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泽磊[1](2021)在《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为从1987年2万元人民币起家,到2018年总营业收入近7000亿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华为因此而成为千亿美元的企业。5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华为在技术标准、专利、基站设备、协议支持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华为已掌握了制定新一代移动标准的话语权;标志着华为站在了通讯行业产业链的最顶端。华为的成长与蜕变,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中国企业的骄傲,同时引领了世界通讯行业的发展。而华为的这些骄人的战绩,与任正非的非凡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领导行为密不可分。任正非所表现的带领企业走出低谷,走向成功;发现企业优势、发扬其优势、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放弃,不忘初衷的领导行为,被称为积极领导行为。积极领导行为又称为积极领导。积极领导是指领导者关注组织及成员优势、能力和潜力,培养其向善(美德)取向,并帮助组织及成员取得非凡的、惊人的、超出预期成就的积极领导行为。学术界对积极领导份外关注,虽然在积极领导的测量、积极领导的形成和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未能从如何建立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维度测量中,忽略了建立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建立这些目标的关键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术界深入理解与测试积极领导,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2)未能从有效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题项中,忽略了实现目标最本质的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界对积极领导的准确理解,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3)缺少通过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揭示心理韧性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动态中介机制研究由于积极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因此,研究积极领导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动态分析。然而,目前基于积极领导的研究,却忽略了其动态性的特点。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ognitive 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CAPS)具有可被激活性、动态性且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等特点。所以,CAPS是揭示心理韧性动态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目前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作用路径,不利于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不利于对积极领导形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4)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往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积极领导对工作绩的直接影响,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中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然而,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不仅加深了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认知,丰富了积极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研究,而且还能使组织中的领导者利用已发现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有效地控制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积极领导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组织成员实现非凡业绩,而非凡业绩能从工作绩效中的创新绩效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非凡业绩的实现也离不开对角色外绩效的投入,而角色外的投入能从工作绩效中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得以充分体现。然而,现有的研究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不利于丰富积极领导的理论研究,难以有效指导管理实践。(5)缺乏对积极领导的动态、跨层次、混合方法的研究现有对积极领导更偏重的是静态、截面研究。然而,积极领导是一种动态行为。但是,目前研究却忽略了动态数据的获得。同时,对积极领导更关注的是个体层面的研究,忽略了多层次、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不利于对积极领导的形成及作用效果的更全面理解。基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的研究内容是(1)修订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子研究1);(2)从心理韧性视角揭示积极领导的动态形成机制(子研究2);(3)从影响效果角度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子研究3)。本文采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子研究1,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35名领导的深度访谈,对积极领导内涵和维度进行识别,生成量表题项,之后历经二次问卷调查,通过获得233份有效问卷和325份有效问卷,优化量表题项,最终通过325份有效问卷对修订的量表进行验证。对于子研究2,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中的领导者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方式,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共获取有效问卷286份。对于子研究3,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的团队主管和直属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获取61个团队,共计248套有效问卷。本文的研究结论(1)从“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真正乐观”四维度测量积极领导,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2)心理韧性是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前因变量;(3)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能揭示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中介机制;(4)组织间竞争是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边界条件;(5)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是积极领导的重要结果变量;(6)领导认同感能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作用的中介机制,能揭示积极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作用的中介机制;(7)主动性人格是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重要的边界条件。本文理论贡献体现在(1)修订了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2)验证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揭示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影响的动态中介机制;(4)识别出了在心理韧性与积极领导之间的动态中介机制存在的边界条件;(5)验证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6)揭示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理论意义体现在:(1)加深了对积极领导概念、内涵的理解;(2)补充了积极领导的形成机制研究;(3)增加了积极领导的作用效果研究;(4)拓展了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APS)、特质激活理论和社会认知等理论的应用。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从(1)“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和“真正乐观”甄别和培养积极领导行为;(2)提高领导者的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行为产生;(3)提高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中介效应,有助于提升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4)提高领导认同感,有助于提升积极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5)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有助于其对积极领导认同感的提升,进而有助于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等方面,为企业(组织)发现、培养积极领导,激发员工实现非凡业绩,助力企业实现非凡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徐子东[2](2021)在《电视政论节目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 ——以《这就是中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文星[3](2021)在《排球普修课中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对排球传垫及技术运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教学实验证明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这种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对排球教学中技术的学习、比赛能力、比赛规则的综合影响。