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抗滑桩承受荷载的过程伴随着桩身结构的损伤累积,为了获得抗滑桩损伤演化情况,基于Najar损伤理论推导了随应变变化的损伤因子表达式,建立了抗滑桩受拉、压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模型。将该损伤模型嵌入至Abaqus/CAE模拟程序自带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分析了二郎山1#滑坡抗滑桩损伤情况,得出如下结论,采用文中构建的拉、压损伤模型模拟得出的桩顶水平位移为30.3cm,与现场观测的桩后裂缝宽度数据相吻合,得出滑坡推力增大是导致二郎山1#滑坡抗滑桩产生大变形的直接原因;抗滑桩在产生大位移过程中受压损伤值较小,桩身未发生压破坏;抗滑桩在产生大位移过程中靠近滑坡一侧滑面位置的拉损伤较为严重,并产生了拉破坏,损伤区域达到截面面积的3/4,是抗滑桩工程修复亟需关注的位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周云涛,石胜伟,蔡强,张勇,梁炯,程英建
关键词: 损伤模型,损伤因子,本构模型,程序,抗滑桩,二郎山滑坡
来源: 地质力学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11051),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643),四川省国土厅项目(KJ-2018-20)
分类号: TU473.1
页码: 1107-1115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567K
下载量: 50
相关论文文献
- [1].头发高温损伤的原因及损伤模型的建立[J]. 广东化工 2018(08)
- [2].塑性损伤模型在板柱节点上的应用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5(04)
- [3].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的比选与改进[J]. 岩土力学 2012(11)
- [4].钢筋混凝土梁柱概率损伤模型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 [5].锈蚀钢框架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5(03)
- [6].钢框架焊接节点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 建筑结构 2014(21)
- [7].基于最小不可识别损伤模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3(02)
- [8].基于受压裂隙开裂准则的损伤模型[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9].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在设计中的探究应用[J]. 山西建筑 2018(04)
- [10].多龄期钢框架时变损伤模型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3)
- [11].全光网络中多物理损伤约束的Q因子损伤模型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2].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参数损伤模型[J]. 振动与冲击 2016(11)
- [13].两种构建小鼠脊髓击打损伤模型仪器的比较和探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5(02)
- [14].混凝土结构多层次地震损伤模型[J]. 土木工程学报 2015(03)
- [15].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岩石三维损伤模型及其验证[J]. 水利学报 2014(S1)
- [16].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损伤模型分析[J]. 四川建筑 2009(06)
- [17].基于双参数非线性组合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损伤模型研究[J]. 建筑结构 2017(S1)
- [18].多龄期钢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2)
- [19].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估[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6)
- [20].42CrMo高温塑性损伤机理及损伤模型[J]. 塑性工程学报 2015(06)
- [21].航空交流故障电弧损伤模型的研究[J]. 低压电器 2014(05)
- [22].考虑剪切非线性影响的复合材料连续损伤模型及损伤参数识别[J]. 复合材料学报 2013(06)
- [23].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的塑性损伤模型[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1(06)
- [24].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压动态和拉动态损伤模型[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25].非局部增强梯度损伤模型在材料疲劳寿命估算中的应用[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6].双层钢箱-混凝土组合墩双向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6(03)
- [27].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及剩余寿命预测[J]. 混凝土 2013(12)
- [28].基于细观力学的脆性岩石通用损伤模型[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04)
- [29].混凝土受弯截面卸载损伤模型的应用研究[J]. 山西建筑 2008(29)
- [30].远场长周期地震下高层建筑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