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导体泵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器,半导体,亚稳态,稀有气体,原子,辉光,盘片。
半导体泵浦论文文献综述
牟福生,雒静,李素文[1](2018)在《半导体泵浦全固体激光器实验教学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半导体泵浦全固体激光器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激光器的原理和系统特点,设计了激光器装调、横模观测、激光器参数(阈值、I-P曲线和相位匹配角)测量的实验过程。使用Origin软件对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高俊[2](2018)在《半导体泵浦亚稳态氩气激光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泵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泵浦亚稳态稀有气体激光器(Diode-pumped metastable rare gas lasers,DPRGLs)凭借其在高光束质量、高功率激光输出方面的潜力,已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密切关注。目前,国外研究人员已实现DPRGL的10 W级连续激光输出。本文以Ar/He混合气体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DPRGL进行了研究。基于体布拉格光栅(volume Bragg grating,VBG)构建复合外腔半导体激光器(External cavity diode laser,ECDL)的方法对单管半导体激光(Laser Diode,LD)进行线宽窄化。利用衍射效率为70%、带宽为0.05 nm的VBG,ECDL窄化后的LD谱宽仅为自由运转情况下的1.2%(~10 GHz),接近氩亚稳态原子(Ar*)在一个大气压氦气加宽后的吸收线宽(~8 GHz);外腔功率效率约65%,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5 W,该窄线宽半导体激光泵浦源可用于后续的Ar*泵浦实验。平行平板式的射频容性放电方式适合大体积放电。利用13.56 MHz射频激励方式进行了Ar/He混合气体的封闭放电实验研究。实现了1.3个大气压下的混合气体(Ar/He=1:49)长时间稳定辉光放电(大于3小时);放电等离子体的体积达4 cm~3,吸收光谱测试得Ar*粒子数密度处在10~(10)-10~(11) cm~(-3)量级。此外,利用发射光谱诊断方法,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的转动温度、电子激发温度、电子密度与气压、放电状态(辉光与弧光)、极板类型(裸金属电极和介质覆盖电极)的关系;进行了长时间的放电监测,并分析了水蒸气和氮气含量对Ar*损耗速率的影响。理论模拟可为后续泵浦实验研究提供指导。进行了LD泵浦Ar*激光的理论模拟,对双程纵向泵浦结构Ar*激光器的激光性能、光光效率相关影响因素、Ar*粒子数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当Ar*粒子数密度达到10~(13) cm~(-3)数量级时,Ar*激光的小信号增益系数高达~1 cm~(-1),光光效率能够达到55%。约化场强(E/N)对Ar*粒子数密度影响很大,为实现对1s_5能级的高效放电激励,放电气隙的E/N需要达到10 Td(1 Td=10~(-17) V·cm~2)以上。针对1s_4与1s_5能级在室温下低热弛豫系数造成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双波长泵浦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沿1s_4-2p_(10)跃迁添加一束强度较弱(泵浦强度为主泵浦强度的1%量级)的辅泵浦光(波长965.7nm,靠近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波段—980 nm),Ar/He激光体系在室温下的“瓶颈问题”即可得到有效缓解。进行了LD泵浦Ar*激光器的实验研究。采用窄线宽半导体泵浦源对上述射频放电等离子体进行纵向泵浦,实现了LD泵浦Ar*激光的激光振荡和封闭运行,出射激光具有较好的模式(接近TEM_(00)模)。非激射状态下,4 cm~3的等离子体对泵浦光的吸收功率推算可达~1.5 W(泵浦强度~90 W/cm~2)。此外,研究还发现:放电气压会影响出射激光的功率和光斑形状;采用不同的放电电极(裸金属电极和介质覆盖电极)也会对激光的功率和光斑形状产生较大影响。以功率放大为目标,建立了一种横向双程泵浦的DPRGL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模拟。该模型可计算腔内的各能级粒子数密度、泵浦光、产热和荧光的空间分布,以及泵浦光沿传播方向的谱分布。利用该模型,还计算了DPRGL实现不同输出功率目标对等离子体体积的要求,其中每兆瓦输出所需放电体积至少为几升;分析了DPRGL的热管理问题—该型激光在兆瓦级输出功率下的热管理问题突出,但可通过现有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解决(传导冷却和扩散冷却相结合)。本论文对DPRGL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推动DPRGL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徐新瑞[3](2017)在《半导体泵浦全固态Nd:YVO_4线性宽带调频激光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良好调频线性度和宽带调频等特点的激光光源可用作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和调频连续波(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wave,FMCW)激光测距技术的照明光源。