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河谷地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貌,河谷,阿尔泰山,冰期,地形,冰川,庐山。
河谷地貌论文文献综述
马玉凤,严平,杨玉辉,李双权[1](2019)在《内蒙古孔兑区叭尔洞沟风水交互侵蚀作用下河谷地貌的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孔兑区的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段为研究区,围绕风水交互侵蚀作用的动力特征和侵蚀过程中的地貌形态变化问题,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气象观测与径流小区实验、地形测量与遥感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河谷风水交互侵蚀的现代过程进行研究,定量分析河谷不同地貌部位的蚀积格局变化和河谷形态演变。研究发现:在风水交互侵蚀作用下,河谷中游的河床沙丘、谷坡沙丘、阶地沙丘、阶地切沟和冲积扇切沟等风水交互侵蚀的地貌类型以一年为周期发生着循环往复的侵蚀和形态变化。多年来,由于风力和水力周期性的强弱变化,这些交互侵蚀单元的地貌形态发生了规律性的演变,进而控制了叭尔洞沟中游河谷的形态变化,其形态演变主要表现在河道弯曲度、河道宽度、河道偏移方向、河床横剖面倾斜方向以及冲积扇大小和河谷沙丘迁移距离等形态特征上。该研究可为风蚀水蚀交错区的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郭平[2](2019)在《河谷地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6期)
杨鸿琨,苏正安,朱大鹏,周涛,何周窈[3](2019)在《干热河谷区冲沟地貌演化动力机制及其生态治理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冲沟侵蚀是干热河谷区一种重要的土壤侵蚀类型。干热河谷区内冲沟分布范围广、沟壑密度大,冲沟侵蚀对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和工程建设造成威胁。从干热河谷区冲沟形成的环境背景条件入手,论述了干热河谷区冲沟的地貌演化过程和演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从水力侵蚀过程和重力侵蚀过程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冲沟发育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并对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区生态治理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03期)
刘芬良[4](2018)在《晚新生代金沙江下游段地貌演化与河谷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沙江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河段,全长约2300 km,在青藏高原东部与澜沧江、怒江沿横断山纵向岭谷区并行南流,至云南省石鼓镇,急转折向东北,形成着名的长江第一弯,其后横穿平缓宽广的云南高原,最终在四川省宜宾市与岷江汇合后注入长江。对于金沙江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但迄今为止,其发育模式和形成时代问题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究其原因,除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外,不同学者所采用的方法和证据不同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鉴于侵蚀循环理论自十九世纪被W.M.Davis提出以后一直是长尺度地貌演化研究的主要范式,夷平面被认为是区域地貌演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为现代河谷发育的时空起点提供约束。同时一条河流的近代地质历史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及相关沉积中,如河流阶地、洪积扇、盆地沉积、堰塞湖相沉积等,对其详细研究可以反演河谷的发育历史,同时可以提取丰富的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信息。本文以夷平面、河流阶地和古堰塞湖相沉积等主要研究载体,对金沙江下游段流域地貌的演化与现代河谷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探讨,初步结论如下:(1)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在ArcGIS系统下通过对四个地貌参数即坡度、曲率、地形粗糙度和相对高度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夷平面识别的模糊逻辑隶属度函数:当地形坡度而言在0o~10o之间时,隶属度为100%;10o~30o时,隶属度随坡度增加在区间100%~0%内线性减小。当曲率在-1 m~(-1)~-0.2 m~(-1)或0.2 m~(-1)~1 m~(-1)之间时,隶属度100%和0%之间随着曲率的变化而成线性变化,当在-0.2 m~(-1)~0.2 m~(-1)之间时,隶属度为100%。当地形粗糙度指数在0 m~80m之间时,隶属度为100%,而在120 m~300 m时,隶属度随粗糙度指数值增加线性递减,取值区间为100%-0%。当相对高度?250 m时,隶属度为100%,在60m~250 m之间时,隶属度随相对高度变化而线性变化,取值区间为0%~100%。