运用气排球球体的物理特性和有趣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排球普修班(19级运训1-3班)26人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共64学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排球教学干预实施前1周对实验对象进行排球基本技术(自传、自垫、对墙传、对墙垫)和体育锻炼态度测试,了解基本情况。除教学方式(实验组为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和训练环境难以控制外,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教学均由学院排球教师按预先制定的教案完成课时教学流程,在教学进度、评分标准方面相同。排球教学干预结束后,采用考教分离进行测试,由我院3名资深排球老师按照要求和程序进行排球基本技能测试(自传、自垫;对墙传、对墙垫;两人连续对传、对垫),并对技术运动能力进行打分。由两名测试人员进行比赛效果统计,发放和回收体育锻炼态度量表、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对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的看法。研究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测与前测相比垫、传技术达标与技评成绩均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实验组自垫、两人隔网对垫、对墙垫技评和达标测试成绩均略低于对照组但是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自传和对墙传达标测试成绩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两人隔网对传技评和达标成绩,自传和对墙传技评成绩均是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但不具有显着性差异(3)从比赛效果来看,两场比赛中每得一分双方触球次数和每得一分回合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二场比赛双方触球次数和回合数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技术运用能力测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显着性差异。(4)经过实验干预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总的锻炼态度量表得分P=0.038(P<0.05),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说明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意愿更强烈。研究结论:(1)从硬式排球传垫成绩来看,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与常规教学对传垫球的教学效果相差不大,但学生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以对气排球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2)实验组学生行为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方面有显着性改善。说明新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锻炼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气排球可以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气排球与硬排球混合教学有助于提高排球初学者的比赛能力和场上意识,触球次数和回合数更多,运用技术能力和对规则的认知能力更强。(4)加入气排球学习可能对硬式排球传、垫球基本技术会产生负迁移。因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垫球动作差异较大,学生垫球动作模式不易稳定,且气排球较轻不利于传球手型的定型。(5)建议在硬式排球教学中通过气排球提高学生的锻炼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通过气排球与硬排球混合式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学者在进行比赛或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战术演练时可以借助气排球帮助学生更容易上手,提高比赛意识和技术运用能力;在借助气排球进行技术练习时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运用,特别是在技能学习期或技术稳定期。
焦松[4](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核心素养不断深入人心,目前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已经成为我国培养人才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正符合这一点,也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时代迈向核心素养时代。虽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深入,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与课程实践中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应试教育之风仍然居高不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难以得到落实,如果高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很有可能会对教学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改进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切入点,从而更好的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和经验。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宁波市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对14所学校的136名体育教师以及随机抽取400名学生展开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有一半以上,并认为有必要发展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但许多(56.6%)体育教师对课改感到担忧;绝大多数(80.8%)高中体育教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行为。2.体育教师的学历不同对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及提出的必要性的认知上存在很大差异。越是高学历越了解学科核心素养,也越认同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必要性。3.高中体育教师的课前准备行为中,不少体育教师(44.9%)认为备课时较难把握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多半教师都会提前布置场地器材且周密思考教学环节与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大多能从三维目标出发,但在实施过程中目标与现实相脱离;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多半还是从实际出发,选择以教学条件为主的人数最多(35.3%),其次是以学生兴趣为主的(30.9%),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最少(8.1%)。4.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是合理的,并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肯定;虽然所采用的指导及练习方法多种多样,但方法的内容并不新颖;课堂上师生互动情况良好,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课后总结方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5.体育教师课后反思行为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仍存在差距,尽管大部分教师有自省意识,但教师的自省角度往往是独特的且偏单一,对教学反思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强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宁波市鄞州区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一是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相较脱节;二是教师讲解与提示方式相对不规范;三是教学讨论与评价方式相对单一;四是反思行为较单一且形式化。