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群遗传分化论文-祝愿,李俊,庞宏宇,王震,杜楠

居群遗传分化论文-祝愿,李俊,庞宏宇,王震,杜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居群遗传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cytb基因,遗传分化,基因流

居群遗传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祝愿,李俊,庞宏宇,王震,杜楠[1](2019)在《基于cyt b基因的假眼小绿叶蝉11个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56个不同地理种群Cytb基因片段,探讨了11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遗传分化程度及基因流水平,测序结果表明56条序列存在236个变异位点,45个单倍型。分析得出:(1)11个地理种群群体单倍型多样度Hd为0. 978 79,群体的Hd范围为0. 933 3~1. 000 0,总群体和各种群的中性检验结果均不显着,其进化模型为中性模型。(2)总群体遗传分化系数Gst与固定系数Fst分别为0. 017 03与0. 165 47。种群间基因流Nm为1. 26,较频繁基因交流减小了遗传差异,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化效应。(本文来源于《生物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呼晓庆,杨兆富[2](2019)在《基于线粒体COⅠ、Cytb和COⅡ基因的中国草地螟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中国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中国西北和华北地区草地螟11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Ⅰ,Cytb和COⅡ基因序列,基于其序列变异及单倍型贝叶斯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探讨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分子系统发生关系及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草地螟11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Ⅰ,Cytb和COⅡ基因序列分别有24, 12和69个变异位点(分别占总序列的3.6%, 2.7%和8.8%),检测到的单倍型分别为22, 14和16个,单倍型多样度(Hd)分别为0.7600, 0.5842和0.7341,核苷酸平均差异度(K)分别为1.704, 0.752和3.997,不同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分别为0.004, 0.005和0.013。总种群的Tajima's D和Fu's Fs值皆不显着,表明草地螟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不明显,群体大小稳定。根据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表明,各单倍型散布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中,无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结论】草地螟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不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其遗传分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瑶[3](2019)在《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之一。马尾松毛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各省、市、自治区,经常大面积爆发,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为了探讨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间遗传结构、种群动态、起源及扩散,本研究从9个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和安徽)收集了 15个地理种群的样本,每个种群3~4个样本,共计48个样本。实验采用两种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分析,一种是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标记,另一种是线粒体基因标记;基于两种分子标记分析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其系统发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松毛虫属ITS1序列及线粒体基因序列的测定:利用特异性引物对ITS1序列完成PCR扩增、测序,剔除测序失败的样本,整理去除两端测序不准的碱基后,最终获得42条ITS1序列片段,长652bp。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测序方法)获得了松毛虫属58条线粒体基因序列,其中马尾松毛虫44条,云南松毛虫2条,思茅松毛虫12条。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线粒体序列用于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研究,另外云南松毛虫还作为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的外群。2、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417bp,A+T含量为79.6%,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0bp的A+T富集区,无基因重排。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构建了鳞翅目蛾类13个科32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鳞翅目蛾类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毒蛾科+灯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尺蛾科+(蚕蛾科+(天蛾科+大蚕蛾科))))+枯叶蛾科)+(螟蛾科+草螟科))+卷蛾科)+蝙蝠蛾科)。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与6种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油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家蚕)。3、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在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中挑选叁个变异最快的基因序列(ND2-COX1-ND5),以下统称为组合基因。以ITS1和组合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9个省份采样点的马尾松毛虫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分子标记均显示四川、广西、贵州种群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叁者可能是祖先种群;湖南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可能是一个年轻种群,或刚经历过瓶颈效应;其他种群均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说明这些种群可能是由一个较小的有效种群入侵而快速增长形成的,进化历史较短,虽然通过变异积累了单倍型的多态性,但却还未能积累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也证明这些种群是较年轻的种群。4、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及遗传结构分析:基于马尾松毛虫ITS1序列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ITS1分子标记将马尾松毛虫种群分为两个大分支A和B,A分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种群为主,另包括贵州锦屏、广西桂林和四川达州的部分种群,分支内部没有显着地理支系;B分支包括四川盆地种群、广西百色和广东罗定种群,叁个种群各自聚类。遗传结构分析显示,A分支内部遗传分化系数FST较小,有较大的基因流,B分支内部遗传分化系数FST较大,缺乏基因交流,遗传分化明显。舍弃由于测序失败导致样本量不足的种群,剩余12个地理种群,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3大群组,湖北大悟、湖北黄冈、湖南郴州、湖南东安、江西于都和安徽种群为一组,四川达州、四川宜宾、重庆南川和贵州锦屏种群为一组,广东罗定种群与广西百色种群为一组。