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有效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系数,分等,土地,质地,产量,论文。
土壤有效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波,许皞,霍习良,任建强[1](2002)在《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中土壤有效系数的求算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容城县为例 ,根据该县的自然条件、生产特征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利用滑动平均和二次回归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了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有效系数 ,并分析了其在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王洪波[2](2001)在《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中土壤有效系数求算研究——以河北省蠡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用土地分等采用的是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与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叁个模块相乘的形式,求算土壤有效系数是求算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的核心内容,由于土壤的复杂性,在求算土壤有效系数方面还没有什么特别有效且通用的方法。本文以河北省蠡县农用土地为例对县域内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中土壤有效系数求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阐述土壤有效系数的定义,将土壤有效系数的特性总结为相对可比性、匹配性、针对性、调控性,并归纳了土壤有效系数求算的六种常用方法。探讨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因素指标评分法、土地类型适宜性程度评价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滑动平均与二次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华北冲积平原区的土壤、地形地貌及生产状况确定了该县土壤有效系数的求算因素指标集。该指标集包括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地形、盐碱和污染五个主要因素。采用叁图迭置法(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将全县农用土地划分为902个土壤有效系数求算单元。参照土壤图,共设138个标准样点和一定数量的特殊样点,采用半定位的研究方法,分小麦和玉米两季确定了土壤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与产量以及土壤粘粒含量与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之间的函数模型,然后应用滑动平均和二次回归相结合的数学方法确定了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系数求算曲线: 小麦季:Y′=4699.2+52.828X_1-0.6674X_1~2; 玉米季:Y′=5146.4+93.738X_1-1.1944X_1~2。应用连续型数据处理和离散型数据处理的方法,求算了土壤有效系数。针对冲积平原区的特点,提出了土地因素组合类型的概念,确定了该县内各因素组合类型的土壤有效系数。土地因素组合类型法简单易行,易于县内土地管理者实施。在讨论部分提出了社会化地力和社会化地力产量的概念,应用该概念,可得到小麦季和玉米季各质地段土壤的社会化地力水平和社会化地力产量,认为这些数据的得出,为农用土地分等奖勤罚懒的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农用土地定级工作中处理土壤养分问题留下了一个接口。 分析了该理论方法在华北冲积平原区其它各县市的推广性和在全国其它地区的示范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1-06-01)
土壤有效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用土地分等采用的是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与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叁个模块相乘的形式,求算土壤有效系数是求算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的核心内容,由于土壤的复杂性,在求算土壤有效系数方面还没有什么特别有效且通用的方法。本文以河北省蠡县农用土地为例对县域内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中土壤有效系数求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阐述土壤有效系数的定义,将土壤有效系数的特性总结为相对可比性、匹配性、针对性、调控性,并归纳了土壤有效系数求算的六种常用方法。探讨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因素指标评分法、土地类型适宜性程度评价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滑动平均与二次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华北冲积平原区的土壤、地形地貌及生产状况确定了该县土壤有效系数的求算因素指标集。该指标集包括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地形、盐碱和污染五个主要因素。采用叁图迭置法(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将全县农用土地划分为902个土壤有效系数求算单元。参照土壤图,共设138个标准样点和一定数量的特殊样点,采用半定位的研究方法,分小麦和玉米两季确定了土壤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与产量以及土壤粘粒含量与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之间的函数模型,然后应用滑动平均和二次回归相结合的数学方法确定了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系数求算曲线: 小麦季:Y′=4699.2+52.828X_1-0.6674X_1~2; 玉米季:Y′=5146.4+93.738X_1-1.1944X_1~2。应用连续型数据处理和离散型数据处理的方法,求算了土壤有效系数。针对冲积平原区的特点,提出了土地因素组合类型的概念,确定了该县内各因素组合类型的土壤有效系数。土地因素组合类型法简单易行,易于县内土地管理者实施。在讨论部分提出了社会化地力和社会化地力产量的概念,应用该概念,可得到小麦季和玉米季各质地段土壤的社会化地力水平和社会化地力产量,认为这些数据的得出,为农用土地分等奖勤罚懒的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农用土地定级工作中处理土壤养分问题留下了一个接口。 分析了该理论方法在华北冲积平原区其它各县市的推广性和在全国其它地区的示范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有效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洪波,许皞,霍习良,任建强.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中土壤有效系数的求算方法及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
[2].王洪波.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中土壤有效系数求算研究——以河北省蠡县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