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起电力生产员工人身触电身亡事故的思考

针对一起电力生产员工人身触电身亡事故的思考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锦屏水力发电厂)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生产越来越不可或缺,而且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是业内专家和企业管理者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的话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涉及到电力设备、人员、管理方面,必须采取全过程、全方位去抓好电力安全生产。笔者通过近期发生的一起电力生产员工人身触电身亡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厂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引以为戒,值得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触电身亡;电气“五防”;防范措施

0概要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电力安全生产发展进程也逐渐向好,安全生产必须常抓不懈,丝毫不能放松,否则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事件不仅仅反映出员工的技术问题、单位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心深处对于电力安全生产底线和红线的敬畏程度;诚然,设备本身存在的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但是这并不是成为我们对发生人身触电伤身亡事故的托词和借口,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查不足找原因,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工作前思考安全,工作中提高认识,增强对安全的理解深度和认同程度。

1事件的经过

刀闸的把手上插着操作杆,运行人员身体已进入柜内,并伸手在开关柜内操作。值班员在操作合上刀闸后,从后台机房发现刀闸仍为分闸状态,操作人员随即现场检查,发现刀闸卡死时,擅自用解锁杆解除五防锁去检查,误碰带电部位,引起短路电弧而触电烧亡。值班员虽然主动处理缺陷,但是对后果的风险评估不足,心存侥幸,想自己处理刀闸卡死问题,这是一种越位行为,未及时停止工作并汇报值长,而是蛮干操作从而丢失生命。值班员安全意识不强,擅自解除闭锁装置,冒险作业违章操作;监护人监护不到位,对现场风险评估不足,没有尽到监护义务,对死者野蛮作业没有制止,没有做到四不伤害。违章作业带来的危险显而易见。

2事件的原因

2.1直接原因

(1)运行值班员违规解除闭锁装置并擅自进入高压开关柜,遭受6kV高压电击身亡。

(2)值班人员技术水平不过关,主要表现在:不熟悉所管辖的设备、系统;缺乏操作经验和事故处理能力;操作人员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不会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等等。

(3)习惯性违章。现场操作人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已在无形中被破坏了,各种习惯性违章、误操作、漏操作时有发生,造成不可逆损失。

2.2间接原因

(1)值班人员对岗位职责认识不清楚,违规操作。值班人员操作后发现刀闸状态指示不正确,没有立即汇报值长,也没有从电气显示、机械指示等方面上进行综合核实,而是盲目使用蛮力破坏闭锁互锁装置。

(2)开关柜型号老旧,闭锁机构磨损,防护性能下降,在当事人违规强行操作下闭锁失效,柜门被打开。

(3)电气“五防”系统机械防误闭锁装置可靠性差。厂用电6kV成套装置开关柜柜门机械闭锁装置可靠性很差,经常出现打不开、关不上的问题,在设备已正常送电后,未进行有效的闭锁互锁。

(三)管理原因

(1)该起事故中,当事人在合闸操作后到主控室监控屏确认刀闸的分合指示时,二次信号系统传输出现异常,现场刀闸状态与主控室监控屏显示不符,导致运行人员误判断。

(2)未严格履行工作职责,监护人违章操作。监护人在进行开关刀闸操作过程中代替操作人进行操作。

(3)现场管理存在欠缺。对现场的操作未实施有效的现场安全监督,操作人、监护人进入生产现场后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现场设备器具摆放凌乱。

3事件的教训

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反映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未做好风险辨识,责任心不强,监护人监护不到位;同时,也暴露出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1)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和对设备的管理均不到位,在进行设备操作工作中,操作人和监护人未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两票三制”规定。

(2)现场作业人员对在设备上开展的倒闸操作重视不足,对现场设备实际构造了解不清楚,对设备本身存在的风险隐患不清楚。没有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便随意操作,没有丝毫风险防范意识。

(3)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不高,工作前未认真进行工作安全分析(JSA),没有详细了解现场带电部位、安全距离、已采取安全措施等情况。

4预防措施

(1)编规建制,补充完善规章制度。编制《现场设备电气“五防”管理制度》专门条款,增加现场设备存在电气“五防”风险隐患的排查;明确刀闸、地刀等设备操作后,通过电气、机械和后台机房检查方法,以及异常情况下应对措施,使其具备可操作性。

(2)持续开展现场电气“五防”隐患排查,结合现场设备设计制作安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撰写排查报告;同时,做好现场工作安全分析(JSA),从技术上、管理上做好风险把控,将不安全事件消除在萌芽之中。

(3)培养运行人员异常处理的应变能力。电力事故和设备异常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而且伴有许多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如果没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就可能在处理事故时发生误判断、误操作,甚至违反电气“五防”,造成事故扩大。

5结束语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在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同时,亦应加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做到有知识也要有意识,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深入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严格落实控制措施,加强培训,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预知和掌握电力设备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找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实现超前控制。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设备全过程管理以及事故通报的学习,提高我们的安全思想素质,做到安全无小事。

参考文献:

[1]萧树阳.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及探讨[J].农电管理.1995(05).

[2]由勇,陈涛.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

[3]李忠东.论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管理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8).

[4]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2006(05).

作者简介:

吴家乐(1983—)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锦屏水力发电厂从事运行维护工作。

标签:;  ;  ;  

针对一起电力生产员工人身触电身亡事故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