(2)基于上述地形参数与夷平面隶属度函数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分布的夷平面进行识别,发现隶属度大于80%且面积大于0.4 km~2的区域与野外调查和Google Earth识别的典型夷平面相吻合。这些夷平面共由1764个斑块组成,总面积约占研究区的9.2%,同时,斑块的数量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呈指数递减,符合地形被水系切割的分形特征。这些夷平面的海拔高度主要位于2000-2500 m之间,整体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但其高程与区域坡度、高差之间均无明显关系,说明这些残余地形面可能是过去同一期夷平面被后期构造变形和水系切割结果,它们的顶层与分水岭平面相一致,切割了其先不同时代的地层,以及部分地段保存着深厚的风化壳和地势不整合等夷平面特征。(3)通过地形剖面和河道纵剖面分析,表明在金沙江下游部分河段普遍发育保存着叁级夷平面。其中,最高级夷平面就是上述大区统一的主夷平面,分布在河谷间地、宽谷或盆地之间的山顶部位。较低两级夷平面主要沿金沙江干流和部分支流河谷分布,它们是河流下切过程中形成的宽谷面即部分准平原或剥蚀面。在永仁—会理地区,这叁级夷平面的高程分别位于2300-2000 m,1800-1600 m、1500-1400 m。基于对非均衡河道裂点之上古河道纵剖面重建,可以推断河谷至今的下切量分别为960 m,670 m和450 m。结合区域侵蚀速率、沉积速率、盆地沉积年代等分析对比研究,推测这叁级夷平面解体的时代分别在3.45 Ma、2.25Ma和1.45 Ma前后。目前现代金沙江的河谷系统是其后在夷平面之上侵蚀下切的结果。(4)金沙江河谷内阶地序列保存很差且不连续,而湖相沉积广泛发育。基于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光释光(OSL)等测年技术,发现这些河流阶地和堰塞湖相沉积都形成于1.89 Ma以来,说明金沙江现代河谷出现的时代不晚于早更新世早期。同时,以昔格达组代表的湖相沉积从高到低逐渐变得年轻,表明它们主要是在河流下切过程中滑坡堵塞河道后所形成的堰塞湖相沉积,具有明显的期次特征,而非一次性古大湖的沉积体系。(5)河谷的形成发育详细记录了河流系统对区域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如发育较窄且不连续的阶地序列与广泛分布的堰塞湖相沉积,共同指示了第四纪期间该区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在此背景下滑坡堵江等灾变事件时有发生,使河流系统难以达到均夷状态。同时,频繁的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河流的流量、泥沙等水沙关系从而控制河流的侵蚀或堆积作用,而河流下切阶地形成主要发生在冷至暖转型时段。但堰塞湖相堆积阶地的形成发育更为复杂,是对河道-坡面耦合系统的复杂响应。(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胡春生,苗雨青,吴立[5](2017)在《庐山河谷地貌野外实习线路设计与教学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野外实习是地貌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以庐山河谷地貌野外实习为例,尝试设计了两条典型的河谷地貌实习线路,并相应提出了"问题—讨论—归纳"的野外教学模式与"选题—汇报—答辩"的室内教学模式,以期为地貌学野外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理教学》期刊2017年15期)
夏含峰,谢洪波,刘浩,文广超,李瑛[6](2018)在《新疆伊犁河谷植被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S和GIS技术,基于Landsat 8 OLI数据和野外调查成果,探究了伊犁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地貌、地下水埋深及总溶体固体(TDS)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沼泽平原、冲洪积细土平原、缓倾斜含砾细土平原、黄土丘陵、风积沙丘及强倾斜砾质平原区植被生长状况依次变差。(2)高程750 m及2 800 m左右植被生长状况较好。(3)当地下水矿化度>1 000 mg/L后,植被生长状况与地下水矿化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3 5。(4)在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情况下,地下水埋深在0~4.3 m范围内与植被生长状况呈二次函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764 8,适宜植被生长的地下水埋深为1.2~4.3 m;当地下水埋深为2.8 m左右时,植被长势最好。研究结果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8年09期)
刘亮[7](2017)在《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与年代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冰川被誉为“大陆温度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而第四纪冰川因其发生年代较近,冰川地貌和沉积物保存较好,成为冰川学者研究的首选对象,对于全球冰川作用的时代、性质的探索极大推动了第四纪冰川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阿尔泰山为欧亚大陆内部远离板块碰撞边界的内陆活动造山带,是高亚洲发育现代冰川最北的山地,它以其有利的纬度和地势条件,配合西风带来的丰沛降水,在第四纪期间发育多次规模宏大的冰川作用。