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畸变信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畸形信号,船舶,电能计量,自动校验系统
畸变信号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胜,郑雪[1](2019)在《畸变信号下船舶电能计量装置全自动校验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船舶电能计量装置的校验系统在畸形信号下无法自动完成校验的问题,提出畸变信号下船舶电能计量装置全自动校验系统设计。建立船舶电能计量装置在畸形信号下的计量模型,根据模型进行系统硬件的设计,引入畸形信号的自动校验算法并展开计算,完成对提出系统的全部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系统进行客观性仿真测试,证明设计系统能够满足畸形信号下船舶电能计量装置自动校验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贺成艳,卢晓春,郭际[2](2019)在《一种新型卫星导航信号波形畸变特性评估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信号的波形特性将会影响导航信号质量,而信号质量优劣则直接决定了整个GNSS的服务性能极限。传统的波形畸变评估方法主要针对传统相移键控(PSK)调制信号的波形幅度和宽度开展研究,而忽视了波形不对称对跟踪误差和测距误差带来的影响。该文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采用的传统测距码波形分析模型TMA/TMB/TMC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各种新型二进制偏置载波(BOC)调制的波形畸变分析扩展模型。接着提出能够精细分析波形上升下降沿对称特性(WRaFES)分析模型,并从时域波形、相关函数、S曲线过零点偏差3个方面,深入仿真分析了WRaFES模型的性能特点。最后,以北斗试验卫星M1-S B1Cd信号为例,给出了基于WRaFES模型及相关曲线特性的实测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分析导航信号波形不对称性及对用户带来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新型卫星导航信号评估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同时还可为GNSS用户接收机相关器间隔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灿[3](2019)在《大气湍流畸变波前信号的稀疏重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大气湍流干扰,避免地基望远镜观测到的天体图像降质,提高望远镜的观测分辨率,大型地基天文望远镜在天文成像观测中都陆续配备了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传感器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实时测量大气湍流波前动态误差,是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关键器件之一。哈特曼波前传感器(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SHWFS)是一种常用的波前传感器,它通过微透镜阵列实时测量大气湍流相位梯度变化实现对大气湍流畸变波前信号的测量,因此对波前相位梯度信号的测量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传统的大气湍流畸变波前信号测量、处理框架中,当信号的采样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时,才能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破坏,进而完成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和恢复。随着天文光学望远镜口径的增大,成像分辨率的提高,对大气湍流波前测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将压缩感知技术应用于大气湍流波前相位测量重建。压缩感知技术用于大气湍流波前梯度测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波前梯度的测量数目,同时降低波前测量系统的硬件压力。与现有波前梯度测量方法相比,压缩感知波前测量方法增加了从波前梯度的稀疏测量值到波前梯度信号的重建过程,为了满足波前信号实时测量的要求,将压缩感知技术用于波前测量,首先需要快速、高精度的波前梯度重建算法。Smoothed l_0 Norm(SL0)算法是一种近似l_0范数估计的优化迭代重建算法,它不需要提前知道信号的稀疏度,计算量低且重建精度高,更符合大气湍流波前相位梯度重建要求。本文在SL0算法的基础上对波前梯度信号进行分区域测量,结合并行运算,提出了一种分区域并行重建算法—Block-Smoothed l_0 Norm(B-SL0)。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B-SL0在计算时间和精度都明显优于现有的其它重建算法,初步证明了压缩感知技术用于大气湍流波前测量的可行性。SL0算法是一种一维重建算法,而大气湍流波前梯度信号是二维信号。重建二维信号时,通常将该二维信号转换为一维信号,这样不但会破坏信号内部结构,同时增加了计算复杂度和存储空间。本文直接对二维信号实现二维重建,提出了Two-dimensional Newton Smoothed l_0 Norm(2D-NSL0)重建算法。该算法利用双曲正切函数近似逼近l_0范数,将修正牛顿方向作为搜索方向,提高了算法的重建精度,降低了运行时间,减少了存储内存的使用。在相同的条件下,相比于一维重建算法相比,2D-NSL0算法在速度和精度上皆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袁丛振,方宇,胡定玉[4](2019)在《基于自动搜峰和shannon熵的车辆轴承多普勒畸变故障声信号校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声器采集的运动声源信号存在多普勒畸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动搜峰和shannon熵的滚动轴承多普勒畸变故障声信号校正方法;首先对所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STFT)时频分析;然后利用自动搜峰方法进行瞬时频率估计,设置shannon熵来提高瞬时频率估计精度,并得到拟合的瞬时频率曲线,进而得到信号重采样时间点;最后对原信号进行时域重采样,从而使畸变信号得以矫正;通过仿真和动态滚动轴承内外圈故障声信号的实验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04期)
黄鹏,聂睿[5](2019)在《一种脉动压力信号的畸变修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引压管导致的脉动压力信号畸变修正研究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在风洞环境下搭建了压力测量系统,对引压管脉动压力信号畸变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在本底噪声的减零处理上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在脉动压力信号畸变修正中取得了较好结果。脉动压力传感器在应用过程中,对于传感器感压面直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7期)
