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论文-石文佳,孙宏军,张亚洲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论文-石文佳,孙宏军,张亚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CU,MSP430F1611,嵌入式系统,可靠性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石文佳,孙宏军,张亚洲[1](2014)在《MCU平台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入式系统的运行需要可靠性和实时性的保证,因此良好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是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标准。同时为了使软件系统的鲁棒性更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一个非常好的软件架构。这里介绍了一种基于MCU平台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事件驱动机制的引入满足了对软件架构的要求,主程序中不仅采用了优先调度机制,同时也加入了软件抗干扰措施,这些都使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设计实验比较由该方法得到的软件架构与原始软件架构的实时性,得出由该方法优化后的软件架构确实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4年05期)

柳力文,李华[2](2013)在《一种应用于视频传输技术的linux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基于3G嵌入式终端硬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嵌入式Linux棉花害虫视频传输系统终端软件平台。软件平台依托硬件平台而构建,为硬件平台提供环境。软件平台用来驱动各个硬件,并充分发挥系统硬件性能,为顶层棉花害虫视频传输系统软件的开发做好准备。(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3年12期)

黄泽辰[3](2012)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编码器测试平台软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编码器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客户对编码器的性能、功能、可靠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对各种类型编码器进行测试的平台。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编码器测试平台都是数据采集卡+pc机架构的,此类测试平台虽然功能强大,测试速度快,但其存在不便携带和成本高的缺点。故依照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流程,结合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信号分析处理相关知识,在嵌入式硬件上开发出满足上述要求的一体式便携编码器测试平台软件,以满足市场对便携式编码器测试平台的需求。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市场上现有编码器测试平台的基础上,对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编码器测试平台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以软核处理器NIOS II为核心的硬件平台,比较各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可选图形库,以μC/OS-II和μC/GUI3.98为软件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完成软硬件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μC/OS-II在以NIOS II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的移植过程。然后分析了μC/GUI的软件框架和移植原理,详细介绍了μC/GUI的配置过程,进一步完成了μC/GUI的移植。最后介绍了该软件平台上应用程序的开发基础。总结了人机交互的设计原则,阐述了测试平台的人机交互界面(HMI)和相应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将人机界面按照设计的四个区域来分别介绍,并在信号分析时采用了过零检测等方法进行时域分析,采用了全相位的FFT方法来修正由于能量泄露造成的幅值和相位不准确的现象。还采用M/T方法编写了电机速度监测模块。(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金维佳[4](2011)在《嵌入式系统接口转换计算机软件测试平台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入式系统的专用程度和可靠性要求高,常用的测试方法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和完善的测试。本文分析了嵌入式系统接口转换计算机软件测试要求,研制了第叁方配置项测试独立的测试平台,包括测试平台的主要功能、技术特点、平台结构和组成、以及平台的校验测试,并在该平台上完成了接口转换计算机软件的第叁方配置项测试实验,验证该平台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1年09期)

董玉刚[5](2011)在《特定平台嵌入式系统中闪存存储软件方案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已无处不在,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中。嵌入式设备是指那些含有嵌入式系统的设备。嵌入式系统发展的技术要求是产品的智能化控制能力,也就是产品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嵌入式产品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设备对存储容量的需求愈来愈大。随之闪存存储器(NAND Flash)应运而生,其以低价格、微体积、耐冲击、低功耗、数据非易失等优点,在便携式存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NAND闪存的优点是容量大、写入速度快,成为了嵌入式产品中主要的数据存储设备。由于操作方式的限制,Flash的读写速度还无法和常规硬盘相比。为提升性能,NAND Flash芯片逐步推出多CE、Interleave、Two-plane、Cache等操作方式,使其读写速度能成倍提高。而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下,管理NAND Flash设备的驱动架构MTD中还没有支持Flash的这些操作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设计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让MTD支持多个CE、Interleave、Two-plane并行操作,从而进行多方位的优化。本文深入研究了MTD的设计原理和架构,针对NAND Flash多个CE、Interleave、Two-plane操作的特点,提出了优化Flash设备驱动的一些具体措施,对于研究Linux中数据的存储原理和对Linux整体性能的提升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1-05-01)