在对目标物体的探测中,快速调频、线性的频率变化和大调频带宽有利于获得频率较大的低噪声拍频信号。因此,研究具有快速线性宽带调频特点的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调频激光发展至今,依然是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和FMCW激光测距等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无法兼顾快速调频、线性扫频和大调频带宽等特点。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的高功率和高能量放大输出性能较差,不适合长距离雷达探测。已有的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连续调频范围窄,宽带调频中存在模式跳变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引入同步调频概念,建立同步调频理论模型,对半导体泵浦固体快速线性宽带调频激光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调频激光的获得以稳定单频激光输出为前提。提出在腔内插入倾斜标准具以获得稳定单频激光输出的实验方案。理论研究Nd:YVO4的单频输出特性,给出标准具的跳模抑制表达式,建立了由跳模抑制和精细调频组成的同步调频理论模型,得到标准具倾斜角度和谐振腔腔长与频率偏移的变化关系表达式,为跨纵模宽带连续调频实验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半导体泵浦驻波腔Nd:YVO4激光器,通过对薄标准具倾斜角度的优化,实现低噪声的稳定单频输出。在此基础上,改变薄标准具倾斜角度,激光单纵模发生连续跳变,改变谐振腔腔长,激光频率在半个纵模间隔内发生连续偏移。针对宽带调频的模式跳变问题,以同步调频理论模型为依据,通过同步调整标准具倾斜角度和改变谐振腔等效腔长,得到18 GHz的跨纵模宽带连续调频激光输出,证明了本文同步调频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针对标准具和压电陶瓷驱动器(Piezoelectric-transducer,PZT)调频的一些缺点,本文提出利用Rb Ti OPO4(RTP)晶体的电光效应实现跳模抑制和精细调频的实验方案。这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尚未见过报道。在理论方面,推导了RTP电光标准具的跳模抑制表达式,给出了RTP电光调频晶体的精细调频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普通标准具和RTP电光调频晶体的同步调频理论模型以及RTP电光标准具和PZT的同步调频理论模型,为RTP晶体的宽带同步调频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验方面,分别对RTP电光标准具和RTP电光调频晶体的跳模抑制和精细调频作用进行了原理验证。通过同步调整普通标准具倾斜角度和RTP电光调频晶体外加电场电压,实现了6.3 GHz跨纵模宽带连续调频激光输出。通过同步改变RTP电光标准具电压和PZT位移,获得了14 GHz跨纵模宽带连续调频输出。在同步调频理论和实验基础上,采用由RTP电光标准具和RTP电光调频晶体组成的全电光同步调频实验方案,建立了RTP电光标准具和RTP电光调频晶体的同步调频理论模型,得到两者的外加电压比值关系。通过同步改变RTP电光标准具和RTP电光调频晶体的外加电场电压,实现了调频速率为2.4 THz/s,调频带宽为6 GHz的对称叁角波形快速线性宽带调频输出。设计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系统,测量并经数据处理得到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线性度。设计延迟自外差系统,测量得到的单频激光线宽为190 k Hz。激光调频输出功率稳定,光束质量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李思索[4](2017)在《半导体泵浦氩原子气体激光器放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泵浦氩原子气体激光器是一种使用电激励和半导体激光两级泵浦的新型气体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高、量子效率高、良好的大气传输等诸多优秀特性,其波长912.3nm处于近红外波段,在卫星GaAs电池的波长吸收范围之内,是卫星充电技术的重要光源。本文从气体放电的粒子碰撞和运动模型出发,采取叁种放电方式对半导体泵浦氩原子气体激光器放电机理进行了研究。(1)利用直流辉光放电理论模型对氩氦混合稀有气体的电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低气压条件下的气体击穿电压、辉光放电区的径向粒子分布、纵向电位分布等放电参数,通过放电稳定性实验确定了最大气压范围和氩氦混合气体的合适配比。(2)从横向激励在大气压条件下的流光理论出发,分析了气体击穿的主要物理过程,研究了维持放电稳定性的主要技术,分析了预电离技术的主要方式和均匀场电极的设计方法,有效提高了放电区的气压。(3)在横向放电的基础上,依据射频击穿理论的一维模型对混合气体特性进行了分析,区分了不同频率范围的主要物理过程并计算了相应击穿电压。对射频信号下的气体负载特性进行了理论建模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构设计了匹配网络的设计,提高了射频电源的能量馈入效率。