对3大群组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3大群组间的遗传变异占54.73%,3大种群内部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05%,另外38.22%的遗传差异来自地理种群内部个体间。基于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标记,分别构建NJ和贝叶斯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将马尾松毛虫种群分为四大分支:A支是以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种群(D.pun HBDW,D.pun HBHA,D.pun HNCZ,D.pun HNDA,D.pun JXYD,D.pun JXXG,Dpun AHHF),外加广西桂林种群(D.pun GXGL)和贵州种群(D.pun GZJP)的部分样本;广东罗定种群(D.pun GDLD)以100的支持率聚为B支;C支是以四川盆地为主的地理种群(D.pun.CQNC,D.pun.CQYB,D.pun.SCDZ),外加贵州锦屏(D.pun GZJP)种群的两个样本和湖南东安(D.pun HNDA)的一个样本;D支为广西百色(D.pun GXBS)和四川宜宾(D.pun SCYB)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四大分支除了D分支外,其他分支内部遗传分化水平相对较低,A支内部遗传分化水平最低。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和地理位置将马尾松毛虫分为2大群组,长江中下游平原种群和贵州锦屏种群为一组,四川盆地种群、广东和广西种群为一组,对其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种群内的遗传分化很高,大部分分布在地理种群个体间。综合两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种群初步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分布,各大群组代表不同的遗传谱系,各自独立进化。同时地理种群内部个体间也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历史动态研究和溯祖时间分析:基于两种分子标记(ITS1和组合基因)分析马尾松毛虫种群的Tajima's D和Fu's Fs值,结果均显示马尾松毛虫种群近期经历过种群扩张。BSP分析结果显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马尾松毛虫种群处于稳定状态,直到距今10万年前,马尾松毛虫种群开始急剧扩张。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溯祖分析显示马尾松毛虫分歧开始于34.74万年前(95%HPD:38.92~30.58万年前),对应中国第四纪冰期的庐山冰期(37~24万年前),大规模的分歧开始于10~7万年前,与BSP分析结果相吻合。综合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和溯祖时间分析,初步推测,四川宜宾和广西百色种群可能是马尾松毛虫在庐山冰期时的避难所,也是庐山冰期后的扩散起点。马尾松毛虫种群经历了冰期-间冰期的冷暖交替,两个起源地种群自西向东开始扩散,四川宜宾种群经贵州向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扩散,广西种群向东扩散到广东地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两种标记首次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种群动态、起源及扩散进行研究,揭示了马尾松毛虫的起源和分化状况,为分析其适应性进化、制定相应的精准防控措施等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湛孝东[4](2019)在《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时空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1781)是一种常见的储藏物害螨,常孳生在储藏粮食、食品、饲料和中药材等物品的仓库中,以储藏粮食、面粉和饲料等为食物,从而导致储藏物品质的严重下降。人们在食用这些被腐食酪螨污染的食品后,或长期接触腐食酪螨后可导致螨性皮炎和人体内螨病。此外,腐食酪螨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死亡螨体与粉尘螨和屋尘螨存在共同抗原,后者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过敏原,可引起螨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鉴于腐食酪螨在粮食储藏和医学上的重要性,对其研究工作开展较早,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腐食酪螨的形态学、生物学、实验种群生态学及腐食酪螨的防制方面,而关于腐食酪螨自然种群遗传结构的时空动态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芜湖市区仓储环境中腐食酪螨的自然种群动态,及腐食酪螨不同地理和季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其目的在于为腐食酪螨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如下方面。1、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每月定点采样,调查芜湖市5个地点的面粉厂或面条加工厂储藏面粉中腐食酪螨的季节消长。采用扩散指标、Taylor的lgS~2–lgx线性回归方程及Iwao的m*/-?x线性回归方程,研究腐食酪螨种群在仓储面粉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季节变化,芜湖市储藏面粉中的腐食酪螨自然种群密度变化呈双峰型,7月和9月为种群密度高峰期;(2)在仓储面粉中,腐食酪螨自然种群呈聚集分布。因此,可在储藏物中的腐食酪螨种群密度达到高峰期前采取合适的防控策略从而提高防制效果。2、采用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rDNA ITS序列(包括18S和28S部分序列、ITS1、5.8S和ITS2全序列)作为分子标记,系统分析了采自我国4个动物地理区系9个地理种群的腐食酪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127个腐食酪螨个体中获得了127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共定义了88个单倍型;从211个腐食酪螨个体中获得的211条核糖体rDNA ITS序列,共定义了204个单倍型;(2)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邻接法重建系统发生树,所得系统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即来自同一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均未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整个树中。单倍型网状进化图显示,所有单倍型均无明显的特异性分布格局,即来自相同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并未在网状进化图中趋于聚集性分布,而是所有单倍型总体上呈星状分布,无明显的地理种群分化。(3)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AMOVA分析显示,大部分地理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P<0.05),但种群内部变异占总变异的63.85%。而基于核糖体rDNA ITS序列的AMOVA分析则显示,大部分地理种群之间没有显着的遗传分化(P>0.05),种群内部变异占总变异的99.62%。(4)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Mantel检验结果显示,9个腐食酪螨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与地理距离无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r=0.555,P=0.067),同样,基于核糖体rDNA ITS序列的AMOVA分析也发现两者间没有显着相关性(r=-0.157,P=0.790),表明地理隔离不是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5)基于线粒体COI序列分析显示9个地理种群在进化上偏离中性进化,存在选择作用;而Tajima's D检验表明腐食酪螨种群在进化上负向选择,且遵循中性模型。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错配分析表明腐食酪螨9个地理种群符合种群稳定增长模型;而基于ITS序列的错配分析表明种群出现过快速扩张。