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D52单克隆抗体ADCC转基因测活方法的建立

抗CD52单克隆抗体ADCC转基因测活方法的建立

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转基因细胞法测定抗CD52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①以Ramo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以Jurkat-hFcγRⅢa/FcεRIγ-NFAT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Bright-GloTM luciferase Assay System)建立抗CD5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②对靶细胞、量效范围、效靶比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并进行方法学验证;③研究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对不同抗CD5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建立抗CD5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抗CD52单抗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符合四参数方程:y=(A-D)/[1+(x/C)B]+D;经优化后确定抗体量效范围为起始质量浓度360μg/mL,4倍系列稀释9个稀释度;效靶比为3∶1,诱导时间为6.0 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4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品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45.58±4.67)%、(71.61±9.45)%、(122.92±7.92)%和(149.94±14.58)%;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91.16±9.34)%、(95.49±12.60)%、(98.34±6.34)%和(99.96±9.72)%,上述结果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均小于15%;且该方法也适用于不同抗CD52单抗的ADCC效应评价。结论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了抗CD5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抗CD5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
  •   1.2 样品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4 抗CD5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方法的原理
  •   1.5 抗CD5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方法的建立
  •     1.5.1 抗CD52单抗的稀释
  •     1.5.2 靶细胞的制备
  •     1.5.3 效应细胞的制备
  •     1.5.4 96孔白色细胞培养板加样
  •     1.5.5 荧光信号检测
  •   1.6 试验条件的优化
  •     1.6.1 靶细胞的选择
  •     1.6.2 抗体量效范围的选择
  •     1.6.3 效靶比和诱导时间的选择
  •   1.7 方法学验证
  •     1.7.1 专属性试验
  •     1.7.2 精密性试验
  •     1.7.3 准确性试验
  •   1.8 抗CD52单抗ADCC活性检测方法的应用
  •   1.9 统计学分析
  •     1.9.1 生物学活性曲线拟合
  •     1.9.2 统计学参数描述
  • 2 结 果
  •   2.1 抗CD5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 ADCC试验条件的优化
  •     2.2.1 靶细胞的确定
  •     2.2.2 抗体量效范围的选择
  •     2.2.3 效靶比和诱导时间的选择
  •   2.3 方法学验证
  •     2.3.1 专属性
  •     2.3.2 精密性
  •     2.3.3 准确性
  •   2.4 抗CD52单抗ADCC活性检测方法的应用
  • 3 讨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春雨,于传飞,崔永霏,肖启东,黄璟,王兰

    关键词: 抗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报告基因

    来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基础医学

    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单克隆抗体产品室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标准化重点实验室

    基金: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736016-007),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费(2017PT31041)

    分类号: R392

    DOI: 10.13309/j.cnki.pmi.2019.05.005

    页码: 27-33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4364K

    下载量: 117

    相关论文文献

    • [1].汪莎:美是一种需要感受、体验的学习[J]. 文化月刊 2017(11)
    • [2].血小板介导的ADCC效应在旋毛虫病免疫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12)
    • [3].基于报告基因的抗HER2单克隆抗体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药物分析杂志 2019(01)
    • [4].ADCC效应综述[J]. 当代医学 2011(34)
    • [5].ADCC相关免疫细胞预测单克隆抗体抗肿瘤疗效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01)
    • [6].肥大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在旋毛虫病免疫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1(04)
    • [7].肥大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在抗旋毛虫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02)
    • [8].重组抗TNF-α单克隆抗体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03)
    • [9].ADCC效应抗旋毛虫感染免疫的研究现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30)
    • [10].澳大利亚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突破[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1(03)
    • [11].ADCC效应在抗HIV感染中的作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5)
    • [12].基于报告基因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J]. 药学学报 2015(01)
    • [13].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对大肠癌细胞ADCC作用的研究[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01)
    • [14].CD16a表达在ADCC抗肿瘤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09)
    • [15].MSM HIV感染者外周血中ADCC反应水平与HIV-1感染早期病毒载量的关系[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3(06)
    • [16].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过程中的作用[J]. 微生物与感染 2008(03)
    • [17].中国商品期货动态套期保值研究:基于修正ADCC和DADCC-GARCH模型的分析[J]. 世界经济 2011(12)
    • [18].Evaluation of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ctivity and cetuximab response in KRAS wildtyp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2016(02)
    • [19].HIV-1 Gag和Env蛋白特异性ADCC反应与AIDS病程进展的关系[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06)
    • [20].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在旋毛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2(09)
    • [21].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抗肿瘤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0(05)
    • [22].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白内障大家系致病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10)
    • [23].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ADCC与ARINC访谈[J]. 空中交通管理 2009(11)
    • [24].免疫球蛋白在母子免疫传递中的关键作用[J]. 食品科学 2009(21)
    • [25].基于多维动态模型的中国股指相关性预测研究[J]. 商业研究 2008(05)
    • [26].IL-2增强Herceptin介导肿瘤杀伤的作用[J]. 现代免疫学 2009(06)
    • [27].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 金融研究 2008(01)
    • [28].EGFR靶向抗体融合蛋白激活免疫细胞杀伤肝癌细胞Huh7的研究[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7(01)

    标签:;  ;  ;  ;  

    抗CD52单克隆抗体ADCC转基因测活方法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