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可受座椅收合而连动解锁的婴儿车车架折收装置,包括一具有可与座椅连结的座椅连接器的折收关节,其上端与前端分别枢固一手把与一前脚以及后端锁固一后脚,且手把与前脚之间连结一中间具有卡制孔的翻转连动片,还在座椅连结器内容设一能弹性复位且顶端露出而可做径向滑动的解锁按钮,再使解锁按钮下端又同向连动一其下端露出于座椅链接器外的解锁连动元件,同时折收关节内容设一与解锁钮上端同向连动而可卡住手把的手把卡块以及一轴向穿设其一末端卡入翻转连动片的卡制孔中并可受滑动的解锁按钮拉动的固定销,使解锁按钮或解锁连动元件受压下滑而带动固定销与手把卡制块退离释锁,让手把与前脚得以连动翻转而向后脚靠拢收合。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受座椅收合而连动解锁的婴儿车车架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一折收关节,使折收关节的上端与一手把之间、前端与一前脚之间互设枢转部而枢固在一起以及其后端固定一后脚,并在折收关节上设一座椅连结器,其中:该手把,其枢转部的外缘处设一卡制部;该前脚,其枢转部与手把的枢转部之间枢接一翻转连动片;该折收关节,其上的座椅连结器内容设一受向上弹力顶推径向滑动而其上端露出的解锁按钮,并使解锁按钮的下端卡住一可随之同向连动的解锁连动元件,同时又在解锁按钮的上端对应处的折收关节内容设同样同向连动的手把卡制块,且使手把卡制块的上端可卡住在手把的卡制部处;当解锁按钮或解锁连动元件被压迫下滑时,即会连动手把卡制块退离于手把的卡制部上,让手把与前脚可连动朝向后脚处翻转靠拢而折收。
设计方案
1.一种可受座椅收合而连动解锁的婴儿车车架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一折收关节,使折收关节的上端与一手把之间、前端与一前脚之间互设枢转部而枢固在一起以及其后端固定一后脚,并在折收关节上设一座椅连结器,其中:
该手把,其枢转部的外缘处设一卡制部;
该前脚,其枢转部与手把的枢转部之间枢接一翻转连动片;
该折收关节,其上的座椅连结器内容设一受向上弹力顶推径向滑动而其上端露出的解锁按钮,并使解锁按钮的下端卡住一可随之同向连动的解锁连动元件,同时又在解锁按钮的上端对应处的折收关节内容设同样同向连动的手把卡制块,且使手把卡制块的上端可卡住在手把的卡制部处;
当解锁按钮或解锁连动元件被压迫下滑时,即会连动手把卡制块退离于手把的卡制部上,让手把与前脚可连动朝向后脚处翻转靠拢而折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受座椅收合而连动解锁的婴儿车车架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折收关节的前端与前脚之间套设一扭力弹簧,并使扭力弹簧呈紧旋而其一端脚勾住在前脚的枢转部上,另一端脚则勾住在折收关节上,使前脚与后脚之间产生靠拢的弹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受座椅收合而连动解锁的婴儿车车架折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转连动片的中间开设一卡制孔,且在该解锁按钮的中间轴向穿设一固定销,并使固定销的末端可卡入翻转连动片的卡制孔中,又使固定销与解锁按钮的穿合处设有呈对应而相互保持抵合在一起的斜抵面,让解锁按钮被压下滑时,可使固定销会退出于卡制孔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与座椅可分离而单独折收或结合一起连动折收的车架,使能通过座椅的折收操作时而连动车架一起折收的结构,并让座椅的椅背倾仰调整整合在同一机构中,让调整与折收的操作更加便利。
背景技术
早期婴儿车上供乘坐的座椅部分与车架部分都是锁固在一起的,后来设计将车架与座椅部分两者分离开来,而使能拆离开来或组合在一起,同时也使座椅可以朝前或朝后地组合在车架上,方便照顾者能因应需求而更贴近的照护婴幼儿。
已知分离式座椅的婴儿车,有些座椅是可折叠收合的,且车架也同样的可进行折收,但在车架欲折收时,却必须先将座椅在车架上拆离后才能进行折收,如此不仅使使用者的操作麻烦,还给两者的收纳带来不便;或者在车架与座椅结合后而欲一起折收时,则必须各自操作才能使两者收合在一起,这样的操作方法也会使使用者感到麻烦。
因此,为了使结合在一起的车架与座椅能够一起连动地折收,例如CN104828119A、CN207106577U....等专利的设计,虽然上述的各种连动折收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车架与座椅可以一起折收,可是因结构设计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有些结构操作可能较为不稳定,有些结构又较为复杂而造成制造与组装上的麻烦,同时也无法将座椅的椅背倾仰调整的操作结构整合在一起而必须有另外机构的设计......