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臀大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尾部,褥疮,膀胱,超声,动脉,教学设计,厚度。
臀大肌论文文献综述
李莉[1](2019)在《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微课设计与应用——以《臀大肌注射定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促使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微课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因其形式上的"微"、内容上的"精"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以《臀大肌注射定位》为例,对微课内容的选择、微课设计、微课应用和教学反思等进行分析和探索。(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27期)
黄启云,林红华[2](2019)在《改良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扎臀上动脉浅支的改良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在治疗骶尾部压疮中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采用结扎臀上动脉浅支的改良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治疗骶尾压疮患者共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40~88岁,平均7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10 cm~14 cm×16 cm。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9例伤口愈合良好,1例伤口部分坏死,经局部筋膜皮瓣修复后愈合,获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皮瓣成活良好。结论结扎臀上动脉浅支的改良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切取简单、成活可靠、覆盖范围大、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史智君,严隽陶,杨斌堂,杨诣坤,孔亚敏[3](2019)在《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臀大肌、小腿叁头肌固有频率测定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臀大肌、小腿叁头肌固有频率,并观察不同状态下其固有频率是否一致,为康复治疗频率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麻醉组。模型组行坐骨神经钳夹伤术;麻醉组处以水合氯醛麻醉;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造模后第7天通过振动仪器为大鼠臀大肌、小腿叁头肌施加冲击振动激励,在振动响应检测模块测得的数据基础上,根据实时频谱观察、时频分析方法,确定大鼠臀大肌、小腿叁头肌固有频率。结果:每个受试部位有两个规律性明显的峰值:(1)空白组、模型组、麻醉组大鼠臀大肌、小腿叁头肌第一峰值频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臀大肌、小腿叁头肌在同一组别(相同状态)中其固有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模型组、麻醉组大鼠臀大肌、小腿叁头肌第二峰值频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臀大肌、小腿叁头肌在同一组别(相同状态)中其固有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臀大肌、小腿叁头肌的第一峰值为其固有频率(8.25、8.12 Hz);肌肉组织的固有频率是稳定的,同一肌肉组织的固有频率不会因其所处状态不同而发生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阎仿,严文萍,袁展望,施文浩,屈鹏飞[4](2019)在《膀胱截石位臀大肌注射定位尺的制作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年女性患者在膀胱截石位下臀大肌肌内注射精准定位的范围,为进一步推广使用膀胱截石位臀大肌注射定位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日—16日在门诊手术室行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手术并需要臀大肌肌内注射的患者268例,先后采用连线法、定位尺进行定位,再以B超机验证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性。最后,结合患者的年龄、BMI值确定定位尺的刻度与角度范围。结果定位尺定位准确率为98.1%,与传统定位准确率(6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膀胱截石位臀大肌注射定位尺定位准确率高,对照参数表中的年龄及BMI值,调节定位尺上下限值和角度即可准确定位,操作方便简单。(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徐祥成,杨华,公衍龙[5](2019)在《臀大肌岛状肌皮瓣联合拔毒生肌散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褥疮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臀大肌岛状肌皮瓣联合拔毒生肌散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难治性骶尾部褥疮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治疗组采用臀大肌岛状肌皮瓣联合拔毒生肌散治疗,对照组采用臀大肌岛状肌皮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5例肌皮瓣全部成活,其中创面I期愈合21例,Ⅱ期愈合4例;对照组25例肌皮瓣均成活,其中创面I期愈合13例,Ⅱ期愈合7例,III期愈合5例。全部患者随访0.5~3年,治疗组中供区软组织弹性、肌皮瓣活性及伤口愈合疗效较对照组更好,无复发。结论臀大肌岛状肌皮瓣联合拔毒生肌散在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褥疮中具有临床操作简单、抗感染能力强、术后组织血供丰富的优点,在修复巨大褥疮时更为有利,不需要特殊器械。中药拔毒生肌散可有效促进组织修复及改善术后软组织弹性,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温建文,涂滨,梁彤,刘照宏[6](2019)在《髂胫束与臀大肌结合部超声图像特征在诊断臀肌挛缩症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髂胫束与臀大肌结合部的超声图像特征在臀肌挛缩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19例(569侧患肢)臀肌挛缩症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髂胫束、髂胫束与臀大肌结合部及臀部肌肉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55例髂胫束与臀大肌结合部有挛缩改变(97.54%,555/569),声像图表现为不规则的不均匀低回声结节;超声检出率为96.84%(551/569),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Ρ> 0.05)。结论:超声易于发现髂胫束与臀大肌结合部挛缩的声像改变,其声像特征可作为诊断臀肌挛缩症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广贤,牛云峰,刘金榜,董方亮[7](2019)在《臀大肌入路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臀大肌入路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THA手术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臀大肌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疼痛程度(VAS评分法)、术后1、4、6周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显性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6周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有1例(2.63%)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大肌入路小切口THA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患者术后疼痛轻,髋关节功能较优。(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陈玉婷,周利容[8](2018)在《“臀大肌注射”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质量,以"臀大肌注射"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5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化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本文来源于《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黄启云,林红华,朱敏[9](2018)在《应用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疮是昏迷、截瘫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指骨隆起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所导致的皮肤组织溃烂或坏死。发生在骶尾部的压疮往往深达骨质、溃烂严重,且易合并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全臀大肌皮瓣、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皮瓣、襞裂的臀大肌皮瓣等对骶尾部压疮进行修复治疗。本文对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在骶尾部压疮修复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8年21期)
李建强,李晓阳[10](2018)在《CT观察成人臀大肌肌肉注射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臀大肌肌肉注射(肌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疾病的用药方式,在临床应用普遍。臀大肌肌注以其见效迅速、安全性高和方便快捷而被广泛采纳和应用,不仅在急诊和门诊的疾病治疗中较常见应用,而且即使在以静脉输液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住院患者中、其应用频率也有较高的水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肥胖人群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当今的成年人、特别是女性,臀部皮下脂肪的厚度显着增厚,常规的注(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臀大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结扎臀上动脉浅支的改良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在治疗骶尾部压疮中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采用结扎臀上动脉浅支的改良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治疗骶尾压疮患者共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40~88岁,平均7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10 cm~14 cm×16 cm。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9例伤口愈合良好,1例伤口部分坏死,经局部筋膜皮瓣修复后愈合,获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皮瓣成活良好。结论结扎臀上动脉浅支的改良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切取简单、成活可靠、覆盖范围大、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有效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臀大肌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微课设计与应用——以《臀大肌注射定位》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
[2].黄启云,林红华.改良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的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9
[3].史智君,严隽陶,杨斌堂,杨诣坤,孔亚敏.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臀大肌、小腿叁头肌固有频率测定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4].阎仿,严文萍,袁展望,施文浩,屈鹏飞.膀胱截石位臀大肌注射定位尺的制作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9
[5].徐祥成,杨华,公衍龙.臀大肌岛状肌皮瓣联合拔毒生肌散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褥疮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
[6].温建文,涂滨,梁彤,刘照宏.髂胫束与臀大肌结合部超声图像特征在诊断臀肌挛缩症中的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
[7].李广贤,牛云峰,刘金榜,董方亮.臀大肌入路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9
[8].陈玉婷,周利容.“臀大肌注射”教学设计[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
[9].黄启云,林红华,朱敏.应用全臀大肌旋转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8
[10].李建强,李晓阳.CT观察成人臀大肌肌肉注射结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