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标准论文-马欣研,朱益明

信息素养标准论文-马欣研,朱益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息素养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国际经验,标准制定

信息素养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马欣研,朱益明[1](2019)在《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标准的国际特点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日本等国教师信息素养标准进行全方位考察,发现这些标准各具特色,但又共同体现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标准与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相呼应、基于学生信息素养发展与要求、注重标准的动态更新等特点。对这些标准进行分析与借鉴,对于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制定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外国中小学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冉琴[2](2019)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素养既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高中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阶段,其培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基础,进而关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高中生信息素养的主要任务。为适应新时期人们在时空中思维与交往的模式,国家制定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在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培养中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对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开展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了解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现状,分析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的培养策略,对于全面提升高中生信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适应新时代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等方法,对广西南宁市6所高中学校进行简单抽样调查,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指导展开研究。本文的结构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新课标下有关学生的新要求进行解读与分析,深入了解应然状态下高中生应具备的素养能力;第叁部分是对新课标下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实然状态下高中阶段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现状;第四部分是对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第五部分是对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的建设性策略;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凌忠宝[3](2018)在《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教师有必要认真研读新的课程标准,找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高中信息技术从一开始使用通用技术的标准,到有了课程标准和授课的独立标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8年20期)

金泽龙[4](2018)在《借鉴美国ACRL和SCANS标准刍议高职生信息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经济时代,职业种类多样化,职业技能高能化,终身学习普遍化,使职业教育培养成为一种必须的手段,信息素养的高低被学者和职场人普遍认为是辅助职业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学生信息素养与职业技能关系,借鉴美国ACRL和SCANS标准,针对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并分析结果,提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武鲁英,梁胶东,宋艳玲[5](2018)在《特殊教育院校听障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站在学生的就业角度,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息息相关。国内外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研究越来越成熟,但是关于听障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似乎还是空白。本文主要从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应用与创造和信息安全与道德四个方面对听障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听障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21期)

吴旭日[6](2018)在《聚焦核心素养 注重探究实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融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3D打印、数据结构和开源软硬件等内容,对许多信息技术教师是个挑战。文章尝试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结构、内容组织、教学实施和评价过程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摘要(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徐强[7](2018)在《紧紧把握信息科学发展趋势,夯实学科核心素养——解析2017新修订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新课标的理念与框架结构纵观整个课标,由"前言""目录"、正文和附录四部分组成。"前言"着重介绍了启动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指导思想、原则、主要内容和变化。通常情况下,对于"前言"的理解往往会被忽略。但是,如果注意新旧课标的比较的话,就可以发现,"前言"是新课标中出现的"新事物"。如果不认真研读,就很难理解在具体学科课程标准中出现的内容。比如,在新课标中,已经没有"领域"这一概念,只有"学科";比如,所有学科均(本文来源于《新教育》期刊2018年10期)

王贵海[8](2017)在《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简单概述后,从现有评价标准的对比、评价方法及运用、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分析了国内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从相关概念、现有标准和跨学科研究3个方面对国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信息评价标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刊》期刊2017年10期)

[9](2018)在《新时代需要怎样的信息素养?——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任友群、黄荣怀》一文中研究指出问:为什么普通高中要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答: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期刊2018年Z1期)

李锋,柳瑞雪,任友群[10](2018)在《确立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五年来,学生学习基础的提高、数字化环境的成熟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2014年我国教育部启动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确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梳理学科大概念,重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与模块。本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关系,分析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体现;针对课程标准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师资条件、学段衔接和实验环境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以更好地将课程标准落实于课堂教学中。(本文来源于《全球教育展望》期刊2018年01期)

信息素养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信息素养既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高中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阶段,其培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基础,进而关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高中生信息素养的主要任务。为适应新时期人们在时空中思维与交往的模式,国家制定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在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培养中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对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开展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了解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现状,分析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的培养策略,对于全面提升高中生信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适应新时代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等方法,对广西南宁市6所高中学校进行简单抽样调查,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指导展开研究。本文的结构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新课标下有关学生的新要求进行解读与分析,深入了解应然状态下高中生应具备的素养能力;第叁部分是对新课标下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实然状态下高中阶段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现状;第四部分是对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第五部分是对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的建设性策略;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息素养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1].马欣研,朱益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标准的国际特点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

[2].冉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3].凌忠宝.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

[4].金泽龙.借鉴美国ACRL和SCANS标准刍议高职生信息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关系[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武鲁英,梁胶东,宋艳玲.特殊教育院校听障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J].科技视界.2018

[6].吴旭日.聚焦核心素养注重探究实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

[7].徐强.紧紧把握信息科学发展趋势,夯实学科核心素养——解析2017新修订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J].新教育.2018

[8].王贵海.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7

[9]..新时代需要怎样的信息素养?——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任友群、黄荣怀[J].基础教育课程.2018

[10].李锋,柳瑞雪,任友群.确立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再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8

标签:;  ;  ;  ;  

信息素养标准论文-马欣研,朱益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