深入研究阿尔泰山第四纪冰期时发育的冰川规模、地貌特征对冰川发育的耦合机制、西风带环流的变迁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该区冰川年代学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尚属完全空白。本文通过冰川地貌野外考察、冰川漂砾空间分布的定位追踪、年代学和沉积学粒度采集与测试,对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第四纪冰川发育特征、冰期序列定年、各期次冰川规模和物质平衡线恢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深入探讨阿尔泰山与中亚其他山地冰川发育的时空差异及成因。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保存了典型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侵蚀地貌表现为成层分布的冰斗、角峰、刃脊、大型羊背石、冰川磨光面、冰川槽谷和冰蚀湖等。沉积地貌主要是冰碛垄、冰碛丘陵、冰水平原以及广泛分布的冰川漂砾。25 个 ~(10)Be 暴露测年结果为:151.3 ± 14.8~182.3 ± 17.9 ka、107.5 ± 10.4 ka、64.1 ± 6.1~69.8 ±6.6 ka、39.1 ±3.7~48.5 ± 4.6 ka、18.4 ±1.8~22.2 ±2.1 ka,应用地貌地层学原理,初步确认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经历7次冰进,可分别对应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末次间冰期冷阶段(MIS 5d)、末次冰期早期(MIS 4)、末次冰期中期(MIS 3b)、全球末次冰盛期(LGM)、新冰期和小冰期。22个沉积学粒度样品特征表明喀纳斯湖口叁组终碛垄组成的冰碛丘陵为同一次冰期,即LGM的产物,与~(10)Be暴露测年结果相一致,与前人的OSL测年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此外湖口冰碛丘陵、冰碛丘陵外围的冰水平原和东侧叁级冰碛台地的粒度特征差异较大,也与~(10)Be暴露测年的结果相互印证。利用冰川漂砾的空间分布恢复各期次冰川发育的规模。冰川规模由老到新,呈逐渐变小规律。自冰川站至下游接近冰川末端,MIS 6时期冰川厚度由787 m减到111 m,宽度由5300m减到700m,覆盖范围包括主谷及两侧的山梁和支谷,延伸的长度和宽度都最大,MIS 5d时期冰川厚度为66~500 m和宽度为350~4450 m,末次冰期的早中晚叁个阶段,冰川规模继续变小,其中MIS 2的冰川末端覆盖湖口的冰碛丘陵。阿尔泰山与中亚的天山、帕米尔高原相类似,末次冰期最大规模发生在末次冰期早期MIS 4阶段,而非青藏高源内部某些地区的MIS 3阶段或全球末次冰盛期。通过与中亚的天山、帕米尔阿莱山脉进行广泛的冰期序列对比,得出中亚山地普遍发育MIS 6、MIS 4、MIS 2和LIA冰进,而类似MIS 5、MIS 3这种相对的暖期和YD、8.2 ka冷事件等快速气候事件在中亚山地可能并不具有普遍性。中亚山地各期次ELA降低值和冰川长度退缩值差异表明,阿尔泰山西侧即没有高大山体阻挡,且地理位置更加靠北,低温和降水组合都较天山有利,所以冰川规模最大,活跃程度最高。阿尔泰山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优于天山,但构造条件即山体海拔不及天山,所以两大山脉的最老冰期启动时间(基于~(10)Be测年)都始于MIS 6阶段。(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冯玉祥,邓青春,向卫,丁琳,杨海青[8](2016)在《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元谋干热河谷区地貌划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元谋县1∶5万等高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县人口密度与水土流失强度与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50m DEM与1∶25万DEM最为接近,提取出的最佳统计单元为1.767 km~2,适用于该区地形起伏度研究。(2)以地形起伏度和海拔高度划分地貌形态,表明元谋县以小起伏中山和中海拔丘陵为主,中海拔丘陵是该县人口的主要聚集区。(3)以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划分地貌形态,表明元谋县以小起伏斜坡和缓坡丘陵为主,小起伏斜坡是该县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区域。(本文来源于《四川林勘设计》期刊2016年03期)
张威,付延菁,刘蓓蓓,刘亮,崔之久[9](2015)在《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泰山喀纳斯河流域在第四纪期间发生过多次冰川进退,丰富的侵蚀与堆积地貌为区域地貌演化过程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该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喀纳斯湖口以下主谷内古冰川地貌的实地考察,测定不同地段多级U型谷底(台地)的海拔高度以及冰川漂砾的上限与分布位置,并对主谷内不同地段不同期次的冰碛物进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研究发生在主谷内的古冰川作用系列、规模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喀纳斯湖到驼颈湾地区的谷地中主要发生过4次冰川作用,时代分别对应中梁赣冰期(MIS12)、MIS8/10、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以及末次冰期。