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染色体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染色体,组分,麦草,转录,系统,原位,花药。
染色体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宗礼,张乐元,柏勇,杨洋,韩爱琴[1](2019)在《晋南1号枣树花药培养再生株系的染色体型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染色体作为基因的载体,具有物种特异性,对研究物种分类、演化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晋南1号枣树花药培养得到的第6代试管苗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制片、辅助显微观察分析,研究了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该株系试管枣苗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含有1个染色体组,属小染色体;其染色体组型公式为n=1X=12=9m+3sm,属2B型。在理论上为该枣树花药培养再生株系的快繁与育种利用提供了遗传种质依据;同时,提供了枣树染色体组分析的改进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宴萍[2](2019)在《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构成及全长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E~eE~eE~bE~bStSt或JJJ~sJ~sStSt)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叁级基因源,具有大穗多花、抗病耐逆等多种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中应用较多的重要野生亲本之一。中间偃麦草是异源六倍体,其染色体和遗传组成复杂,在染色体和转录组水平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中间偃麦草的形成演化特点,进而促进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本研究利用分子细胞遗传学和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构成及其与二倍体亲缘植物的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簇毛麦基组特异的探针pDb12H和假鹅观草基组特异的探针St_2-80为荧光探针,对中间偃麦草及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elongatum)、百萨偃麦草(Th.bessarabicum)、假鹅观草(Ps.strigosa)和簇毛麦(Da.villosum)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14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检测到pDb12H信号,28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端部和14条染色体上检测到St_2-80信号,据此推断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可以清楚地分为叁个基组。以ssDNA为封阻DNA,簇毛麦、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基因组DNA分别为探针,对中间偃麦草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的14条染色体检测到V基组探针信号,且与中间偃麦草中产生pDb12H杂交信号的染色体相对应;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在中间偃麦草上的GISH信号位点相似,且与中间偃麦草中两端产生St_2-80信号的染色体对应。结合簇毛麦及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假鹅观草的杂交信号,可以将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表示为:J~(vs)J~(vs)J~rJ~rStSt。2、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套构建了中间偃麦草、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假鹅观草和簇毛麦的染色体标准核型,发现J~(vs)基组染色体信号丰富,J~(vs)基组和J~r基组的核型与对应的二倍体亲缘材料的核型差异较大。同时将分别来自阿富汗、俄罗斯和葡萄牙的叁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PI210990、PI325190及PI249146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发现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FISH、GISH信号基本相符。3、对中间偃麦草及其近缘植物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假鹅观草和簇毛麦的叶片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在筛选出44个直系同源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其中百萨偃麦草与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分到同一支,亲缘关系较近,假鹅观草与所有材料关系最远。(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芦晨阳,吴杭,苏秀榕,白林泉[3](2017)在《基于转录组分析的染色体大片段缺失及其对井冈霉素高产菌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试大片段删减低转录区域对菌体生长和井冈霉素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转录组分析,选择染色体上连续的基因低转录区域进行大片段缺失,通过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得到1.2 Mb片段缺失突变株LCY-4。HPLC检测缺失株井冈霉素产量的变化,并测定干重绘制生长曲线。【结果】通过转录组分析,我们在井冈霉素高产菌株TL01染色体左侧末端发现了1.9 Mb的连续基因低转录区,使用Cre-loxP系统对其中的1.2 Mb区域进行大片段缺失,成功得到了1.2 Mb缺失突变株LCY-4。和出发菌株TL01相比,缺失突变株LCY-4中井冈霉素发酵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生物量有显着提高,最高增幅达到44%。【结论】1.2 Mb区域的成功缺失,意味着基于转录组分析寻找连续的基因低转录区域并加以缺失的策略的可行性。1.2 Mb片段缺失对菌体生物量积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为后续将其开发成氨基环醇类药物异源表达的通用高产宿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郭军洋,陈劲枫,钱春桃,曹清河[4](2004)在《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与染色体组分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研究。综述了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研究在鉴定异源易位系、确定多倍体物种类型、分析物种间亲缘关系和物种的染色体组来源及探讨杂种不育的细胞遗传学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影响染色体配对的主要因素, 如配对控制体系、 遗传背景和外界环境条件等,并展望了染色体配对研究与其他技术结合在染色体组分析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2004年05期)
陈发棣,陈佩度,李鸿渐[5](2001)在《几种中国野生菊的染色体组分析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倍性的几种中国野生菊之间杂种F_1 数分裂期染色体的配对分析,对它们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和菊花脑(D.nankingense)是两个亲缘关系较近、但已发生了某种程度分化的二倍体;南京野菊(D.indicum)和尖叶野菊(D.indicumvar.acutum)是含有相同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毛华菊(D.vestitum)为异源六倍体,它们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均能较好地配成二价体构型。尖叶野菊(4x)与菊花脑(2x)、南京野菊(4x)与毛华菊(6x)的F-1,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接近于9Ⅰ+9Ⅱ和9Ⅰ+18Ⅱ,表明菊花脑或其近缘种是尖叶野菊染色体组之一的供体,南京野菊或其近缘种是毛华菊两个染色体组的供体。本文还时这几种菊属植物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1997-2001)》期刊2001-10-01)
