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论文_周宏岩,王挺贵,袁为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类星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类星体,星系,射线,天体,物理学,寄主,光变。

类星体论文文献综述

周宏岩,王挺贵,袁为民[1](2019)在《类星体中央引擎燃料供应研究获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活动星系核研究小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学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类星体是20世纪60年代的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类星体位于一些遥远星系的(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11期)

于紫月[2](2019)在《星系“变脸” 人类也许见证了类星体的诞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文学家发现,每个星系中心往往会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究竟宇宙中是先有星系中心黑洞再吸积周围物质形成星系,还是先有星系再孕育中心黑洞?这个问题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至今尚未有定论。但公认的一点是,星系中心黑洞对星系的影响很大,一旦黑洞“躁动”,星(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0-08)

唐洁,刘晓琴[3](2019)在《基于近似熵的斯隆数字化巡天中类星体光变复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变是类星体的重要观测特征之一,类星体在多个波段存在剧烈的光变现象.光变非常复杂,具有非线性特征.以斯隆数字化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 stripe 82天区中的类星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近似熵方法分析了类星体光变的复杂性.首先应用模拟信号检验了近似熵方法对周期序列、白噪声序列、混沌序列和组合序列的区分能力,验证了近似熵方法是一种识别不同类型时间序列的有效方法.再计算了SDSS第7次释放数据中光谱证认过的类星体光变的近似熵,并分析了它们的复杂性.结果表明:SDSS类星体光变的近似熵值最大值为0.58,类星体光变的复杂性介于周期序列和白噪声序列的复杂性之间,近一半样本的复杂性与混沌序列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魏鹏[4](2019)在《星暴后类星体及其分子气体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暴后类星体(PSQ)是一类特殊而关键的天体,其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正在活跃地吸积物质,其寄主星系中含有的大量中等年龄星族反映其在几百兆年内经历过星暴。这类天体的存在符合主并合驱动的星系演化理论预言,预期这类天体处于从极亮红外星系(ULIRG)到类星体的星系演化中间过渡阶段。本论文的研究着重于在大的巡天项目中搜寻PSQ,建立一个最大的、均匀选取的纯净PSQ样本并给出PSQ源表。在该PSQ源表的基础上,我们对其活动星系核(AGN)性质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对源表选出的3个红外亮PSQ进行了CO观测以研究其分子气体的性质,以此在主并合驱动的星系演化背景下,验证AGN在星系演化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理解超大质量黑洞与寄主星系的协同演化。在本论文引言中我们介绍了超大质量黑洞与寄主星系的协同演化、处于演化序列中不同阶段的各类天体的基本性质,包括ULIRG、星暴星系、星暴后星系、AGN、红外亮类星体以及我们的PSQ等,以及介绍了分子气体观测的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建立了一个近邻宇宙中(红移小于0.5)的PSQ的样本。我们对斯隆数字巡天(SDSS)第七批数据发布(DR7)的类星体光谱进行了红移和信噪比上的筛选,利用AGN和恒星星族的光谱模型,将其中高信噪比光谱可靠地分解为AGN成分和寄主星系恒星成分,并依据寄主星系成分中的是否存在明显的星暴后特征——很强的Hδ吸收(EW≥6A)选出了一个含有208个PSQ的样本。样本的平均光谱和平均能谱分布(SED)确认了其寄主星系为恒星质量M*~1010.5M(?)的大质量星系,几百兆年前星暴中形成的恒星所构成的中等年龄星族主导着其寄主星系的星族成分。相比于从SDSS中选出的匹配了红移和黑洞质量的类星体对照样本,我们的PSQ样本具有更大的宽Hα/Hβ流量比,暗示其可能有更大的尘埃消光,对应主并合后星系中尘埃未完全消散的星暴后早期阶段。虽然由于样本选择效应,PSQ和对照类星体样本在AGN热光度和爱丁顿比上没有显着的统计差异,但是PSQ和窄线塞弗特Ⅰ型星系一样在统计上具有较强的Fe Ⅱ发射(由R4570 = Fe Ⅱλλ4434-4684/Hβ量化),暗示其AGN活动具有更强的吸积,从而支持了前人工作中的发现:AGN活动在星暴后几百兆年达到峰值,星暴和AGN活动具有几百兆年的时间延迟。恒星形成于星系中的分子气体云中,星系主并合后,内落到星系中心的气体除了触发星暴外,是否也为AGN活动提供原料?PSQ中AGN反馈对分子气体的性质是否产生了影响?为了尝试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在本论文的工作中,我们还利用IRAM 30米望远镜对3个z~0.1处的近邻PSQ的12CO1-0和12CO2-1的谱线进行了观测,进而对PSQ寄主星系中的分子气体性质进行研究。这一样本是由我们PSQ源表交叉IRAS源表选出的,这使我们能够首次分析PSQ的分子气体性质,我们预期这类红外亮PSQ处于从ULIRG转变为类星体的早期阶段。我们在其中两个PSQ中检测到分子气体。我们发现PSQ的分子气体质量为109.69和1010.18M(?),未探测的源的上限是<109.38M(?)。考察CO谱线轮廓后,我们没有发现可靠的证据表明AGN反馈下的大量分子气体外流。我们的PSQ样本中分子气体质量与恒星质量的比值分布较宽,但与前人工作中的星暴后Seyfert Ⅱ星系或星暴后星系的样本的比值相似,可能存在星暴后气体消耗的演化。其中,在星暴后星系和正常星系中,WISE的12μm与4.6μm的流量比与分子气体质量比例fgas之间有非常显着的相关性,反映着星系气体含量和比恒星形成率(sSFR)之间的演化关系,我们的PSQ也基本符合这一关系。我们将PSQ的CO谱线光度L'CO、远红外光度LFIR、AGN热光度LAGN等性质与近邻类星体、高红移类星体和红外类星体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PSQ也符合L'COO与LFIR之间、l'CO与LAGN之间的紧密关系,暗示PSQ的寄主星系中恒星形成效率与其他类型类星体接近,其恒星形成活动和AGN的吸积都可以来源自冷分子气体。(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9)

