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储盖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烃源岩,储层,盖层,远景评价
生储盖层论文文献综述
徐剑春,吴成平,王鑫,吴云[1](2017)在《南黄海海域生储盖层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近年来新取得的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南黄海海域的生储盖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古生界、中生界海相地层为南黄海海域的主力烃源岩,从构造运动和沉积发育情况分析,将南黄海海域的古生界、中生界海相地层生成油气的成藏过程划分为叁迭纪印支运动前、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和新近纪4个阶段。通过对生储盖层的特征分析,说明南黄海古生界、中生界海相地层油气资源具有开发前景。在对南黄海盆地海相中生界、古生界烃源条件和后期保存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了盆地内海相油气资源的有利运聚区,为南黄海海域的油气勘探及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对我国新的海上油气开发及部署作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期刊2017年05期)
董黛莉[2](2015)在《双城凹陷南部洼漕深层生储盖层发育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城凹陷南部洼漕深层气源主要来自沙河子组的暗色泥岩为本区主要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达成熟-过成熟,具有较好的烃源岩条件;本区储层发育好,沙河子组压后可望获一定产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23期)
周恳恳,牟传龙,许效松,葛祥英,梁薇[3](2014)在《华南中上扬子早志留世古地理与生储盖层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油气基本地质条件"思路,重建华南中上扬子地区早志留世鲁丹期、埃隆期和特列奇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并从盆地沉积演化的角度总结生储盖层发育条件与时空分布规律。赫南特期末期冰川消融后全球的快速海进和构造挤压造成的地壳挠曲,导致中上扬子地区在鲁丹期形成以深水陆棚为主的古地理格局,发育的多个坳陷区成为有利烃源岩的沉积中心。埃隆期处于构造挤压的间歇期,由于相对海平面下降等因素,形成特殊的混积型碳酸盐缓坡,以礁滩相为主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沿岸的潮下高能带。特列奇期构造运动加剧,盆地整体抬升。东部作为构造挤压的前锋带,形成滨岸/潮坪/叁角洲组成的复合性海岸环境,有利于储集砂体的发育,其中以小河坝组的临滨砂坝和叁角洲前缘席状砂最具储集潜力,而广泛分布的韩家店组潮坪—陆棚相泥页岩可作为下伏含油气层系的良好封盖层。图9表3参30(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4年05期)
谢志良,黄耀宗,李德星[4](2009)在《川西坳陷中段中、新生代构造运动与须家河组生、储、盖层发育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坳陷中段中、新生代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早印支期的抬升、褶皱,构造雏形形成阶段。晚印支期褶皱、隆起发育,燕山期的挤压改造阶段。喜马拉雅运动对该区影响相对较小,仅形成了一些浅层断裂。研究表明,构造运动控制了坳陷中段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控制了须家河组生储盖的发育,还控制着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变化。渗透率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小,主要与裂缝有关。分析表明储层裂缝发育地带是有利的勘探区域。(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胡文龙,田善学[5](2008)在《陕北油田叁迭系含油地层生储盖层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冯庄、富黄探区石油探井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陕北油田叁迭系含油地层生储盖沉积特征,从而为进一步石油开发提供主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煤炭》期刊2008年04期)
李儒峰,金之钧,马永生,范绍雷[6](2004)在《盆地波动特征与生储盖层耦合关系分析——以楚雄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盆地的波动过程分析是建立在成因研究基础之上的全新的含油气盆地分析的理论方法 ,它能够定量地重塑沉积和间断的空间分布 ,恢复无沉积记录时间段的沉积—剥蚀过程 ,计算不整合的剥蚀量 ,分析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 ,建立波动周期与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内在联系 ,揭示沉积波动特征与油气成藏要素的相关性 ,进而从全新的角度探讨盆地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结合楚雄盆地井和剖面波动过程分析实例 ,归纳总结出了生、储、盖层的纵向分布规律与沉积—剥蚀波动过程曲线的耦合关系 ,揭示了沉积盆地波动特征与生、储、盖层以及油气运移通道 (不整合面 )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了四种相应的耦合关系模式 ,这对于预测含油气盆地有利生油层、储集层、盖层时空分布规律和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李海珍,侯莉[7](1999)在《安泽—冀氏区上古生界煤成气生—储—盖层特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煤成气的源岩特征、储集类型和盖层特点几个方面论述了“安泽—冀氏”区煤成气的生—储—盖层的地质特征及其与煤成气的关系,并对区内煤成气的生—储—盖层组合形式进行了归类划分(本文来源于《煤》期刊1999年03期)
王嘹亮,刘振湖,吴进民,钟广见[8](1996)在《万安盆地沉积发育史及其与油气生储盖层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安盆地是南海西南部陆架上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晚始新世以来,受盆地东界断裂——万安断裂的多期活动及全球海平面控制,盆地经历了从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内陆湖泊到晚渐新世的海湾及早中新世以来的滨、浅海—半深海环境的发育历程。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都受沉积特征的强烈控制。内陆湖泊环境中的湖相泥岩段和海湾环境的海湾相泥岩段有机质含量高,是重要的烃源岩。叁角洲砂体,浊积砂体,扇叁角洲砂体,深切河谷内的河道砂体,碳酸盐台地及其斜坡脚的塌积岩是有利的储集岩体。上新世早期的海进和高水位期间形成的凝缩段是区域稳定的盖层,其各阶段发育的凝缩段多为局部性盖层。(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地质》期刊1996年03期)
陈志勇,郑志刚,张出妹,李明兴,吕明[9](1991)在《南海北部海域第叁系沉积相及区域生储盖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北部海域第叁系可划分为6个沉积特征相异的一级层序。0—Ⅱ层序以陆相为主,Ⅲ层序以上为海相。具有叁套烃源岩、叁套区域盖层、叁类储集层和两套生储盖组合体系。下组合体系有利勘探区是古隆起区生油凹陷的边缘和大型叁角洲前缘;上组合有利勘探区是莺歌海、琼东南盆地陆坡下成带发育的低水位浊积扇。莺、琼盆地以找气为主,北部湾与珠江口盆地既可找油也可找气。(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1991年01期)
生储盖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城凹陷南部洼漕深层气源主要来自沙河子组的暗色泥岩为本区主要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达成熟-过成熟,具有较好的烃源岩条件;本区储层发育好,沙河子组压后可望获一定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储盖层论文参考文献
[1].徐剑春,吴成平,王鑫,吴云.南黄海海域生储盖层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J].中国地质调查.2017
[2].董黛莉.双城凹陷南部洼漕深层生储盖层发育情况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3].周恳恳,牟传龙,许效松,葛祥英,梁薇.华南中上扬子早志留世古地理与生储盖层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
[4].谢志良,黄耀宗,李德星.川西坳陷中段中、新生代构造运动与须家河组生、储、盖层发育关系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9
[5].胡文龙,田善学.陕北油田叁迭系含油地层生储盖层分析与评价[J].陕西煤炭.2008
[6].李儒峰,金之钧,马永生,范绍雷.盆地波动特征与生储盖层耦合关系分析——以楚雄盆地为例[J].沉积学报.2004
[7].李海珍,侯莉.安泽—冀氏区上古生界煤成气生—储—盖层特征浅析[J].煤.1999
[8].王嘹亮,刘振湖,吴进民,钟广见.万安盆地沉积发育史及其与油气生储盖层的关系[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
[9].陈志勇,郑志刚,张出妹,李明兴,吕明.南海北部海域第叁系沉积相及区域生储盖层[J].中国海上油气.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