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已知车架与座椅之间欲连动折收时,整个操作的整合度不足而影响操作的便利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折收关节将手把、前脚与后脚连结在一起,并再使手把与前脚之间又通过一翻转连动片而能连动翻转,同时再通过折收关节上所设的解锁按钮以及与之连动的解锁连动件、手把卡块与固定销,让解锁按钮被按下或座椅收合时对解锁连动件抵推时,使解锁按钮下滑而使手把卡制块与固定销脱离释锁,让手把与前脚可以向后脚靠拢而收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一折收关节,使折收关节的上端与一手把之间、前端与一前脚之间互设枢转部而枢固在一起以及其后端固定一后脚,并在折收关节上设一座椅连结器;该手把的枢转部外缘处设一卡制部;该前脚与手把的两枢转部之间枢接一翻转连动片;该折收关节的座椅连结器内容设一受向上弹力顶推径向滑动而其上端露出的解锁按钮,并使解锁按钮的下端卡住一可随之同向连动的解锁连动元件,同时又在解锁按钮的上端对应处的折收关节内容设同样同向连动的手把卡制块,且使手把卡制块的上端可卡住在手把的卡制部处;因此当解锁按钮或解锁连动元件被压迫下滑时,即会连动手把卡制块退离于手把的卡制部上,让手把与前脚可连动朝向后脚处翻转靠拢而折收。
上述方案中,该折收关节与前脚之间套设一扭力弹簧,并使扭力弹簧旋紧而使其一端脚勾住在前脚的枢转部上,另一端脚勾住在折收关节上,让前脚与后脚之间产生靠拢的弹力。
上述方案中,该翻转连动片中间开设一卡制孔,该解锁按钮的中间轴向穿设一固定销,使固定销的末端可卡入翻转连动片的卡制孔中,并使固定销与解锁按钮的穿合处设有呈对应而相互保持抵合在一起的斜抵面,让解锁按钮被压下滑时而使固定销会退出于卡制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座椅连结器处所设的解锁按钮或解锁连动元件,在被抵压而向下滑动时,使手把卡制块上端退离于手把的卡制部处,固定销退离开于翻转连动片的卡制孔中,让手把与前脚可以连动地朝向后脚翻转而折收,进而让车架可以单独收合或通过座椅的折收而连动带动车架的收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架折收关节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收关节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收关节处另一方向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收关节的详细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收关节另一方向的详细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收关节处手把与前脚受卡住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折收关节处手把与前脚解锁后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架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车架折收后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与座椅之间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与座椅之间结合前的局部前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与座椅之间结合后的局部前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在座椅对车架解锁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座椅连结器处的解锁连动元件受抵推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与座椅一起折收后的示意图。
图中:A.车架,B.座椅,1.座椅连结器,10.解锁按钮,101.斜抵面,102.卡槽,103.轴孔,11.解锁连动元件,12.弹簧,13.弹簧,3.手把,30.枢转部,31.卡制部,32.凸部,4.前脚,40.枢转部,41.卡孔,5.后脚,50.勾片,6.折收关节,60.壳盖,61.固定销,611.斜抵面,62.手把卡制块,621.轴部,63.弹簧,64.凹槽孔,65.导槽,66.固定片,660.孔,67.枢转部,68.卡槽,7.翻转连动片,70.卡制孔,8.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架A主要包括一手把3、一前脚4与一后脚5同时枢固在一折收关节6上,使该手把3枢固在折收关节6的上端,该前脚4枢固在折收关节6的前端,而该后脚5则锁固在折收关节6的后端,再使该折收关节6上锁固一可与座椅拆组连结的座椅连结器1,并在座椅连结器1内容设一其上端在上方处露出,可弹性复位径向滑动的解锁按钮10,再使该座椅连结器1内容设一其下端在下方处露出,并随解锁按钮10而连动的解锁连动元件11,另外,又在折收关节6与手把3两者的枢固处,使手把3外缘处内设一卡制部31,而折收关节6对应处内容设一随着解锁按钮10连动而与该卡制部31卡合在一起的手把卡制块62;其次,在手把3一侧的内侧处设一凸部32,并在对应处的后脚5上设一勾片50。