3、对芜湖地区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rDNA ITS序列的不同季节腐食酪螨种群间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由两种分子标记有着不同的进化速率或模式所致;(2)采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邻接法重建的系统发生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即来自同一季节种群的单倍型均未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整个树中。(3)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AMOVA分析显示,不同季节种群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P<0.01),而基于核糖体rDNA ITS序列AMOVA分析则表明腐食酪螨3个季节种群间不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P>0.05)。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对芜湖地区腐食酪螨种群的防控可采用统一的防制策略。(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秦声远,崔相艳,赵耀,邹玉璟,陈凯[5](2018)在《普通油茶野生居群遗传分化的地理格局及近缘种系统发育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栽培面积和年产油量均居我国木本油料作物首位。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一种优质健康的食用植物油。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作物生产,可以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特别是优质健康食用植物油的供给,有助于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普通油茶野生近缘种是宝贵的遗传资源,但是普通油茶野生居群遗传分化的地理格局及近缘种系统发育关系仍不清楚,限制了普通油茶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的有效挖掘与利用。本研究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了野生普通油茶的潜在分布,对普通油茶野生居群进行了调查;开发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多倍体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对六倍体普通油茶进行了准确基因分型;基于35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17个普通油茶野生居群及65份主要栽培普通油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对野生普通油茶籽脂肪酸组成等关键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基于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了450个直系同源基因,对山茶属油茶组、短柱茶组、红山茶组和茶组的22个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分析了普通油茶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地理分布格局与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普通油茶野生居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结构。庐山、越城岭猫儿山野生居群与其他野生居群间有明显的遗传分化。我国东部与西部的野生居群间存在明显遗传分化。野生居群间遗传多样性相近,没有呈现从南向北的下降趋势。主要栽培普通油茶品种的遗传背景与东部的野生居群相似,推测可能主要选育自东部的野生居群。野生油茶籽的含油量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维生素E和茶皂素含量与纬度呈显着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油茶组物种聚成单独的分支(包括狭叶油茶、小果油茶、普通油茶、越南油茶、高州油茶和茶梅),可以独立成组,部分短柱茶组物种可以归并入油茶组(包括窄叶短柱茶、落瓣短柱茶、短柱茶);其余短柱茶组物种不能聚成单独的分支,不能独立成组,部分物种(冬红短柱茶、小果短柱茶)与红山茶组物种聚在一起。普通油茶近缘种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区域是南岭山脉、苗岭山脉、武陵山脉、武夷山脉等区域,这也是野生普通油茶潜在的高适生区,可能是普通油茶及其野生近缘种潜在的种间杂交带,可能蕴含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普通油茶野生近缘种的有效挖掘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秦声远[6](2018)在《普通油茶系统发育及种群遗传分化的地理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油茶是我国第一大木本油料作物。普通油茶野生近缘种是油茶育种宝贵的遗传资源。但是,普通油茶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仍有较大争议,限制了遗传资源的有效挖掘与利用。普通油茶广泛分布于东亚亚热带地区,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植物类型。研究普通油茶种群遗传分化的地理格局,可以为油茶遗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还有助于了解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遗传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本研究通过统计普通油茶及其近缘种的分布数据,分析普通油茶及近缘种的地理分布格局与物种多样性;基于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直系同源基因构建普通油茶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为厘清普通油茶及其近缘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提供参考。为探究普通油茶种群间遗传分化的地理格局,本研究采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模拟普通油茶在末次盛冰期时的潜在分布;基于35对高多态性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7个普通油茶野生种群及65份主要栽培油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普通油茶近缘种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区域是南岭山脉、苗岭山脉、武陵山脉、武夷山脉等区域,这也是普通油茶野生种群潜在的高适生区,可能是普通油茶及其野生近缘种潜在的种间杂交带,可能蕴含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应重点针对这些高物种多样性地区开展遗传资源的研究,挖掘与利用有价值的遗传资源。物种多样性水平沿着南岭山脉-武陵山、南岭山脉-罗霄山脉、南岭山脉-武夷山脉逐渐下降。2、基于比较转录组分析了山茶属油茶组、短柱茶组、红山茶组和茶组的22个物种,筛选了450个直系同源基因,基于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的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树显示了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油茶组物种聚成单独的分支(包括狭叶油茶、小果油茶、普通油茶、越南油茶、高州油茶、茶梅),可以独立成组,部分短柱茶组物种可以归并入油茶组(包括窄叶短柱茶、落瓣短柱茶、短柱茶);其余短柱茶组物种不能聚成单独的分支,不能独立成组,部分物种(冬红短柱茶、小果短柱茶)与红山茶组物种聚在一起。3、基于最大熵生态位模型模拟,普通油茶在末次盛冰期的高适生分布区仍然是武陵山脉、南岭山脉、武夷山脉及附近区域,但分布区比当今更为破碎化。部分高适生区在末次盛冰期向南退缩,但仍存在不少北部的高适生区,同时可能存在隔离的小型北方避难所,比如庐山。4、普通油茶种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相近,没有呈现明显的从南向北的下降趋势,推测在末次盛冰期可能存在南北多个避难所。主要栽培油茶品种与野生油茶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没有显着差异。普通油茶自然种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结构。首先,庐山、越城岭猫儿山与其他种群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其次,东部与西部的普通油茶种群间存在明显遗传分化,而东部的普通油茶种群间遗传背景类似(如:武夷山脉、罗霄山脉、广东南岭山脉、黄山山脉等种群),西部的普通油茶种群间遗传背景类似(如:武陵山脉、苗岭山脉等种群)。主要栽培油茶品种的遗传背景与东部种群类似,推测主要来源于东部的野生油茶。(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29)

