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站选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站,移动通信,算法,在线,数据,时序,拓扑。
基站选址论文文献综述
吴新平[1](2019)在《基站选址建设与群众间矛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基站选址和建设方面,移动运营商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提高网络服务质量,运营商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以提高网络覆盖质量。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基站选址建和建设过程中冲突不断出现,如何有效的解决基站选址和建设过程中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成为运营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张凌志[2](2019)在《无线通信网络基站覆盖分析与基站选址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多数地区都注重网络建设。然而由于网络容量受限问题和覆盖问题,导致网络建设不断进行优化。导致网络覆盖问题的原因比较多,主要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原因。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了无线通信网络基站覆盖与基站选址设计,深入分析网络覆盖的内在成因,希望能够促进网络规划和优化设计工作的合理发展。(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8期)
杨万鹏[3](2019)在《面向5G移动通信的基站选址方法及优化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5G时代即将替代4G时代,成为当下社会的通信主流。而要想为5G技术的全面推广打下良好基础,就必须做好其基站的选址工作,从而在一方面有效避免网络质量的下滑,另一方面满足社会的环保效益。因此,本文以此为主要的出发点,尝试探讨在准备迎接5G时代来临之前,如何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工作,为5G时代的到来打下重要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选址策略进行全面的优化,从而有效提高选址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徐智[4](2019)在《面向基站选址系统的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协同过滤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与大数据的背景下,各类软件工程系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让系统用户在面对海量数据时,直观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构建合理的算法模型,来帮助系统用户做更优的决策;如何将新型算法与工程实践结合等。而数据可视化、协同过滤等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以通信领域中常见的一类软件系统——基站选址系统为例,本文研究了其中的工作流数据模型,并根据数据属性设计了新型的数据可视化方案;对于协同过滤算法运用在系统中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矩阵稀疏度与冷启动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对可视化方案进行了工程化的实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研究了基站选址系统中的工作流数据,定义出可视化模型,并据此设计了将地理属性和时序属性分开可视化然后结合的可视化方案。在对地理属性可视化时,针对数据量大而出现的点重迭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点半径属性的空间变形算法,在总体重迭距离最小的情况下完成对数据点位置的重新排布,并用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随后基于桑基图设计了新的可视化形式,来对时序属性部分进行可视化,并与地理属性可视化部分结合,很好地完成了对工作流数据的可视化。其次,在应用协同过滤算法来为选址系统的任务推荐处理人时,针对算法出现的评分矩阵稀疏和冷启动导致推荐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任务属性的预测填充算法,将系统中流程任务数据的地理属性、状态属性,以及被处理人处理时的时序属性综合考虑,量化成影响因子,计算任务间相似度进而预测矩阵评分,迭代地对矩阵进行填充,从而降低矩阵稀疏性,并解决了冷启动问题,提高推荐准确度。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本文对结合了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基站选址系统进行了工程化的设计与实现。(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1)
王亚伟,张卢家,王勇智[5](2019)在《基于聚类遗传算法的移动基站选址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基站的规划问题是一个拓扑结构多目标优化的问题,寻优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不稳定,尤其是基站和子站的具体选取问题是一个多目标非线性问题,同时涉及到成本以及传输损耗最优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聚类遗传算法的基站选取方法。通过使用实际数据获得的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兼顾成本和损耗的最优,且该算法运行时间短,能提供一种高效、低廉的最优基站与子站拓扑规划方法。(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2期)
王春蕾[6](2018)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通信基站选址》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通讯已经与当今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移动通讯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生活上的习惯。但是就移动通讯而言,基站部署的位置将会影响整体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品质。在建设基站时,何处是最优基站位置,往往是无法直接得知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在结合实际场地环境以及服务质量的需求的同时,再考虑覆盖率、通讯容量、信号质量和成本预算等评估。如果基站位置选择不合适,数量过少,往往会导致信号覆盖率偏低以及用户得不到足够的信号的现象。最终由于用户被动的选择其他运营商,使得运营商客户流失,业务减少;数量过多,则会造成成本浪费,信源还可能相互排斥,而并非科学改善通讯质量。因此,本文将针对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粒子群算法来解决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问题。针对基础粒子群算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分别引入“惯性权重”、“外部扩散法”、“内部碰撞法”和“指定坐标法”,并将优化的粒子群算法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中。