通过不同放电模式下的研究分析,梳理了从直流放电到横向放电激励再到横向射频激励的发展脉络,确定了最佳的氩氦混合气体配比、工作压强和射频频率,提出了维持放电稳定和提高放电效率的方法,为研发具有实用性的稀有气体激光器提供了设计思路。(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胡丹萍[5](2017)在《半导体泵浦稀有气体激光器实验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泵浦稀有气体激光器具备输出功率高和脉冲能量高、量子效率高、良好的大气与光纤传输特性、加工速度快等优点,是未来高能激光武器、太空能量传输、远程激光加工等领域的重要光源,受到国内外诸多研究团队的广泛重视。控制系统作为激光器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样也值得深入研究。本论文研究了半导体泵浦稀有气体激光器实验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PC端软件设计以及激光器硬件软件的调试。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完成了半导体泵浦稀有气体激光实验平台的整体控制方案。介绍了该实验系统工作原理,通过对半导体泵浦稀有气体激光器实验系统放电部分和泵浦光部分的研究,分别对放电系统和光泵浦系统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2)通过对半导体泵浦稀有气体激光实验系统分析,选择LWGY型涡轮流量计和NTC热敏电阻分别作为水冷装置的传感器和温度的传感传感器。利用西门子S7-200PLC作为控制系统主要控制器,完成了PLC控制程序,并对程序中激光功率控制子程序进行阐述,同时对程序中核心模块进行了说明。(3)为了实现电压、电流、气压、激光功率的实时监控、数据存储以方便后续实验数据分析,本论文选择组态王软件作为PC端上位机控制软件,通过组态王软件设计实现半导体泵浦稀有气体激光器实验平台控制,并实现激光功率实时波形显示和监控,同时实现了数据的收集和保存,方便后续实验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4)通过对激光器输出功率测试、系统稳定性测试等方法完成上位机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调试。通过PID反馈算法分析,在PLC程序编写中,反复调试PID中比例系数、积分常数、微分常数实现激光功率稳定输出。(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李之通,于灏洋,程思齐,姜梦华,惠勇凌[6](2017)在《脉冲半导体泵浦掠入射Nd:YVO_4板条振荡器储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板条放大器中寄生振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激光放大器的效率,降低了板条晶体的储能。为抑制掠入射板条寄生振荡、提高晶体储能,对掠入射板条放大器的增益介质Nd:YVO_4晶体进行了表面处理。该处理用离子溅射的方法,对板条的上下两个梯形面和梯形长边所在的矩形面镀锗,抑制板条内部的寄生振荡。通过实验对镀锗和未镀锗板条振荡器的自由振荡输出和调Q输出特性进行了对比,镀锗板条振荡器在调Q下的阈值电流降低了15%,晶体的储能提高了86.9%;而两种板条在调Q条件下输出的光束质量、脉宽大小、光斑形状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板条表面镀锗是抑制其内部寄生振荡、提高储能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7年02期)
鞠乔俊[7](2017)在《半导体泵浦掺镝黄光激光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光激光器在荧光显微成像、流式细胞术、眼科光凝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LD泵浦的全固态黄光激光器发展迅速,高稳定性、高效率、高光束质量的全固态黄光激光器是当前激光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目前的全固态黄光激光器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绝大多数黄光激光器依赖于通过红外激光的非线性频率转换方式实现。这就造成了,一方面,非线性转换过程中基频光模式竞争导致黄光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较差、光束质量不佳;另一方面,系统的复杂程度直接导致了激光器的体积较大,从而对激光器的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实现稳定性好、体积小的医用黄光激光器的新思路。采用半导体泵浦掺Dy3+激光介质的一步式方案,实现高稳定性、小体积、高亮度的黄光激光输出。主要做了如下研究工作:理论方面:探索一种高稳定性、小体积全固态黄光激光器的实现方法。根据掺Dy3+激光介质的特殊能级结构,采用半导体激光泵浦,利用4Fg/2→6H13/2的能级跃迁,无需非线性频率转化,直接可以获得黄光波段的激光,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全固态黄光激光器的稳定性问题。实验方面:首先,对比分析Dy:YAG单晶、Dy:YAG陶瓷和Dy:BSO单晶的光学性能;然后,设计对热效应不灵敏的谐振腔,并优化泵浦光和振荡光之间的模式匹配;最后,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通过Dy:YAG单晶实现了全固态582.7 nm黄光激光输出。(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01-01)
