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开关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可调式感应开关,包括红外感应源和安装于所述红外感应源端部的菲涅尔透镜,还包括内圈球和用于安装于墙体的安装圈,所述内圈球可转动式安置于所述安装圈内,所述红外感应源和所述菲涅尔透镜安装于所述内圈球。在可调式感应开关安装后,可以通过转动内圈球改变菲涅尔透镜的朝向,从而调整感应方向,无需安装至高处,调节和维护都较为便利。
主设计要求
1.可调式感应开关,包括红外感应源和安装于所述红外感应源端部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圈球和用于安装于墙体的安装圈,所述内圈球可转动式安置于所述安装圈内,所述红外感应源和所述菲涅尔透镜安装于所述内圈球。
设计方案
1.可调式感应开关,包括红外感应源和安装于所述红外感应源端部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圈球和用于安装于墙体的安装圈,所述内圈球可转动式安置于所述安装圈内,所述红外感应源和所述菲涅尔透镜安装于所述内圈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外端面与所述内圈球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内圈球的半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圈置入所述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圈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圈上开设有用于避免与所述菲涅尔透镜干涉的缺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圈外端面开设有可供所述安装孔侧壁置入的滑动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圈内侧设有圆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球开设有连接至其球面的通腔,所述红外感应源置于所述通腔内部,导线从所述墙体方向进入所述通腔并连接至所述红外感应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内壁与所述红外感应源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红外感应源偏离所述通腔中轴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内壁与所述红外感应源之间通过绝缘胶填充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圈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内圈球的锁紧螺丝。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开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能够调节方向的感应开关。
背景技术
感应开关是一种检测人体并改变电路开关的电学结构,能实现例如检测到人靠近后开启灯光等自动化功能。根据类型,感应开关可大致分为非红外感应和红外感应两种。非红外感应开关通过声控、微波等方式检测人体,安装完后通过调整电位确定感应举例,无法调整感应角度和方向。
红外感应技术借助菲涅尔透镜,精确接收人体热量的红外信号,作为感应人体的判断依据。红外感应开关一般安装在与人体高度相对应的墙体上,当有人走过时能够通过红外信号感应到,由于这种安装后结构固定,无法调整方向,导致在复杂空间,例如路口处使用时容易误判断,导致增加开关次数、浪费功耗。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能够改变菲涅尔透镜方向的感应开关,通过金属万向弯管将感应开关安装到开关面板或灯具上,通过改变金属万向弯管的弯折角度转动菲涅尔透镜面对不同朝向。然而,这种方式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向外伸出的感应开关如果安装在与人体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则容易在使用中被碰坏,而且影响墙体统一性;如果安装在高于人体的位置,则难以方便的调节其朝向角度,而且难以维护。另外,由于通过金属万向弯管安装到面板上,难以预预埋标准化的面板,在装修后电工无法判断内部电线走向,容易钻坏导线,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式感应开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感应开关安装后无法适应环境、容易损坏、维护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可调式感应开关,包括红外感应源和安装于所述红外感应源端部的菲涅尔透镜,还包括内圈球和用于安装于墙体的安装圈,所述内圈球可转动式安置于所述安装圈内,所述红外感应源和所述菲涅尔透镜安装于所述内圈球。
优选的,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外端面与所述内圈球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内圈球的半径。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圈置入所述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圈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圈上开设有用于避免与所述菲涅尔透镜干涉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圈外端面开设有可供所述安装孔侧壁置入的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圈内侧设有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内圈球开设有连接至其球面的通腔,所述红外感应源置于所述通腔内部,导线从所述墙体方向进入所述通腔并连接至所述红外感应源。
