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中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地铁施工中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吴刚张婷

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建设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随着地铁在城市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必然成为众多风险控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虽然国家、政府对地铁施工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地铁施工期间各种投入要素交错进行,参与人员众多,多专业协同推进,由此产生的不安全行为必然会显得非常普遍和复杂。

关键词:地铁施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1导言

地铁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交通行业的未来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铁工程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要对地铁工程进行更多了解,对地铁施工进行宣传,并要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促进我国地铁行业的发展。就地铁施工进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因素而言,最相关的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2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所谓“行为”指的是人在社会活动当中一切外显的运动、动作、活动或者反应。而“不安全行为”则主要是指一些可能会较易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也就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这些错误也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因为地铁施工是一项工程量非常大施工时间较长的行为过程,我们要尽力使每个环节减少甚至杜绝一切由人、机械或者环境所引起的不安全行为。

3地铁施工中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1事故概况

2008年11月15日,某地铁站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八车道的风情大道塌陷长度100多米,塌陷深度20m左右,边上的河水倒灌向塌陷的地铁坑道内,工地结构性坍塌造成自来水钢管断裂,大量水涌出淹没事故现场,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961万元。

3.2事故原因

3.2.1设计方因素

设计方案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问题是设计时不能够深入,设计者考虑不周,对于各方面的因素可能对工程的影响没有深入考虑,对其他工程施工出现事故的实例没有进行参考,此施工地具有特殊性未考虑进去,地下连续墙设计埋土深度浅,一旦遇到大量的车流和大量的水就不能够抵御,不能够使水土饱和,使地铁工程出现坍塌。

3.2.2施工方因素

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对于下层土地过度的开挖,没有对地下的地层情况预测评估,支架的抗压能力没有进行合理评估,支架支撑体存在严重的缺陷,对于钢架管的数量设置不足,在进行开挖之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水泥浇灌,部分施工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经验,对于存在的问题也毫不知情。

3.2.3业主方因素

为了降低工程的造价,没有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请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解决措施,没有对人员进行培训,没有对资源进行优化使用,或为提高效率采取有效的措施,而是对工程的施工周期不断地缩减。

3.2.4环境因素

该站属于江河流域的单独地域,即为沙土和软土过渡的地带。地表层下30多m主要是软土,软土中的水含量大,因此不可预测性较大,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基坑外的软土层会对地铁工程的四面连续墙以及基坑底部产生了强大的挤压力,最终挤压力过大,墙体和基底没有支持能力,发生坍塌事故,坍塌事故后,又引起次生灾害,旁边河水倒灌,发生水害。

4地铁施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4.1基于反应性制约论的管理措施

该方面措施有:第一,安全标牌。即在施工入场口区域做好警示标志的设置,其内容主要有提醒安全装备检查以及佩戴安全帽等。具体设置时,要将该标志在入口位置设置,保证标牌具有醒目特征,在有效起到刺激、提醒作用的同时对工人的安全意识进行提升;第二,安全信息通报栏。在场地设置通报栏,对本工程施工中以及全国范围内其余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事故类型进行通报。在通报当中,要保证图文并茂,通过照片的树立对工人的安全意识以及感官意识进行刺激,并做好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以此加强施工人员的重视程度;第三,工作环境营造。通过良好工作环境的营造,即能够有效实现施工环境压力、噪音、色彩以及温度等参数的调控。并按照安全管理标准控制施工洞内的粉尘、噪音以及温度等,定时做好环境检查,如果经过检查发现有参数不符合管理要求,则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此外,如地下施工色彩较为单一,则可能因此影响工作情绪,对此,在施工环境当中要做好施工人员服装的统一,以此实现对工人视觉效果的改善;第四,报警提醒器设置。当人员长时间工作在单一环境、从事重复性劳动时,则可能使其安全意识逐渐降低。此时,则可以通过报警器的设置,当时间到达时通过报警音对施工工人进行刺激,以此使其始终保持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当夜间施工时,通过该方式更能够刺激工人情绪、避免因夜间工作疲劳影响施工安全;第五,监控器设置。在施工现场以及入口区域要做好监控装置的设置,不仅能够对工人进行刺激、对其施工安全意识进行提升,且能够做好其行为的监督,对施工环境变化以及施工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把握,并在发现其操作存在问题时能够及时纠正,而当施工环境存在异常情况、不安全因素时也需要及时改善纠正;第六,岗前培训制度。当工作上岗前,需要做好小组教育培训,即由小组长对本次施工中所包括的内容以及涉及的技术进行强调,主要包括有做好安全设备检查、避免仅凭记忆判断以及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等。

4.2基于强化理论的管理措施

该方面措施有:第一,建立经济强化制度。经济强化是最为直接的强化方式,通过收入水平同工人工作状况的联系,则能够有效实现其工作安全意识的提升。对此,即需要做好经济奖励制度的设置,对连续施工一周没有发生安全问题的人员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对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适当的经济惩罚。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对于安全行为将具有正强化作用,能够保障安全行为的持续开展,而对于不安全行为,则将具有负强化作用,在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同时降低问题发生概率;第二,构建例会制度。根据相关统计,周一与周末是事故的高发期。周一是工作的开始,工人存在情绪还没有达到工作状态的情况。周末由于即将休息,工人则可能因懈怠情况的存在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对此,则可以建立起一周为周期的例会制度,在例会当中对不同施工该小组上一周的施工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安全施工表现较好的队伍与工作,批评安全施工表现存在问题的小组与工人,以此始终保持人员的高责任意识。同时,在例会当中可以对下一周的施工任务以及施工要求进行安排,更好的保障施工安全;第三,工作进度安排。在一周中,周三、周四是工作人员状态最好的时间段。在工作进度安排时,则需要做好该原则的遵循,在周一、周末,对工作量进行适当的减少,而在周三、周四则可以对工作量进行适当的增加。当工作状态较好时对其工作量进行增加,则是一种行为的强化,此时其安全行为较多,通过大量重复工作的安排,将使其对安全行为具有更好的记忆,且利于其在工作当中对危险源的及时发现、并对其作出正确的决策;第四,设置机械模拟训练。在施工中,施工机械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操作设备人员的安全行为更为重要,如果其在设备操作当中存在不安全行为,则将导致严重危险的发生。在工程建设中,该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为操作人员对操作步骤不熟悉、对设备不熟悉等,通过机械模拟训练的设置,则能够帮助操作人员在对自身行为进行强化的同时实现熟练度的增加。

5结语

地铁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工程类型,施工安全十分关键。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需要能够做好不安全行为因素的把握与控制,保障工作的安全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赵挺生,张淼,刘文,周炜.地铁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09):27-32.

[2]赵何明.基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20):33-35.

[3]王紫蓼,王宝来,李芳.地铁施工中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智能城市,2016,2(12):201.

[4]郭聖煜,骆汉宾,蒋晓燕,熊超华.地铁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知识可视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03):140-145.

标签:;  ;  ;  

地铁施工中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