华卫红,牟海东,杨子宁,王红岩,许晓军[8](2016)在《半导体泵浦碱金属激光器(DPAL)中碱金属原子电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PAL(Diode Pumped Alkali Laser)的工作介质是碱金属原子的饱和蒸气。在光和热的作用下,碱金属原子极易电离,导致DPAL激射粒子,即碱金属原子浓度降低,从而不利于大功率激光的运行。DPAL中碱金属原子电离与工作介质的温度、压强以及入射激光的强度、频率等有关,为了研究碰撞过程和光辐射过程对碱金属原子电离的影响,我们建立了Rb原子的DPAL速(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期刊2016-09-27)
范小贞[9](2016)在《基于新型可饱和吸收体的半导体泵浦超短脉冲激光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短脉冲激光器具有极短的脉冲宽度、极高的峰值功率和极宽的光谱范围,具有广泛的用途。在超短脉冲激光器中,随着半导体激光器(Laser Diode,LD)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泵浦的超短脉冲激光器研究的进展引人注目,已经步入了激光技术的主流殿堂。目前,基于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技术是实现超短脉冲激光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出现的拓扑绝缘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和廉价的获取成本,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可饱和吸收体。这些新型可饱和吸收体的出现为发展超短激光锁模器件提供了新平台,为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超短激光器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超短脉冲激光器的谐振腔普遍采用折迭腔形式。在折迭腔中由于光束斜入射到对曲面镜不可避免的引入了像散,像散将造成谐振腔内、外光束质量恶化。由于激光工作物质的内部热不均匀分布和热应变光弹性会引起折射率不均匀变化,从而产生热透镜效应,热透镜焦距的扰动将对激光器的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激光谐振腔的像散和热透镜效应问题进行研究。近年来发展的Yb:KGW激光晶体,具有发射带宽,泵浦波长与激光输出波长非常接近,量子效率高,可实现高浓度Yb3+离子的掺杂且不会出现浓度猝灭的等显着优点,且可以采用成熟InGaAs半导体激光来泵浦,转化效率高、体积小、系统成本低,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s圆π圆结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双端臂像散补偿谐振腔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简单、直观、高效,在谐振腔设计中容易实现。根据SESAM上光斑大小,给定第一个曲面镜的曲面半径和折迭角度,可以很方便的找出第二个曲面镜的曲面半径和折迭角度之间的关系,任意给出曲面半径就可以找出折迭角度,使谐振腔锁模端臂和输出端臂的像散完全补偿。2)论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像散补偿的热不敏感谐振腔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是在像散补偿谐振腔设计时,考虑热透镜的焦距,利用传播圆π圆理论实现谐振腔锁模器件位置的光斑半径对热透镜不敏感,同时实现了谐振腔两端臂的像散获得补偿。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3)对WS_2溶液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在800nm激光器上进行了Z-Scan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WS_2溶液调制深度最大约6%。利用该溶液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和上述方法所设计的实现像散补偿的热不敏感谐振腔,进行调Q和锁模实验研究。4)在平凹、V型、Z型叁种腔型中对基于LD泵浦的Yb:KGW激光器进行探索性实验研究。(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6-06-30)
崔文达,韩凯,王红岩,华卫红,许晓军[10](2016)在《半导体泵浦盘片激光器的技术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盘片激光器的技术发展现状,评述了盘片激光器泵浦结构、增益介质的发展过程,并且分析了连续和脉冲盘片激光器的功率定标放大特点,指出了盘片激光器现存的技术瓶颈,展望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6年04期)