贾德祥[6](2010)在《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中间件平台体系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件(middleware)作为基础软件的一大类,是一种可复用软件,处于操作系统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总的作用是为处于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随着嵌入式设备的不断普及,嵌入式中间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正被广泛地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本文研究了典型的嵌入式中间件系统CORBA和J2ME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两层结构的中间件体系,该结构包含了上层应用开发环境和底层应用运行环境。文中侧重研究了整个系统结构中SDK侧的关键技术,使用滑动窗口压缩和Huffman编码的两级压缩策略,将应用开发中使用到的图像资源最优化处理,从而使得最终应用程序的体积达到最小,如此便可方便用户的使用,减小应用开发者推广自己开发的应用的压力;提出使用加权改进的双线性插值和卷积法对应用中的图像数据进行插值缩放,以达到自动适配硬件参数,减少应用移植的工作量,针对该项功能,专门开发了资源提取和修改工具;另一方面,为了在整个中间件系统中提供Widget模块接口,研究了Widget的网络数据提取方法,以XML文件为基础展开讨论,提出了使用DOM模型结构对数据进行抽取和分析的方法。在对详细技术的研究之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设计实现,并对其中包含的具体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但本文并没有对整个系统在不同类型系统之间的移植方法做研究,不同类型系统之间的差异较大,完全机械地封装会使中间件系统过于冗余,这将是以后中间件系统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0-11-10)

[7](2009)在《TKScope嵌入式仿真开发平台应用(3)嵌入式系统在线编程软件K-Flash——快速、稳定地编程任意类型Flash》一文中研究指出TKScoPe是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2008年隆重推出上市的一款高性能通用型综合仿真开发平台,支持仿真全系列的8051、ARM、DSP、AVR、C166、C251、MX等内核;与当前全部主流IDE环境无缝嵌接,如Keil、ADS、IAR、CCS、RealView、AVRStudio、TKStudio等,保证用户开发平台始终如一,并具备高级调试功能。同时,TKScope内嵌64路专业的逻辑分析仪,zlgLogic高级软件全面支持。(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应用》期刊2009年12期)

汤铭[8](2009)在《英特尔结伴壮大Moblin》一文中研究指出“Moblin Is Open”(开放的Moblin平台)是“2009英特尔Moblin软件平台技术研讨会”的主题,本次技术研讨会旨在激发独立软件供应商和开发人员开发移动应用程序的热情,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应用软件,助推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和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世界》期刊2009-11-02)

张庆国[9](2009)在《基于PC104平台的嵌入式系统触摸屏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讲解一种基于PC104平台的嵌入式触摸屏控制软件的研发过程。在简单介绍PC104模块、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基础上,着重讲解触摸屏控制软件和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的研发流程和技术难点,并给出相应软件流程图和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的部分关键代码。(本文来源于《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期刊2009年15期)

倪杰[10](2009)在《基于Davinci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微型机的出现,现代科学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为嵌入式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交通、能源、通信、医疗卫生以及日常生活领域,在后PC时代的今天,嵌入式系统俨然成为了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当前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小尺寸、微功耗和低成本,这就相对提高了软件技术的要求。本课题旨在建立完整的基于Davinci处理器的嵌入式Windows CE软件平台。论文以通用电气(中国)医疗系统超声测试仪器的开发项目为背景,研究如何为嵌入式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软件环境。本课题研究按照嵌入式系统从底层硬件层到上层应用层由下至上的顺序,阐述了操作系统逐步在目标平台上的移植过程。文章首先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及其发展现状,并阐述课题的意义、背景和主要工作;随后进行了目标嵌入式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软硬件的选型及其开发方案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完成软件平台的构建,其中详细展开了Boot Loader代码的开发,操作系统的定制和裁剪,触摸屏与Nand Flash驱动程序及产品用户应用程序的实现;最后针对目标系统的正确性、效率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得出了构建基于Davinci处理器的嵌入式Windows CE软件平台的一般结论,并结合当今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对本课题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6-01)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基于3G嵌入式终端硬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嵌入式Linux棉花害虫视频传输系统终端软件平台。软件平台依托硬件平台而构建,为硬件平台提供环境。软件平台用来驱动各个硬件,并充分发挥系统硬件性能,为顶层棉花害虫视频传输系统软件的开发做好准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石文佳,孙宏军,张亚洲.MCU平台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研究[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

[2].柳力文,李华.一种应用于视频传输技术的linux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设计[J].电子世界.2013

[3].黄泽辰.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编码器测试平台软件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金维佳.嵌入式系统接口转换计算机软件测试平台研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

[5].董玉刚.特定平台嵌入式系统中闪存存储软件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安徽大学.2011

[6].贾德祥.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中间件平台体系结构研究[D].宁波大学.2010

[7]..TKScope嵌入式仿真开发平台应用(3)嵌入式系统在线编程软件K-Flash——快速、稳定地编程任意类型Flash[J].电子设计应用.2009

[8].汤铭.英特尔结伴壮大Moblin[N].计算机世界.2009

[9].张庆国.基于PC104平台的嵌入式系统触摸屏软件开发[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

[10].倪杰.基于Davinci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构建[D].南京理工大学.2009

标签:;  ;  ;  ;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论文-石文佳,孙宏军,张亚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