绝对精神停留在普鲁士的国家制度和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不再发展了,实际上是把辩证法给“闷死”在自己的体系中了。列宁与此相反,承认辩证法是永恒运动的开放的体系,而不会终结于世界的某个地方。实质上,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与他的唯心主义本体论、逻辑学和认识论相统一的,而列宁的辩证法直接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实现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统一[10]。在对辩证法核心规律的认识上,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的三段论贯穿于他的哲学体系始终,大的三段论如逻辑学、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小的如存在论的质、量、度等都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列宁认为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在《逻辑学》摘要中列宁论述道:“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1]192在列宁之后,毛泽东将辩证法进一步概括为“矛盾”学说,并写入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

朱瑶等[8]认为浅滩、深槽在河流生态学中是一种基本的生态单元,浅滩、深槽能塑造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多样性的水生栖息地环境,因而能改善和维持良好的水生生态。浅滩光热条件优越,能量损失大,适宜形成湿地,供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栖息。深槽流速较小,能量损失小,适宜成为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休息场所,河流中的深槽也往往是鱼类越冬的场所。通过观测发现,江豚偏好选择具有浅滩-深槽复式断面、生境多样的河段。这与浅滩-深槽的地形单元能量损失小,适宜成为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休息场所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淡水豚偏好浅滩、深槽等流速缓、鱼类资源丰富的区域[9]。

总之,列宁通过对黑格尔文本的直接阅读、精心摘录和深入思考,把握并提炼出辩证法的精华,从而达到了通过黑格尔深刻理解马克思的目的。由此,列宁理解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论述方法,正是缘于他在继承了黑格尔对逻辑学的内涵式改造的同时又扬弃了黑格尔逻辑学的纯思属性、唯心属性,将概念运动的逻辑学进一步改造为历史内容运动的逻辑学。

卡尔曼滤波是一种递推最优估计理论,它通过对当前状态的观测值,上一状态的预测值及其预测误差的计算得到当前状态的最优预测值,从而对下一状态进行预测[11-12]。由于在测量方差已知的情况下能够从噪声背景下估计出动态系统的状态且利于编程实现,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与处理控制领域[13]。卡尔曼滤波的状态预测方程及观测方程表达式为:

参考文献:

[1]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列宁全集:第 5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9.

[3] 邓习议.列宁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与诠释[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55-58.

[4]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薛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

[6] 陆玉林.《道德经》精粹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1:140.

[7] 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54-373.

[8] 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5.

[9] 张世英.论黑格尔的逻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149-150.

[10]邓晓芒.辩证逻辑的本质之我见[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6):2-6.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9)02-0012-04

收稿日期:2018-12-12

作者简介:申建朝(1976—),男,河南郑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刘奇征】

标签:;  ;  ;  ;  ;  ;  ;  ;  

申建朝:浅析列宁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