何泊杉[5](2019)在《论类星体与黑洞喷射》一文中研究指出类星体是二十世纪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也是当今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虽然当今世界上的天文学已经相当的发达,但是对于类星体而言,依然是束手无策。类星体是活动星系核的一种特殊情况,所以类星体靠近中心的部分的气体活动会异常剧烈。(本文来源于《地球》期刊2019年04期)

潘彩娟,黄红艳,黄伟荣,陆伟坚,农卫警[6](2019)在《引力透镜类星体SDSS J1001+5027吸收线证认》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斯隆数字化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第12期数据(data release 12,DR12)的光谱,分析引力透镜类星体SDSS J1001+5027的A, B两个像的光谱。两个像光谱的红移分别为1.84132±0.00024和1.84545±0.00012,透镜天体红移约为0.415。通过证认可靠的CⅣλλ1548, 1551或Mg Ⅱλλ2796, 2803窄吸收双线的方法,证认出A, B两个像的光谱中红移分别为1.60677±0.00012, 0.87140±0.00007和0.41455±0.00006的3个吸收系统。从3个吸收系统共证认出27条窄吸收线。测量27条窄吸收线的等值宽度,再通过分析、比较3个吸收系统在A, B两个像光谱中吸收线的数量及等值宽度的差异,给出了3个吸收系统在引力透镜类星体SDSS J1001+5027视线方向可能的分布示意图。(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刘霞[7](2019)在《新方法发现暗能量或随时间而增加》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29日报道,科学家以类星体做“标准烛光”,分析了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航天局的牛顿卫星(XMM-Newton)提供的数据,得出结论称,暗能量或会随着宇宙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1-31)