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四个改进策略:一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在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应该结合体育课大纲和进度及学生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好整堂课的结构和方法;二是合理使用讲解和提示方式,体育教师的动作讲解和提示手势有明确目的,选择合适讲解位置,动作要保证准确、大方,速率要根据技术动作的难易程度选择,必要时通过对比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做进行讲解;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做到从终结性“赋分”走向展性“增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变为目的;四是注重多方位反思角度与频率,学校尽可能提供交流机会,让体育教师养成每课总结反思一次并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张先姣[5](2021)在《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强调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然而,在乡镇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重知识讲授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初衷。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是集知识培养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当前国内外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研究的范围问题。已有研究多数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设缺乏相应的关注。(2)关注的角度问题。已有的研究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即直接给出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方案,并没有给出完整的一套集课程要素,课程思政实施原则及实施策略等一体化的初中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选择对象和整体规划上进行了新的探索;首先是对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解读和界定。其次,通过对汉中市某乡镇一所初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师生两个角度探析他们对英语课程思政的认识与价值观判断,了解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并依据数据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数据所突出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同时,针对问题,笔者从创新思维、依托教材、运用技术、结合实践、完善评价标准等多个维度总结归纳出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发展的策略。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及乡镇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策略,呈现出一节完整的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本研究为今后推进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乡镇教师树立课程育人观念、革新专业课程理念及育人理念,从而更好地发挥英语学科人文性的育人功能。
蒋红黎[6](2021)在《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突出,推进劳动教育既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及时扶正,更是对未来的高瞻远瞩。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作为践行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五育并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201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强调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有力举措。《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开设,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应然趋势,而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育学生认识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劳动价值观念,不仅关注劳动技能,更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品质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由于劳动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劳动教育课程正处于建设时期,体系尚不成熟,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课程落实的不够到位、课程的规划以及组织管理不健全、劳动教育的时间不够、相应的配套设施缺乏、课程专业师资的缺乏、课程评价的缺失等等。其中,课程评价就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重大难题,课程评价在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起着“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也是劳动教育课程完善和改进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劳动教育有效发挥育人功能的时代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分析了CIPP评价理论的内涵及特征,厘清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运用访谈法审思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及评价状况,基于素养观探讨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目的、理念和原则,在“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上建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理论框架。本研究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这一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归纳总结我国劳动教育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对“劳动教育”、“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等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并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部分阐述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基于马克思劳动观和陶行知手脑并用的劳动教育观,以明确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方向;同时介绍了课程评价理论发展和几种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明晰了CIPP评价模式的价值;通过对重要文件和CIPP评价理论内涵以及特征的深刻理解,阐释了CIPP评价模式应用于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适切性。第三部分分析目前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现实困境,即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整体状况,包括课程落实情况,组织实施情况以及课程评价中的现实状况。认清和理解目前的问题是提出解决策略的前提,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法,明晰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和评价过程中所呈的问题和困境,从而为本文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框架建构提供参考。第四部分阐述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理念和原则,在建构课程评价框架之前,有必要深入理解和认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理念和原则,基于正确的理念和有效的原则对评价框架的建构指向更清晰。第五部分建构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理论框架。基于历史经验和教训,充分理解评价的相关理念和原则,结合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的现存问题,基于“背景-输入-过程-成果”的CIPP评价模式,初步建立“课程开发-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效果”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理论框架。第六部分为总结与展望。主要澄清本研究的整体的研究情况,以及后续研究的设想,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梁楚颖[7](2021)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向前推进,对于教育者学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城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小学生源逐渐减少,学校规模不断萎缩。要适应这一现状并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农村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本区教育实际,自2013年开始全面启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总体要求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但自实施以来,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成效如何?培养过程存在哪些问题?这成为亟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总结诸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义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等相关概念。