优选的,所述通腔内壁与所述红外感应源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红外感应源偏离所述通腔中轴线。
优选的,所述通腔内壁与所述红外感应源之间通过绝缘胶填充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圈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内圈球的锁紧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在安装后,依然可以通过转动内圈球改变菲涅尔透镜的朝向,从而调整感应方向。由于可调式感应开关直接安装在墙体上,没有被碰坏的危险,而且也无需安装至高处,调节和维护都较为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式感应开关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式感应开关安装至墙体后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调式感应开关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调式感应开关的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可调式感应开关,包括红外感应源12、菲涅尔透镜11、内圈球21和安装圈22。其中,安装圈22用于安装至墙体4 上,内圈球21安装在安装圈22内并且能够自由转动。红外感应源12的一端安装菲涅尔透镜11,二者一同安装在内圈球21,随着内圈球21的转动改变朝向。
由于内圈球21能够相对墙体4转动,从而带动菲涅尔透镜11转动,改变红外感应源12和菲涅尔透镜11的朝向,最终起到调节感应方向的作用,使得可调式感应开关在安装完成后也能通过调节朝向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可调式感应开关无需金属万向弯管,整个红外感应源12和菲涅尔透镜11依然直接安装在墙体上,与墙体的一致性强,而且在能够提供调节感应方向的前提下无需考虑被碰坏等问题,可以安装在与人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具有便于操作、容易维护等优点。
优选的,菲涅尔透镜11的外端面与内圈球21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内圈球21的半径。这种外凸式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加大菲涅尔透镜11的转动半径,增加收光范围,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过度转动内圈球21导致菲涅尔透镜 11被转入安装圈22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可调式感应开关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墙体4的安装座 31,在安装座31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圈22置入安装孔与安装座31相互固定,从而安装至墙体4。安装座31可以采用标准化的预埋底盒实现,其内部走线方向与常规开关、插座等标准面板相同,电工能够准确的判断内部走线,从而避免钻孔破坏内部线路。
优选的,安装圈22采用转动安装的方式与安装孔安装,在安装圈22上开设有缺口221。当菲涅尔透镜11转动至缺口221方向时,由于菲涅尔透镜11 的位置相对外凸,缺口221的存在能避免该部分与菲涅尔透镜11干涉,从而使菲涅尔透镜11能够转动至更大的极限角度,从而能够增大菲涅尔透镜11的有效调节角度。当需要在某个方向上增大菲涅尔透镜11的有效调节角度时,转动安装圈22使缺口221位于该方向即可。
具体地,安装圈22和安装孔之间的转动安装方式为:在安装圈22外端面开设滑动槽223,安装孔的侧壁置入滑动槽223并且能够相对滑动,使得安装圈22能够相对安装孔进行转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安装圈2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转动安装,例如在安装座31内设置转轴,安装圈22置入安装孔并安装在转轴上,通过转轴实现自由转动。
为了在调整好方向后,限制内圈球21转动避免偏斜,在安装圈22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圈球21的锁紧螺丝222。锁紧螺丝222旋出时,内圈球21可自由转动;锁紧螺丝222旋入并抵接在内圈球21端面上时,内圈球21无法进行转动,从而锁定感应角度。
优选的,在安装圈22内侧设有圆弧面,内圈球21转动时其端面贴合于圆弧面。
在内圈球21内开设有连接至其球面的通腔211,红外感应源12置于通腔 211内部,导线32从墙体4方向进入通腔211并连接至红外感应源12。在本实施例中红外感应源12和菲涅尔透镜11位于通腔211的轴线上,配合缺口221 的存在,具有较大的有效感应范围。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调式感应开关,其内圈球21的通腔211内壁与红外感应源12b之间留有间隙,红外感应源12b和菲涅尔透镜11b偏离通腔211的中轴线。菲涅尔透镜11b偏离中轴线的设计能够在转动中提供更大的有效调节角度。
采用本市实施例中的方案,安装圈22b也可以与墙体固定无法转动,也无需设置图3中的缺口221。
在通腔211内壁与红外感应源12之间通过绝缘胶填充固定,从而固定红外感应源12b在内圈球21b内的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6503.X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31365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F21V 23/04
专利分类号:F21V23/04;G02B7/02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林志明
第一申请人:林志明
申请人地址:527300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南盛镇益南村委大田村
发明人:林志明
第一发明人:林志明
当前权利人:林志明
代理人:向霞
代理机构:1151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