刘慧,李双良,顾敏峰[8](2018)在《射电宁静类星体紫外/光学光变的混合模型研究Ⅱ:来自SDSS DR7的的数据支持》一文中研究指出到目前为止射电宁静类星体的光变起源还不清楚,其中一个可能的机制是吸积盘-再辐射模型。通过对斯隆数字巡天第7次释放数据(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data release 7, SDSS DR7)中789个经过多历元观测并且表现出变亮变蓝现象的射电宁静类星体进行分析,发现黑洞质量较小类星体的综合相对光变谱(残余谱/综合谱)的变亮变蓝幅度更大;其次,对于比较长的光变时标,尤其是在紫外波段,类星体变亮变蓝的幅度也更大。吸积盘-再辐射模型对以上两个主要结果中相对光变谱都拟合得很好,为该模型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何志成[9](2018)在《类星体宽吸收线外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的MBH-σ(黑洞质量与星系核球速度弥散)关系暗示着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Supper-Massive Black Hole,SMBH)的增长和星系的演化是紧密关联的。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AGN)外流将质量,角动量以及能量从星系核区携带至寄主星系中,因而一直被认为在SMBH与寄主星系共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外流成分的复杂性和受观测能力所限,使得目前对外流的物理性质以及其对星系演化的具体影响了解甚少。外流的尺度是理解外流起源以及衡量外流对星系环境影响的关键参数之一。二十多年来,只有大约数十个AGN外流的距离被密度依赖的离子激发态吸收线(如SⅣ;*,FeⅡ*等)所测量。而且这一方法只能适用于相对窄的没有自混合的吸收线,对于典型的宽吸收线(Broad Absorption Line,BAL)外流则无能为力。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首先利用SDSS巡天的大样本数据,理解BAL光变的主导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方法在统计意义上确定外流的距离以及功率,从而判断外流影响星系演化的能力。同时还针对一些非常特殊的一类外流,提出简单的几何模型来限制这类外流的尺度。另外,本人博士研究生期间还利用AGN电离区的形态来检验AGN统一模型。首先,我们对选自SDSS DR12的2005个源CⅣ BAL光变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CⅣBAL光变与连续谱的变化关系,将CⅣBAL分为两类:连续谱变亮(变暗)时,吸收线变浅(深),记为T1;相反的情况记为T2。我们发现T2的SiⅣ与CⅣBAL等值宽度的比率(REW)显着地高于T1。这个结果与光致电离模型预言一致:当存在(不存在)电离前沿时,C+3柱密度随着电离连续谱增强而增加(减小);与此同时,REW一直随着电离连续谱增强而增加。我们的结果表明至少80%的BAL光变是由电离连续谱的变化引起的。我们证明了在大样本下,BAL光变是由电离连续谱的改变主导的,并给出电离连续谱的改变主导BAL光变的比例下限。然后,在确定BAL光变由电离连续谱变化主导的情况下,首次提出利用BAL光变探测率曲线推导外流气体复合时标分布的方法,给出了 SDSS DR14大样本中915个BAL外流的物理性质分布。样本中,外流气体复合时标分布(高斯)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为trec= 100.36±1.01天。外流气体的距离分布为R=101.4±0.5(pc)。这表明典型的BAL外流气体的尺度为10pc量级,远远超出吸积盘风理论中盘风产生的位置(0.01~0.1 pc),但比用激发态的线测出的距离要小。我们还推断出外流的典型质量损失率的数十个M⊙yr-1。外流的质量损失率大约为数倍个吸积率。外流的动力学光度与AGN热光度的比率Ek/Lb。1典型值约为百分之几,这意味着外流有足够的能量对寄主星系的演化产生影响。其次,我们利用SDSS数据库搜寻出58个吸收坑很深同时很宽的Nv BAL,并在其中的3个源中发现线宽约为2000kms-1的Lyα发射线。假设从吸收坑底泄露的发射线来源于未被宽吸收线外流区遮挡的维里化的发射线区,结合黑洞质量估计得这叁个源的外流尺度大约在3-26pc范围内。这叁个源中外流的尺度与用光变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这个方法可以作为对其它测外流方法的补充。最后,我们利用AGN电离区的形态检验AGN统一模型。在统一模型中,尘埃环决定了电离锥的方向和张角。因此,窄发射线区(narrow-lineregion,NLR)的形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估算尘埃环的张角以及检验AGN统一模型。我们测量了来自 MaNGA IFU 数据的 308 个 Ⅱ 型 AGN(z = 0-0.14,Lbool~1042.4-44.1 erg s-1)的NLR形态。基于NLR的IFU点阵图,我们发现大约80%的NLR呈现出明显的双锥形态。这些电离锥的张角分布的平均值约85-98°,标准偏差约39-44°。据此,我们估算出Ⅰ型和Ⅱ型AGN的比例约为1:1.6-2.3,这与其它低光度AGN测出的比例是一致的。联合WISE中红外数据,我们发现中红外颜色越红的(有效温度越低),对应NLR的双锥特征越强。这与统一模型的预言是一致的。同时,我们还发现NLR的极向与寄主星系的半长轴有着很强的关联,NLR的锥形特征强度与星系的倾角也有很强的关联。这些结果表明,不论是pc尺度的尘埃环,还是星系尺度(>kpc)的遮蔽物都影响我们观测到的电离区形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11-01)

