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域精神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鲜活素材和本土教材,地方党校对其加以开发和利用,对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的特色品牌,彰显地方党校办学特色,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宁县委党校依托地方“三种精神”资源,着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品牌,走出一条独具会宁地方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道路。
关键词地域精神 会师精神 郭富山精神 “三苦两乐” 精神 干部教育培训
地域精神是指基于特定区域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人们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甘肃有“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云南有高原情怀和大山精神为核心的云南精神,沂蒙有“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等等。独具特色的地域精神不仅是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个性载体,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党史教育的鲜活素材和本土教材,地方党校对其加以开发和利用,对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彰显地方党校办学特色,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水平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如何更好地依托地域精神资源,打造干部教育精品课程,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品牌效应,值得进一步深入探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对0~9岁儿童及其家长的调查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此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7岁之后的孩子就很难掌握和提高阅读的能力。对6~12岁的青少年来说,小学阶段是形成和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1 依托地域精神,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的价值体现
1.1 有利于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以往的干部教育培训,主要是通过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比较枯燥乏味,效果很不理想。而地域精神是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爱国主义于一体,是生动、鲜活、优质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近年来,全国各地党校和干部学院充分利用地方精神资源,挖掘其核心精神,与现代干部教育培训相结合,积极探索现场教学等新模式,把系统讲解、重点点评、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学员通过切身体验和自身感受,使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等得到提高。可以说,以地域精神为载体,深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
1.2 有助于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
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党校培训如果脱离地方工作实际,忽略了地方特色,就会出现“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很难成为精品。因此,党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凸显地方特色,提升质量。地方课程一方面涉及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可以激发学员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另一方面,涉及当地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引起学员对本地方问题更多地关注与思考。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域精神资源,是最好用、最有用的地方课程资源,通过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些独特的资源,可以把丰富的文物史料和精神文化转化为干部教育的有益教材,把遗迹旧址和精神文化纪念馆转化为干部教育的新课堂,使学员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寻找智慧,从认识当代社会发展成就中坚强自信、坚定自觉。
1.3 有助于充分发挥党校的地位和价值
党校作为众多党委机关部门中的一员,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实现应有的地位与价值。近年来,一些高校、社会培训机构都参与到干部培训中,形成了多元的竞争格局。面对这样的局面,习总书记强调指出:“特别是党校要定位好”,“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阵地不能丢。”党校必须强化特色、突出优势。这不仅是党校区别于其他办学机构的优势,也是党校的职责所在。所以党校必须走出一条集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党校特色为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之路。具体而言,从短期来看,干部教育特色精品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还可以不断提高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主推当地改革发展正能量的凝聚。从长期看,随着该项目课程的做大做强和培训对象的逐步扩展,干部培训品牌给党校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知名度、影响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培训收益的增加)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大当地在省内外的宣传与推介,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 会宁县依托地域精神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品牌的可行性分析
2.1 会宁县地域精神赋存及独特优势
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被列入3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之一(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银川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同时,会宁被列为20个全国主要红色旅游城市之一。会宁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科学谋划,顺势而为提出了“打红色牌,把会宁建成全国红色旅游名城“的目标,凭借红色旅游提高了会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会宁县委党校在此基础上,将红嘴山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和会宁教育展馆列入现场教学点,打造教育展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嘴山党员党性教育基地一天车程路线。将慢牛坡烈士陵园和大墩梁战役遗址列入现场教学点,打造两天车程路线。同时积极探索将“大沟深处杏花村·厍去”公益乡村旅游、会宁县五七农场等乡村旅游点融入现场教学路线,使学员在轻松、愉悦的观光中了解会宁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伟大的精神需要物质载体依托。在会宁历届党委政府和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会宁县成立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修建了会师纪念馆,专责管理会师遗址、遗物等工作,同时负责红色文化、会师精神的挖掘与整理,为宣传长精神、会师精神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物质载体,被会宁县委党校和上级党校确定为现场教学点之一。在郭富山绿化过的红嘴山上修建了他的铜像和书写着他事迹的石碑,供后人瞻仰、缅怀他的事迹,红嘴山也被会宁县委、县政府列为会宁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被会宁县委党校列为主要现场教学点之一,郭富山纪念馆也在谋划建设当中。会宁县教育展馆也于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对树立会宁教育形象,扩大会宁教育影响,挖掘会宁教育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会宁县委党校的主要现场教学点之一。
2.2 会宁县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和路线的合理规划
会师精神是在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指革命战争时期,广大红军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开辟新的革命道路而在甘肃会宁地区进行艰苦卓绝斗争时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精神。在甘肃会宁这片热土和群众中广泛传播,激励会宁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会师精神同时也为后两种精神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郭富山这位会宁四房吴镇普通的林业员,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消灭荒山荒地”的号召,背上铺盖卷,吃住在山上,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最简单的工具,在红嘴山修筑返坡梯田,栽植各种树木,使原本荒秃的红嘴山变成了“花果山”,创造出了干枯岭植树造林的奇迹,被宋平同志誉为“红嘴山上的新愚公”并向全国推介“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郭富山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会宁人民在社会经济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优先支持和发展教育事业,“苦谁都不能苦孩子”,将一个个学生送进大学,培养成才,创造了苦寒地区成为状元县的特例,逐渐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内容的“三苦两乐”教育精神,激励着每一位艰苦求学的会宁学子。这三种精神是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对长征精神和会宁地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会宁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共会宁县委党校紧紧依托本地资源,深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中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提供了难得的资源保障和载体选择。
