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山宗教旅游开发研究

中国名山宗教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儒释道等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有特色的、最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以泰山、衡山为例,对儒释道三教与其关系进行探究,并给出宗教名山发展旅游业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儒释道;中国名山;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8-0173-01

收稿日期:2009-08-08

一、儒释道三教与泰山关系研究

(一)儒家文化

儒学创始人孔子,生于泰山之南70公里处的曲阜,其“独尊儒术”的提出,使封建统治者发现了安邦治国的理论基础,人称“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表明了泰山与孔子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佛教文化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从其传入之初即进入泰山,当时齐州泰山山脉成为山东最早的佛教中心。前秦佛图澄的弟子僧朗在岱阴东北麓与西北麓创建神通寺与灵岩寺,北魏高僧法定在岱阴建谷山寺;北齐人在泰山经石峪刻“金刚经”,在徂徕山刻“大般若经”,泰山佛寺相继创建,如藏峰寺、竹林寺、普照寺等。后来,行满、德友、高丽和尚满空、元玉等名僧,先后重建寺院,使泰山梵香四起。

(三)道教文化

在道教方士眼中,泰山是神仙所居之洞府和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西汉武帝封禅泰山时,有泰山道士稷邱君传播黄老道,并告不老之术;唐代女道姑张炼师曾住持碧霞元君祠,以碧霞祠为代表的道教观院,现在仍然是泰山宗教的主流。

二、儒释道三教与衡山关系研究

(一)道教文化

最先进入衡山的道士是张道陵,他自天目山游衡山,建青玉坛、光天坛,收授徒众,宣扬道义。其后是晋朝的皮元与王谷神,他们同居于衡山云龙峰栖真观,著《道德经》,传播《黄庭内景经》,使道家玄学与神仙之说深人人心。唐初封南岳神为司天王,遣官奉祀,衡山遂成为我国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目前南岳保存较完好的道观有玄都观、黄庭观、紫竹林、祖师殿等。

(二)佛教文化

佛教进人衡山比道教约迟200多年,但其发展比道教更为兴盛。陈光大二年慧思来衡山创立天台宗并被尊为天台三祖。南禅七祖怀让于唐先天二年来衡山开宗传法,创立沩仰、临济两宗。希迁于唐天宝初来衡山南台寺,先后创立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至此,衡山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禅宗五大分支的发祥地,有“五叶流芳”之美誉。其后,净土宗承远、律宗惠开、华严宗惟劲等陆续南来,佛法更宏,佛家文化更盛。自南北朝至唐代,南岳惠海、慧思、法照等18僧人对南岳宗教文化的形成、兴旺、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18高僧,佛教文化遂成为衡山宗教文化的主体。

(三)儒家文化

随着南岳宗教的逐渐发展及封建统治思想的演变,宗教思想渗入儒学并在传统儒学思想体系中滋生。李泌、韩愈等大儒名士和释道在南岳的活动,并由此在南岳所积淀下来的人文景观,成为日后湖湘学派起源于南岳的重要原因。

三、关于宗教名山发展旅游的几点建议

(一)宗教观光旅游

发展宗教观光旅游,一定要注意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旅游环境气氛,在建筑、园林建设上注意营造肃穆、玄秘的氛围,对各种杂乱无章、严重损害自然景观的商业、饮食摊点应予以拆迁改建并加强对寺观及文物古迹的维修和保护。另外景区应着手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掌握一定外语和旅游心理知志的高级导游,要掌握有关宗教史实、宗教礼仪、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知志。

(二)宗教朝拜旅游

朝山进香是宗教旅游的基本内容,开展宗教朝拜旅游,应定期举办各种法事活动、庙会以及祭祀活动,弘扬名山宗教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此外,应着手建设儒家、佛家、道家博物馆,把儒释道经书、法器、古菩萨以及字画收集起来进行保护,供旅游者参拜、研究和学习,充分发挥宗教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宗教民俗旅游和专题访问旅游

泰山及衡山的宗教民俗形式多样,既具有传统的宗教传统遗风和地区文化特色,又有演替和进化后的欣赏性和代表性,是开展民俗旅游专题访问活动的现实的旅游资源。可在泰山、衡山周围选择几处典型村庄,建立起风格各异但能展现当地宗教、人文风俗的“民俗博物馆”,让国内外游客在此体验民间习俗,饱享田园之乐。

参考文献:

[1]崔凤军,袁明英.泰山宗教文化与开发研究[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

[2]谢守红,胡立强.衡山宗教文化与旅游开发[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丁新艳.浅析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J].沧桑,2007,(3).

(责任编辑:陈伟)

标签:;  ;  ;  

中国名山宗教旅游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