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广西区内三所开展小学全科教育专业的高校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首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相关政策文件,整理和归纳不同年度的培养计划,大致掌握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实施的基本情况;其次对这三所高校进行全科教师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全科师范生的基本信息、报考意愿及对全科教师的内涵理解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最后对已经毕业在职的全科教师进行实地跟踪,了解他们的职业适应情况,调查用人单位对于全科教师培养的评价和建议。笔者通过对不同对象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农村小学对全科教师的需求情况,发现了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报考动机功利化、招生标准差距较大、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课程设置较冗杂、本土化培养欠特色、学生农村服务意识较薄弱、全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退出制度不完善、全科师范生教材难以统一。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如明确个人责任,拔高招生标准;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本土化特色培养,增强学生农村服务意识;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全科师范生退出机制;统一区内教材教参,提升一线师资比例等对策。
王艳玲[8](2021)在《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是人的思想、文化、品德的外显,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人应该具备的处理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大纲反复强调的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因此,语文教学应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使得听、说、读、写教学并重。然而,有些地方由于教育思想没有转变,升学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这使得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学生陷入茫茫题海中,口语交际教学被学校和师生抛到九霄云外。教师安常固守教育观念,陈旧的教学手段,封闭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等,使具有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教学变成了纯理论教学。基于此,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仍然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口语交际教学引起了不少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重视,在许多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口语交际教学或如同虚构或流于形式。因此,笔者以淮滨县农村为调查地,选取了该县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四所农村初中学校,以这四所学校为例,对该地区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试图探寻出合理、有效的方法以优化该地区的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由、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是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的概述。包括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解读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和内容。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在目标、教学和评价方面的理念以及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单元活动板块和习题板块中编排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三部分对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归因。这一部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实施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二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三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通过整理和分析,把存在的问题归为三个层面:(1)在认识层面存在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2)在教学层面存在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法保守、教学评价系统不完善、教学反思未落实的问题;(3)在学生层面存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足和学生课堂表现较被动的问题。其原因是:缺乏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准确定位,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不足,学生自身性格和心理障碍的影响以及语言环境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优化该地区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方面帮助该地区改善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五部分是对口语交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这部分列举了笔者深入课堂聆听的口语交际教学实录,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发现其优缺点,取长补短,改进口语交际教学。结语部分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
赵芳芳[9](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大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小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离不开口语交际。介绍、交流、分享、讨论等都是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交际方式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频繁,同时也对个人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中小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个性表现。口语交际的学习不仅是为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中小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自古以来便重文轻言,语文教学更是重读写、轻听说。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再加上以往教材编写上的缺陷,导致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施不是很理想,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今,随着部编本教材的使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本论文主要从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编写入手,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相关研究。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正文。正文由四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编写进行研究,指出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在编写上具有紧密贴合课标要求、明暗双线组织结构、创新使用教学提示、重视能力梯度养成的四大特点。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概括出当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口语交际教学次数不足、口语交际教学缺乏专业性、缺乏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尚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处于被动式表达阶段、缺乏专业的口语交际训练。第三章,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教师教学策略:合理使用教材,教学内容适宜;更新教学方式,巧用媒体资源;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评价标准明确具体,评价主体、方式多样。学生学习策略:克服心理障碍,提升自我效能感;积极参与交际,锻炼倾听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做到言之有序;善于广泛阅读,注重积累素材。第四章,在总结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般原则的基础之上,依据教材,结合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策略,为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设计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设计进行效果预测。第三部分是结语。对研究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口语交际教学的展望。