会宁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设立祖厉县,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近代以来,经过长期发展,会宁大地逐渐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团结胜利”为内涵的会师精神;以“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内涵的郭富山精神;以“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内容的“三苦两乐”教育精神。
2.3 中共会宁县委党校课程开发的有益尝试
推荐理由:她,是一代“评剧皇后”,幼年学戏就敢于打破陈规,用最本能的艺术直觉改变了评剧的声腔,最终创立了评剧“新派”;她,又是一位前卫女子,这辈子干的最前卫的事当属追求“戏剧神童”吴祖光,“霞光恋”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她,终其一生都在与黑暗和庸俗的旧世界决裂,又用炙热的感情歌颂新生活……她,就是新凤霞,在她诞辰九十周年之际,这部辗转于中国台湾、美国的手稿,终于重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她告诉我们,虽历经磨难,仍要保持真、善、美底色和中国艺术的风骨。
随着西宁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土木建筑的兴起,使得南川河河道两岸成为民生工程的重点区域,包括麒麟湾公园、中心广场、西门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为此,河道的治理也需紧跟绿色发展步伐,进行大面积的绿化处理。研究区选取南川河谢家寨村段,河道长度约为1 490 m。
在肯定已有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就依托地域精神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而言,中共会宁县委党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品牌意识不强。学校对树立品牌意识较为淡化,尚未制定出台具体的专项实施方案,缺乏合理规划,导致教师无章可循。二是课程设计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当前开设的几门课程在培训内容和课程安排上还存在许多空白点,有待进一步提升、细化。三是保障举措相对缺乏。由于缺乏应有的资金和政策保障,教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深入实地调研,导致对地域精神资源深挖不足,大大降低实际培训效果。
3 会宁县依托地域精神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品牌的对策选择
3.1 树立品牌理念,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品牌理念是党校发展的灵魂,党校知名度的提升离不开特色品牌的力量。为此,建议中共会宁县委党校在强化人员配备前提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统等谋划、科学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为做大做强干部教育品牌提供必要的政策安排和制度支持。力求在三至五年内让党校真正成为会宁“地域精神”传播的主平台,对内是提升会宁广大党员干部精气神的助推器,对外是宣传推介会宁精致形象的扩音机。
为切实加强和优化主业主课,突出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近年来,中共会宁县委党校全校上下就如何打造精品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一是积极开发特色课程。在升入挖掘会宁地域精神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了《红军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长征—现场讲解》《党性教育—郭富山当代愚公精神》、《三苦两乐精神》等一系列课程。据统计,2018年先后有13期培训班参与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深入开展现场教学。在学校教务处的精心安排下,带领学员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长征胜利景园、红嘴山党员党性教育基地、会宁教育展馆等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使学员在精神上受到洗礼和心灵上的净化。三是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18年,学校分批派出优秀骨干教师赴省委党校和中央党校学习,在学校内部还安排高级职称教师一对一结对培养新进教师,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市委党校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四是创新教学方法。党校联合会师旧址管委会,编排打造了“红色剧场课堂”“红色革命故事讲堂”,以《大会师》《小红军救魏煜》等节目表演的形式演绎红色革命故事,教育培训效果良好。这些举措无疑为下一步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组建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研发团队
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干部教育培训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则是打造特色品牌的第一要素。为此,中共会宁县委党校党校一是要通过校内选拔(择优选取懂专业、熟业务、能吃苦、肯奉献的一线教学骨干)、兼职聘任(长征精神研究和教育界的知名专家、社会学者和研究人员等)和引进人才(主要引进有志从事干部教育培训的地方一线党员干部)等方式建立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二是要加快实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主要侧重对校内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三是要在校委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校内专职教师为主、校外兼职人员为辅的原则,以弘扬会宁三种精神为主题,组建干部教育培训研发团队,着重对培训的方案设计、资源挖掘、课程开发、模式创新以及操作流程等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布局,通过探索与创新,走出一条独具会宁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之路。
3.3 强化课程研发,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围绕会宁地域精神,课程研发团队要通过查阅史实资料、实地考查遗址、召开专家座谈会、探访长征老战士及其后代等形式,在深入研究会宁历史文化和精确提炼精神内涵基础上,注重培训模式创新,精心打造教学单元,全力研发课程体系。一是着重从历史、精神和文化等层面研发会宁地域精神系列特色课程。二是精心选择保存完好且对外接待游客的遗址、纪念馆等场所开展现场教学。三是邀请嘉宾开展访谈式教学。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ARB+CCB联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比较 ……………………………… 李海燕等(17):2398
3.4 加大保障供给,营造干部教育良好氛围
为切实保障教学、科研、培训、管理、宣传等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干部教育培训良好氛围,中共会宁县委党校还需从以下方面加大保障供给。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切实保障依托会宁地域精神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品牌计划有序开展,强化领导是关键。为此,中共会宁县委党校应在现有校长职务分工基础上,委派一位校领导具体主抓此项工作。二是提供课时保证。在主体班现有教学单元基础上,增设“会宁地域精神”教育培训单元,教务处负责制订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学校在现有办学经费的基础上,精心编制预算,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此来保证实地调研、专家咨询、会议召开、课题研发、培训学习、考察交流、人才培养等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四是注重制度健全。加强和规范教学活动的管理,在中共会宁县委党校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健全从教师到学员、从教学管理到教学流程、从班级管理到日常工作管理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强化跟踪问效。
参考文献
[1]龚晨.依托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5(01).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5-12-14.
[3]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EB/OL].http://www.ynqjrs.cn/show_qj.aspTwzbh=1&id=8022&lb=37.
[4]红嘴山省级林业干部教育基地揭牌暨郭富山展馆奠基仪式在会宁隆重举行[EB/OL].http://by.gansudaily.com.cn/system/2017/10/13/016833129.shtml.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标签:会宁县论文; 精神论文; 党校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干部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思想建设论文;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9期论文; 中共会宁县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