半导体泵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泵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泵浦亚稳态稀有气体激光器(Diode-pumped metastable rare gas lasers,DPRGLs)凭借其在高光束质量、高功率激光输出方面的潜力,已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密切关注。目前,国外研究人员已实现DPRGL的10 W级连续激光输出。本文以Ar/He混合气体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DPRGL进行了研究。基于体布拉格光栅(volume Bragg grating,VBG)构建复合外腔半导体激光器(External cavity diode laser,ECDL)的方法对单管半导体激光(Laser Diode,LD)进行线宽窄化。利用衍射效率为70%、带宽为0.05 nm的VBG,ECDL窄化后的LD谱宽仅为自由运转情况下的1.2%(~10 GHz),接近氩亚稳态原子(Ar*)在一个大气压氦气加宽后的吸收线宽(~8 GHz);外腔功率效率约65%,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5 W,该窄线宽半导体激光泵浦源可用于后续的Ar*泵浦实验。平行平板式的射频容性放电方式适合大体积放电。利用13.56 MHz射频激励方式进行了Ar/He混合气体的封闭放电实验研究。实现了1.3个大气压下的混合气体(Ar/He=1:49)长时间稳定辉光放电(大于3小时);放电等离子体的体积达4 cm~3,吸收光谱测试得Ar*粒子数密度处在10~(10)-10~(11) cm~(-3)量级。此外,利用发射光谱诊断方法,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的转动温度、电子激发温度、电子密度与气压、放电状态(辉光与弧光)、极板类型(裸金属电极和介质覆盖电极)的关系;进行了长时间的放电监测,并分析了水蒸气和氮气含量对Ar*损耗速率的影响。理论模拟可为后续泵浦实验研究提供指导。进行了LD泵浦Ar*激光的理论模拟,对双程纵向泵浦结构Ar*激光器的激光性能、光光效率相关影响因素、Ar*粒子数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当Ar*粒子数密度达到10~(13) cm~(-3)数量级时,Ar*激光的小信号增益系数高达~1 cm~(-1),光光效率能够达到55%。约化场强(E/N)对Ar*粒子数密度影响很大,为实现对1s_5能级的高效放电激励,放电气隙的E/N需要达到10 Td(1 Td=10~(-17) V·cm~2)以上。针对1s_4与1s_5能级在室温下低热弛豫系数造成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双波长泵浦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沿1s_4-2p_(10)跃迁添加一束强度较弱(泵浦强度为主泵浦强度的1%量级)的辅泵浦光(波长965.7nm,靠近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波段—980 nm),Ar/He激光体系在室温下的“瓶颈问题”即可得到有效缓解。进行了LD泵浦Ar*激光器的实验研究。采用窄线宽半导体泵浦源对上述射频放电等离子体进行纵向泵浦,实现了LD泵浦Ar*激光的激光振荡和封闭运行,出射激光具有较好的模式(接近TEM_(00)模)。非激射状态下,4 cm~3的等离子体对泵浦光的吸收功率推算可达~1.5 W(泵浦强度~90 W/cm~2)。此外,研究还发现:放电气压会影响出射激光的功率和光斑形状;采用不同的放电电极(裸金属电极和介质覆盖电极)也会对激光的功率和光斑形状产生较大影响。以功率放大为目标,建立了一种横向双程泵浦的DPRGL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模拟。该模型可计算腔内的各能级粒子数密度、泵浦光、产热和荧光的空间分布,以及泵浦光沿传播方向的谱分布。利用该模型,还计算了DPRGL实现不同输出功率目标对等离子体体积的要求,其中每兆瓦输出所需放电体积至少为几升;分析了DPRGL的热管理问题—该型激光在兆瓦级输出功率下的热管理问题突出,但可通过现有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解决(传导冷却和扩散冷却相结合)。本论文对DPRGL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推动DPRGL的进一步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导体泵浦论文参考文献
[1].牟福生,雒静,李素文.半导体泵浦全固体激光器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高俊.半导体泵浦亚稳态氩气激光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徐新瑞.半导体泵浦全固态Nd:YVO_4线性宽带调频激光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4].李思索.半导体泵浦氩原子气体激光器放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5].胡丹萍.半导体泵浦稀有气体激光器实验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6].李之通,于灏洋,程思齐,姜梦华,惠勇凌.脉冲半导体泵浦掠入射Nd:YVO_4板条振荡器储能优化[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
[7].鞠乔俊.半导体泵浦掺镝黄光激光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8].华卫红,牟海东,杨子宁,王红岩,许晓军.半导体泵浦碱金属激光器(DPAL)中碱金属原子电离特性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2016
[9].范小贞.基于新型可饱和吸收体的半导体泵浦超短脉冲激光器研究[D].深圳大学.2016
[10].崔文达,韩凯,王红岩,华卫红,许晓军.半导体泵浦盘片激光器的技术发展[J].激光与红外.2016