张振洁[10](2021)在《基于地理教科书“活动”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1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因此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杜威“从做中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法,整理了有关教科书中“活动”、地理实践力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活动”、地理活动教学和地理实践力进行概念界定;具体研究工作与研究结果有:(1)选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科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前人的分析整理,将“活动”分为两大类:认知类和实践类。(2)并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认知类活动和实践类活动的数量和比例进行统计,发现实践类活动占比较小(15%)。(3)选择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六个实践类活动从教材、学情、目标和重难点方面进行案例设计。(4)笔者以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地图的阅读”和“多变的天气”两节课内容,设计出两份调查问卷前测,对现阶段初中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初中生“活动”教学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具备动手能力但是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水平较低,对实际生活中遇到可实践的地理知识兴趣不强。(5)基于以上前测结果分析,选择教科书中“绘制校园平面图”和“模拟天气预报主持人播报”的“活动”进行教学案例完成实施,展示活动成果。(6)最后从历年各省市中考题中,选择适合的题目作为问卷调查后测,以检验通过实践“活动”的实施,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是否得到提高。因此可见,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实践操作中对教科书中给定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手、脑、眼同时动起来,并且让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探究更流畅。证实了通过教科书中“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可行性。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的引导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何把实践中获取到的直接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工具,也需要教师针对性的指导。
二、谈谈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测量 |
2.1.1 积极领导的概念 |
2.1.2 积极领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2.1.3 积极领导的维度与测量 |
2.2 积极领导的形成 |
2.2.1 自我构建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2 人格特质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3 环境因素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3 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 |
2.3.1 积极领导对个体层面的影响 |
2.3.2 积极领导对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 |
2.4 积极领导的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积极领导的量表修订 |
3.1 问题提出 |
3.2 概念、内涵与维度识别 |
3.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内涵 |
3.2.2 积极领导的维度识别 |
3.2.3“发现优势”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2.4“真正乐观”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3 生成量表题项 |
3.3.1 初始题项的生成 |
3.3.2 内容效度评估 |
3.4 优化量表题项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3 内部一致性评估 |
3.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 量表验证 |
3.5.1 研究假设 |
3.5.2 测量量表 |
3.5.3 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机制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4.2.1 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与应用 |
4.2.2 特质激活理论与应用 |
4.2.3 理论模型的形成 |
4.3 研究假设 |
4.3.1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直接影响 |
4.3.2 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3 组织间竞争的调节作用 |
4.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4.1 测量工具 |
4.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4.4.3 正式调查 |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2 信度分析 |
4.5.3 效度分析 |
4.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5.5 相关分析 |
4.5.6 假设检验 |
4.5.7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效果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 |
5.2.2 理论模型的形成 |
5.3 研究假设 |
5.3.1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领导认同感的中介作用 |
5.3.3 主动性人格在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的调节作用 |
5.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1 测量工具 |
5.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5.4.3 正式调查 |
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2 信度分析 |
5.5.3 效度分析 |
5.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5 数据聚合检验 |
5.5.6 相关分析 |
5.5.7 假设检验 |
5.5.8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排球普修课中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对排球传垫及技术运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
2.1.2 混合式教学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气排球价值的研究 |
2.2.2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2.2.3 高校排球课程改革研究 |
2.2.4 排球与气排球混合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5 排球与软式排球混合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6 硬式排球教学研究综述 |
2.2.7 其他项目混合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8 排球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研究综述 |
2.2.9 运动技能迁移理论 |
2.2.10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分析法 |
3.2.5 实验法 |
3.3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的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 |
3.3.1 确立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教学的教学理念 |
3.3.2 构建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教学的教学体系 |
3.3.3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内容方法体系的构建 |
3.3.4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差异 |
3.3.5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教学实验的控制与实施 |
3.4 研究思路 |
4 结果与分析 |
4.2 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
4.2.1 实验前排球垫球达标与技评测试结果分析 |
4.2.2 实验前排球传球达标与技评测试结果分析 |
4.3 实验后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
4.3.1 实验后实验组排球垫球达标与技评前后测结果分析 |
4.3.2 实验后实验组排球传球达标与技评前后测结果分析 |
4.3.3 实验后对照组排球垫球达标与技评前后测结果分析 |
4.3.4 实验后对照组排球传球达标与技评前后测结果分析 |
4.3.5 实验后两组排球垫球测试对比分析 |
4.3.6 实验后两组排球传球测试对比分析 |
4.3.7 教学比赛效果的对比分析 |
4.3.8 实验组和对照组技术运用能力的分析 |