张亚楠,牛黎明,周世豪,龚治,李磊[7](2018)在《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中国瓜实蝇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ibitae是一种重要入侵害虫,寄主广,危害性大。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国瓜实蝇种群分化和遗传变异情况。【方法】利用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国7个主要分布省份的21个地区共190头瓜实蝇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1个瓜实蝇地理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97.08%,Shannon氏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0.8841,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0.12806,说明已发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显示,海南(不含叁沙)、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叁沙的瓜实蝇种群聚为一支,福建、江西和四川的瓜实蝇种群各自聚为一支。【结论】中国的瓜实蝇种群已发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积累的变异程度有限。(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小兵,唐琼英,俞丹,刘焕章[8](2018)在《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长江流域斑点蛇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303尾来自长江上游赤水河、长江上游干流和长江中游的斑点蛇Saurogobio punctatus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探讨这3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地理分化过程。用于分析的Cyt b基因序列长1 097 bp,含变异位点80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4个。303尾个体共检测到49个单倍型,整体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_d=0.803)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P_i=0.003 71)。由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来自长江中游种群的单倍型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单系群,处于系统发育树最进化的位置;来自长江上游干流和赤水河种群的单倍型处于更基部的位置,不能构成单系群。长江上游干流种群与赤水河种群间具有较多的共享单倍型,二者间的遗传分化指数较低(F_(ST)=0.029 4),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而长江中游与长江上游干流及赤水河种群间的FST值分别为0.614 0和0.706 0,暗示长江上游与长江中游的斑点蛇间已发生高度分化。中性检验及错配分析显示,长江上游干流种群及赤水河种群经历过种群扩张,而长江中游种群未检测到扩张。Bayesian skyline plot(BSP)分析显示,斑点蛇种群从距今20万年前开始发生扩张,一直持续到末次间冰期(MIS5)晚期,而后迅速扩张。根据BSP分析及单倍型网络图,推测斑点蛇的起源中心可能在长江上游,然后通过种群扩张逐渐扩散到长江中游,进化成遗传分化较大的种群。(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8年03期)