[10](2018)在《我国科学家在北天区发现21个新的变脸类星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变脸类星体(或称变脸活动星系核)是指其宽巴尔末放射线在数年间出现又消失的类星体,探明该类星体的产生机制对于构建统一的类星体模型异常重要。近日,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吴学兵和杨倩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LAMOST、SDSS及WISE等光谱巡天数据,在北天区发现并证认了21个新的变脸类星体样本,将目前已发现的变脸类星体的数目增加了一倍。研究人员利用光谱巡天的光度数据估算出这批新的变脸类星体的转变时标上限为0.9—13年。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当这些类星体变脸开始时其光学和红外波段亮度增(本文来源于《石河子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类星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文学家发现,每个星系中心往往会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究竟宇宙中是先有星系中心黑洞再吸积周围物质形成星系,还是先有星系再孕育中心黑洞?这个问题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至今尚未有定论。但公认的一点是,星系中心黑洞对星系的影响很大,一旦黑洞“躁动”,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类星体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宏岩,王挺贵,袁为民.类星体中央引擎燃料供应研究获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2].于紫月.星系“变脸”人类也许见证了类星体的诞生[N].科技日报.2019

[3].唐洁,刘晓琴.基于近似熵的斯隆数字化巡天中类星体光变复杂性分析[J].物理学报.2019

[4].魏鹏.星暴后类星体及其分子气体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9

[5].何泊杉.论类星体与黑洞喷射[J].地球.2019

[6].潘彩娟,黄红艳,黄伟荣,陆伟坚,农卫警.引力透镜类星体SDSSJ1001+5027吸收线证认[J].天文学进展.2019

[7].刘霞.新方法发现暗能量或随时间而增加[N].科技日报.2019

[8].刘慧,李双良,顾敏峰.射电宁静类星体紫外/光学光变的混合模型研究Ⅱ:来自SDSSDR7的的数据支持[J].天文学进展.2018

[9].何志成.类星体宽吸收线外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10]..我国科学家在北天区发现21个新的变脸类星体[J].石河子科技.2018

论文知识图

神秘的类星体-类星体的亮度非常大。神秘的类星体-宇宙魔法石类星体自行的拟合残差随星等的分...神秘的类星体-宇宙深处的类星体几个类星体图片1 专论类星体吸收线研究(1)

标签:;  ;  ;  ;  ;  ;  ;  

类星体论文_周宏岩,王挺贵,袁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