末次冰期冰川作用又可细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应MIS4、MIS3中期与MIS2;根据叁级U型谷的分布特征推断,古冰川作用规模呈现渐次变小的规律,自冰川站至下游接近冰川末端,中梁赣冰期时冰川厚度达50~395 m,覆盖范围包括主谷及两侧的山梁和支谷,延伸的长度和宽度都最大,MIS8/10以及倒二冰期时的厚度分别在102~199 m和88~269 m之间,冰川末端到达驼颈湾附近;鸭泽湖附近坡地上保存完好的多级台地,说明发生在河谷内的古冰川活性大,流动性和连续性较强,具有温冰川的性质;喀纳斯主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与局部小气候和地形对冰川的发育影响有关。(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付延菁[10](2015)在《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泰山喀纳斯河流域在第四纪期间发生过多次冰川进退,丰富的侵蚀与堆积地貌为地貌演化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该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取野外地貌实际考察,特殊冰碛物ESR采样,喀纳斯河谷台地地貌实地考察测量,最高冰川漂砾统计,室内样品测年,以及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区的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序列,演化规模大小,分布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喀纳斯河谷不同冰期的冰川规模演化进行模拟。具体过程如下:对喀纳斯湖口以下的主谷内古冰川地貌进行实地考察,测定主谷内不同地段多级U型谷底(台地)的海拔高度以及冰川漂砾的上限与分布位置;对主谷内驼颈湾附近的终碛垄、喀纳斯湖口滞碛、喀纳斯湖口第叁组终碛垄外围的冰水平原、老图瓦村七级台地附近的侧碛垄和终碛垄、喀纳斯河西侧花楸谷附近的侧碛垄的冰碛物进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分析发生在主谷内古冰川作用的系列、规模及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喀纳斯湖到驼颈湾地区的谷地中主要发生过4次冰川作用,时代分别对应中梁赣冰期(MIS12)、MIS8/10、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以及末次冰期。末次冰期冰川作用又可细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应MIS4、3、2;根据叁级U型谷的分布特征推断,古冰川作用规模呈现渐次变小的规律,自冰川站至下游接近冰川末端,中梁赣冰期时冰川厚度达50~395m,覆盖范围包括主谷及两侧的山梁和支谷,延伸的长度和宽度都最大。MIS8/10以及倒二冰期时的厚度分别在102~199m和88~269m之间,冰川末端到达驼颈湾附近。结合最高漂砾的上限及实际地貌,估画每一期次冰川的规模范围,作出河谷冰川演化图。此外发现:喀纳斯湖口到鸭泽湖附近的主谷与黑湖支沟、喀拉加克沟相交汇,此处谷坡台地地貌与主谷台地地貌差异很大,在老图瓦村七级台地和鸭泽湖附近坡地上都有保存完好的多级台地,台地的流向是由主谷拐入支谷,然后又返回主谷,说明发生在河谷内的古冰川活性大,流动性和连续性较强,加上河谷中羊背石背部的磨光面,冰斗的多级分布,说明喀纳斯河谷冰川具有温冰川的性质。喀纳斯主谷东西坡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河谷东坡多是保存完好的台地,有着众多冰川漂砾,西坡则是基岩碎屑形成的倒石堆,长有泰加林。结合其它地区典型河谷的分析研究,认为局部小气候以及地形对冰川发育的影响是导致喀纳斯河谷不对称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河谷地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谷地貌论文参考文献
[1].马玉凤,严平,杨玉辉,李双权.内蒙古孔兑区叭尔洞沟风水交互侵蚀作用下河谷地貌的演化规律[J].干旱区研究.2019
[2].郭平.河谷地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
[3].杨鸿琨,苏正安,朱大鹏,周涛,何周窈.干热河谷区冲沟地貌演化动力机制及其生态治理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2019
[4].刘芬良.晚新生代金沙江下游段地貌演化与河谷发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8
[5].胡春生,苗雨青,吴立.庐山河谷地貌野外实习线路设计与教学模式选择[J].地理教学.2017
[6].夏含峰,谢洪波,刘浩,文广超,李瑛.新疆伊犁河谷植被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关系[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8
[7].刘亮.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与年代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8].冯玉祥,邓青春,向卫,丁琳,杨海青.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元谋干热河谷区地貌划分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6
[9].张威,付延菁,刘蓓蓓,刘亮,崔之久.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过程[J].地理学报.2015
[10].付延菁.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