4.4 锻炼态度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提高了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
5.1.2 形成了积极的锻炼态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5.1.3 形成了新的排球教学形式,学生学得更多 |
5.1.4 对传、垫基本技术学习可能存在负迁移 |
5.2 建议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核心素养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
1.1.2 当今时代体育新课改面临的挑战 |
1.1.3 体育教师能力提升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2.1.2 教学行为 |
2.1.3 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核心素养研究 |
2.2.2 教学行为研究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
2.3.2 教学行为研究 |
2.3.3 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
2.4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鄞州区高中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
4.1.1 性别结构 |
4.1.2 教龄结构 |
4.1.3 学历结构 |
4.1.4 职称结构 |
4.1.5 职位结构 |
4.2 鄞州区高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 |
4.2.1 高中体育教师对宁波市近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看法 |
4.2.2 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 |
4.2.3 高中体育教师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
4.2.4 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
4.2.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影响 |
4.3 鄞州区高中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与学科核心素养认知的差异分析 |
4.3.1 不同性别高中体育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认知的差异性分析 |
4.3.2 不同学历高中体育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了解程度及必要性的差异性分析 |
4.3.3 不同职位高中体育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了解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4.3.4 不同教龄高中体育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了解程度之间的比较 |
4.3.5 不同类型学校高中体育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了解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4.4 鄞州区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现状特征 |
4.4.1 高中体育教师课前准备行为 |
4.4.2 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实施行为 |
4.4.3 高中体育教师课后反思行为 |
4.5 鄞州区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
4.5.1 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相较脱节 |
4.5.2 教师讲解和指导方式相对不规范 |
4.5.3 教学讨论与评价方式相对单一 |
4.5.4 反思行为较单一且形式化 |
4.6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
4.6.1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
4.6.2 合理使用讲解示范和提示方式 |
4.6.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4.6.4 注重多方位反思角度与频率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思政课程 |
三、课程思政 |
第二节 课程思政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课程思政国外研究现状 |
二、课程思政国内研究现状 |
三、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渗透理论 |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三、访谈数据收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讨论 |
第一节 问卷结果呈现的问题 |
一、初中学生的三观发展不平衡 |
二、乡镇英语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理念 |
第二节 问卷结果的原因分析 |
一、功利性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
二、乡镇英语教师对前沿教育理念涉猎较少 |
第三节 访谈结果呈现的问题 |
一、乡镇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弱 |
二、学校对课程思政教育不够重视 |
三、乡镇初中学校教育资源匮乏 |
第四节 访谈结果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教育模式观念影响甚深 |
二、学校层面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三、乡镇教育环境条件受限 |
第四章 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策略 |
第一节 教师创新思维,指导教育实践 |
一、研读校本课程大纲 |
二、教师自身创新教法 |
三、加强自我修炼 |
第二节 依托已有教材,融合育人理念 |
一、关注人的维度 |
二、立足时间维度 |
三、创新空间维度 |
第三节 运用科学技术,实现智慧教学 |
一、拓展现代教育技术 |
二、线上线下翻转课堂 |
三、个性化推送资源库 |
第四节 结合教学实践,思政融入生活 |
一、示范课引导 |
二、实践课巩固 |
三、任务型操练 |
第五节 完善实施标准,检验测评成果 |
一、遵循实施标准 |
二、优化评价机制 |
三、综合测评成果 |
第六节 挖掘思政元素,设计教学案例 |
一、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分析 |
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原则 |
三、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贡献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全面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
(二)评价缺位: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亟需健全和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和外延的研究 |
(二)关于学校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沿革方面的研究 |
1.从时间的维度 |
2.从政策、方针的维度 |
(四)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研究 |
(五)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六)关于劳动教育评价的研究 |
(七)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劳动教育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劳动教育 |
2.小学劳动教育课程 |
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1.劳动技术教育 |
2.综合实践活动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部分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劳动理论:劳动塑造人格 |
二、陶行知劳动教育理论:手脑并用 |
三、CIPP评价理论 |
(一)课程评价理论发展 |
(二)CIPP评价模式的内涵解析 |
(三)CIPP评价模式的特征描述 |
1.以决策为导向,重视改良取向 |
2.突出评价的发展性,重视过程评价 |
3.评价具有系统性,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四)CIPP 评价模式应用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适切性 |
1.CIPP 评价模式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目的上的适切性 |
2.CIPP 评价模式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的适切性 |
第三部分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现实审思 |
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主体单一化 |
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方式简单化 |
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内容片面化 |
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反馈功能弱化 |
第四部分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理念和原则 |
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理念 |
(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
(二)突出过程,多元评价 |
(三)科学合理,智慧评价 |
(四)合理应用,以评促学 |
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原则 |
(一)连续性原则 |
(二)公平性原则 |