通过仿真计算,本文得到了最优基站布建方案,并得到以下结论:(1)“惯性权重”法可以有效改善各粒子不再陷入局部优化的状态;“外部扩散法”可以快速改善覆盖面积严重重迭的问题,并得到了更好的覆盖率;使用“内部碰撞法”与“外部扩散法”搭配使用,除了解决全区碰撞的复杂问题之外,也让基站与基站距离之间的碰撞问题显得更加简单和容易处理。最后“指定坐标法”用来对基站位置进行调整,所提供的基站坐标讯号更好,通过该方法越能发掘出更佳的基站坐标点,以利于后续的基站位置改善作业。(2)考虑人口密度因素,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通信基站的位置进行选址,发现对于不同人口的密度,通过粒子群算法所得的基站站址并不相同,因此所得到的覆盖率也有所不同。其中,不论迭代次数的多少,与人口均匀分布的覆盖率相比,考虑人口密度分布时,所获得的基站信号覆盖率都更高。因此基于粒子群算法来进行通信基站的选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为实际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黄骅,江俊[7](2018)在《基于聚类的无线网络基站选址优化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现有基站选址优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无线网络基站选址优化算法。建立包括节点利用率和覆盖率的优化模型,引入聚类策略对初始解集合进行优化,采用基于二进制编码的差分进化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覆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优化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王春凯[8](2018)在《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微波传输基站勘察选址技术要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互联网科技发展迅速,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过程中的微波传输基站勘查选址显得尤为重要。我将勘察选址技术工作要点分成叁个方面研究,包含勘察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勘察、勘察总结。移动通信基站的中继传输方式分为微波传输和光纤传输两种。本文研究其中一种——微波传输,对于这项工作针对通信基站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仅供相关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8年09期)
脱文学[9](2018)在《鉴于移动通信基站选址的环评标准典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开始形成环保意识,并对其自身生活的环境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会带给人们对电磁辐射的担忧,所以,在进行移动通信基站选址的时候要做好环评标准,对于基站天线水平以及垂直保护距离都要进行综合分析,以避免引起人们恐慌,促进移动通信基站的顺利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8年12期)
杨颖,徐韧[10](2018)在《岸/岛基站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选址调查方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海洋局大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控工作背景下,依据国家海洋局"一站多能"工作思路,提出在已建海洋潮位站搭载建设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以舟山潮位站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为例,在充分开展了比对调查基础上,对岸/岛基站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选址调查方案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从水质对照站位的选择、监测参数和频率的确定等方面对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选址海域的水质代表性进行论证。舟山潮位站海域选址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在线监测的水温、盐度、p H、溶解氧、浊度、叶绿素、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磷酸盐和硅酸盐等共11项参数,舟山潮位站海域与邻近海域水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邻近海域历史数据具有可比性,据此认为舟山潮位站海域水质具有良好的水质环境代表性。(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基站选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多数地区都注重网络建设。然而由于网络容量受限问题和覆盖问题,导致网络建设不断进行优化。导致网络覆盖问题的原因比较多,主要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原因。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了无线通信网络基站覆盖与基站选址设计,深入分析网络覆盖的内在成因,希望能够促进网络规划和优化设计工作的合理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站选址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新平.基站选址建设与群众间矛盾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
[2].张凌志.无线通信网络基站覆盖分析与基站选址设计[J].通讯世界.2019
[3].杨万鹏.面向5G移动通信的基站选址方法及优化策略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9
[4].徐智.面向基站选址系统的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协同过滤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王亚伟,张卢家,王勇智.基于聚类遗传算法的移动基站选址规划[J].信息通信.2019
[6].王春蕾.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通信基站选址[D].南京邮电大学.2018
[7].黄骅,江俊.基于聚类的无线网络基站选址优化算法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
[8].王春凯.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微波传输基站勘察选址技术要点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
[9].脱文学.鉴于移动通信基站选址的环评标准典型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
[10].杨颖,徐韧.岸/岛基站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选址调查方案探讨[J].海洋技术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