孙振雷,刘富,董殿友[6](1998)在《莱麦草染色体组分析及染色体变异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有丝分裂中期及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数目统计,形态、行为的观察,发现莱麦草染色体呈现广泛的变异:有丝分裂中期株内染色体数目在2n=11──56内变化,含有本物种染色体数目2n=28的细胞仅占统计数的27.8%。减数分裂终变期出现36%具非整倍性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除数目变异外还有结构变异如Robertson易位等。本文对该种进行了染色体组分析,确认其为同源四倍体。同时对该物种株内产生混倍性的原因,在物种进化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陈发棣,陈佩度,李鸿渐[7](1996)在《几种中国野生菊的染色体组分析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倍性的几种中国野生菊之间杂种F1减数分裂期染色体的配对分析,对它们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和菊花脑(D.nankingense)是两个亲缘关系较近、但已发生了某种程度分化的二倍体;南京野菊(D.indicum)和尖叶野菊(D.indicum var.acutum)是含有相同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毛华菊(D.sestitum)为异源六倍体,它们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均能较好地配成二价体构型。尖叶野菊(4x)与菊花脑(2x)、南京野菊(4x)与毛华菊(6x)的F1,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接近于9Ⅰ+9Ⅱ和9Ⅰ+18Ⅱ,表明菊花脑或其近缘种是尖叶野菊染色体组之一的供体,南京野菊或其近缘种是毛华菊两个染色体组的供体。本文还对这几种菊属植物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卢宝荣,刘继红[8](1992)在《染色体组分析及小麦族的系统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植物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大类群,该族约有325个种,广布于世界各地。小麦族中包含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和黑麦(Secale cereale)以及一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牧草,如:老兰麦(Elymus Sibiricu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赖草(Leymus chinensis)等等。(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1992年01期)
钟冠昌,张学勇,张荣琦,陈春环[9](1991)在《八倍体小偃麦染色体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Agropyron elongatum.2n=70)杂交选育出来的5个八倍体小偃麦的染色体组进行了研究。通过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八倍体小偃麦相互间杂交,观察了杂种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根据观察结果,讨论了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的构成,认为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组为E_1E_2F_2F_2N较为合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5个八倍体小偃麦的染色体组:7430为ABDE_1,68为ABDF_1,693为ABDF_1,7631为ABDF_2,784为ABDN。另外,还讨论了八倍体小偃麦染色组的重组问题。(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1年04期)
陈文品,刘大钧[10](1989)在《苇状羊茅的染色体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通过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草地羊茅(F.pratensis Huds.)、草地羊茅×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多花黑麦草(L.multiforum Lam.)×苇状羊茅和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四个种间与属间杂种的细胞学研究表明: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羊茅染色体组(A)是同源的;苇状羊茅是部分同源异源六倍体(AABBB'B')。(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1989年04期)
染色体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E~eE~eE~bE~bStSt或JJJ~sJ~sStSt)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叁级基因源,具有大穗多花、抗病耐逆等多种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中应用较多的重要野生亲本之一。中间偃麦草是异源六倍体,其染色体和遗传组成复杂,在染色体和转录组水平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中间偃麦草的形成演化特点,进而促进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本研究利用分子细胞遗传学和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构成及其与二倍体亲缘植物的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簇毛麦基组特异的探针pDb12H和假鹅观草基组特异的探针St_2-80为荧光探针,对中间偃麦草及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elongatum)、百萨偃麦草(Th.bessarabicum)、假鹅观草(Ps.strigosa)和簇毛麦(Da.villosum)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14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检测到pDb12H信号,28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端部和14条染色体上检测到St_2-80信号,据此推断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可以清楚地分为叁个基组。以ssDNA为封阻DNA,簇毛麦、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基因组DNA分别为探针,对中间偃麦草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的14条染色体检测到V基组探针信号,且与中间偃麦草中产生pDb12H杂交信号的染色体相对应;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在中间偃麦草上的GISH信号位点相似,且与中间偃麦草中两端产生St_2-80信号的染色体对应。结合簇毛麦及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假鹅观草的杂交信号,可以将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表示为:J~(vs)J~(vs)J~rJ~rStSt。2、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套构建了中间偃麦草、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假鹅观草和簇毛麦的染色体标准核型,发现J~(vs)基组染色体信号丰富,J~(vs)基组和J~r基组的核型与对应的二倍体亲缘材料的核型差异较大。同时将分别来自阿富汗、俄罗斯和葡萄牙的叁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PI210990、PI325190及PI249146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发现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FISH、GISH信号基本相符。3、对中间偃麦草及其近缘植物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百萨偃麦草、假鹅观草和簇毛麦的叶片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在筛选出44个直系同源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其中百萨偃麦草与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分到同一支,亲缘关系较近,假鹅观草与所有材料关系最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染色体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宗礼,张乐元,柏勇,杨洋,韩爱琴.晋南1号枣树花药培养再生株系的染色体型组分析[J].生物学杂志.2019
[2].张宴萍.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构成及全长转录组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
[3].芦晨阳,吴杭,苏秀榕,白林泉.基于转录组分析的染色体大片段缺失及其对井冈霉素高产菌株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7
[4].郭军洋,陈劲枫,钱春桃,曹清河.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与染色体组分析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4
[5].陈发棣,陈佩度,李鸿渐.几种中国野生菊的染色体组分析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C].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1997-2001).2001
[6].孙振雷,刘富,董殿友.莱麦草染色体组分析及染色体变异的观察[J].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1998
[7].陈发棣,陈佩度,李鸿渐.几种中国野生菊的染色体组分析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J].园艺学报.1996
[8].卢宝荣,刘继红.染色体组分析及小麦族的系统学[J].植物学通报.1992
[9].钟冠昌,张学勇,张荣琦,陈春环.八倍体小偃麦染色体组分析[J].遗传学报.1991
[10].陈文品,刘大钧.苇状羊茅的染色体组分析[J].草业科学.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