(三)动态性原则 |
(四)多维度原则 |
第五部分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框架 |
一、背景评价: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评价 |
(一)课程设置 |
(二)学生需求 |
(三)课程目标 |
1.基于素养标准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目标 |
2.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评价 |
(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评价程序及主要方法 |
二、输入评价: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方案评价 |
(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
1.小学劳动教育内容的类型分析 |
2.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及评价 |
(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组织 |
1.小学劳动教育内容的横向组织结构评价 |
2.小学劳动教育内容的纵向组织结构评价 |
(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
(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方案的评价程序及方法 |
三、过程评价: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
(一)学生参与过程的表现 |
1.劳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表现评价 |
2.学生劳动习惯与品质方面的表现评价 |
(二)教师指导过程 |
1.教师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表现评价 |
2.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表现评价 |
3.教师培养学生劳动创造性行为的表现评价 |
(三)师生关系 |
(四)课程实施的组织过程 |
(五)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程序及方法 |
四、成果评价: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
(一)学生体验收获 |
(二)教师专业提升 |
(三)整体效果反响 |
(四)课程实施结果的呈现形式 |
第六部分 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一)研究不足 |
(二)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1.对乡村教育的关注 |
2.对国家政策的思考 |
3.全科教师的发展趋势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内涵研究 |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价值研究 |
3.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特质与能力标准研究 |
4.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
5.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介 |
四、理论基础 |
(一)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 |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1.生活即教育 |
2.社会即学校 |
3.教学做合一 |
(三)陶行知的师范教育课程思想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 |
六、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本分析法 |
3.访谈法 |
4.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位、职业特质与培养状况 |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位 |
(一)解决农村师资问题 |
(二)回应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诉求 |
(三)培养卓越小学教师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业特质 |
(一)全面的专业知识 |
(二)综合的专业技能 |
(三)浓厚的专业情意 |
(四)健康的人格心理 |
三、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状况 |
(一)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由来 |
(二)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探索 |
第二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貌与现状 |
一、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貌 |
(一)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提出的背景 |
1.广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
2.农村小学教师补充渠道不够完善 |
3.农村小学师资不足与结构不合理 |
4.农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
1.正式启动 |
2.不断完善 |
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现状 |
(一)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 |
1.培养目标 |
2.课程设置 |
3.实践教学 |
4.师资力量 |
(二)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调查 |
1.报考动机 |
2.对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理解 |
3.对培养目标的认识 |
4.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
5.对实践环节的反馈 |
(三)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反馈 |
1.盼望成长的文怡老师 |
2.在反思中成长的范奇老师 |
3.不定义自己的杨瑜老师 |
4.用人单位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评价 |
(四)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成效与经验 |
1.录取机制的多元化 |
2.培养机制的有效性 |
3.三年制、四年制和五年制的有效结合 |
第三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报考动机与招生标准方面 |
(一)学生报考动机功利化 |
(二)招生标准差距较大 |
二、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方面 |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 |
(二)课程设置较冗杂 |
三、本土化培养与学生服务意识方面 |
(一)本土化培养欠特色 |
(二)学生农村服务意识较薄弱 |
四、教师质量与退出机制方面 |
(一)全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 |
(二)退出制度不完善 |
五、教材教参与师资力量方面 |
(一)全科师范生教材难以统一 |
(二)一线师资比例偏低 |
第四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
一、明确个人责任,拔高招生标准 |
二、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
三、加强本土化特色培养,增强学生农村服务意识 |
四、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全科师范生退出机制 |
五、统一区内教材教参,提升一线师资比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的调查 |
附录2 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研究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1.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2.淮滨县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理想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概述 |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 |
1.口语交际教学的含义 |
2.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 |
3.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 |
4.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 |
1.视界融合理论 |
2.会话策略理论 |
3.主体间性理论 |
4.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与内容解读 |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解读 |
1.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 |
2.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 |
3.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评价建议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解读 |
1.口语交际的内容分析 |
2.口语交际的编排特点 |
三、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问卷的设计 |
4.调查实施 |
5.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二)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 |
1.教师方面的调查 |
2.学生方面的调查 |
(三)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存在的问题 |
2.原因分析 |
