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机传送装置,可以应用于管道制造领域,旨在解决破碎机无进料传送装置需手动进料的问题,包括破碎机,破碎机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方设有除尘罩,下方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驱动轴,与驱动轴同轴的传送电机,位于驱动轴斜下方与驱动轴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的从动轴,传送带表面设有防止物料下滑的凸棱,破碎机下方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输送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破碎机传送装置,包括破碎机(1),破碎机(1)上方设置进料口(2),破碎机(1)下方设置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处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位于进料口(2)处的驱动轴(4),与驱动轴(4)同轴且带动驱动轴(4)转动的传送电机(5),位于驱动轴(4)斜下方与驱动轴(4)通过传送带(6)转动连接的从动轴(7),所述传送带(6)表面分布垂直于传送带传输方向的凸棱(8)。
设计方案
1.一种破碎机传送装置,包括破碎机(1),破碎机(1)上方设置进料口(2),破碎机(1)下方设置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处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位于进料口(2)处的驱动轴(4),与驱动轴(4)同轴且带动驱动轴(4)转动的传送电机(5),位于驱动轴(4)斜下方与驱动轴(4)通过传送带(6)转动连接的从动轴(7),所述传送带(6)表面分布垂直于传送带传输方向的凸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8)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其斜面背离传输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6)与驱动轴(4)和从动轴(7)接触面两侧设有齿条(9),驱动轴(4)和从动轴(7)两端对应齿条(9)位置设有传送齿轮(14),所述传送齿轮(14)和齿条(9)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处设置软性门帘(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处设置主动轮(12),主动轮上设置有输送带(11),与主动轮(12)平行还设置有与主动轮(12)通过输送带(11)转动连接的从动轮(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碎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1)的主动轮(12)靠近传送电机(5)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上方设置与从动齿轮(17)啮合的主动齿轮(18),主动齿轮(18)通过链条(19)与传送电机(5)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1)的进料口(2)和出料口(3)上方分别设有防尘罩(20),防尘罩(20)连接除尘器(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破碎机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13)为布袋除尘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碎机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料的破碎是矿山、建材、化工、冶金等众多行业部门的产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艺过程,每年世界上有15%的电能被用于破碎作业的消耗用电。在大力提倡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今天,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的破碎机械有非常重要意义。同时,在破碎时,物料大小不一、且硬度参差不齐,会导致物料因体积大小而在破碎时的效果不佳,同时由于硬度各有差别,导致遇到过硬物料时致使破碎装置会有损坏,极大地影响了破碎装置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9114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复合辊式破碎机,包括主架体,主架体顶部开有入料口,入料口下端一侧固定有固定反击板,固定反击板底部连接有活动反击板组件;固定反击板组件对侧设置有活动齿辊组件,所述活动反击板组件对侧设置有固定齿辊组件;主架体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下方设有出料口,操作便捷,效果明显,通过固定齿辊组件、活动齿辊组件以及活动反击板组件实现多级,复合破碎作业,可极大地提高破碎作业的效率;同时结构简单,后期维护保养方便。
上述方案解决了破碎装置破碎效果不佳,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但是上述方案中没有进料传送装置,需要人工上料,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碎机传送装置,通过在破碎机进料口设置传送装置,解决了破碎机无进料传送装置需手动进料的问题,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破碎机传送装置,包括破碎机,破碎机上方设置进料口,破碎机下方设置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驱动轴,带动驱动轴转动的传送电机,位于驱动轴斜下方与驱动轴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传送带表面设置分布垂直于传送带传输方向的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口处设置传送带,传送带表面设置防止物料下滑的凸棱,解决了破碎机无进料传送装置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棱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其斜面背离传输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截面做成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克服物料的下滑,提高了传输效率,且三角形凸棱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与驱动轴和从动轴接触面两侧设有齿条,驱动轴和从动轴两端对应齿条位置设有传送齿轮,所述传送齿轮和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精度高,误差小,瞬时传动比恒定,使用寿命长,工作平稳性好且传动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处设置软性门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口处设置软性门帘,可以防止物料碎屑在破碎过程中从进料口蹦出伤人,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口处设置主动轮,主动轮上设置有输送带,与主动轮平行还设置有与主动轮通过输送带转动连接的从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口处设置输送带,可以输出破碎后的物料碎屑,免除操作人员手动清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的主动轮靠近传送电机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方设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传送电机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采用同一电机驱动传送带和输送带,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传送齿轮轴与轴承所受载荷较小,不会打滑,传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上方分别设有防尘罩,防尘罩连接除尘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破碎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上方分别设置防尘罩,可以吸除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粉尘,防止粉尘扩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很高,达到99%,性能稳定,处理风量、气体含尘量、温度等工作条件的变化,对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影响不大,不需用水,所以不存在污水处理或泥浆处理问题,收集的粉尘容易回收利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初始投资较少,维护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破碎机进料口设置传送装置,解决了破碎机无进料传送装置需手动进料的问题,通过在破碎机出料口设置输送带,实现了破碎后物料的自动输出,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采用同一电机驱动传送带和输送带,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同时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破碎机传送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破碎机传送装置中传送带和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破碎机;2、进料口;3、出料口;4、驱动轴;5、传送电机;6、传送带;7、从动轴;8、凸棱;9、齿条;10、软性门帘;11、输送带;12、主动轮;13、除尘器;14、传送齿轮;15、从动轮;17、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9、链条;20、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破碎机传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破碎机1,破碎机1上方设置进料口2,破碎机1下方设置出料口3,进料口2处设置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位于进料口2处的驱动轴4,驱动轴4一侧设有与驱动轴同轴的传送电机5,位于驱动轴4斜下方与驱动轴4通过传送带6转动连接的从动轴7。物料通过传送带6输入至破碎机1,解决了破碎机无进料传送装置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传送带6表面沿垂直于其传送方向设有防止物料下滑的凸棱8,凸棱8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斜边向下,这样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克服物料的下滑,且三角形凸棱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如图2所示,传送带6与驱动轴4和从动轴7接触面两端设有齿条9,驱动轴4和从动轴7两端对应齿条9位置设有传送齿轮14,传送齿轮14和齿条9啮合,这样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不会打滑而且传动可靠。
如图1所示,进料口2处设置软性门帘10,可以防止物料碎屑在破碎过程中从进料口蹦出。
如图2所示,出料口3处设置主动轮12,位于主动轮12一侧设置有与主动轮12通过输送带11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5,输送带11的主动轮12靠近传送电机5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上方设置与从动齿轮17啮合的主动齿轮18,主动齿轮18连接于破碎机1上,主动齿轮18通过链条19与传送电机5转动连接。一方面采用同一电机驱动传送带和输送带,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传送齿轮轴与轴承所受载荷较小,不会打滑,传动可靠。
如图1所示,破碎机1的进料口2和出料口3上方分别设有防尘罩,防尘罩连接布袋除尘器13,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很高,达到99%,性能稳定,处理风量、气体含尘量、温度等工作条件的变化,对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影响不大,不需用水,所以不存在污水处理或泥浆处理问题,收集的粉尘容易回收利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初始投资较少,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608.1
申请日:2019-01-0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1(陕西)
授权编号:CN209576993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02C 23/02
专利分类号:B02C23/02
范畴分类:26B;
申请人:陕西飞天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陕西飞天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3702 陕西省咸阳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永乐镇永乐工业密集区
发明人:王颐其
第一发明人:王颐其
当前权利人:陕西飞天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