史树森,崔娟,朱诗禹,徐伟,王小奇[9](2018)在《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情况,通过测定19个地理种群214头老熟幼虫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利用MEGA 6.0和Dna SP 5.0软件对不同地理种群间序列变异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14条408 bp的COI基因序列中发现46个变异位点,获得49种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8277,固定系数为0.59,基因流为0.17。总群体Tajima’s D检验结果不显着,说明在较近时间内大豆食心虫未经历群体扩张。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间基因交流较少,贵阳种群、都安种群与其它地理种群分化明显,整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地理距离是影响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付家豪,王晓,朱万龙,高文荣,王政昆[10](2018)在《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中缅树鼩地理种群遗传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缅树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及海南岛。本研究以中国10个地理种群共112只中缅树鼩为研究对象,PCR扩增得到1 398 bp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2个中缅树鼩COⅠ基因共定义了64个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值为0.973 0,核苷酸多样性(P_i)平均值为0.044 94;AMOVA方差分析显示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93.09%,说明中缅树鼩地理种群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整体遗传分化固定指数(F_(ST))为0.930 91,说明各地理种群中缅树鼩已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结合中性检验与碱基错配分布图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在历史进程中未经历过种群扩张现象;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与NETWORK网络图显示10个地理种群的中缅树鼩聚为4支:海南种群一支,大新种群一支,片马种群一支,其他种群一支。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的中缅树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地理种群间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地理阻隔作用可能是其分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居群遗传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揭示中国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中国西北和华北地区草地螟11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Ⅰ,Cytb和COⅡ基因序列,基于其序列变异及单倍型贝叶斯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探讨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分子系统发生关系及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草地螟11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Ⅰ,Cytb和COⅡ基因序列分别有24, 12和69个变异位点(分别占总序列的3.6%, 2.7%和8.8%),检测到的单倍型分别为22, 14和16个,单倍型多样度(Hd)分别为0.7600, 0.5842和0.7341,核苷酸平均差异度(K)分别为1.704, 0.752和3.997,不同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分别为0.004, 0.005和0.013。总种群的Tajima's D和Fu's Fs值皆不显着,表明草地螟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不明显,群体大小稳定。根据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表明,各单倍型散布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中,无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结论】草地螟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不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其遗传分化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居群遗传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1].祝愿,李俊,庞宏宇,王震,杜楠.基于cytb基因的假眼小绿叶蝉11个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J].生物资源.2019

[2].呼晓庆,杨兆富.基于线粒体COⅠ、Cytb和COⅡ基因的中国草地螟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J].昆虫学报.2019

[3].王瑶.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4].湛孝东.腐食酪螨种群遗传分化的时空格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9

[5].秦声远,崔相艳,赵耀,邹玉璟,陈凯.普通油茶野生居群遗传分化的地理格局及近缘种系统发育关系[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6].秦声远.普通油茶系统发育及种群遗传分化的地理格局[D].南昌大学.2018

[7].张亚楠,牛黎明,周世豪,龚治,李磊.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中国瓜实蝇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J].昆虫学报.2018

[8].李小兵,唐琼英,俞丹,刘焕章.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长江流域斑点蛇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J].四川动物.2018

[9].史树森,崔娟,朱诗禹,徐伟,王小奇.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J].植物保护学报.2018

[10].付家豪,王晓,朱万龙,高文荣,王政昆.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中缅树鼩地理种群遗传分化[J].兽类学报.2018

标签:;  ;  ;  ;  

居群遗传分化论文-祝愿,李俊,庞宏宇,王震,杜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