李德文,任旭虎,吕正阳,艾洁[6](2019)在《电网畸变下基于改进DSSOGI-FLL同步信号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在不对称、直流分量及谐波畸变等情况下同步信号的提取需求,叁相电压需要准确地提取出电压信号的正负序分量、幅值和基波频率。基于DSOGI-FLL的方法可实现电压在不对称和畸变下同步信号的提取。但当电压跌落深大大、直流分量和多次谐波影响下,DSOGI-FLL方法无法实现同步信号的准确提取,使其追踪的波形波动比较大,并降低了追踪速度。文章对SOGI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在SOGI的基础上增加求差节点和自适应滤波器,提出了基于改进DSSOGI-FLL的同步信号提取方法,该方法在电压跌落深度大、直流分量和多次谐波影响下能够准确、快速提取出正负序分量、相位和频率等信息。仿真分析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9年10期)
李静波[7](2018)在《复杂智能电网畸变信号故障检测与恢复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解决当前电网畸变信号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中存在的检测率和恢复系数低问题为目的,提出基于瞬时频率的复杂智能电网畸变信号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利用深度优先搜索法对电网中开关层畸变信号故障进行检测,采用Petri模型对电网中馈线层畸变信号故障进行检测。通过粗糙集理论对电网中变电站层畸变信号故障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出的电网总畸变信号,分析故障信号瞬时频率和原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信号重采样的时间间隔,据此设定一个整数值,将瞬时频率转换为恒定值,并利用叁次样条函数插值方式完成畸变信号重采样,获取恢复之后的电网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电网畸变故障恢复系数平均为0. 93,故障检测率较高。上述方法具有很强的检测性能,实用性优于当前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12期)
韩兵,钱荣财,吾明良,郭进文,余化文[8](2018)在《激光熔覆修复轴颈引起的轴振信号畸变分析与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某汽轮机损伤转子修复后,在机组带负荷过程中出现的轴振异常爬升现象,通过对故障现象及数据的分析排除了动静碰磨的可能,结合激光熔覆的技术特点及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认为是由激光熔覆导致了涡流感应磁场的畸变,致使测量信号失真。更换为以瓦振作为振动的主要监测点后,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振动故障。(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8年11期)
马嘉祥,李思敏,李秋实[9](2018)在《希尔伯特-黄变换在进气畸变条件下压气机失速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压气机失速过程有显着的非稳态特征,由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对系统平稳性和线性度要求较高,处理非稳态信号会损失较多的有效信息。而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利用信号与噪声的频率特点可以将原始信号中的有效信号分离,得到信噪比品质较的好处理结果,具有自适应、可处理非线性非稳态信号及兼顾时频分辨率的特点。基于在一台单级低速轴流压气机上安装叶根畸变屏后测得的多组失速过程的动态压力实验数据,采用HHT方法中的EMD分解将原始信号分解成多组本征模态函数(IMF),筛选保留有效的IMF重构后进行希尔伯特谱分析,并与FFT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相比于FFT方法,HHT方法得到的希尔伯特谱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失速过程的瞬时频率变化及失速团的周向传播速度。此外由于HHT方法能够保留更多有效信号在时域传播的细节,有利于更早识别失速团信号产生的初始位置。结果表明,采用HHT方法可提前约0.5个失速团旋转周期识别失速团初始信号。(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8-20)
张永旺,朱孟,王学伟,林国营,潘峰[10](2018)在《畸变波形动态测试信号模型及电能表动态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来源,给出了引起电能表动态误差的影响因素,其后,建立了畸变波形确定型动态测试信号模型,推到给出了该信号模型的电能理论值,以此理论值作为仿真分析的参考电能量值,然后,仿真分析了正弦包络和梯形包络下各影响因素导致的动态误差,最后,研究给出了各影响因素对电能表动态误差影响的程度,其中量程切换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12期)
畸变信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信号的波形特性将会影响导航信号质量,而信号质量优劣则直接决定了整个GNSS的服务性能极限。传统的波形畸变评估方法主要针对传统相移键控(PSK)调制信号的波形幅度和宽度开展研究,而忽视了波形不对称对跟踪误差和测距误差带来的影响。该文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采用的传统测距码波形分析模型TMA/TMB/TMC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各种新型二进制偏置载波(BOC)调制的波形畸变分析扩展模型。接着提出能够精细分析波形上升下降沿对称特性(WRaFES)分析模型,并从时域波形、相关函数、S曲线过零点偏差3个方面,深入仿真分析了WRaFES模型的性能特点。最后,以北斗试验卫星M1-S B1Cd信号为例,给出了基于WRaFES模型及相关曲线特性的实测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分析导航信号波形不对称性及对用户带来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新型卫星导航信号评估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同时还可为GNSS用户接收机相关器间隔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畸变信号论文参考文献
[1].李国胜,郑雪.畸变信号下船舶电能计量装置全自动校验系统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9
[2].贺成艳,卢晓春,郭际.一种新型卫星导航信号波形畸变特性评估新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3].李灿.大气湍流畸变波前信号的稀疏重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4].袁丛振,方宇,胡定玉.基于自动搜峰和shannon熵的车辆轴承多普勒畸变故障声信号校正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5].黄鹏,聂睿.一种脉动压力信号的畸变修正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9
[6].李德文,任旭虎,吕正阳,艾洁.电网畸变下基于改进DSSOGI-FLL同步信号提取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9
[7].李静波.复杂智能电网畸变信号故障检测与恢复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8
[8].韩兵,钱荣财,吾明良,郭进文,余化文.激光熔覆修复轴颈引起的轴振信号畸变分析与诊断[J].浙江电力.2018
[9].马嘉祥,李思敏,李秋实.希尔伯特-黄变换在进气畸变条件下压气机失速信号分析中的应用[C].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2018
[10].张永旺,朱孟,王学伟,林国营,潘峰.畸变波形动态测试信号模型及电能表动态误差分析[J].电测与仪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