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099-01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牵引
颈椎间盘突出症,又称颈椎病或颈肩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推拿与牵引治疗本病,病人无痛苦,疗效佳,且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1一般资料
1000例中,男性580例,女性420例;年龄20—30岁40例,31—40岁260例,41—50岁300例,51—65岁200例,65岁以上200例;病程最长者25年,最短者2个月。其中,颈型颈椎病为150例,交感型颈椎病为450例,混合型颈椎病为350例,脊髓型颈椎病为50例。1000例中,有200例系拍X光摄片检查示“颈项生理曲线(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增生”,760例经“CT”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膨出)症”,40例经核磁共振“MRI”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而颈椎生理曲度椎体前缘呈唇样增生或改变者350例,1—7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者220例,颈4—5椎间隙变窄、曲度变直者及颈4、5、6钩突关节变直者1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后纵韧带钙化者270例。
2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先施颈部牵引,角度应倾斜120度为宜,其角度数不应小于120度,如小于120度易造成脑部缺氧、休克、供血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牵引的重量宜从5—6公斤开始。推拿手法,以揉拿肩部、上肢肌肉经络或俞穴;用滚法滚肩背部以起活血通脉、止痛的作用;按揉背部及足太阳经脉、督脉的俞穴,分理、弹拔颈项部的肌腱、韧带以起止痛等手法为主,拔伸、掌揉拳叩等手法为辅,再视病人的身体状况,增加牵引的重量,由5—6公斤加到5—20公斤后,颈项用掌揉法起活血化瘀作用。然后逐渐减少重量,以致局部放松,按摩结束。时间为20—30分钟。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痊愈:颈项、肩、上肢、眩晕等症状消失,经X光摄片及CT检查示生理曲度、椎间隙恢复正常;显效:颈项、肩、上肢部麻木、胸闷、心悸等症状消失,低头时间过长或过度劳累时,颈项、肩部稍有不适,经X光摄片及CT检查示生理曲度、椎间隙均恢复正常;有效:颈项、肩部、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等不适减轻,经X光摄片及CT检查示生理曲度、椎间隙稍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变化略有改善。
3.2结果颈型颈椎病,痊愈100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交感型颈椎病,痊愈400例,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混合型颈椎病,痊愈280例,显效5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脊髓型颈椎病,痊愈20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9.1%,治愈率80%。
4讨论
推拿牵引疗法是临床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主要借助椎间韧带和韧带和关节囊弹,牵引时的拉力,手法的作用,使椎间隙轻微增宽,关节囊复位,而清除因椎间盘变性,以及伴有椎体滑脱或突出、形成骨赘、骨质增生对血管、神经、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的压迫与刺激,这是推拿与牵引治疗的主要作用。推拿牵引又是使骨关节操作变形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通过优选,重点观察对椎间盘早期的变性的椎间隙者在不同重量时、手法推拿牵引后,椎间隙增宽与症状减轻或消失的变化。
单纯的牵引法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据临床观察分析,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除因骨质增生和椎间盘变性而发病外,还有许多是由于颈椎失稳导致小关节错位而发病。单纯的颈椎牵引对颈椎间盘突出或错位不能达到完全复位作用。为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笔者创用了推拿与牵引下治疗,并设计出了一种较简易的颈椎牵引架。
推拿与牵引方法是利用生物力学牵引使椎间隙相应的增宽后进行推拿手法治疗与复位,且有利于对椎间盘突出整复功复位,对小关节交锁现象更为安全。推拿牵引能够使前后纵韧带拉直松解,有利于前段突出、膨出滑脱或错位的关节复位,推拿牵引还能够使早期变窄的椎间隙增宽,故对椎间盘变性并发错位或小关节紊乱易于复位,中、下段颈椎发生多关节错位时,徒手复位常因错位或小关节紊乱方向复杂疗效不满意,但是在推拿牵引时可使全部颈椎被牵引拉直,有利于手法治疗,以及逐个进行复位而不会引起错位或小关节紊乱方向相反的关节加重错位,故不致关节再错位,推拿牵引与徒手复位手法原理基本相同,但是治疗效果佳,如徒手整复(复位)法易引起小关节紊乱或错位的症状加重,而推拿牵引可以逐步改善相应椎体的病理状态,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