请再参阅图3与图4所示,上述折收关节6的上端设一枢转部67与该手把3下端设一枢转部30而使两者枢固在一起,上述前脚4的上端也设一其邻近外缘处开设一卡孔41的枢转部40,再使手把的枢转部30与前脚4的枢转部40之间枢接一其中开设一卡制孔70的翻转连动片7,同时在折收关节6内再容设一受该解锁按钮10连动而呈轴向滑动并可弹性复位的固定销61,并使固定销61的末端可以穿入卡住在翻转连动片7上所设的卡制孔70中;此外,在折收关节6的前端与前脚4的枢转部40之间处套设一扭力弹簧8,使该扭力弹簧8旋紧的一端脚勾住在枢转部40的卡孔41上,另一端脚则勾住在折收关节6内对应处所没的卡槽68上,使通过该扭力弹簧8两脚的恢复力,让前脚4与后脚5之间具有弹性靠拢的力量;其次,设一壳盖60锁在折收关节6上而将翻转连动片7包覆在折收关节6内。
更进一步的,如图5与图6所示,该座椅连结器1与折收关节6内所容设的解锁按钮10、解锁连动元件11、固定销61与手把卡制块62彼此之间的关系,容设在座椅连结器1内装设一弹簧12,使弹簧12对解锁按钮10做向上的弹力顶推,使解锁按钮10的上端在座椅连结器1的上方开口处露出,而在解锁连动元件11对应处的折收关节6上装设另一弹簧13,使弹簧13对解锁连动元件11向上顶推,并使解锁连动元件11的后端卡入在解锁按钮10的下端卡槽102内,让解锁按钮10与解锁连动元件11之间具有连动的关系,同时解锁连动元件11可由座椅连结器1下方的开口处露出而可被拨动。
此外,该折收关节6的上端处凹设一导槽65,让手把卡制块62容设在其内而沿着做径向的滑动,且使手把卡制块62的下端轴向设一轴部621,使该轴部621插入解锁按钮10对应处所设的轴孔103中,让手把卡制块62与解锁按钮10之间具有连动的关系;另外,在折收关节6上又凹设一其内容设一弹簧63而轴向设置的凹槽孔64,前述该固定销61即容设在该凹槽孔64内受弹簧63的向外弹性顶推而沿着凹槽孔64向外滑动,同时该解锁按钮10的中间处设一斜抵面101,且固定销61的对应末端处也设有呈对应的斜抵面611,使两斜抵面101、611保持始终抵合的滑动,并使固定销61被解锁按钮10勾住,即使固定销61与解锁按钮10之间也具有连动的关系,也就是当解锁按钮10向上或向下滑动时,使随着其斜抵面101的上下位置的改变,使固定销61会沿着轴向移动而伸出在固定片66外侧(如图4所示)或退缩入固定片66内侧;同时设一固定片66锁固在折收关节6上,将固定销61与手把卡制块62等覆设在折收关节6内,并使该固定片66上开设一孔660而让固定销61的末端如图4所示之伸露出在固定片66外,同时该固定片66的上端即形成折收关节6上端与手把3枢固的该枢转部67。
因此,如图7所示,在解锁按钮10未被按下时,该固定销61的末端正好伸入翻转连动片7的卡制孔70中,同时手把卡制块62的上端也正好抵住在手把3的卡制部31处,使展开的手把3与前脚4受到抵挡与牵制而定位住,即使车架A展开成如图9所示的使用状态;反之,如图8所示,在解锁按钮10被按压向下滑动时,该固定销61的末端就会由翻转连动片7的卡制孔70处退出,同时手把卡制块62也会被向下拉动而使其上端也会退离于卡制部31上,此时就可让手把3与前脚4连动地朝向后脚5靠拢而并合,即使车架A可翻转折收成如图10所示的折合状态,同时也使手把3的凸部32被后脚5的勾片50勾住,而使手把3、前脚4与后脚5三者之间被固定住而不会再向外展开。
此外,如图11与图12所示,该婴儿车的车架A的座椅连结器1处,可与一座椅B上所设的车架连结器25连结或拆离,并在车架连结器25处设一解锁元件253,且该座椅B是包括一椅背架22、一扶手架23与一椅座24一起枢固在车架连结器25处,使椅背架22、扶手架23与椅座24可以翻转而收合在一起,因此如图13所示,当座椅B通过车架连结器25组合在车架A的座椅连结器1后,再当座椅B收合时,如图14与图15所示,即会驱使该解锁元件253凸伸出来,进而对座椅连结器1上所设的解锁连动元件11产生抵推而向下滑动,使带动解锁按钮10连同手把卡制块62下滑,同样使固定销61退缩出在翻转连动片7的卡制孔70上,使得如图16所示,让车架A与座椅B可以一起连动折收而达婴儿车收合简易操作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4543.0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TW
国家/省市:71(台湾)
授权编号:CN209833735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62B7/06
专利分类号:B62B7/06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育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育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中国台湾嘉义县太保市嘉太工业区光复路22号
发明人:林秉庆;郑皇意
第一发明人:林秉庆
当前权利人:育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任岩
代理机构:11021
代理机构编号: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