四、改进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
(一)加强对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 |
1.学校加强管理,有效落实口语交际教学 |
2.师生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口语交际教学 |
(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 |
1.学校建立口语交际教学培训机制 |
2.教师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理论素养 |
(三)优化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
1.准确把握目标,转变功利主义的倾向 |
2.拓展教材内容,活用教材又贴近生活 |
3.灵活运用教法,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 |
4.调整评价方式,建立完整的评价机制 |
5.形成反思习惯,落实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
(四)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1.加强专门训练,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
2.加强言语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
3.加强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
(五)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堂参与 |
1.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 |
2.克服消极的心理,增强课堂参与自信心 |
3.营造民主的氛围,消除课堂参与的顾虑 |
五、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
(一)《即席讲话》课堂实录 |
(二)《即席讲话》案例分析 |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 |
2.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 |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交际锻炼机会 |
4.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拓展了交际教学内容 |
(三)《即席讲话》教学反思 |
1.缺乏交际情景的创设 |
2.缺少完善的评价系统 |
3.缺乏教师的示范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 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三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单元活动板块中的口语交际 |
附录四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练习板块中的口语交际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编写研究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编写形式研究 |
一、口语交际的板块位置 |
二、口语交际的呈现方式 |
三、口语交际与其它板块之间的联系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编写内容研究 |
一、口语交际活动概述 |
二、口语交际的类型 |
三、交际对象和场景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编写特色与不足 |
一、编写特色 |
二、编写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基于教师的调查数据分析 |
二、基于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不足 |
二、学生学习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口语交际本身的特点 |
二、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师教学策略 |
一、合理使用教材,教学内容适宜 |
二、更新教学方式,巧用媒体资源 |
三、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 |
四、评价标准明确具体,评价主体、方式多样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学生学习策略 |
一、克服心理障碍,提升自我效能感 |
二、积极参与交际,锻炼倾听能力 |
三、提升思维品质,做到言之有序 |
四、善于广泛阅读,注重积累素材 |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 |
一、教学目标上的合理性 |
二、教学内容上的实践性 |
三、教学策略上的可行性 |
四、教学评价上的开放性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
一、七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以演讲为例 |
二、八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以复述与转述为例 |
三、九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以辩论为例 |
第三节 教学设计效果预测 |
一、预设目标达成情况 |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 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10)基于地理教科书“活动”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地理教科书中“活动”的研究 |
2.关于地理实践力的研究 |
一、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1.“活动” |
2.地理活动教学 |
3.地理实践力 |
(二)理论基础 |
1.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二、人教版地理课标及教科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活动”分析 |
(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二)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中“活动”类型分析 |
1.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活动”梳理 |
2.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活动”类型分析 |
(三)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活动”的分析 |
1.地理教科书中“活动”与地理实践力的对应关系 |
2.地理教科书中实践类“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要求分析 |
三、基于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
(一)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原则的分析 |
(二)地理实践活动案例的来源分析 |
(三)地理实践活动案例的组成分析 |
(四)地理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的分析 |
四、基于七年级教科书“活动”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案例设计与实施 |
(一)基于教科书“活动”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案例设计 |
(二)基于教科书“活动”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案例实施 |
1.案例实施前测 |
2.案例实施过程 |
3.案例实施后测 |
五、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案例设计文献一览表 |
附录2 地图的阅读(前测) |
附录3 多变的天气(前测) |
附录4 地图的阅读(后测) |
附录5 多变的天气(后测) |
致谢 |
四、谈谈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D]. 徐泽磊.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电视政论节目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 ——以《这就是中国》为例[D]. 徐子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排球普修课中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混合式教学对排球传垫及技术运用的影响[D]. 李文星.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4]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D]. 焦松.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5]乡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策略研究[D]. 张先姣.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6]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研究[D]. 蒋红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7]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D]. 梁楚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8]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王艳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9]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 赵芳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基于地理教科书“活动”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为例[D]. 张振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