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枝(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骨科山西太原030053)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260-0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髋关节周围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抵消髋部有害外力而发生骨折[1],而老年人大多伴有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等,特别是骨折创伤后更易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以及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呼吸感染、胃汤功能紊乱以及手术应及反应使原有慢性疾病加重,导致患肢功能恢复延迟,并发病增多以及疾病加重等危险,因此,作好高龄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总结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科收治60岁以上髋部骨折病例85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6例,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68岁,病例中股骨颈骨折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脑骨干骨折7例,病例中合并有高血压者79例,脑梗塞者13例,高血糖者23例,冠心病17例,受伤原因,走路滑倒49例,床上跌下26例,撞倒11例。
1.2手术方法股骨头置换术48例,全髋置换术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5例,胫骨节节牵37例,皮牵引6例。
1.3结果手术病例均未发生术后感染,手术切口I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自理恢复,无一例因合并症而延期愈合。
2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以及突发骨折创伤而导致长期卧,造成活动受限,生活自理缺陷,需依赖他人照顾,病人产生悲观、抑郁、失落、孤独情绪或心理,有的病人拒绝治疗,出现遵医行为欠缺。护理人员需与病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做好入院指导,耐心询问病情,认真做好入院护理评估,及时发现潜在或合并重要脏器,器官功能或器质改变,为医疗提供准确信息,护士要有意识地告诫家人安排好陪护,注意调剂病人饮食起居,护士要备加关心,尊重病人,尤其对健忘、耳聋、眼花、痴呆病人,更要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作好床边护理,尽量创造安静、安全、舒适环境,鼓励病人以乐观积极态度对待病情,重视引导社会支持系统对病人的影响,鼓励病人家属多关怀、多照顾,护士准确实施治疗方案及护理技术,尽量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帮助病人恢复自理能力,提高战胜疾病信心。
2.2术前护理
2.2.1术前常规检查完善各项术前常规检查,以排除严重的心肺疾病,高血压等,准确采集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标本,及时送检,作好病人X片及B超CT等检查的陪验,防止发生途中意外。
2.2.2维持有效牵引患肢做皮牵引或骨牵引时,使患肢与牵引力在同一轴线上,勿将被子压在绳索或患脚上,保持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重量,尽量使牵引肢体肌肉放松,防止肢体紧张,血流缓慢,深静脉血拴形成的危险。
2.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常合并有由内脏器官的损害,由于创伤的刺激,可诱发或加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脑出血意外,护士要加强巡视,尤其是夜间,若病人出现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表情异常、健肢活动障碍、心前区疼痛、脉博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师,紧急处理。
2.2.4观察患血肢血液循环变化包括患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感觉等,若发现患肢苍白、厥冷、发绀、疼痛、感觉减退及麻木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2.5作好合并内脏器官系统疾病的护理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及心电监护,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合理指导病人饮食,及时监测及监控血糖、血压变化。
2.3术后护理
2.3.1体位护理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梯形枕,患足穿丁字鞋,防止患肢内收和外旋,同时防止置换的股骨头脱出,尤其在搬动病人时防止屈髋、内收、外旋。
2.3.2生命体征观察由于病人多为高龄且多合并内脏器官系统病变,、且手术创伤应激较大,特别要重视心血管功能变化,使用心电监护仪,备齐抢救药品、设备、器械等,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心电改变等,及时倾听病人主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3.3作好输液过程监护由于多为老年病人,术后敏感性差,特别警惕急性心理衰竭和肺水肿发生,应严格掌握和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24小时尿量及尿色、尿液性质的变化。
2.3.4作好患肢血运观察术后48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若患肢皮肤发绀,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处理。
2.3.5伤口和引流的观察由于手术创口大,术后要充分引流,以免局部血液於滞,要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一般为50-250ml,色淡红,如伤口敷料有较多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防止切口感染发生,及时监测体温变化。
2.3.6饮食护理术后饮食因人而异,应少食高糖、高胆固醇饮食,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老年人因胃肠功能低,加之卧床时间长,创伤应激因少食多餐,多食高钙,易消化吸收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防止便秘。
2.4并发症护理
2.4.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长期卧床,肌力降低,对血管壁、支撑力减弱,血管受压等,均可导致血流缓慢,血液回流不畅,在加上原发疾病的影响,易使血栓形成[2],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至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要密切观察病人下肢周径,腓肠肌压痛试验,皮肤温度感觉运动,浅静脉充盈情况,双下肢有无不对称等,遵医嘱早期预防性治疗,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置管病情许可时抬高下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静脉压,术后早期指导患肢功能锻炼,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血液淤滞,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病、缺氧、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小量血性胸腔积液,发热且抗生素疗效不佳等临床表现,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应嘱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深呼吸、咳嗽和剧烈搬动病人,给予高流量吸氧4-6ml/min,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进一步抗血管痉挛、升压、强心、溶栓等治疗。
2.4.2预防髋关节脱位指导患者正确体位,及早宣教防髋关节脱位的重要性,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据病情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大于90°,遵循三不原则及不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指导病人在平卧或半卧位时正确使用便盆或小便器,放置便盆时,将臀部适当抬高,即避免下肢内收和外旋,又防止骶尾部被便盆擦伤,小便器使用,男病人用尿壶,女病人用接尿器,避免频繁抬臀增加髋部运动。
2.4.3防压床、防坠床、防导管脱落高龄骨折术后病人,自身机体抵抗力弱,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术后躯体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要特别加强基础护理,满足生活需要,积极预防,各种不利病情恢复的不良事件发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定时按摩皮肤受压处,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骨隆突处,垫棉圈,受压处皮肤可垫黍子垫,翻身时注意固定好各导管,如尿管、引流管、输液管、氧气管,防止导管脱落,同时,保持病人卧位舒适,生活用品放于易取之处,避免拿取不便发生坠床,尤为夜间要加床挡,防止病人发生意外,确保病人安全。
2.5功能锻炼
术后肢体及全身功能锻炼,旨在增强肌体肌力及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能力,调整活动协调性,改善全身肌体状态,预防肌肉萎缩,血栓形成等[3]。麻醉期过后,即可在床上做四肢手部的功能锻炼,据病情制定术后康复计划①第一阶段术后1-3天,主要以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主,如骨四头肌,静止位收缩功能锻炼,髁关节跖屈背伸运动,臀肌收缩运动等。②第二阶段术后4-7天,主要是加强肌肉的等张收缩和关节运动,如做直腿抬高运动,屈髋、屈膝、抬臀运动。③第一阶段术后第8天开始,病人疼痛已减轻或消失,伤处肌肉韧带开始修复,可循序渐进,以离床训练为主,如侧卧位外展,卧位到坐位训练,坐位到站立训练,站位到行走训练等,注意锻炼循序渐进,以病人能耐受,不敢疲劳为度,同时有家属在旁保护,以防低血压、虚脱、坠床等意外发生。
3小结
良好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早期功能锻炼,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对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69-743.
[2]李银红.ICU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9,23(2):475.
[3]周晶亮,尹娅红,李梦云.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9,286: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